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大型电力施工企业业务迅速扩张,质量管理日渐稀释和弱化,企业内部工程分包范围逐渐扩大,特别是市场化较高的土建专业在施工组织中各种影响因素较多,质量管理出现不平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制约电力施工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所以,本文对电力土建工程墙体裂缝质量通病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施工;土建;墙体裂缝质量通病控制
一、墙体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墙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
现象:现各地电力工程中建(构)筑物墙体多数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的块体比一般粘土砖大,其收缩值也大,砌体的抗剪能力差,容易产生如下裂缝:(1)水平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顶部和梁交接处以及门窗洞口过梁下方,有时也出现在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大多数水平裂缝可以沿墙的厚度、长度方向贯穿整个墙体。(2)竖向裂缝:多出现在填充墙中部、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处或砌体交接处,通常宽度较小。(3)斜裂缝:一般出现在梁柱交接处、主次梁交接处和门窗洞口处,其裂缝宽度、长度都较大,基本上贯穿墙体,通常情况下是沿灰缝开裂或砌块开裂。(4)粉刷层空鼓裂缝:裂缝方向无规则,通常呈现网状龟裂,裂缝位置粉刷层空鼓,凿开粉刷层可发现,砌块本身没有开裂。
产生原因:
加气混凝土材料特性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吸水率大、干缩变形的显着特点,当砌块含水率不大于5%时,其干缩变形才趋于稳定。如果砌块干缩变形过大,则容易造成裂缝。当干缩变形带来的拉应力超过砌块之间的粘结强度时,裂缝就出现灰缝;当砌块之间的砂浆粘结强度高于砌块抗拉强度时,砌块就可能开裂。砌块在混凝土龄期28d之内时,由于混凝土水化等各种物理化学作用,其干燥收缩较大,因此使用龄期较短的砌块更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特别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出釜时的含水率一般大于25%,必须存放一定时间使其含水率降低、体积变形稳定,一般要求出釜后存放28d后才能进行施工,否则就很容易引起干缩裂缝。可以说,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缩是造成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率大,但其吸水特性与传统的普通粘土砖以及混凝土等材料不同,它的气孔呈现“墨水瓶”结构,毛细作用差,早期吸水快,后期吸水慢,但吸水时间长,如果砂浆保水性能以及和易性不好,则水分很容易被砌块吸收造成砂浆失水,从而无法充分水化造成强度降低、灰缝不饱满,导致局部砌块受力不均衡引起应力集中,造成砌块开裂或者沿灰缝开裂。对于抹面砂浆,则容易引起墙体与抹面层的脱离,出现空鼓现象。由于砌筑砂浆失水后造成强度偏低,导致砌体抗压强度降低,因此常常会产生斜裂缝,严重的会带来安全隐患。
环境湿度的影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干燥收缩较大,而普通砂浆的线收缩系数不到加气混凝土的1/10,当环境湿度较小时,其内部水分蒸发,含水率下降,则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收缩大大超过砂浆,造成灰缝开裂、粉刷层空鼓。
外界扰动的影响:砌体施工早期,由于砌筑砂浆强度较低,此时如果受到外界作用力的扰动,比如振动、压力荷载等,则容易造成墙体裂缝。如果建筑物存在不均匀沉降,也容易引起墙体裂缝。
从设计环节看:构造柱和水平墙梁设置间距设置过大,框架柱和墙体的拉结筋设置间距过大,墙体与主体框架连接处构造措施不合理,建筑物层高较高时未合理设置圈梁,外墙大面积饰面层未设置分割缝等等,都容易造成填充墙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施工环节看:砌筑砂浆强度偏低、和易性不好、保水性差,使填充墙的灰缝砂浆易于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导致砂浆不饱满、强度低,难以承受温差、干缩等原因造成的变形而开裂。施工时,未事先将砌块浇水,或浇水不足,导致砌筑后砌块大量吸收砌筑砂浆、抹灰砂浆中的水分,引起灰缝砂浆开裂、抹灰层空鼓裂缝等等。砌筑过程中,灰缝砂浆不饱满,或者砌筑速度过快,导致墙体成型后,灰缝砂浆在上层砌块自重下沉缩,造成墙体水平裂缝。二次施工中接搓设置不合理,造成接缝处开裂。抹灰砂浆强度太高,其弹性模量大,收缩变形小,与墙体变形不一致,导致抹灰层空鼓、开裂。抹灰层过厚,抹灰砂浆采用细砂,致使砂浆收缩过大产生裂缝。将不同批次的砌块砌筑于同一墙面时,极易造成砌筑砂浆灰缝的厚薄、宽窄不一致,导致灰缝砂浆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当填充墙砌筑至梁、板底时,最上皮砌块砌筑不实,造成沉缩导致墙体在梁底处的水平裂缝。
