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非流通股的缩股和一元市场的建立(论文文献综述)
于静[1](2010)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文中指出股权分置是困扰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问题,它破坏了上市公司利益机制一致性的基础,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发生冲突。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使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取向理论上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然而股权分置改革达到这种成效了吗?这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股改成效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也不够深入。本文的落脚点放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上。在回顾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进程后,并对利益输送、公司绩效和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分别建立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关键因素,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经验两个方面分析和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对后股改时代的公司治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借鉴LLSV(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Vishny)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结合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控股股东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建模后发现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方式没有发生变化。即,现金流权越大,利益输送越小,公司绩效越大;控制权越大,利益输送越大,公司绩效越差;两权分离度越大,利益输送越大,公司绩效越低;公司治理越好,利益输送越少,公司绩效越好。虽然影响方式与股改前没有差别,但是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强。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流权和公司治理水平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都呈现正向增强,控制权和两权分离度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都呈现反向增强。即对于相同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两权分离度和公司治理水平,股权分置改革后,利益输送程度显着降低,公司绩效显着提高。通过模型分析我们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了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程度,提高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股改前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的建立,为后文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利用股利变量,首先证实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再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利益输送的影响。笔者利用2003-2008年上市公司样本,证实了股利的利益输送假说。在中国,大股东凭借其超强控制力大量掠夺上市公司财富,而不顾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投资机遇,尤其是第二大股东往往是第一大股东的合谋者,协助第一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的股权性质相同注定其行为方式一致,支持现金股利反对股票股利,因为发放现金股利对其极为有利,股权分置改革前大股东的股利收益率高出小股东好多倍,是对小股东赤裸裸的掠夺,而股票股利与其原持有的股票属性相同流通仍然受到限制,自然会受到大股东的排斥。政府作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者,急需资金进行经济建设,渴望上市公司大额派现,因此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转变了大股东的股权性质,使其由原来的非流通股转变为限售股、流通股,这一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使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取向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因此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根据分样本的回归结果,股权分置改革对不同的样本影响程度不同,对国家股的样本、低股权制衡的样本和商业样本影响更显着。选用主营业务利润资产收益率为公司业绩的代理指标,利用2003-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全面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大股东行为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权性质为国有股和法人股时,股改后公司业绩显着增加,从两权分离度角度来看,低两权分离度的样本,股改之后公司业绩显着上升,从行业角度来看,隶属于公用事业和工业的样本股改之后业绩显着增加。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无论是对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还是对分样本进行回归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国家股样本、两权分离度低的样本和工业样本影响更大。股权分置改革之所以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原因在于改善了公司治理效率。大股东行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影响总体来说是正向的,主要是利益协同效应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了主要作用。当我们把大股东变量和股权分置改革变量进行交叉研究时发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对于同样的控制权、所有权、两权分离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股改后公司业绩都显着增加,只是当控制权性质为国家时或者低两权分离度的样本,对于同样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改后公司业绩出现了下降。可见,我们的研究至少有以下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了公司治理效率,使大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大股东的利益取向回归于公司价值本身。股改后,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降低,公司绩效提高,当股权分置改革变量与大股东变量进行交叉时,对于相同的大股东变量,股改后公司业绩更好。本文的创新之处有:(1)构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LLSV模型是一个普遍通用的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和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模型,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方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影响程度都有所增强。