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实现即时网络出版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势在必行论文,科技期刊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逐步完善和出版业的深化改革,我国的传统出版在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同时,还出现了网络出版这种新兴的出版方式。
目前国内科技期刊只是初步实现了纸质期刊的网络化,真正实现即时网络出版的几乎很难见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出版尚处于探索阶段。笔者认为应该加快科技期刊实行网络出版的进程。
一、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可行性
网络出版就是合法的出版机构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互联网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域名、超文本信息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1]笔者在本文中提到的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是指由期刊社自建网站,实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编辑制作、网络发行的出版方式,即指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形式的期刊,而非印刷出版的电子版。[2]
由于科技期刊是以报道最新科技成果、学术研究动态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它与其他类期刊有显著的区别。科技期刊专业性强,决定了它的作者群、读者群、审稿者都是科技工作者,具有较高的学历,基本上习惯上网进行信息检索、文献查新和网上投稿、审稿;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平台建设的加快,科技工作者一般都具备上网的条件,而且检索起来一是方便快捷,二是信息量大,使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成为可能。
(二)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周期与世界优秀科技期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国际上论文发表周期为6~8个月,以《科学》杂志为例,刊期为周刊,论文发表周期为2~3个月。相比之下,我国科技学术期刊至今尚无一家周刊,除个别半月刊、少量月刊外,大部分仍为双月刊、季刊,普遍存在稿源较多、发表周期较长的问题。据有关研究统计,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知识的生产周期包括论文的撰写周期和出版周期,如果研究周期与发表周期大致相同,即使它有较高的引用率,也只能出现在3年以后,其影响因子也就大大降低,价值也会因时间的推移而迅速贬值。[3]发表周期较长,就无法保证科技信息、学术成果的及时报道。而科技信息时效强,这使得信息报道“实时”尤其重要;网络出版恰恰能满足这种要求,可大大缩短出版周期,加快传播速度,抢占学术高地,加大覆盖范围,使读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获悉最新的学术研究进展情况;同时能解决版面有限所带来的稿件积压问题。
由于科技论文具有相当的专业深度,有些涉及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对论文的真实性、准确性、逻辑性、创新性、实用性、理论价值、学术水平的准确判定是关系一篇稿件能否录用的关键,这就需要编辑部找到相应的专家来评审,而编辑部所掌握的审稿专家库一般来说总是有限的,有时还会出现有的专家因工作繁忙或出差而延误审稿,所以,建立一个合适的审稿专家库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实行网络出版,建立网上的审稿专家库,一是可有效充实专家信息库,以便找到专业对口的专家审稿,提高审稿质量;二是可提高专家审稿的效率;三是可提高审稿的公平、公正性。
由于科技信息准确、真实可靠、可参考性强,网络出版能使读者在需要时打破时空限制,利用超文本技术所提供的标题、关键词、重要术语、作者、刊名等作为检索内容的检索功能,进行随机检索,可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内容。同时读者可利用超链接功能,获得更多的背景材料及相关报道等。
科技期刊特别是学报类期刊是多科性期刊,通读性差。读者一般只阅读自己专业内的文章,印刷出版或光盘出版信息庞杂,不一定每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订阅造成不必要的支出,而网络出版可实现按篇订阅,在线支付,从而减轻读者的经济负担。
网络出版传播的内容比印刷出版更为全面,不仅能出版纯文本内容,而且能够出版数据库等,还能提供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克服纯文字表述方法的不足,这无疑能为那些需要展示实验过程、操作方法的科技论文提供多样化的传播形式。
(三)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紧迫性
