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杨琳

广西桂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桂林 541500

摘要:现代社会高层建筑在不断刷新城市建设高度的同时,也为安全居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遭遇高层建筑火灾险情时能否有效逃离,是当前社会公众重点关注的话题,也成为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工作的重要要求。本文首先对高层建筑出现火患灾情的特点进行描述,剖析当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性改进对策,以有效提升设计科学实效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改进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近年来始终处于大投入大产出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各地的高层建筑不断拔地而起,让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断更新,有力刷新着城市的建设高度。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可靠性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当高层建筑出现火患灾情时如何能够及时有效逃离,该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从当前我国各地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情况下,依然还存在很多因高层火灾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情况,这样的问题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这些问题中,及时有效开辟消防安全疏散通道这一解决方案值得引深研究,其关键的做法就是应该加强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方面的研究。只有设计者严格按照高层建筑的消防实际需求,围绕本楼宇的结构布局,遵循必要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开展科学严谨的设计,并在设计资料的指导下高效施工,就能够合理地在高层建筑中构筑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确保用户在遭遇火灾险情时能够有序快速讨论现场,降低生命危险。

1 高层建筑出现火患灾情的特点

1.1火势扩张快,立体火灾不易控制。高层建筑最为显著的设计及施工结构特点就在于内部管道系统众多,且分支细化、数量众多。一旦出现火情,高层建筑内部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火势。建筑中的电梯间、步梯楼间、弱电井等管道井等因气流在上下压力作用下易形成竖直燃烧通道,导致立体火灾的出现。这样的火势往往会快速吞没整个楼宇,难以形成有效的消防控制局面。

1.2人员聚集密度高,合理疏散难度提升。现阶段很多高层建筑都以居民住宅或商用办公写字楼为主,底层习惯于设置商场,便于来往的人流量方面聚集扎堆,因此整个商场会显得热闹非凡。高层建筑的楼内垂距较长,一旦出现火情,人员疏散将存在很大动荡。首先是火灾的出现必然引发多数人的恐慌,这样会使得不少人慌不择路,在长久地胡乱跑动或不正常呼吸中,有不少受害者将出现严重的缺氧窒息等问题,呼吸困难,反映迟钝、四肢笨拙,而后出现昏厥,或没有及时得到相关专业人员的救助,就只能面临身故之恶劣悲剧。

1.3现行消防设备不足,提高救灾质量助力大。目前,国内的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能力较之外国相比还具有明显差距,如拿当前国内的消防与西方国家相比,目前我们国家的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能力较弱,我国常用的消防云梯操作车的最大作业高度理论上可到达100m,这一高度显然与当前高层建筑不断刷新的楼宇高度格格不入,自然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需求,高层楼宇中可在高层使用直升机救援,然而直升机的到来还必然需要建立楼顶以采用草坪狄恩三不知道领导要铺设有草坪,但在火灾形成冲天之势时,直升机很难接近建筑物,从而增加了人们逃生的困难性。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高层建筑消防火灾必须加强积极预防和科学控制。从源头上看,自然需要在建设中增加必要的消防安全疏散通道,也就需要必要的消防安全安全疏散设计。现阶段,我国很多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密切关注

2.1参与设计时思想不积极,态度不清廉

高层建筑的整体防火设计意图规划中,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值得让人们关注,往往可以上升到一个原则问题,因而不能随意让大家对这样的原则视为不见、充耳不闻。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就是要为人们设计出特殊情况下的人员疏导方案与行动指南。有很多设计中,设计人员首先就在思想上不能保持高度的重视,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功能认知不够,加上自身的实际能力也相对有限,导致安全疏散设计显现局限性。还有的部分设计人员在思想态度上还容易出现另一个极端,即出于考虑高层建筑地处城市中心,自身价格以及投资成本也相当地高,他们往往从中有利益可图,而在设计上开始弄虚作假,经常为了应付消防审批单位的审查而去编设计,将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与“盖章”工作混为一谈。