也就是说,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验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影响。(2)首次运用大样本验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利益输送行为是当今公司金融领域度量的难点。用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来度量,我们很难区分什么是正常交易什么是利益输送,而且从2006年开始国家规范和整治了上市公司的资金占用和关联交易行为。笔者利用用友软件的案例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红利的利益输送假说,并以此为手段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同时上市公司发放红利并不是出于单一的目的,因此还考虑了自由现金流假说、结果模型、替代模型、股利的生命周期等视角,并对其进行了控制。为了更深入的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还从控制权性质、股权制衡和行业角度进行了分样本研究,并验证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的真正原因。因此,本文关于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行为影响的检验深入而细致,并具有开创性。(3)首次运用大样本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前面学者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检验方法过去简单,仅仅对股改前后两年或两个季度进行对比就得到股改是否改善上市公司绩效的结论;实证研究的样本太少,不足以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支撑;研究过于粗略,不够细致深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研究样本囊括了所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回归分析和分样本回归分析全面而深入地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金字塔控制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将股权分置改革变量和大股东变量进行交叉,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行为和公司绩效的影响。
刘洋[2](2009)在《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文中认为股权分置是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现象,是指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这两类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价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股权分置现象的存在,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价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始终缺乏根本的制度基础。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启动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一场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其目的是为非流通股可上市交易做出的制度安排。作为一次制度变迁,股权分置改革旨在纠正我国证券市场扭曲的市场定价机制,推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及进行资本市场规则体系的重构。股权分置改革后对于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带来许多变化,其中最为显着和直接的影响就是带来股权结构的变化,而股权分置格局的结束和股权结构的变化必然会使得股东的行为发生变化,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来研究。首先,从股权分置形成的历史沿革入手,以制度变迁的视角指出股权分置改革实质是以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方案选择,并分析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变化趋势。其次,针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分析了股东特性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在股改时对价的行为,建立大股东隧道行为的模型分析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行为变化,主要考察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再次,本文选取了最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前10批共237家上市公司,考察股东属性与公司业绩以及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来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变化对公司业绩造成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的基础上,研究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公司治理水平以及改善对上市公司监管的途径与对策。
吴广灼[3](2007)在《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在过去28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几千年的梦想,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术,亿万人民的艰苦努力,成就这惊天动地的奇迹。自从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不过15岁多一点,却走完了相当于欧美国家资本市场100多年的历史。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国双轨制的一个典型样本,而且具有中国转型社会整体性制度特征。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一个时期内,中国资本市场的共同知识和共享信念,是约束市场参与人的内生制度。市场参与人在资本市场里,围绕着这个特定的制度,共生共荣,沉沉浮浮,形成相生相克的制度束,对应着多重复杂的利益关系。由于人们总是从资本市场输出利益,而没有输入利益,资本市场走向枯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不可避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危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性危机,标志着双轨制的危机。双轨制曾经是转型过程中的适应性制度安排,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在中国社会进一步转型过程中,成为转型的障碍。改革的成本由非流通股股东支付,是中国社会向市场化方向转型的必要条件,而如果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则意味着改革的倒退。改革的实践证明:结束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将翻开新的一页,迎来全流通的时代。本文主要从制度变迁和比较的角度,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前言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不足,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和创新,结构安排。第一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并作出简要的理论解释。第二章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分析参与人的行为。