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谭洁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谭洁

身份证号码:50038219931210xxxx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业生产方面发生了飞跃式的发展,而自动化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应用,加快了智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由机械和电力学技术结合的新型技术,它的应用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改善了传统制造业中较低的生产效率与制造模式,对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包含了许多高新技术,比如自动生产、传感技术、智能机器人和数控技术等。将多种技术应用到智能制造中,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引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完美结合,打破了过去传统生产技术的束缚,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机电研究人员应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探索,开展相关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政府部门也应加强推行相关鼓励政策,鼓励研究人员和单位加强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智能化进程。

1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的区别

智能控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对人类智能进行模拟,在无人干预的条件下,对智能机器进行驱动,完成比较复杂的控制任务,智能控制的工作重心在于高层控制,完成多样性的目标。智能控制是对传统控制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在传统控制基础上发展出的更高效的控制技术。智能控制系统会通过分布式及开放式的结构,系统综合的对信息进行处理,达到系统某些方面高度自治的要求,使系统能够做到全局优化。智能控制技术综合了许多与调控方式相关的知识学科,以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理论等为基础进行控制技术研究。传统的控制只能解决单一的线性控制问题,而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将多层次、不确定模型、非线性等复杂的任务作为控制对象,将环境及符号的识别以及数据库的设计方面作为重点,更好的运用相关被控对象的控制策略进行对人的智能的模仿。

2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研究

2.1在智能机器人方面的应用

智能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最高应用层次的体现,智能机器人除了涵盖机械及电子技术之外,还应用到了仿生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及技术。当前智能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智能机器人涉及传感、信息以及控制等各方面技术,其能够模仿人的思维,进而自主的识别、分析和判断智能系统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类的习惯采取相关措施。如果在智能制造中利用智能机器人,则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全天候的生产,使产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应用智能机器人可以有效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很好的规避人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操作等问题,从而大大提升产品的精度和质量。与此同时,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要远远大于人类所能够工作范围,其可以在危险系数较大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工作,从而使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2.2在智能化控制方面的应用

目前,温度控制和照明控制是人们生活中智能制造的主要组成部分申请表格。照明控制系统主要采用计算机从照明亮度、照明时间和照明角度对建筑物照明设备进行智能控制明朝地区应加以有效控制。不仅仅是照明能源和资源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相关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速度和温度控制方面,主要是在计算机系统中借助感应设备进行总结。以及处理温度信息。例如,当外部温度下降时,系统会采取合理的措施为了提高房间的温度,如果相应的传感器感觉到每个人都要离开如果是室内,停止供暖操作,使室内温度逐渐接近室外温度。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相关能耗,不仅使温度控制更人性化它也能充分反映智力水平。

2.3传感技术的应用

传感技术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和基础,在引入机电一体化时要首先被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产品的生产制造系统未使用传感技术时,由于无法掌握动态生产制造信息,不能实时把控生产过程,不能及时察觉细小问题,以至于产品中常常出现质量问题,使用性能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传感技术的引用则可以很好地避免此类问题出现。例如定位传感器的使用,将定位器安装到制造系统中,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明确掌握生产信息,并将其汇总分类,根据定位器的各项运行参数和工作特性对生产系统进行及时地调整,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有效控制。同时,产品的质量与性能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光纤光缆是目前传感器设备的主要类型,接口类型统一,制造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使用广泛。

2.4在数控生产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的应用需要依靠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在此过程中,需要完成对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模拟等操作。若在此领域中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大大提高智能控制效果,既能保证产品的正常生产,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数控生产最直接的价值体现就是实现了对加工精度的有效控制,这也对智能制造系统的控制有了很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数控机床组的常见结构为CPU与数据总线模式,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对数控机床进行在线诊断与模糊智能控制,从而提高了储存装置的准确性。然后利用三维动画制作来模拟生产制造,便于操作人员对数控机床进行合理的操作,以保障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与数控机床运行过程的规范性和高效性,使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3机电一体化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趋势

3.1人工智能领域

人工智能是人类技术进步的重要目标,随着新兴技术的开拓创新,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前进,在不久的将来,智能设备将有望取代人脑,进行简单的思考和学习,通过智能计算机来替代人类的脑力劳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采用智能设备来调节和控制整套生产线成为现实,通过生产线模块间的联动和反馈,提高整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增强人工智能的使用性能。

3.2人机一体化技术

人机一体化是智能制造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以往的综合开发水平来看,人机一体化的实现是相对于全机械智能的实现而言的。这更合理。在人机集成技术中,人脑作为技术控制核心,智能设备作为技术援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人类大脑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技术创新具有智能设备的综合性和专业化。产业实现技术共享,促进科技不断进步。

3.3微型化发展方向

微型化发展作为机电技术不断发展的又一方向,大多应用在医疗器械、航天航空、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目前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在智能技术方面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多个领域特别是医疗领域,智能机械的体积和能耗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需要在满足功能使用的前提下,减小体积,降低能耗,往微型化方面发展。

结束语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提高产业效率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工业产品附加值的不断增加,对工业产品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工业生产流程更加的复杂化。传统的工业控制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高附加值工业产品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控制技术应运而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融入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工艺水平,制作出的产品更加精细,通过程序的设定,机械设备可以进行自动生产,减少人为的干扰,提高企业综合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宁宁,朱静妍,彭永康,宋城业,刘强,侯崇铨.浅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17,50(17):225.

[2]吕阳.关于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7,26(07):128-127.

[3]朱文琦.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17,50(16):21.

[4]关林林,陈岗.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16):251-252.

论文作者:谭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谭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