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之我见论文_王显翠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之我见论文_王显翠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王显翠

【摘 要】该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观察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是回顾分析我们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在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的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90例给予常规护理,后者68例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是研究组疗效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是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可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并显著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小儿 疗效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不良反应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人都知道,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属儿科较为常见呼吸道疾病,主要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临床大多伴发热、咳嗽等症状,且易并发肝炎、心肌炎等,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为此,临床于治疗期间,予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显著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5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予以不同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告呈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实施的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男女比为60:30,年龄4~12岁,平均(8.51±4.20)岁,病程1~3m,平均(1.54±0.37)岁;研究组68例男女比45:23,年龄5~13岁,平均(8.96±4.25)岁,病程2~4m,平均(2.64±0.85)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一旦患儿心跳过快则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有效处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治疗期间一系列的穿刺、抽血、注射等操作行为易导致患儿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家长对疾病知识缺乏了解,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为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沟通,并以亲切、和蔼的语气向其讲解疾病知识,以缓解其内心不必要的担心,同时予以足够的精神支持与鼓励,确保患儿及其家长保护积极心态。②发热干预: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及呼吸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针对发热患儿需采取物理降温方式;或者给予适量布洛芬液与镇痛解热剂进行治疗。③用药干预:护理人员需于患儿进食在进行输液,以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发生;于此同时,需对输液速度合理控制,以避免致使患儿出现静脉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④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增强对患儿营养的摄入,禁食刺激、辛辣食物,且予以患儿易消化、热量高的清淡半流食。

1.3 观察指标。疗效时间指标:肺部症状消失、抗生素使用及体温恢复至正常;观察并对比不良反应情况,包括胃肠反应、关节痛、肌痛、静脉炎症及皮疹。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均以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时间指标。研究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肺炎的发生率呈显著增长趋势,幼儿体质弱,且免疫功能差,容易患支原体感染性肺炎。该类肺炎大多是因支原体受感染而造成,因支原体和体内的部分组织存在共同抗原,因此易导致机体受损,从而影响小儿生长发育。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地分析已选定的90例予常规护理与58例予个体化护理干预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效果,以为日后临床护理提供科学指导。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8.15±2.21)d、抗生素使用时间(9.26±3.21)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8.32±1.35)d,均比对照组少,提示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缩短肺部症状消失时间,并加快恢复。分析原因可能为: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儿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使其尽早恢复;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心率及呼吸等相关指标变化情况,针对发热患儿需采取温水擦脸、头部冰敷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由于住院患儿的年龄小,易出现恐惧心理,故于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主动与患儿进行心理沟通,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有效提升治疗依从性,缩短起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提示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为:因支原体对大环内酯抗生素敏感性较高,故临床治疗首选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但其易出现腹泻、呕吐、腹痛以恶心等不良反应,胃肠道刺激性较严重。护理人员一旦发现患儿不良反应,即立即报告医务人员,并给予有效处理。本研究受时间等因素制约,未就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待临床深入研究加以补充。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予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小红,《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颜振兰,《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 ;

[3]陈维爱、陈之菊,《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

[4]钟金富,《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5]杨锦萍、侯艳苗、孙锦宏,《个体化护理用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

小儿肺炎40例》 ,中国药业,2015;

[6]《医学临床研究》,2013.

论文作者:王显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影响之我见论文_王显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