本章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起源的考察,结合参与人策略互动,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条件和原因;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对中国资本市场参与人影响的角度,分析参与人的预期和行为;通过研究参与人策略互动,用博弈论均衡分析方法,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能够生存下来的原因。第三章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本章主要研究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结构特点和演化过程,描述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再生产、动力机制和强化机制,从制度关联和历时演化的角度,深刻揭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整体性制度特点的信息浓缩和概要表征;结合国内外经济技术大背景,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内在缺陷和危机,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曾发挥积极作用,而今天则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而必须进行改革。第四章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改革实践。本章首先介绍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几次尝试,分析其夭折的原因;接着解析关于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大讨论,分析几种主要的方案,介绍笔者的方案;通过分析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改革实践,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何种方案被选择、均衡解的形成和路径选择的特点。第五章提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本章首先指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分析当前改革的局限性;接着分析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通过对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发展、危机和改革全过程的描述和分析,总结出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并建立一些简要模型,得出经验、教训和启示,对未来作出预测和展望。
孙春伟[4](2007)在《我国股权制度世界化的难点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股权制度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众多的差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应当改革股权制度,以促进公司制度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股权制度世界化的难点主要是股权分置问题,还有关于股权的基本认识、股权与债权的关系等问题。我们应当以公平为基础解决相关问题。股权是具有所有权性质和经营权性质的一种独立权利。股权与债权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权利,各有其特殊性。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东的权利义务不平等。股权分置,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难点问题,而不是根本问题。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问题是利益、观念和科学决策问题。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必须以公平为基础。以补偿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缺乏公平。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必须解决同股不同价的问题,应当以公平为基础。股权与债权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这就使得债权能够转为股权并且股权转为债权。我们应当认清股权与债权的个性与共性,为股权转债权的实践作好理论上的准备。我们应当解决好股权转债权的适用条件、股权转债权的范围、股权转债权的比例、股权转债权的程序问题。
韩颖[5](2007)在《股权分置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票市场在成立初期就产生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问题,流通股股东由于不具有对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使得自身权益难以保障。从2005年5月9日开始,中国开始对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解决长久以来困扰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棘手问题。本文首先运用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特殊的历史制度背景分析我国股权分置问题形成的原因,接着分析股权分置下特有的同股不同权不同价不同利的特征,并基于此特征从股权分置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损害、对上市公司的发展影响以及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影响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股权分置的弊端,明确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然后对股改问题的核心对价进行介绍,主要分析了送股、派现、缩股与权证四种对价方式,并介绍对价水平的衡量手段。最后使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利用实证数据对股改的市场效应、股改对公司治理的效应以及股改中流通股股东权益保障问题做出分析。虽然由于模型和有关数据的限制,实证结果的精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过我们仍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股改对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股改后市场上普遍股价上涨,流通股股东财富短期内并未减少;但是股改中的对价方案高低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从长期来看不明显;股改完成后对上市公司的质地的改善目前也无法从数据中得到有力证明。
刘毅荣[6](2006)在《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现象是我国股票市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经济框架下形成的,该制度引起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一独特的股权流通性分置现象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许多危害,严重损害了我国资本市场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扭曲了控股股东行为,非流通股股东投资收益大幅度增值与流通股股东资产市值大幅度缩水,使正常有益的股市行为、金融创新行为异化,引发市场信息失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及投机过度等问题。因此,为了规范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我们必须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加快全流通的进程,形成一个各类股东利益机制完全一致的股权结构。本文以当前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现实情况为依据,并运用大量例证和图表进行辅助分析,主要对社会关注的对价补偿问题加以研究,在指出原有模型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探讨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股权分置问题解决方案。