防治措施:
在砌块进场上严格把关,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应有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验报告,并应自然养护28d以上,必要时可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杜绝采用外观尺寸偏差太大、强度偏低等不合格产品进行施工。
砌筑墙体前,砌块应提前ld-2d分次浇水湿润,但不能过湿,其吸水深度应控制在8mm~10mm.清除砌块上的浮灰、残渣等。检查并修正、补齐拉结钢筋。砌筑砂浆的选择应注意采用安定性合格的水泥,不宜采用过细的砂,灰膏应充分熟化。应尽量选择加气混凝土专用砂浆进行砌筑和抹灰,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以避免砌筑过程中水分被加气混凝土吸收。
砌筑墙体时,应视砌块和气候干燥程度,对砌块进行适时浇水润湿。墙体每天的砌筑高度应根据砌块与砂浆的材质、墙体部位、气温、风压等条件来确定,严格控制日砌筑高度,严格控制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和饱满度以及灰缝的水平厚度、平直度和竖向宽度等,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必须采用砖护角,混凝土包框或带连接件的预制混凝土块,不得直接在轻质墙上固定门窗框。不同批次的、规格差异较大的砌块不得混用。
墙面抹灰施工前,应修补墙面灰缝缺陷,清理基层。可提前湿润墙面,以免砌块从底子灰中吸取水分,但砌块含水率必须控制,过高又会导致干缩变形增大。经验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含水率宜控制在10%~15%之间,其渗透深度为8mm~10mm,但在施工中难以控制。可采用在加气混凝土墙体表面涂抹界面剂的方法,比如胶质水泥浆、界面处理剂等,既能提高抹灰层的粘结力,又能阻止底子灰中的水分被加气混凝土砌块直接吸取。同时,不宜采用强度过高的抹灰砂浆,以免其变形与墙体不一致。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对砌体的扰动,不得随意堆放建筑材料造成已砌筑的墙体受到过大的施工荷载,加强对主体结构的沉降观测,发现不均匀沉降及时采取措施。
加强构造措施,合理设置构造柱、圈梁、拉结筋等,并在梁、板、柱与墙体的交接处挂钢丝网,以减少墙体交接处的裂缝。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使用膨胀螺栓,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砌体的灰缝砂浆饱满度应符合施工规范≥80%的要求,尤其是外墙,防止因砂浆不饱满、假缝、透明缝等引起墙体渗漏,内墙的抗剪切强度不足引起质量通病。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一定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 7d 后,再将其补砌挤紧,防止上部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方法为:当上部空隙小于等于 20mm时,用 1:2 水泥砂浆嵌填密实;稍大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镶填密实;大空隙用烧结标准砖或多孔砖宜成 60°角斜砌挤紧,但砌筑砂浆必须密实,不允许出现平砌、生摆等现象。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电力土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把土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以及工期管理都非常的重要,一定要在整个电力土建工程中管理好各方面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好的施工环境,得到好的施工质量,给电力企业带来健康稳定的发展。
论文作者:许文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砌块论文; 砂浆论文; 墙体论文; 裂缝论文; 砌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