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推进现代化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化与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从实现“小康”到实现“现代化”不单是量的扩张,更 是质的飞跃。它要求在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都有一个根本性 的转变。

从经济增长来看,现代化需要一个全新的方式,即优化的产业结构 、不断提高的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科技进步作用的不断发挥、人民生 活质量的逐步改善。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是从粗放经营为主转换 到集约经营为主。具体地讲是:开拓思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组织经济 运行、推动经济增长;强化产业政策,逐步构筑适合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转换企业机制,为国有企业解困,为非国有企业添劲;培育科技进步 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辟通道;对外开放也要转向提高质量 和效益;等等。

在小康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已经列入了议事日程,发展领先的地 区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换为新的 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要讲究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或称经济增长模式,是从长期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一 个新的用语,还来不及写入任何通用和专业的经济辞典。一般认为,这 是指增长手段和增长目标的统一,反映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举措、途径 和办法;在某种意义上,又是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运行机制的综合,支 配或左右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在不同的战略导向下,依托不同的 体制,会选择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并获得不同的成果。其实,不管我 们意识与否,总是在采取这种或那种经济增长方式。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进展,在获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 面临着新的挑战,经济界越来越注视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及其评价。虽 然,有的是争议已久的老问题,但是,放到理论层面来探讨,却显示有 其紧迫性。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采取这种或那种经济增长方式,似乎决 策者有选择自由,却更受历史条件和地区背景的制约。前者是指不同时 期,经济增长方式有不同的可行性;后者是指不同地方,经济增长方式 有不同的适应性。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看,都走过了一条从生产 和消费的物质化转换为非物质化的长路。早期的产业革命以农业原料和 矿产原料的高消耗为特征,后来的技术革命则以物质资源的低消耗和人 力资源的高效率为特征,显然是两种异质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发展中国 家的发展进度看,同样经历了一个从强调速度转换为强调效益的过程, 起飞阶段高速低效,成熟阶段速度降低、效益提高。其中有客观规律, 关键在于及时觉察、及时转换,防止认识落后于实际。

按照特定的时空环境,我国几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基本上属于粗放 经营和速度型的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推进工业化而工业基础薄弱 ,实行外延为主的扩大再生产方式,多铺摊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 从小到大,都是势在必行,无可厚非。与此相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有利于高度集中国力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也是顺理成章的。应当承认, 在一定时期,片面追求以产值为目标的速度,主要依靠以投入为手段的 规模,都属难免。甚至在后发达地区,继续维持上述做法,还要假以适 当时日。但是也应当看到,采取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局限性和副作用 ;特别是如果掌握失度,其消极影响就更多、更大。长期以来,反复出 现高频率的强波动,根源在此。改革开放以来,仍然一再发生过热和调 整的循环,至少可以说是其惯性未泯。目前,在前进中碰到的某些障碍 ,诸如持续居高的通货膨胀、相对脆软的农业基础、未脱困境的国有企 业和差距拉大的区域收入等,来自投资扩大、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以致 能力过剩、竞争过度和开工率低、亏损面广,都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 有关。

对于这些现象,归纳为一句话,是高速与低效并存,反映为虽然多 年增长率达两位数,而资金供给紧张、财政赤字增多、企业留利减少、 居民分配制肘、物价涨势难抑。国内外有识之士对此早有提示,近年更 发警言。有人认为,增长速度的高低,取决于经济效率的高低,要维持 长期的高速度,前提是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长期低效增长是国力所不 能支撑的。〔1〕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会同美、 英等国学者的合作研究指 出:虽然80年代投资增长率以17%的速度递增,但总体效益则一直徘徊 于低水平。〔2〕究其原因, 有人认为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存在一种重 增长、轻改革的现象,加快发展往往意味着争项目、上速度、扩张投资 ,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深化改革上。〔3〕其实, 领导层对此也已多次揭 示并有所对策。这些都表明,经济增长一定要讲究经济增长方式。时至 今日,旧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弊大于利,必须及时转换,采取新的方式 ,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以上所述,是就全国而言,没有直接联系江苏和苏南的实际情况, 这不意味着江苏省处于例外。因为一方面,一个省和市县不能摆脱宏观 的影响;另一方面,江苏省是经济大省,对全国又有举足轻重的联动作 用。面对起步迈向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作 一些理性思考,或许不是多余的。