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假定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上市公司总市值不变的前提下,对现今对价分析定量模型的不足之处加以修正,并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对价价值衡量标准,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对价模型。根据本文提出的计算对价方案的模型,广大股民和研究人员可以参照非流通股股东披露的各种信息,判断已经公布改革方案的股改公司的对价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更好地维护流通股股东权益,还可以对未进行股改的上市公司的可能的对价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使得投资者有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合理的、而且是定量的预期,而可预测性是证券市场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最后,文章对不同类别的对价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了实施效果计算公式,对于方案实施者来说,有益于他们全面地进行方案的比选。
和红伟[7](2006)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权分置是我国发展、探索资本市场的阶段性产物。截止到2004年末,流通股的数量总计为2517亿股,非流通股的数量为4463亿股,其中国有股为3394亿股。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非流通股不流通导致控股股东行为模式变异,股权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国有股权的绝对控制地位导致控制权僵化。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根本任务,是消除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分割状态,使上市公司所有的股份在明确的期限内都具有可流通的权利,实现股权统一,真正做到同股同价、同股同权、同股同利,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公平地参与股票的发行与交易,有利于所有的股东公平地参与公司治理,有利于提高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此次的股权分置改革将是一次历史性的革命,其中也蕴含着多方利益的博弈。 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会导致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发生较大的变化。流通股的价格预期将会下调,将会给流通股股东造成一定的损失。非流通股股东所持股份在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前由于不能流通,其价格往往只能依据每股净资产来估价,变成流通股后,必然因市场化定价而获得收益。为协调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两者的利益,非流通股股东必须支付一定的对价,作为取得流通权的成本。本文正是通过探
洪红[8](2006)在《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 ——兼论国家在证券市场中的双重身份》文中指出“股权分置”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中国股市初创时期,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在当时的中国要建立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是不可能的。因此产生了“股权分置”的制度设计,这在当时还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金融创新”。但是,由于股权的“二元结构”是与证券市场的内在规律性背道而驰的,该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弊端,诸如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导致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权益、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等现象的存在,不但严重损害了广大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也导致中国的资本市场出现扭曲并丧失了筹资功能。“股权分置”已经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标志,管理层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股权分置改革中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给予流通股股东赔偿,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由谁来赔偿、赔多少等问题。由于证券市场法律关系是由三方主体参与的经济法律关系,属于经济法调整的范畴。国家依据在不同具体法律关系中的不同身份,分别享有不同的权利(权力)、义务与责任。首先,国家以私权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通过其载体即“国资代表”采取股份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形式,并且在该公司成功上市之后国家与流通股股东发生了民事契约关系。《通知》以国家强制力的方式,变更了双方契约中的关键性条款。因此,作为“国资代表”的国家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国家又以公权主体的身份,以制度供给的方式对证券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与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双方形成了准契约关系,流通股股东基于对国家的公信力而形成了期待利益。《通知》的公布和实施违反了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法的公信力原则,打破了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期待。因此,不应该由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赔偿,而应由国家选择停止股权分置改革或者承担向流通股股东赔偿的责任。但是,由于受现行立法的限制,目前我国国家立法赔偿无论在实体法还是程序法上均缺乏普适性的立法支持。因此,作为一个现实而折中的选择,在股权分置改革方
赵小东[9](2006)在《股权分置改革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股市自1990年12月至今,经过十几年坎坷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在我过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间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增长,特别是近几年,全球经济惨淡经营,惟独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然而中国股市并未随政治稳定和经济高速增长而节节高升,反而自2001年来出现不断下跌。而这种长达4年的低迷现象和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是不匹配的。 纠其历史原因,中国股票市场设立之初,对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不同股权的流通性进行了特殊的设置,形成了中国股票市场独特的股权分置现象。这一现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其历史合理性,曾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但发展到今天,股权分置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引发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向纵深发展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质上它是我国股市绕不过去的障碍。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位和股权分置现象产生的成因;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的的现状分析来说明股权分置问题对中国股票市场正常运行的影响;第三部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基础及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依据。最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应注意的相关法律问题及相关对策。以期能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能尽一点绵薄之力。
