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年来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上升,配电网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提高。配电线路是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关键性作用,它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征。其复杂特征导致它在运行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加上电力设备良莠不齐、易受环境如极端雷电天气的影响而发生故障,这些都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威胁因素。因此应加大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及防雷,以保证电网供电的稳定。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防雷探究
导言:在电力行业迅猛发展下,电网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都日益提高。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但因为配电线路具备线长、点多等特性,电气设备质量有高有低,加上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在运行中频繁出现故障,尤其是在雷击后设备短路情况经常出现,从而造成出现设备事故,对电力系统稳定可靠供电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加大力度检修配电线路,从检修线路、维护路线等方面入手,尽量减少事故发生次数,确保配电线路稳定运作,大大强化电网供电质量。
1配电线路运行检修技术
1.1配电线路运行中的常见故障
1.1.1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配电线路运行的时候最为常见的故障,同时也是对线路影响最大的故障,能够导致配电线路短路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多数都是由于外界因素,特别是在大风天气以及雷电天气中,雷击会给线路的绝缘层造成损坏,使线路容易出现短路的情况。大风会将配电线路旁边的大树刮歪,如果树木向线路方向歪倒的话,就会将线路压断从而导致短路。此外,不同电位的直接连接以及间接连接也会造成线路短路的情况。
1.1.2线路超负荷故障
配电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担任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传输任务。如果传输电力的电压远远超出线路负荷标准,会给线路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高负荷的电流会使线路的温度提高,连接部位出现发热、发红的现象。
1.1.3接地故障
配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接地故障,当线路的对地绝缘层遭到损坏时,就会出现接地故障,在对地绝缘受到破坏之后,对地的电阻则降低,接地相电压降低或接近零值,非接地相电压升高超过正常相电压或升高为线电压,从而导致线路不能正常运行。
1.2检修维护技术
1.2.1配电线路中接地故障的检修
在进行检修之前,应该由线路的设计人员向检修人员详细讲解检修方案,尤其是对线路中的危险点要进行特别强调。在进行检修的时候,检修工作人员应当首先对载线杆塔、导线、底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发现故障后要及时的进行清除,故障清除后还需要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调查,从源头上将问题彻底解决。
第一,检修人员可以采取测量电路电流的办法来对线路接地故障部位进行检测,当线路出现停止电压流通的现象后,检修人员可以把线路上的各个支线开关关闭,然后在支线上比较方便的地方,用兆欧表对限度的对地电阻进行检测。假如该支线的电阻值不等于零,那么就代表此段线路没有出现接地故障的部位,反之则是代表存在接地故障。如果此段线路的确有接地故障的存在,可以运用电阻表来对这段线路的变压设备进行逐个排查,将问题部位找出并对其进行解决。
第二,检修人员可以采取转移负荷的方式来检测电路接地故障,运用转移负荷的方式将线路中的电流进行转移,这样能够改变供电方式,使故障部位的排查工作更加方便快捷,最终检测出线路中的故障点。
1.2.2配电线路中短路故障的检修
一般来说,配电线路中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线路的电阻值会大幅下降,因此,检修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线路的电阻值来判断出短路故障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检修工作人员还能够运用支线上断路保护设备来对可能出现故障的地点进行逐个检查,同时还可以运用绝缘遥测或蹬杆检测等方式来缩小故障排查范围,能够更快的确定故障位置,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故障发生后进行,不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故障的发生。
1.2.3 配电线路中超负荷故障的检修具体措施包括:
其一,检修人员可以将发生故障的线路的负荷转移到临近线路中;
其二,检修人员可以利用大截面的导线代替原线路的导线;
其三,应当定期对配电人员的检修技术进行培训;
其四,可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来对故障部位进行检修,引进先进的实时监测技术,使每一处可能会出现故障的部位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2配电线路的防雷对策
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除了配电线路自身发生故障、所处环境对配电线路的影响等,最常见的外部自然天气现象就是雷雨天气条件,这种天气现象会对配电线路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配电线路正常良好的运行,必须仔细研究,预防雷雨天气对配电线路的影响。
2.1有效监控配电线路的防雷设备
在对配电线路防雷设备的日常维护中,不仅要提高防雷设备的运行效率,使其做到高效节能,还要注重定期定时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监控,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尤其是雷雨多发的季节,要做到“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及时调整和更换,及时升级和更新,以保证设备良好的防雷作用。
2.2重视对防雷设施进行改造
最后,要重视防雷设施的改造工作。管理人员要做好组织规划,采取更先进的工具,确保防雷设施的改造作为电网整改的一部分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比如在实施改造中可以采取质量更好的绝缘子,提高配电线路的绝缘效果;安排固定时间对接地电阻值做检查,看它有没有在要求范围内;为防止断线故障,可以给架空绝缘线上面安装防弧金具;可以更换导线的连接器,选择更好用的安普线夹;可以在架空线路中增设拥有有效防雷效果的分流线,将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控制在较低水平等。注重对防雷措施进行有效改造能极大提高它的效果,使配电线路能更加顺利地运行。
2.3注重防雷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配电线路被雷电击中,甚至损坏,是因为配电线路内部缺少绝缘体,易在雷雨天气产生导雷现象。如果在配电线路内部解决这种问题,只能安装绝缘子,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绝缘子都能在任何条件下和任何环境中防雷,这与绝缘子的生产质量有关,质量标准不高的绝缘子仍对雷电不起作用。还要注意安排中绝缘子的接地位置,如果位置不合理,绝缘子也不会起到防雷作用。在外部安装防雷设备,要注意选择合理先进的材料和装置,氧化锌避雷装置是其首选,因为这种避雷装置导雷电和过电压的效果较好,能及时将大电流导入地下,其残压不会超过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压。还要注重导线的质量,质量不高的导线在导雷电的过程中容易过热而形成短路,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防止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应加大力度应用检修技术,确保有关检修工作人员遵循具体计划进行检修工作,并且安装防雷装置,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配电线路故障发生率,大大强化电力装置系统运作质量。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深入分析配电线路中几种常见类型,并对故障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检修对策,避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为确保配电线路可以正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孝靖.10kV配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与应用[J].南方农机,2017(8):95-96.
[2]李德建.关于配电线路故障识别与诊断方法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7(13):154-155.
[3]郭晓光.电力系统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13):132-133.
论文作者:郭磊,傅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防雷论文; 设备论文; 绝缘子论文; 导线论文; 雷电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