现代化要有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如果说,在工业化的初期,我们可以或不得不采取传统的经济增长 方式,首先着眼于数量扩张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那么,在解决温饱进 而到达小康后,把现代化作为下一步的战略目标,就不能再沿袭原来的 经济增长方式了。这是由于从小康到现代化,除了继续增加数量外,更 重要的是求得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正如有人打的一个譬喻,经济发展 到一定的大规模,是“胖”了,而不是“壮”;要“壮”,就要以整体 素质为标准。只“胖”不“壮”,易生百病;既“胖”又“壮”。才是 强健。所以现代化的标准,虽然很重要的一条要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到多少,否则就谈不上现代化;但又不是仅此一条就是现代化,还要看 更多方面,直至社会、文化、政治等领域。仅从经济着眼,也有一套衡 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其中显示现代化特征的,主要是:

1.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演变反映经济发展和发达的阶段性 。一、二、三次产业相继发展,并且后来居上,分别占多大比重,指明 了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嬗递。我们肯定已经打下了工 业化的基础或基本完成了工业化的任务,就是以“二、一、三”和“二 、三、一”的结构为标志的。从小康到现代化,要求在进一步提高第二 次产业的同时,加快第三次产业的发展步伐,开始进入“三、二、一” 的发展顺序并为今后实现“三、二、一”的结构倾向创造条件。在此过 程中,还要尽快解决原来的结构失调、结构趋同等问题。这靠传统的经 济增长方式,带有“工业偏好”,难以奏效;而要跳出旧框架,构筑新 态势,就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2.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好坏,不仅是实现经济增长目的的 根本,也是保证经济增长可持续的后劲所在。速度型增长方式的要害是 速度第一、其他都次甚至往往会跌入只求速度、牺牲效益的陷阱,难以 自拔。十几年来,公开的说法是“效益还不理想”,而从统计资料,明 眼人都知道是在不断下降,并且常有速度越高、效益越低的反差。这使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都受其害,难以为继。显然,只有提高效益,才 有利于合理分配、公平分配。提出“不以产值论英雄”或“让效益挂帅 ”是切合时弊的,但又难予以兑现。原因在于如不从速度型或速度效益 型增长方式转换为效益型或效益速度型增长方式,提高效益始终是一句 空话。

3.产品质量的提高。经济质量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是产 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几年来,除服务质量“有口皆碑”外,产品质量 也连年滑坡。据中国质协提供资料,国家监督抽查产品综合合格率1991 年是80%,1992年是73.3%,1993年是70.4%,1994年是69.8%;1994 年抽查4591个企业6028种产品合格率,大型企业为83.2%,中小型企业 为62%,地方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为68.2%。这与发达国家比,在产品 质量、品种和档次上,大约落后10~15年。〔4〕所以如此, 很大原因 是指导思想上重数量、轻质量。现在要提出“质量立国”、“质量兴国 ”的口号,能否实现,决定于能否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4.科技进步的作用。上述问题,归根结蒂,在经济增长中依靠什么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些语言,不少同志已能倒背如流,时时挂在口 头,而在实际行动上却大相径庭。根据不准确的统计,由于投资大、增 人多而增产相对有限,折算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工业只 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的70%以上比,悬殊有若霄壤。其实,优化结 构要达到结构高度化,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是当务之急;提高效益和提高 质量,都必须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离开先进科技,工业现 代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都不免空中楼阁。为 此,都有赖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5.生活质量的改善。发展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温 饱和小康,都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为主要指标。现代化也不例外,所不 同的,温饱和小康着重于提高生活水平即增加收入;而现代化生活更着 重于提高生活质量,并且不限于物质生活,更兼及精神生活,还包括社 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生态)等。所以,解决温饱靠增加粮、棉等生存资 料,达到小康要增加部分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实现现代化,就要适 当强调享受和发展,生活资料的品种和质量渐居重要位置。这也是仅靠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不能完全满足的。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最为简明的提法是从粗放经营为主转换到集约 经营为主,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因为只有提高经济 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才能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动科技进步,才能促进产业 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才能在适当控制投资规模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效 益,才能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充足的后劲,才能逐步解决前 期经济增长中遗留下来的若干矛盾,才能使经济增长在现有水平上再上 一个新台阶。总之,才能在基本实现小康后,起步迈向现代化的新目标 !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议论的焦点在于如何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 系。速度是指国民经济总产出的递增规模,效益则是国民经济系统中总 产出与总投入的比较。速度和效益,或再加投入,三者相互依存,这是 容易理解的;三者之间又相互制约,却常被忽视或无视。结合这两方面 ,可以懂得,速度与效益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确定的关系,而在两 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随机分布的关系,其典型的发展形态可以归纳 为:(1)高速度和高效益并存;(2)适当速度和高效益并存;(3 ) 高速度和低效益并存;(4)适当速度和低效益并存。〔5〕我们的选择 ,当然是力争第一种,避免第四种。但是在不可兼得的情况下,究竟选 择第二种还是第三种,不无斟酌。一般地说,似以第二种为较佳;而在 实际工作中,则往往倾向于第三种;发展所至,还有跌落为第四种的危 险。这是由于,速度和效益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转换的机制。速度适当, 效益很好;速度偏低,效益有限;速度偏高,效益受损。此中的关键在 于投入量的多少:投入适当,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投入过少,速度偏 低,效益较差;投入过多,速度先快后慢,效益更不会好。所以理想的 经济增长方式,或许是:

最近有一则新闻,报道上海为了“还需要时间来化解一些发展过程 中的深层次矛盾”,把199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调整为10~12%,同时降 低计划内基本建设支出的增长率。广东省决定,1995年是“质量效益年”。这些是很明智的。从全国看,1994年计划原定经济增长9%, 物价 上涨不超过10%;结果是双突破,物价上涨率更高出一倍。1995年以来 ,两者都有回落。这是“软着陆”,是好事,不是坏事。如果把它看作 是坏了或冷了,那至少是一种误识。江苏省在这方面应有更多体会。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建议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一项庞大的、精 巧的工程,关系到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在 具体对策上,可供选择的建议是:

——拓开思路,按照现代化的要求组织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增长。 不少同志习惯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认为已经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地 过来了,老一套办法没有什么不好,继续搞下去就能获得新的胜利。这 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障碍,应当坚决扫除。因此,必须反复宣传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其历史功绩,不容抹煞;但是形势变了,进入 了新阶段,应该有新的增长方式与之适应,否则会影响下一步战略目标 的实现。方式转换以思路开拓为先导,关键在于从单一的速度观转换为 速度、效益和质量、结构相关的四维观。这不是不要速度,而是表明, 离开了上述四维,速度丧失其实际意义,也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在这 个问题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有,只要直面实践,是容易搞清楚 的。

——强化产业政策,逐步构筑适合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结构问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缺陷之一是 突出总量、漠视结构,造成结构失调,导致大起大落,损害运行效率。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也集中反映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完善,即合理 化、高度化。实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强化的产业政策为宏观指 导。这有很多环节,首先是巩固农业基础,以省区为范围至少做到“米 袋子”自给是保证温饱和小康的基本条件,搞好“菜篮子”则有助于提 高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更是逐 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同登小康和富裕境界的根本举 措。为此,要搞多种经营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提 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创造“三高”农业。其次,大头是工业, 在基本实现工业化后同样必须从数量扩张转向素质提高,一方面要对传 统产业和支柱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同时,还要突破行业和地区界限,组建开放的大型 企业集团,克服长期以来的“小、散、乱”局面。还有第三次产业,在 推进现代化过程中必须给以特殊关注,逐步提高所占比重;至于到什么 时候实现“三、二、一”的发展程序和份额程序,当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宜于照搬照套,更不宜于层层一个样(例如苏南毗邻上海,金融、商 贸的中心在彼,就不必要也不可能再建平行的中心)。看来,第三次产 业的重点是搞好交通、通讯和信息以及科学、教育等基础产业,并围绕 市场建设发展流通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按照重点产品和 重点行业的增长量,可以计算各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及其结构;相 反,过去往往先对照目标定下年平均递增率,再切块、切条、切丝、切 粒下达到基层,属于传统增长方式的工作方法,早该改弦易辙了。

——转换企业机制,为国有企业解困,为非国有企业添劲。企业是 生产经营的主体和市场的主体,也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微观执行者。当前 国有企业的困难,原因很多,除经营因素、体制因素和社会因素外,很 大程度上还有结构因素,实际上是为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付出了过高的 成本。解困之道,一是深化企业改革,转换其内部机制,包括改进其内 部管理,以增强自身的活力;二是给以相应的援助政策,使在能力过剩 、竞争过度和负担过重的压力下逐步地退出来。〔6〕前者属于改革, 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后者更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直接内容,解铃靠系铃人。还要看到,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非国有企业,不同程度上存在类似 的国有企业现象,如产权不明、产权流失和机构臃肿、人员过剩等,特 别是重复建设和结构趋同的能量更大。正本清源,同样要深化改革,并 从根本上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以增添自身的后劲,并为宏观经济运行提 供良好的微观基础。