林万祥,符刚,唐滔智[10](2006)在《股权分置改革:一条有效而又长期的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股权分置改革是继“国有股减持”“、全流通”之后为完善证券市场的又一重要举措,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是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但改革之路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即对价水平和政策措施。文章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的现实意义。
二、论非流通股的缩股和一元市场的建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非流通股的缩股和一元市场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3 主要贡献 |
第二章 中国股票市场历史回顾 |
2.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史 |
2.1.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实验阶段(1991-2000) |
2.1.2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冷静期(2001-2005) |
2.1.3 中国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期(2006-至今) |
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2.2.1 股权分置的由来 |
2.2.2 股权分置的危害 |
2.2.3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进程 |
2.2.4 股权分置改革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的文献综述 |
3.1.1 国外研究发展动态 |
3.1.2 国内研究发展动态 |
3.2 上市公司绩效的文献综述 |
3.2.1 金字塔持股、终极控制者与公司绩效 |
3.2.2 资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2.3 董事会治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
3.3 股权分置改革的文献综述 |
3.3.1 对价支付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2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3.3.3 期权定价理论 |
3.3.4 股改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
3.3.5 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研究 |
3.3.6 股权分置改革的锚定效应研究 |
3.4 文献述评 |
3.4.1 利益输送相关文献述评 |
3.4.2 公司绩效相关文献述评 |
3.4.3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文献述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型构建 |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4.1.1 股权分置 |
4.1.2 利益输送 |
4.1.3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 |
4.2 LLSV 模型 |
4.3 LLSV 模型扩展 |
4.3.1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模型 |
4.3.2 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绩效模型 |
4.3.3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利益输送模型 |
4.3.4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绩效模型 |
4.3.5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利益输送模型对比 |
4.3.6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公司绩效模型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利益输送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制度背景和启示 |
5.2.1 股权分置改革与利益输送 |
5.2.2 财政管理体制 |
5.2.3 股利分配 |
5.2.4 股权再融资中股利政策的规定 |
5.3 红利的统计分析 |
5.4 研究设计 |
5.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4.2 模型、变量定义与度量 |
5.4.3 相关系数检验 |
5.5 实证结果和分析 |
5.5.1 样本统计特征 |
5.5.2 上市公司利益输送行为回归分析 |
5.5.3 按控制权性质分样本回归分析 |
5.5.4 按股权制衡分样本回归分析 |
5.5.5 按行业分样本回归分析 |
5.5.6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制度背景和启示 |
6.2.1 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绩效 |
6.2.2 政府与上市公司关系 |
6.3 公司经营业绩的统计分析 |
6.4 研究设计 |
6.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6.4.2 模型、变量定义与度量 |
6.4.3 相关系数检验 |
6.5 实证结果和分析 |
6.5.1 样本统计特征 |
6.5.2 公司绩效回归分析 |
6.5.3 按控制权性质分样本回归分析 |
6.5.4 按两权分离度分样本回归分析 |
6.5.5 按行业分样本回归分析 |
6.5.6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股权结构 |
1.2.2 公司治理 |
1.2.3 公司业绩 |
1.2.4 后股权分置时期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
2.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
2.1.2 公司治理的利益导向 |
2.1.3 公司治理的机制 |
2.1.4 公司治理模式 |
2.2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 |
2.2.1 公司业绩的基础理论 |
2.2.2 股权结构形成与公司业绩 |
2.2.3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一)-国外文献回顾 |
2.2.4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二)-国内文献回顾 |
2.2.5 股权结构与股东治理行为研究 |
2.3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问题 |
2.3.1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分析 |
2.3.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分析 |
2.3.3 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的影响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3.1 股权分置概述 |
3.1.1 股权分置产生背景 |
3.1.2 股权分置的危害 |
