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丽 王晋朝 高志红
(河北玉田县医院神经内科二区 河北唐山 0641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急性脑梗死68例,按随机法分组。34例进入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其余34例接受心理护理,设研究组。对比效果。结果:两组中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改善明显,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实施心理护理,抑郁及焦虑改善明显,建议推广。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心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174-02
急性脑梗死较常见,发病以老年人居多,致死致残率高,病患可出现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如抑郁、烦躁、焦虑等,影响心理健康,进而对早期康复造成影响。分析显示,多数病患有焦虑和抑郁,身心处于亚健康,与病情密切相关,易引起恶性循环,需重视心理护理。此文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急性脑梗死68例,总结心理护理实施效果,汇报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纳入急性脑梗死68例,按随机法分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4例进入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均龄(60.25±3.23)岁,最大者是83岁,最小者为46岁,共有13例女患者,其余21例是男患者,文化水平:12例大专或以上,18例中学,4例小学或以下。在此基础上,其余34例接受心理护理,设研究组,均龄(60.21±4.54)岁,最大者是82岁,最小者是44岁,共有12例女患者,其余22例是男患者,文化水平:13例大专或以上,18例中学,3例小学或以下。组间资料有均衡性,无显著差异(P>0.05),且不具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常规措施有急性期指导病患取低枕位或平卧位,注意休息,病监测各项指标,降低颅内压,促进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调整血糖血压;积极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治疗等。
1.2.2研究组方法 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措施有:①密切关系。耐心、主动、热情接待病患,热情诚恳,态度和蔼,拉近双方距离,密切关系。鼓励其主诉,讲出情绪及心理问题,并予以分析,总结原因,制定个体化、针对性措施。日常查房时应主动了解其思想动态,认真倾听其主诉,并予以鼓励、开导,增强信心。②认知教育。将疾病知识介绍给病患,语言应简单,态度应友好,讲解内容有病因、症状、诊断、治疗、预后等,调整其认知结构,帮助其纠正错误行为及认知,促进正确认识疾病和预后,增强信心,主动配合[1]。可邀请同时期疗效康复较佳者现身说法,加强认知,打消顾虑。③心理干预。如病患有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需引导其诉说,使其情绪得到宣泄,并不断给予疏导、安慰和鼓励,充分给予其心理支持。此病病程长,家庭经济压力大,病患心理负担较大,作为朋友、家属等,需经常探视陪伴患者,给予其社会及家庭鼓励、支持,使其提供信心,保持积极良好心态。
护理前后,评定对比两组SDS和SAS。调查对比满意度。
1.3 效果标准
不满意为调查评分<65分;一般为调查评分65~95分;满意为调查评分>95分。满意+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评分比较
对照组护理前SDS(51.22±11.45)分,SAS(50.75±12.30)分;护理后SDS(45.64±9.61)分,SAS(41.77±8.46)分。研究组护理前SDS(51.67±11.23)分,SAS(50.56±12.89)分;护理后SDS(37.45±4.44)分,SAS(32.12±4.15)分。两组中研究组SDS和SAS评分改善明显,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2.2 满意度
对照组获得15例满意,一般14例,5例不满意。研究组获得21例满意,一般12例,1例不满意。两组分别85.29%、97.06%,两组中研究组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理护理有很强针对性,可直接针对病患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予以施护,可培养其健康心态,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治疗[2]。护理人员应在掌握病患心理状态前提下,主动与其沟通,介绍有关知识,并评价其记忆、认知水平、识别能力、学习能力及注意力等,按照个人要求,制定个体化和具体化心理措施,提高其适应性,使其稳定情绪,面对现实,配合医疗及康复计划,取得早期康复,降低病残程度。经过心理护理,病患明显感受到关心关爱,获得情感及心理支持,激发家庭及社会责任感,主动配合操作,改善预后[3]。在此文,研究组方法选用心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显示,研究组的SDS和SAS评分改善明显,护理前SDS(51.67±11.23)分,SAS(50.56±12.89)分;护理后SDS(37.45±4.44)分,SAS(32.12±4.15)分;满意度更高,97.06%,证实心理护理效果确切。
综上分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心理护理,作用明显,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海兰.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4):59-60.
[2] 姚娟.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是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治疗更有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20):267-268.
[3] 欧文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520-521.
论文作者:胡建丽,王晋朝,高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心理论文; 病患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