——培育科技进步机制,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开辟通道。经济 发展是否依靠科技进步,这是区别新旧经济运行方式的重要标志。为了 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必须深化科技体制和有 关体制的改革,从宏观到微观培育科技进步机制。这除了在企业改革中 要唤醒科技进步的动力外,重点在培育和发展科技市场,使科技成果进 一步商品化,通过科技市场,达到供需见面、供需沟通;与此相关,还 要建立包括中间试验在内的科研、开发、经营、生产联合体制,加快科 技转化步伐。更重要的,现在“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科教兴 市(县)”的战略方针既定,贵在实施,就要纳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从主要依靠财力、物力投资转向主要依靠人力、智力投资。因为后者的 投资回报率优于前者。为此,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方式,宏 观上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向科技、教育倾斜,微观上收入分配也要向科 教从员倾斜,在物质上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以促进科教事 业的兴旺,为实现现代化首先是科技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对外开放也要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随着开放度的不断提高, 经济增长中开放因素的贡献份额也越来越大。在这个问题上,同样有一 个从数量型向效益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的要求。开放之初,着重 于追求数量,表现为扩大出口、扩大引进和多办三资企业,都有相当的 积极效应。但是,在有了相当规模后,继续追求数量,消极效应就会递 升,表现为自我竞争过度,换汇效益下降,重复引进和低技术引进等。 现在要求提高质量和效益,包括出口要优化产品结构,逐步从初级产品 为主转向制成品为主,提高创汇率;引进项目要符合产业政策,着重于 高新技术和大型企业,等等。这里有必要说明,开放度其实是对外依存 度,并非越高越好,太高了会受国际市场制约,甚至让人家牵住鼻子; 引进外资也不是越多越好,超过了警戒线会导致还本付息的困难,各国 不乏先例。特别要注意的,开放固然以走向自由贸易为前景,所谓国际 化意味着深入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合作和分工;但在发展过程中, 竞争优势不在发展中国家,还要有适当的保护,即保护市场、保护资源 、保护民族工业,不能把广大市场拱手让人,以致洋货泛滥,肥水外流 。在开放环节上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也是整个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不 考虑的有机组成部分。

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其他方面,诸如城市化政策、投融资政策、区 域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福利政策等,都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现 代化进程。这些方面,都要通盘策划,相互配合,使整个经济增长有一 套完整的政策导向和运行机制。

实施集约经营型、效益和速度统一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当建立日 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各级地方政府 的调节功能。我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方政府对发展经济的贡 献很大。但是,也曾有过国家要调控、地方在反调控的现象,不能认为 是正常的。当然,宏观调控从全国大局出发,要照顾到地方利益;但是 ,地方更要服从整体利益,保证宏观调控及时到位。这不排斥要因时因 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和一律化。如果说,过去几次的宏观失控,既有调 控不及时、又有调控不畅通的问题;那么,今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更 有赖于国家和地方的相互协调。有人认为,在当前体制过渡阶段,政企 不分,上下分权,地方政府行为起主导作用,考绩机制如何导向是值得 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因此,转换考绩标准,扬弃产值挂帅,实行效益先 行和质量第一,正是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的要着。有人建议,地方考绩把 农业生产、财政收入和居民储蓄、物价指数放在前位,不是没有道理的 。

可以设想,在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后,前景就会渐趋平坦。把“科教 兴国”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防止仅着眼于片面追求快速发展 ,实属当务之急,对江苏和苏南更有现实意义。

注释:

〔1〕《关于加快改革步伐的几点思考》,《经济研究》1992 年第 4期。

〔2 〕忻文:《国有企业的投资偏好及效益》,《经济学动态》 1993年第1期。

〔3〕《对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思考》,《改革》1992年第6 期。

〔4〕《经济日报》1995年4月17日。

〔5〕王家新:《论速度型经济向效益型经济的转换机制》, 《宏 观经济研究》(江苏),1994年第3期。

〔6〕江小娟:《国有企业的能力过剩、退出及退出援助政策》, 《经济研究》1995年第2期。

标签:;  ;  ;  ;  ;  

推进现代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