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教育课程改革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课程改革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于2003年5月发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集中反映了中国中学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进展。本文就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过程及新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做概要介绍。
一、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中国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加以认识。
(一)中国社会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的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其总体发展目标,是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三种文明的决定性因素,是作为社会文明主体的人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主导要素,对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三个文明建设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就对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及道德教育课程的性质、理念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要求,道德教育课程必须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
(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道德教育提出的课题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经成为历史潮流。国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基本格局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各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从冷战时期的军事为主转为以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与较量。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这就要求教育要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人。这样的人应具备的许多优秀品质都是道德教育承担的,如熟悉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爱好和平、尊重生命和权利、民主正义、开拓创新、诚信与合作、开放与平等参与、团结与宽容、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等。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的国际影响正在不断扩大。为使教育实现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有机结合,以适应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对道德教育课程进行相应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素质教育给道德教育提出的任务
素质教育是国际性教育改革的总体流向。中国素质教育启动于1985年左右,形成气候于1990年以来,1995年以后出现热潮。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范围。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发展个性,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两个着力点。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教育至今仍存在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重教师教轻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等等。轻德育不仅表现在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对人的整体素质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还具体表现在德育内容的不完整,德育途径与社会生活相脱离,德育方法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道德实践能力,德育评估偏于认知等等。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系统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对道德教育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
二、初中道德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初中道德教育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为达成这一总目标,本次课程改革在确立分类目标中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设计与重构。
(一)建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改变以往道德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知识讲授的倾向,强调培养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态度,使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同时成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初中道德教育课程建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七项内容。
1.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2.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3.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4.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5.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6.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7.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二)建构道德教育的“能力”目标
改变以往道德教育课程过于重知识、重课堂教学的倾向,专门提出了道德实践能力的分类目标,体现了对道德的实践本质和德育规律的把握和应用。本次初中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列出了六项能力目标:
1.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2.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3.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4.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5.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
6.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三)建构道德教育的“知识”目标
本次道德教育课程的知识内容的建构特点,是将以往把知识分项依年级进行线性讲授的方式,改变为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四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在各年级进行综合的、一以贯之的思想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使道德教育更切合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
1.心理健康教育
要求根据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帮助他们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帮助他们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基本要求。在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意识,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结合初中学生在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认识自己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的要求,希望他们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增进对集体、国家和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道德教育
这个学习领域,总体上要实现三个基本目标:自尊自强,交往的品德,承担社会责任。在自尊自强部分,要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立、自强精神;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交往的品德部分,要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孝敬父母,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尊重、宽容他人,能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在承担社会责任部分,要使学生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总之,随着学生交往领域和生活空间的扩大,要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尊自强的品质,形成良好的交往品德,并能够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
3.法律教育
法律内容安排的基本思路是:在个人的成长、实现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逐步适应社会、不断加强品格修养,必然涉及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的问题;要遵守规则就要了解规则,特别是法律规范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就在学生身边,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避免违法犯罪,由此需要了解有关“违法与犯罪”的知识,抵御不良诱惑;法律是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有力武器,帮助他们初步学会寻求法律帮助、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4.国情教育
将国情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且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本课程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决定的。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的修身养性;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离不开生活于其中的国度;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必然要从关注社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升华到爱党、爱国、承担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的高度。加强国情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才有个人的前途;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理想与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乐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以及鉴赏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这个领域主要包括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小康奋斗目标、中华民族精神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等内容。
三、道德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
(一)历史参考点
自建国以来,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历史参考点。建国以来初中思想道德课程设置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现行标准是教育部2001年10月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这个标准调整了1992年思想政治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相关内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出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变化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课程标准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
(二)文件依据和社会调查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工作依据的文件有: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
