浅析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有效对策论文_郑宗浩

浅析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有效对策论文_郑宗浩

徐州市市政管理处

摘要:道路作为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其功效日益加大,并始终影响着城市功能。因此,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确保市政道路的路面坚实、稳定;另一方面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保证道路排水性能良好,要及时发现问题,消除不稳定因素,提高城市市政道路的使用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文章指出了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现状做深入研究,阐述了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 养护管理 工程质量

一、引言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城市道路状况。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道路交通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这一形势,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也提上日程。市政道路路面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对城市道路路面进行养护与保养,不让道路被病害所侵蚀,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

二、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对市政道路采取有效的养护管理,能够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考虑的不仅是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要考虑的是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产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在该阶段有必要进行养护管理,如果得不到及时养护管理,那么将会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下降40%的性能,结果就大大增加了养护成本。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统计可知,每投入1 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就可节约3-10 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道路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从传统的道路养护理念、方式来看,它们与城市交通拥挤的现状并不协调。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

三、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1、交流量剧增,加快了道路老化的速度

首先,客货运量大幅提高,再加上重型车、超重车也日益增多,致使公路的负荷越来越重,加大了磨损和破坏程度。其次,养护成本也在逐渐增加,职工增资幅度加大,养老、医疗、统筹费用等负担过重。这些因素都导致道路养护经费无法适应道路管理养护的发展需要。再次,不健全的养护队伍存在,加之个别人员素质偏低。体制不活,就根本无法使专业养护走向市场化。除此之外,职工的承受能力很弱,所以,要实现彻底改革并不容易难。而广大群众的认识仅限于修路层面,却没有认识到爱路、护路的重要性,所以就加快了道路老化的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管理上存在问题

因现有体制及运行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存在,区管理单位就无法真正落实市管理单位对维护单位提出的一些要求。维护单位还尚未形成自我巡查、自我发现问题、预先解决问题的良好维护习惯。从当前形势发展来看,各单位或多或少都有巡查,但巡查不全面、不细致,巡查以查处违章争取小工程为主。不重视设施巡查,巡查不力直接导致维护不到位、不及时。因此,一些设施长期存在病害。针对于那些复杂、较困难的地段、部位来说,维护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部分区监管单位对区部分小型挖掘或占用行为进行违法许可,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导致此类挖掘、占用行为无法纳入正常的监管范围。监管体系不完整、缺乏有效的手段,无法落实好有效管理工作。

3、缺少道路标志,路况不明

为了确保市政道路行车及自身的寿命安全,部分市政道路都需要设置限速、限重等多项禁令性标志,从而能减少重、高、宽、大机动车的通行,进而减轻路面的承载压力,延长其使用寿命。但是在当前很多市政道路中,均未设置必要的路面标志,尤其对于一些小型的市政道路,缺少限制性标志。还有就是路面状况不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道路建设年限,载重等级及道路建筑结构不明确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建路时期,道路修建单位没有将道路建设的相关资料上交给道路养护部门,由此就造成不必要的道路损害。

四、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1、提高预防性养护

市政道路“三分在建,七分在养”,这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否则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将其效能发挥出来。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在设计和施工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如何做好养护管理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都将未来的养护管理问题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他们不仅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抓工程质量,更重视养护管理,并主抓养护质量。例如:在设计道路施工图阶段,有些人就邀请养护维修人员提前介入,从管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在施工阶段,也是提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来避免道路设施投入使用中出现病害问题。这些都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市政道路养护理念的转变。

2、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方针,在道路养护管理中,应特别注重安全管理问题,做好整个项目的需求预测工作,构建“严、实、新、细、精”的科学管理体系,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理念。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要对道路养护管理施工人员严格把关;在道路养护管理中,应加强管理监督,确保道路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养护管理作业,从而有效确保道路的养护质量。除此之外,要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并在管理中树立并实施档案质量的文件体系管理,整理好道路养护管理档案中的资料,从而明确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领导以及各部门人员的职责,有效建立起完善的道路养护管理组织系统,实现我国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各个养护管理过程与环节的良好对接,将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彻底消除掉,加强对道路养护人员的智能训练,加大对养护管理工作中的软、硬件投入。

3、加强市政道路施工养护的安全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养护的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应该保障安全技术措施是可靠的,并加大落实力度。一方面,应严格监督管理好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落实好每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各部门以及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对施工养护管理单位采用抽样检查方式进行细致的检查,之后再由监理人员依次验证所有上岗人员的资格,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进入施工的人员都具有相关资格。严格审批这些施工方案,一经批准,要对养护现场的施工机械和模板等设备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检查或验收等。另一方面,还必须要重点检查和管理那些具有加大危险性的施工工程,做到所有关键程序以及部门都配备相应的监理人员,做好有关记录。落实好所有的安全生产基本措施,并将管理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的养护管理现场进行全面监管,使所有环节都万无一失。

4、市政道路工程养护施工中应采用先进技术

为了使工程的顺利开展,并保证工程质量,就要求工作人员经常参加一些学习交流活动,施工方法上不能过于保守。在整体的市政道路工程养护施工过程中,则要采用分级管理方式,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另外,技术创新对于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原有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完善和加工,以此提高生产的效率,优化生产,优化配置与使用各种原材料,最大程度上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等,全面提高养护施工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涛.浅析我国市政道路建设及养护问题[J].科技创业家,2016(2).

[2]汪龙.研究市政道路维修质量与养护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7).

[3]王建伟.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的协调性管理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4(12).

论文作者:郑宗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有效对策论文_郑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