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有限公司 210000
摘要:随着各国、各地区间经济交流不断加强,旅游行业等不断发展,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数量、规模不断增多,建筑质量也越来越高,加快了我国民用航空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建设的过程中由于体制问题还存在一些弊端,这样就导致我国民用航空机场建设管理水平无法达到国际标准,这也成为目前我国民用机场建设项目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对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特点进行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主要特点
1.加强对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本地区的建设力度,并加大了对各建设项目的管理力度与资金注入量。但是从具体的工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大部分工程项目的投资与概算不吻合,还有很多已经竣工的项目不符合预期的规划,还有一部分地区的政府甚至没有对所要建设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这样就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与工程建设质量。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中,给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管理带来不良的影响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因此在现代民用机场建设过程中怎样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成为目前重点关注的内容。与其它建设项目相比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具有显著行业特点,比如,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涉及面广,需要政府部门、各建设单位、各配套设施建设单位、相关的主管部门及驻地区部队等配合;民用机场在建设过程中都对建设信息技术要求高,需设置机场专用的弱电系统、安监系统及航显系统等,在安装这些系统时应符合相关规定满足安装标准;机场工程建设工期要求多,特别涉及机场新建及重大扩建项目,对工期要求高、通航时间节点卡得紧。因此在建设民用机场过程中应贯彻现代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尤其是业主方应进一步增强管理意识并结合工程特点创建新的管理模式,提升民用机场建设进度、建设质量,为百姓出行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2.管理的主要特点
2.1对工程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由于民用机场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广,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的建设时间相对较长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来自资金、时间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约束。并且机场建设工程工序繁多,除却基本建设工序,相关配套工序组成也多,如果其中有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建设,这样也给工程项目管理增加了难处。因此在进行民用机场建设过程中应对工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关键环节的安全与质量。此外民用机场建设社会影响也相对较大,更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工程,关注点较高,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因此对建设质量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另外,机场建设工程往往投资比较大,在资金筹措使用上也需谨慎,更应加强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2.2工程进度控制难度较大
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涉及到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相关的子项目、飞行区、航站区、机场导航台、场内外排水系统、室外管网及市政配套系统等。所有的这些系统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计划并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正因为这些施工环节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所以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此外人的主观意识与外界环境因素也会给工程进度带来不利的影响,给进度控制带来难度。
2.3工程协调工作比较复杂
目前我国民用机场组成主要有航空公司、民用机场管理公司、地区民用机场管理局及航空油料公司等,所以各单位所负责的子项目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据投资审批规划与项目建设方案来进行建设资金的筹集并设定相关的项目组织与施工控制目标。因此要想确保民用机场项目工程建设总进度与各子项目进度可以同步进行就需要做好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解决工程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加大了协调工作的复杂性。在进行民用机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需做好省市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工作。我们以某民用机场建设项目为例,在进行机场工程建设之初成建立了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省委领导亲任总指挥,省市相关部门领导为协调小组成员,在工程中主持各级协调工作。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中的核心工程为航站楼工程,航站楼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技术较多、工艺相对较复杂,并且因为机场航站楼新技术采用较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可靠性未知,施工难度加大,这样就会涉及到更多的施工单位,所以做好航站楼工程协调工作可以保证整体工程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投资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整体设计规划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导致在进行工程规划时更加复杂。例如,一部分地区所建设的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成为所在地区领导提升业绩的工程,所以就会很片面的追求机场的建设规模,这样就导致实际规划设计超出相关标准,比如跑到长度过长、候机楼建筑面积超出实际使用面积等,这样就给工程的投资带来一定的难度。此外在进行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时会使用到很多新材料、新技术等,但是当工程量出现变更时就会加大工程投资控制的难度。
2.5工程信息管理难度较大
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需要多个单位与多名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内部问题都需要多个部门来进行协调、讨论与解决;如果是外部管理问题涉及到的部门与人员会更多,主要涉及到民航项目管理小组、地方政府部门的协调、汇报、沟通等。所以即使是一个小的民用机场建设工程也会涉及到很多部门、很多信息,所以如此大的信息量也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2.6风险管理
随着各种现代工艺技术在民用机场建设工程的使用,也加大了项目工程的投资量与融资量,增强了机场建设施工的技术含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风险,随着风险的增多风险规模也不断加大,也加大了整体工程生命全周期风险。质量管理是民用机场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设备等也不断被运用到工程中,如没有做好相应的控制工作会引起相应的质量风险等,因此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亦或者是材料质量与供应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属于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所以潜在的风险也因素较多同时还有一些隐蔽工程无法察觉到其中的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风险。在项目整个周期中各风险也会出现质的变化与量的变化并会随着项目的进程发生变化,当风险出现时有的风险发现及时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与处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风险,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建设规模较大、建设周期较长、所使用技术的水平相对较高且工程会涉及到不同的层面,这样也就增加了风险的多样性,不同的风险间还存在一定的联系且关系相对复杂,同时还会与外界因素形成不同层次的风险给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
3.提升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我国民用机场项目工程规模不断增大且建设情况也愈加复杂,所以应加强机场工程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民用机场建设的过程中应将管理制度贯彻到项目的各个环节。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前期的规划、工程组织过程及施工各个阶段进行管理,同时管理人员还应做好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管理。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目标。(2)利用集成化管理模式进行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管理。也就是说利用项目管理系统方法将与项目有关的资源、资料等进行集中管理并对项目管理目标进行优化。(3)利用信息化进行管理。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更多的工程项目在管理中融入了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并建立起其了完善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此管理系统对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信息进行搜集与整理,并可以根据民用机场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其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以此来提升管理的效率。(4)加强工程所涉及单位的合作精神。对各个参与方进有效的协调提升各个参与方的积极性,构建起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工作环境。此外各单位、各部门间还应构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人员的交流,这样就可很好的平衡各方的利益同时保证各方可以积极的、认真的履行自身管理责任并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5)做好施工协调管理工作。在进行工程协调管理工作时我们一般会采用两种方式即公开式与独立式。在进行协调管理工作时可以从工程成本、工程建设进度、建设质量等方面开展,同时根据管理目标对整体工程进行规划,形成一个完善的、安全的、实用的协调管理工作体系。(6)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是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的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编制出安全管理制度,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在工程中可以将工程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并在工程现场设置安全管理员,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应积极的配合安全管理工作,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民用机场建设项目质量。
4.结语:
在经济与科技的带动下我国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在组织形式上、管理形式上及管理管理观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现阶段应在原有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融合现代管理思想,灵活的应用管理技术与管理模式,以此来提升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目标。现阶段我国民用航空建设项目管理还属于刚刚开始的阶段,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还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作用,这样就要求在进行民用机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时应从工程实际出发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还应提供相应的保障,为民用机场建设项目管理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促进我国民用航空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青蓝.大型机场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施[[J].计算机与网络,2015.
[2]庄攀渝.c机场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D].重庆大学,2014.
论文作者:宋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机场论文; 工程论文; 建设项目论文; 项目论文; 机场建设论文; 风险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