3.1.3 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分析 |
3.2.1 股权分置的交易费用 |
3.2.2 股权分置改革与制度变迁 |
3.2.3 股权分置改革的博弈 |
3.3 股权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基础 |
3.3.1 对价的概念 |
3.3.2 对价的法理 |
3.3.3 对价在解决股权分置方案中的应用 |
3.4 股权分置流程及解决方案 |
3.4.1 股权分置改革流程 |
3.4.2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
3.4.3 已实施股权分置情况 |
3.5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变动趋势 |
3.5.1 股权结构得到改善 |
3.5.2 公司治理趋于市场化、规范化 |
3.5.3 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
3.5.4 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挑战 |
3.5.5 市场对外开放带来境内外市场一体化趋势 |
3.6 小结 |
第四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研究 |
4.1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综合理论框架 |
4.1.1 公司业绩及评价标准 |
4.1.2 公司业绩的形成机制 |
4.1.3 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综合理论框架 |
4.2 股权结构的静态比较分析 |
4.2.1 国外的股权结构及其特点 |
4.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前的股权结构 |
4.2.3 股权分置下的公司治理问题 |
4.3 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 |
4.3.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路径 |
4.3.2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方式 |
4.3.3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的情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东行为研究 |
5.1 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理论 |
5.1.1 文献回顾 |
5.1.2 结构与行为理论框架 |
5.2 股权结构与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1 分散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2 垄断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3 寡头垄断型股权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行为 |
5.2.4 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与股东行为 |
5.3 股权分置改革中股东的对价的行为分析 |
5.3.1 非流通股股东效用分析 |
5.3.2 流通股股东效用分析 |
5.3.3 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博弈分析 |
5.4 后股权分置时期控股股东的隧道行为分析 |
5.4.1 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的基本模型 |
5.4.2 全流通与股权分置条件下控股股东隧道行为比较分析 |
5.4.3 后股权分置时期股东隧道行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实证研究 |
6.1 数据样本与来源 |
6.1.1 数据样本 |
6.1.2 数据来源 |
6.2 实证分析变量的选取 |
6.2.1 被解释变量 |
6.2.2 解释变量 |
6.2.3 控制变量 |
6.3 实证假设 |
6.3.1 股东属性与公司绩效 |
6.3.2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 |
6.4 实证模型构建及结论 |
6.4.1 实证模型构建 |
6.4.2 股权构成与公司业绩回归分析 |
6.4.3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回归分析 |
6.5 实证结论分析 |
第七章 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 |
7.1 股权分置改革成效 |
7.1.1 股改建立资本市场未来发展可预期的制度平台 |
7.1.2 股改恢复和提升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
7.1.3 股改恢复投资者信心 |
7.2 后股权分置时期面临新问题 |
7.2.1 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问题 |
7.2.2 控股股东监管问题 |
7.2.3 高管人员监管问题 |
7.3 后股权分置时期公司治理的对策研究 |
7.3.1 继续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 |
7.3.2 完善股权激励措施 |
7.3.3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7.3.4 培育并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 |
7.3.5 以市场化监管理念完善监管体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 |
五、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与理论解释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概念及其内涵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概念的不同观点 |
三、与欧美上市公司股权制度相比的异同点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 |
一、制度和产权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二、转型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三、制度分析的博弈论框架 |
四、国内学者的有关理论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理论解释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整体制度观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双轨和转型制度观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博弈论制度观 |
第二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和参与人行为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形成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背景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过程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形成的模型分析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影响下的参与人行为分析 |
一、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行为分析 |
二、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行为分析 |
三、上市公司的行为分析 |
四、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分析 |
五、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
一、均衡的不同含义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均衡分析 |
三、参与人行为策略与均衡分析 |