目前,国内冠以“网络期刊”、“电子期刊”、“在线期刊”一般都是印刷出版的电子版在线服务;或者仅提供下期目录、文摘、广告等信息;还有一些大型企业、知名企业或软件公司开办的行业网络期刊、专业服务的网络期刊(如“世博英语”的电子期刊)、时尚网络期刊(如CN-JAVA/电子期刊《感悟纯境》),较少有笔者所指的科技网络期刊。据调查,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国能源网电子期刊(2003年8月14日创刊,半月刊,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目前主要提供给中国能源网会员申请试看的人士)、妇产科网络电子期刊(http://www.china-obgyn.net)、《肝脏电子快讯》、《呼吸电子快讯》、《消化病学电子快讯》等科技网络期刊,它们给作者、审者、读者带来了有别于传统出版的全新感受。实践证明,科技网络期刊发挥了网络出版的种种优势,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并大大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但是,科技网络期刊还为数不多,不为大家所认识和接受,这种现状表明加快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进程,促进其规模型增长,存在一定的紧迫性。
二、科技期刊如何实现网络出版
科技期刊要实现网络出版,需要解决几个主要问题。首先,要建立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确认机制,这是前提条件;其次,选择一个合理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出版模式;再次,要有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和配套的技术支持;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网络出版政策法规,完善行业管理。
(一)建立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确认机制
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确认机制也就是某些社会评价体系对网络出版的学术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术价值和地位等方面的认同和评价机制,这是科技期刊能否实现网络出版的关键问题,也可以说是关系到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生存问题。
目前学术界尚没有建立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的确认机制,也就是:没有类似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新华文摘、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权威机构收录网络出版的学术论文;不知如何评价网络期刊的地位;不知如何对网络出版的学术论文质量进行把关;作者大多不愿意将自己的科技论文首次发表权交给网络期刊,认为其不具备权威性;另外,如学位委员会、职称评聘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科技成果鉴定部门等涉及评价学术论文价值的有关部门对网络出版的学术论文还没有认可,而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因为大多数人发表论文是为了获得以上某机构的认同,这是当前占主流的学术价值取向。
没有建立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确认机制,网络期刊就吸引不到优秀的稿件,而稿件质量是衡量一种刊物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因子,可以说是关系到网络期刊生死存亡的问题。没有高质量的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就无法树立该刊物的权威性,同时没有权威地位的刊物又组织不到优秀的稿件,如此恶性循环将非常不利于科技期刊实行网络出版,这也是造成网络期刊发展缓慢的原因。所以,当前要抓紧建立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确认机制。一是建立严格的学术把关机制。即由编辑和审稿专家对学术论文质量进行把关,甚至在正式发表前还可由读者在网上通过BBS论坛提供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时参考,以确保稿件质量,从而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二是尽早建立权威的评价体系,对学术论文的质量、对网络期刊的地位进行评价,可参照纸质出版物的评价体系。三是有关部门如上述提到的职称评聘部门等应认同网络出版的学术论文,这实际上也起着导向作用。
如果建立起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确认机制,前面所谈到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作者就愿意将优秀的稿件投到网络期刊,从而提高刊物的质量,扩大刊物的影响;而且网络出版凭借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比印刷出版更容易扩大影响,从而使网络出版的学术论文树立起权威性。
当然,期刊社应建立“以我为主”的“信息海关”机制,屏蔽有害信息的污染、攻击和破坏,使人们可以合法访问、检索和引用,确保学术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安全性,促进学术网站建设的正规化。[4]
(二)选择一个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出版模式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是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出版,即在网上实现组稿、投稿、审稿、编辑、校稿、出版、阅读、检索、征订、发行等全方位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投稿人(作者)、稿件管理者、专栏编辑、审稿专家、出版者、读者等都是在线(On-line)的,他们之间是互动的、双向的,信息能够得到即时反馈。
