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我国的BIM技术在装配式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繁荣。基于BIM技术的重要优势作用,我国装配式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加大对BIM技术的资金投入,实现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优化应用,进而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
1 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重要意义
1.1管理效率提升
在装配式建设管理过程中引进BIM技术,能够提升管理的智能程度以及效率。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可以借助BIM技术中的4D可视化管理功能,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为工程建设参与者提供智能化、高效的沟通平台。也可以将施工计划与具体的施工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实现有效的协调施工。当然,还可以对工程的全过程数据进行储存,可以为后期的管理提供保障。同时,在装配式建筑中运用了BIM技术,可以在模拟建筑的整个信息模型中输入相关数据,整个建筑项目的全景全貌都在这个模拟建筑内通过数据显现出来,可以确保工程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和按时交付。
1.2资源合理配置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完善施工方案的细节问题,充分发挥施工方案的作用;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从而合理分配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缩短工程周期;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完善施工工艺,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可以解放人力,利用电子技术完成运输电子验收等工作,进而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降低人工操作误差;应用BIM技术,施工企业还可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查,从而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2.1优化设计
借助BIM模型对其进行绘制,工作人员能够根据预制构件拆分的原则,对其进行标准化设计,完成各项优化设计和优化工作,以此来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能够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再者,能够结合建筑成功项目的装配式技术构件以及拆分的原则,并完成各种方案的设计。根据预制构件的种类不同、类型不同,将尺寸,材质以及使用的位置作为实际参数,以此来完成构件的创作,能够有效避免在后期工作中出现各种修改的现象,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重复率的概念。在可视化对其进行有效的分析之后,就能够对构件类型和数量进行有效的优化。
2.2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开展中,其施工效果是否显著、施工计划能否按期完成,体现着这类建筑的施工水平。实践中为了增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性,保持其良好的质量及效益状况,则需要考虑BIM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①BIM技术支持下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可将施工日期、进度、工程量等参数输入到BIM模型中,实现对这类建筑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找出影响其施工进度的因素并加以处理,促使规定期限内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计划可顺利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借助BIM技术的应用优势,能够以虚拟建模的方式,找出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并以标记的形式为施工单位在这方面的安全施工提供参考信息,从而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率,避免给其作业计划实施中埋下安全隐患;③BIM技术应用中也能为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合理放置、高效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持,可避免材料浪费现象的出现,减少这方面的成本费用,逐渐实现这类建筑施工成本最低化及效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
2.3装配施工中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施工中,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验,要严格的安装生产顺序对其进行各项施工,同时要将生产构件发送给施工工地,并按照施工要求对其做好各项预制构件以及配送工作,确保能满足在施工中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的需求,确保预制构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再者,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将其应用到其他部门信息控制系统中,以此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对各项施工信息的管控,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再有,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大BIM技术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明确预制构件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需求,使其能够将所有的信息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确保两者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还能够借助施工前的碰撞检测,减少在施工中出现的计划变更或者是返工处理的问题,以此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
2.4吊装施工中的应用
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表现出大型化特征,而施工现场空间有限,易在吊装施工中出现构件碰撞或吊装困难等现象,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建设。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需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为吊装施工提供充足空间,实现精细化吊装施工。吊装施工的场地规划包括构件堆放部位、塔吊部位与起吊角度等要素,施工单位可通过BIM技术,构建施工场地的模型,合理设置上述指标,保障吊装施工的安全有序开展,避免返工或工期延误造成经济损失。技术人员可应用Revit软件构建施工场地的模型,通常按照1:1的比例设计,并根据场地初步规划内容,添加道路,划分临建区、构件堆放区域、塔吊作业区域、材料加工区域,完成场地模拟;再将模型输入到Naviswork软件中,将其转变为漫游动画,检测道路与各区域的参数是否合理,如道路的宽度与弯度、塔吊连墙件的参数、塔吊的塔臂是否全面覆盖材料加工区域、塔臂吊装期间是否出现碰撞等,通过参数优化,提升场地布置的合理性,为装配式建筑吊装施工奠定基础。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吊装工艺复杂,且在构件拆分后,数量显著增多,易表现出吊装位置不合理或者吊装精度不满足要求等问题,导致塔吊设备与构件碰撞,吊装失败,不得不返工,加大施工成本,影响施工进度。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可在吊装施工前,利用BIM技术进行吊装施工模拟。具体来说,技术人员需构建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模型,输入拆分方案,整合并统计拆分后的构件,模拟不同吊装顺序、吊装路径与吊装角度下的吊装施工方案,通过视频输出掌握不同方案的实施效果,选出最佳的吊装参数。同时,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施工单位可掌握吊装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吊装方案,提高吊装施工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优化整合生产流程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保证这一关键环节的顺利和预制构件生产信息处理的准确性,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从组装生产的BIM模型中获取预制构件的尺寸信息,然后进行编制和施工生产计划。其次,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模型的制作和实验过程,设计人员必须通过BIM技术来进行设计方案的设计和试验。必须与生产协议共享BIM 模型的组件信息。生产协议可以直接获得产品原材料、设计数据等参数,参数可以通过条形码进行逆转。通过方法变换,利用BIM技术把预制框架信息显示出来,在虚拟框架中进行对接试验,如果试验通过的话就进行实际生产,这样就会提高预制构件生产的高品质和自动化。组件BIM模型也可以采用三维打印方式打印,加快了组件BIM的试生产过程,验证了基于打印模型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结语
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可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效率及质量,并保持其建设过程中良好的技术优势,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因此,未来在提升装配式建筑建设水平、优化其建设方式的过程中,应给予BIM技术应用方面更多的关注,为这类建筑作业计划实施中提供技术保障,确保装配式建筑建设状况良好性。在此基础上,可使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 刘国福.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建筑技 术开发,2019,46(09):1-2
论文作者:陶国炎,张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模型论文; 对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