第三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演化机制和危机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共时关联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上市公司的基础制度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核心制度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和演化机制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历时关联 |
二、演化的动力学 |
三、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 |
四、多阶段多重博弈模型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
一、认知危机与制度变迁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内在缺陷 |
三、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的危机 |
第四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和实践分析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首次尝试 |
一、首次尝试情况 |
二、尝试失败引发的大讨论 |
第二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方案比较 |
一、主要方案的特点和不足 |
二、方案的竞争和参与人的利益博弈 |
三、基本共识和重要意义 |
第三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实践分析 |
一、组织和制度准备 |
二、改革试点和路径选择 |
三、改革的阶段性 |
四、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 |
第五章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一节 中国股权分置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现有方案的问题 |
二、组织和管理的问题 |
三、疑难杂症的问题 |
四、市场承受的问题 |
第二节 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一、进一步改革的有利条件 |
二、进一步改革的制约因素 |
第三节 进一步改革的措施和对策 |
一、创新方案解决疑难杂症 |
二、清理旧规则和建立新规则 |
三、推进整体上市 |
四、慎重选择新股发行 |
五、严格执行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承诺 |
结论 |
一、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规律性 |
二、中国股权分置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及中译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我国股权制度世界化的难点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股权制度世界化的价值取向 |
2.1 股权制度世界化的价值取向 |
2.1.1 公平是股权制度世界化的价值基础 |
2.1.2 股权制度世界化的目标 |
2.1.3 发达国家的股权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
2.2 我国股权制度世界化的难点 |
2.2.1 对股权的基本认识混乱 |
2.2.2 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股权的性质 |
3.1 股权的性质与特征 |
3.1.1 关于股权的主要学说及其分析 |
3.1.2 股权的性质与特征 |
3.2 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对立 |
3.2.1 关于法人财产权的理论分歧 |
3.2.2 对法人财产权理论的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股权分置的根源与解决 |
4.1 股权分置的现象与实质 |
4.1.1 股权分置的现象 |
4.1.2 股权分置的实质 |
4.2 利益与观念是中国证券市场的根本问题 |
4.2.1 利益的失衡 |
4.2.2 观念的陈旧 |
4.2.3 决策不科学 |
4.3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公平法理 |
4.3.1 公平是解决股权分置的法理 |
4.3.2 缩股方案的公平合理性 |
4.3.3 以补偿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缺乏公平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股权与债权的运作 |
5.1 股权与债权互相转换的理论基础 |
5.1.1 股权与债权的共性 |
5.1.2 股权与债权的个性 |
5.2 债权转股权的实践及其启示 |
5.2.1 债转股的实践 |
5.2.2 债转股的启示 |
5.2.3 股转债对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影响 |
5.3 股权转债权的实践与探索 |
5.3.1 股权转债权的实践 |
5.3.2 股权转债权的必要性 |
5.3.3 股权转债权应当处理好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股权分置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2.1 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 |
2.2 股权分置的特征 |
2.3 股权分置的弊端 |
2.4 股权分置弊端产生原因的理论分析 |
2.5 评价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
3 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 |
3.1 对价的支付方式 |
3.2 对价的支付水平 |
4 股权分置改革效应实证研究 |
4.1 样本的确定和数据来源 |
4.2 股改后整体流通股股东财富的变化 |
4.3 股改后具体流通股股东财富的变化 |
4.4 股改后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变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1.1 国内研究状况 |
1.1.2 国外研究状况 |
1.2 股权分置的弊端和危害 |
1.3 股权分置改革的历史背景 |
1.4 股权分置改革与前期国有股减持的不同之处 |
1.5 股改进行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
1.6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
1.7 股权分置改革流程 |
1.8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1.9 本文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对价定量分析模型 |
2.1 对价问题综述 |
2.1.1 流通权对价定价问题来源 |
2.1.2 对价方案确定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2.1.3 对价方案的分类 |
2.1.4 对价方案的确立原则 |
2.2 计算流通权(对价)价值的定量分析模型 |
2.2.1 测算对价模型参数的设定 |
2.2.2 现有对价分析模型及其不足之处 |
第三章 创新对价定量分析模型 |
3.1 创新对价分析模型简介 |
3.1.1 创新分析模型的作用和意义 |
3.1.2 对价假设 |
3.2 创新对价模型在送股方案中的应用 |
3.2.1 送股方案及其特点 |
3.2.2 送股方案定量分析模型 |
3.3 创新对价模型在缩股方案中的应用 |
3.3.1 缩股方案的优点 |
3.3.2 缩股方案的缺点 |
3.3.3 “按净资产贡献率法”缩股及其特点 |
3.3.4 缩股方案定量分析模型 |
3.3.5 缩股方案定量分析模型实证分析 |
3.3.6 缩股方案与等价送股方案转换模型 |
3.4 创新分析模型在派现方案中的应用 |
3.4.1 派现方案的定量分析 |
3.4.2 实证分析 |
3.5 创新对价模型在转赠方案中的应用 |
3.6 创新对价模型在权证方案中的应用 |
3.6.1 权证方案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运用的优势 |
3.6.2 权证方案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运用的劣势 |
3.6.3 权证方案的思路 |
3.6.4 权证价值的计算 |
3.6.5 实证分析 |
3.7 创新对价分析模型在组合方案中的应用 |
3.7.1 “送股+非流通股股东派现”方案及其实证分析 |
3.7.2 “缩股+上市公司派现”方案及其实证分析 |
