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公路的建设也提出了符合绿化与环境保护原则的根本要求。本文作者根据自身从事公路设计多年的实际经验,对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的相应理念和主要技术展开了深入的调研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应用方案,希望能对我国公路设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公路;绿化;环境保护
引言:
公路的绿化与环境保护能够提升公路使用的舒适度和环保性能。在公路设计之中,应该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进行有机融合,达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等多种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之中,解决了当前公路建设之中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噪声影响的问题以及资源的再利用问题,进而提升公路建设的质量与建设效率,巩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丰硕成果。
一、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涉及到的理念分析
(一)环境保护理念
公路在建设过程之中,多多少少会对建设地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而根据当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必须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融入公路建设之中。环境保护理念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地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出发,减少在公路建设施工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要对工程竣工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机恢复,一般情况下会采用草坪植被的覆盖来将公路施工破坏的路面进行恢复工作;在进行公路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公路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公路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部分作为建设的主要依据,进而保持公路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在进行公路建设之前,应该对公路建设的建设地点进行充分的调研,考虑到城市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独立性,从而使公路建设能够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机融合,达到彰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市民精神文明风貌的主要作用[1]。
(二)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设理念是根据我国紧俏的资源利用形势而确定的科学性发展战略。我国虽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然而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十分贫瘠,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工程建设以及资源利用的过程之中充分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进行有机融合,进而达到城市发展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具体作用。在进行可持续发展与公路建设的协调之中,建设人员应该树立当前较为先进的科学发展观念和建设观念,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建设原则,提升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多种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公路绿色植被的覆盖率和空地自然景观的建设效率,从而使公路建设能够用更少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实用价值,使公路建设能够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科学发展的实际要求,进而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贯彻和落实。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
公路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出行方便的基础设施,所以其建设更应该奉行以人为本的主要理念。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首先就是对公路建设的使用安全以及适用的舒适程度进行深层次的建设,这也是公路建设中生态理念落实的重要基础。在进行生态理念的融合时,第一要考虑到因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而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能否符合使用安全的基本需要,做出安全保障建设的技术和容错建设技术的具体应用。容错建设技术是当前根据公路建设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道路预留面建设的建设技术,为公路的使用者留下更加宽阔的使用空间,同时建设有效的道路路标和设施建设,进而全面提升公路建设的安全性能;同时公路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的问题多种多样,因此建设的过程不光要围绕着相应的工程参数进行,还要考虑到公路建设附近的居民生活情况,如果施工建设地点的居民过多,则应该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公路施工对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是当前公路建设之中生态理念的有效延伸,它为施工建设提出了有效的规范,进而促进公路建设的深入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应用到的主要技术
(一)生态路面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生态路面技术,即是指通过对路面进行一系列生态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城市道路设计能够符合生态理念的基本要求。当前较为成熟的生态路面技术有排水降噪沥青施工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施工技术、彩色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这几种技术在当前我国生态路面的建设之中有着多元化的应用。排水降噪沥青施工技术是通过在设计与实际施工过程之中,为路面施工留下一定的孔隙度,从而将路面分出具体的填筑层次,进而起到路面实现自我排水降低噪音的功能,减少降雨过大与噪声对于路面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温拌沥青混合施工技术是有效的利用沥青发泡剂的添加使沥青进行发泡,从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易性增加,达到节约能耗和减少车辆排放的效果;彩色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顾名思义,能够为公路提供更加鲜活的色彩,同时多种色彩能够减小路面对于太阳能和光能热能的吸收,缓解当前城市道路设计中普遍存在的热岛问题,起到提升公路环境保护效能的作用[2]。
(二)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
路面再生技术是指用专业的工程设备,将破损施工路段的施工材料进行再生的技术。这种技术的技术要点在于,路面材料提取后,要与新的沥青再升级进行重新拌和,才能用于施工。路面再生技术不仅节省了路面建设的材料和资源,而且能够将过去的废弃旧料进行有效的回收,对于翻修路段沥青资源的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材料资源,并且可以避免新沥青材料在使用过程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了生态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之中的应用。在进行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时,应该首先对原有工程道路的情况进行综合调研和分析,确定可再生路面的系统参数,然后根据沥青老化的程度,旧沥青材料的再生机理以及实际的参数数据设计可行的路面再生技术方案,路面再生技术符合当前我国对于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起到了节约资源,降低消耗的主要作用[3]。
(三)生态保护设施的建设
在进行公路设计时,应该进行必要的生态保护设施建设。生态保护设施的建设不仅包括防噪音设施的建设,更要进行道路给排水的综合设计。当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已经开始采用物理屏障设施建设的方法进行防噪,物理屏障作为隔绝噪音最有效的生态保护设施,其材料能够对道路中的噪声进行吸收和反射,从而从根源上防止噪声对公路建设地点附近居民造成的影响;生态保护设施中的给排水设计包括对降水的吸收,降水的净化以及降水的收集设施,其管线施工要能够符合当前公路给排水设计相关的建设标准规范,从而达到良好的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4]。同时绿化景观的建造也是较为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能够起到提升公路建设美观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之中,必须融合绿化理念与环境保护理念,从而使公路的建设能够满足我国城市居民的根本需求。本文以环境保护理念、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等多种公路绿化与环境保护理念作为切入点,详细的阐述了生态路面技术的应用、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生态保护设施的建设等公路路面建设常用的环境保护技术,进而提升我国公路绿化事业与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效力,促进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吉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山区生态公路建设研究[C].中国公路学会,广西公路学会,2009:142-148.
[2]雷蕾.江西省公路建设中的环境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C].中国公路学会,2004:14-17.
[3]魏建军,付学军.西南山区公路建设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浅析[C].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交通部,教育部,铁道部,中国航海学会,2005:583-586.
[4]郝继业.发展公路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措施[C].中国公路学会,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21-23.
论文作者:郑浙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公路论文; 公路建设论文; 路面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理念论文; 技术论文; 沥青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