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把握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课题组从2002年8月底到10月初,在北京、重庆、广东、宁夏四省、市、自治区,就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使用的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其中学生问卷1800份,教师问卷200份。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80%强)认为,思想政治课“非常必要”或“有必要”。
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态度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内容是否吸引人”“对生活是否有用”“教师的教学水平”等等。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感兴趣,认为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很有用”。对法律教育,学生明确表示更关注“法律对青少年的保护”“如何远离违法犯罪”等内容,对离学生较远的法律规定兴趣较弱。很多教师认为,应该把“人类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融人到历史、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
调查表明,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只有不引起孩子反感和拒绝的内容,才能打动他们的心灵。必须改变成年化的语言和灌输式的方式,把正确的精神食粮做成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青春期教育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的规则意识教育之中。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引导与学生自主探讨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外部的社会规则和要求内化为心理和思想品质。既不能把教育变成说教,不能板着面孔教训人,也不能放任自流。学生的自主思考需要正确的引导,而有效的引导必须借助学生的自主思考。
调查还表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国家、社会命运与个人理想教育结合起来,要把社会问题分析与每个人的发展前景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受到祖国命运与个人前途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理论成果的运用及国际比较研究
1980至2000年的20年间,中国教育理论特别是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进入一个空前活跃期,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如对中国传统道德及其现代转化的研究,对德育的社会学和文化学研究,对德育的生活和实践本质的研究,对德育内容构成要素及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研究,对德育过程基本规律的研究,对活动性、情感性、体验性、探究性等德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新的道德教育课程改革准备了思想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基础。
对国外相关课程的比较研究,是这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研究。其考察重点,如该组织1994年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的“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1989年和1996年该组织提出的“学会关心”“学会共处”的教育主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课题组对道德教育在促进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及种族、文化、宗教和主权国家之间的理解、团结和宽容,促进对人权的尊重、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将公民教育的国际发展趋势反映到课程设计的思想之中。
第二个层面是对发达国家思想品德课程的研究。如美国的品德教育、公民学教育、生活指导课程及其培养“美利坚精神”的特点;英国的德育教材及其1990年以来流行的综合性课程;法国的公民道德教育课及其培养“法国人”精神的特点;日本的德育改革目标、德育课和有关课程及其培养“日本人”的特点。对主要发达国家道德或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的共同点、各自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进行了专题研究。
第三个层面包括两个重点,一是对前苏联学校德育经验教训的研究。二是对新加坡中学道德和公民教育的研究,如新加坡倡导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德育方针,以儒家伦理价值为基本精神,强调正直、忠诚、诚实、信任、同情心和责任感这些人类的核心价值,同时吸取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形成视野开阔、立足国情、求同存异、强调特色的总体特征等等。对其道德和公民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也进行了分析研究。
四、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性质
新研制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从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本门课程的基本性质。
(一)思想性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最突出的表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其他性质,都是围绕着“思想性”这个方向性的规定产生的,它决定着人们对其他性质的理解。比如说,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许多课程中都有呈现,但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它们的呈现方式受其思想性的制约。
具体说,理解品德课程思想性规定的作用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正确的世界观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第二,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全部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四,规定了初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如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遵纪守法的和具有社会公德与文明习惯的好公民,并且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人文性
注重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基础,正确的思想就没有基础,良好的行为就缺乏价值目标。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感,一个人就很难成为尊重他人和社会规则、不怕困难和挫折、能够积极进取的人。一个有自己精神家园的人,往往就是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借助思想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
从培育人文精神的根源看,应该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它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前进的要求,不断得到丰富。现在的民族精神,既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还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在鸦片战争以后大约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落后挨打境地。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振奋了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从而走向了民族振兴之路。
从学生自主成长的角度看,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培养人文精神必须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关心一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应该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无论学生之间先天资质差异多大,要欣赏他们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的自主发展。
从社会发展与学生自主成长相统一看,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加强思想引导。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实践性
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实践性是很多课程的追求,但是本课程更加关注这一点。因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一套知识体系,而是致力于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习得和养成的课程。思想品德必须做到言行一致。
实践能够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加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身边的生活点滴做起,从日常行为的养成做起,从具体小事做起。力求近小实亲,力戒高大空远。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一时就能够完成的,必须常抓不懈。
倡导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许多品德,特别是公德,必须在公共生活的环境中,通过公共交往才能得到体验和内化。
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性应该与课程改革的探究性学习的追求相结合。教师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处于活跃状态,产生思想意识的创造体验,体会到行动和创造的愉悦,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的目的。必须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探索和抉择,更好地发展个体的创造潜能,成为课堂学习和社会成长的主人。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必须是开放的,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学生自主地进行生成性品德养成的活动。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过负责任的生活,并且得到成长的体验。倡导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
(四)综合性
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综合的课程形态是思想品德课程构建方式,这种构建方式是以对社会公共生活本身的综合性的理解为基础的。依据生活的逻辑,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将学理上分开的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新的逻辑构建,实现了有关知识在生活主题上的有机整合。
这一逻辑建构图示如下
五、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
道德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构建这门课程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追求。课程标准的内容和实施必须符合这个理念或追求。新的道德教育课程确立了三点基本理念。
(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青春期是由儿童成长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期,是以性成熟为标志的一系列的形态、生理、内分泌及心理行为的突变阶段。青春期的教育和顺利过渡,对个人或群体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必须让他们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1)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品质的形成;(2)社会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公德意识的养成;(3)遵纪守法的习惯养成;(4)关注社会的积极态度的养成。
在课程的内容取舍方面,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太密切的内容,加强了人格平等、社会责任和社会公正方面的内容,目的就是在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加大品德培养的力度。在课程设计顺序上,也尽量做到按照学生生活扩展的逻辑安排。
(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具体来讲,每一所学校都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这一主渠道,并且在其他课程和教育环节中,运用言语和行动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诚实、尊重他人、负责、同情、自律、坚忍和奉献等传统美德的教育,进行进取、乐观和开放的现代美德教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
面向全体学生是现代教育的理念,思想品德课程尤其强调这一点。孩子的认知能力、思维敏锐度和接受能力是有差异的,但是培育优良的思想品德的要求是一致的。应该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自己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将来走向社会,做负责任的公民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这样的精神层面的培养,必须在平等、开放的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创造情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教师应该把学生学习、探索和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课程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