首先,构建一个完整的在线出版系统框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系统:(1)宏观管理、策划系统——宏观管理、策划选题、组稿、稿件管理等;(2)网络出版系统——期刊内容的编辑制作;(3)信息服务系统——期刊相关信息、网上投稿、网上审稿、作者稿件网上查询,同时向订户广播最新期刊的目次信息;(4)商务、发行系统——用户付费下载、订阅、注册等。[5]系统要建立期刊论文库、用户信息库和审稿专家库(由专栏编辑使用)等数据库。
其次,可参考传统出版流程,制定一个高效合理的出版流程,即稿件在整个在线出版系统运行的路径(图1)。[6]在这个出版流程中,读者付费阅读后可通过BBS论坛向作者提问、质疑、提供修改意见,使作者在文章正式发表后仍可做再次修改、更新。这个环节比传统出版中一旦印刷成书就无法修改前进了一步,更能提高稿件质量,是非常可取的。
图1 科技期刊网络出版流程
再次,笔者设想了一种“即时出版”、“随时出版”的出版模式,即打破传统期刊的“期”的概念,成熟一篇就发表出版一篇,没有版面限制。规定经过一定时间(2个月或1个季度)或累计发表达一定篇数,结集印刷出版或光盘出版,这样可以保持出版的连续性和克服纯网络出版的缺点,使读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刊物的形式进行不同的选择。
(三)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和配套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的网络普及率还不高,国内的网络硬件设施尚不够完善,高速信息公路堵塞现象严重,尤其是四大骨干网之间联结的带宽不够,入网用户常是拨号上网,造成在网上阅读文章时,常常需要在计算机屏幕前等待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而这是作者、编者、审者、读者都不能忍受的;所以,要发展网络出版必须加强网络基础建设,加大网络带宽,完善网络环境,同时需要一定的社会网络环境和产业政策,树立良好的网络意识和培育浓厚的信息氛围。
除了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还需配套的技术支持。可由计算机公司根据大多数网络期刊社的需求,开发设计通用的网络期刊出版管理系统以供网络期刊社使用。由专业的计算机公司开发设计软件有很多优势:一是可节约众多网络期刊社开发软件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特别是有的期刊社办刊资金比较紧缺,根本无力承担自主开发软件的任务,购买软件相应地要实惠得多;二是设计出来的软件功能更完善、操作性更强,维护更容易,一旦系统出了问题,有专业的公司负责解决;三是有利于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采用同一个系统就意味着兼容、统一、方便交流。
支持科技论文全文上网的技术目前主要以PDF技术为主,因为PDF文件格式是应用最广泛的,国外大部分科技期刊上网或制作成光盘形式的电子期刊都采用PDF文件格式,另外可以HTML和Word文档技术作为补充。
网络出版安全方面可采取以防火墙技术为代表的,包括信息泄密防护技术、病毒防护技术等被动防范型技术,它用于网络出版物的浏览和下载;网络出版物的交易安全方面可采取以下办法:即在数据加密基础上,采用开放型安全控制技术,包括数字签名、鉴别技术、访问控制系统等,它将明文变成不可解读的密文,以确保网络出版物的交易安全。
在支付方法上可采用邮政汇款、银行支票、信用卡和电信汇等传统支付手段,及具备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网络安全措施的网上支付的办法。[7]
随着PDA和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子阅读器将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可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四)健全网络出版政策法规,完善行业管理
网络出版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环境。2002年8月1日,作为指导与规范网络出版产业发展的第一部法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开始实施,这对于中国网络出版产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4年11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召集在京主要互联网出版单位举行会议,副署长于永湛传达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并根据《意见》的职责分工,总署提出十项重点工作。其中提到要加强网络出版监管体系的建设,组建国家网络出版管理中心,探索高效可行的网络出版监管新模式;加快研究论证“网络出版内容监控系统”可行性方案,做好立项申报工作;强化属地管理机制,建立协调一致的工作程序,实施有效管理;强化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在行业自律,企业评估、评奖中的作用,完善行业管理;开展宣教活动,倡导文明网络出版活动;抓好网络出版发展规划制定和相关政策调研工作。[8]
对于网络出版的具体管理可效仿对传统出版业的管理。首先,审查出版者资格,建立出版主体许可登记制,根据有效的登记,规范从业者的行为,使其明了自身行为的社会责任。其次,建立国际统一的国际标准网络出版号ISNPN(International Standard Network Publishing Number),赋予网络出版惟一指称,规定网络出版者必须有核准的ISNPN号才能从事网络出版业务,并将此号放在网络出版物的显著位置和内含到网络出版物中。这样,第一,方便查找。由于ISNPN是网络出版惟一指称,所以网络读者很快就可以根据ISNPN特征号查到需要的作品。第二,便于永久保存和作为文献参考。对具有ISNPN号的作品可由一个专门机构收集保存。第三,可促进网络出版的发展。规范化的ISNPN网络出版品将更容易被查到,因而就更能发挥社会效益并产生经济效益。[9]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实行大规模网络出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