3.8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总结 |
4.1 不同对价方案的影响因素和实施效果 |
4.2 股改方案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 |
4.3 文章内容的总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股权分置的发展阶段 |
1.1.2 股权分置的缺陷 |
1.2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意义 |
1.3 对价问题的提出 |
1.4 实施对价的意义 |
第二章 对价的理论分析 |
2.1 对价概念的理论解读 |
2.1.1 法学视角 |
2.1.2 经济学视角 |
2.2 对价的理论根源 |
2.2.1 产权理论 |
2.2.2 流动性理论 |
2.2.3 制度经济学 |
2.3 小结 |
第三章 对价方案设计原则与方法 |
3.1 对价方案的探索 |
3.2 对价的制度前提 |
3.3 对价的平衡原则 |
3.4 对价测算的方法与模型 |
3.4.1 公司总市值不变法 |
3.4.2 合理市盈率法 |
3.4.3 超额发行市盈率法 |
3.4.4 两类股东均不受损失法 |
3.4.5 个股价值确定法 |
3.5 对价方式的选择 |
3.6 主要参数的确定 |
3.7 对价方案设计 |
第四章 对价方式的选择与运行 |
第五章 对价支付的辅助条款及其作用 |
5.1 对价支付的辅助条款 |
5.1.1 延长禁售期 |
5.1.2 最低持股比例承诺 |
5.1.3 条件出售承诺 |
5.1.4 增持股份承诺 |
5.1.5 流通股股东出售权 |
5.1.6 股份追售条款 |
5.2 承诺条款的作用及其局限 |
第六章 对价后市场变动分析 |
6.1 对价后市场结构变动 |
6.2 股市扩容后市场变动分析 |
第七章 对价实施后对股市基本面的影响 |
7.1 估值体系 |
7.2 治理结构 |
7.3 公司质量 |
7.4 重组方式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1 ------一年股改大事记 |
附录 2 ------术语解释: QDII、QFII |
(8)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 ——兼论国家在证券市场中的双重身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股权分置改革及其规定解析 |
1.1 股权分置改革的原因 |
1.1.1 现实原因 |
1.1.2 法律上的原因 |
1.2 我国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相关规定解析 |
1.2.1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相关规定 |
1.2.2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性质、层级与效力 |
2. 国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双重身份及其法律责任 |
2.1 国家以私权主体身份参与证券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及其责任 |
2.1.1 不与民争利原则是国家参与经济活动法的基本原则 |
2.1.2 国家参与证券经济活动并未违反不与民争利原则 |
2.1.3 国家作为证券市场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责任 |
2.1.4 对非流通股股东应向流通股股东支付流通权对价的观点的驳斥 |
2.2 国家以公权主体身份干预证券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及其责任 |
2.2.1 公信力原则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法的基本原则 |
2.2.2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违反了公信力原则 |
2.2.3 国家作为证券市场法律关系关系人的责任 |
3. 应加强对证券市场国家干预权的监督 |
3.1 通过《立法法》、《行政程序法》等制度供给进行事前监督 |
3.2 通过建立证券抽象行政行为的公众参与机制进行事中监督 |
3.2.1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的必要性 |
3.2.2 我国证券领域行政立法活动的公众参与现状 |
3.2.3 公众参与机制的程序设置 |
3.3 通过建立证券市场行政立法的司法审查机制进行事后监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股权分置改革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权分置的历史背景 |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位与股权分置现象产生的成因分析 |
第二部分 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的的现状及影响 |
一、我国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的的现状分析 |
二、股权分置问题对中国股票市场正常运行的影响 |
第三部分 股权分置问题的法律基础及原则和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依据 |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基础 |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依据 |
第四部分 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相关法律问题 |
一、非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问题 |
二、非流通股股东履行其承诺问题 |
三、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有关投票表决的问题 |
四、非流通股股份权利瑕疵问题 |
五、与保荐机构有关的问题 |
六、采用缩股方案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
七、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后原非流通股的转让、交易问题 |
八、非流通股股东为上市公司问题 |
九、股权激励问题 |
十、股权分置改革中的法律救济和立法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股权分置改革:一条有效而又长期的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 |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现实意义 |
三、股权分置改革之路能走多远 |
(一)对价━━股权分置改革的关键 |
(二)政策━━股权分置改革的保障 |
四、论非流通股的缩股和一元市场的建立(论文参考文献)
- [1]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从利益输送和公司绩效的视角[D]. 于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2]后股权分置时期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研究[D]. 刘洋. 天津大学, 2009(12)
- [3]中国股权分置制度研究[D]. 吴广灼. 武汉大学, 2007(03)
- [4]我国股权制度世界化的难点与出路[D]. 孙春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05)
- [5]股权分置改革研究[D]. 韩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6)
- [6]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研究[D]. 刘毅荣. 天津大学, 2006(05)
- [7]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研究[D]. 和红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06(12)
- [8]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 ——兼论国家在证券市场中的双重身份[D]. 洪红.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
- [9]股权分置改革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赵小东. 兰州大学, 2006(09)
- [10]股权分置改革:一条有效而又长期的路[J]. 林万祥,符刚,唐滔智. 市场论坛,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