2.2安全疏散设计中的技术性问题

(1)高层建筑楼宇疏散口设计方面,有的投资方随意压缩工程造价,并希望最大化使用建筑可用面积,对建筑出口或楼梯间等位置的安全疏散通道进行有意删减,并在楼梯间、公摊走道及前室面积上动起来脑筋,严重导致安全疏散口数量欠缺且总宽不足。

(2)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设计方面,有的投资开发商随意更改电梯规格型号,本该使用消防电梯的只安装普通电梯。随意在消防前室附近开设竖井,前室口与走道排烟口相近,设计人员在这样的设计中,完全未考虑实际火情中的人员紧急疏散情况,其撤离方向与排烟的气流方向应该不是相向的。

(3)高层建筑的楼梯间设计方面,很多开发商希望能够将高层建筑的空间实现合理化高效利用,因此想方设法去压缩楼梯间面积,并希望可不断缩小设备占用面积,因而在设计上不会封闭楼梯间,且不考虑楼梯防排烟、自然通风等内容。

(4)相关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标准与概念掌握不到位。此点主要是对设计人员而言,他们并未在准备过程中积极解读具体规范,也未加强对相关安全要求与认识的理解,很多硬件都会贯之以普通规格与型号代替,地方关系不清晰,大量设计先天缺陷频繁发生,使得整个安全疏散设计无法保障质量。

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问题的改进对策

积极掌握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需求,才有可能设计出更有益处、更显实用性艺术性与经济性的安全疏散设计,确保人员在楼宇中面对火花险情能够及时有效疏散撤离。整个设计工程,要求设计人员要保持对建筑火灾特点的分析,将所有消防紧急情况下的可能疏散方法都考虑在内,要建立让高层建筑内部人员可有效逃脱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的目标意识,能够在安全消防通道内合理规避火灾。通常可以按照几个方面的思路来有效改进原有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3.1科学延长可灵活使用的建筑消防安全疏散时间

出现楼宇火灾后人员所面临的各种致命因素包括烟雾、CO、高温等。而在实际摆脱这些因素的致命影响的合理途径,就是尽可能科学延长可灵活使用的建筑消防安全疏散时间。只有在安全疏散时间上合理安排更大比例,才能让人体身处不自然环境中自行提升耐受性与适应度,支撑着所有人员进入安全区域内。

首先,可以在高层建筑中保持客观合理的设计思路,增加防火分区。设计人员应该有这样的空间格局观念,积极设置可用防火分区,主要可借助地形平面、空间内的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等装置设备划定出若干区域。可见,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就是不断降低火势扩张、降低烟尘含量、提升火势控制、增加安全疏散时间的重要内容。防火分区通常分出水平及垂直两个分区部分。防火分区设计的技术要求应关注几点:一是要在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内侧增加实体群墙结构设计,有效高度控制在80cm以上,可保持最低2小时的耐火极限。二是要在高层建筑的中庭主动构建一个具有纵横贯穿性质的防火分区。三是建筑楼梯间若采用的敞口开放式则可用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隔断,确保自动扶梯可保持最低2小时的耐火极限。其次,要特别完善楼宇内的灭火系统设计。灭火系统越完善,就越能够在早期火灾出现后及时遏制火灾蔓延,有很大概率可以在早期就扑灭火灾,这样也会及时控制生产的烟尘与CO等有害物质。建筑体的灭火系统应结合建筑物的具体功能与结构布局来完成设计。

3.2合理降低高层建筑内活动人员的安全疏散反应时间

通常,人员的安全疏散反应时间,主要就是指楼宇中的火灾出现后,智能报警系统启动,有关活动人员从建筑物内部开始疏散到完全撤离危险区域进入到安全区域的时间。日常建筑火灾中,建筑内人员的反应时间越少,撤离火灾现场的成功率越多。降低人员疏散反应时间的对策可从几方面考虑:(1)整个楼宇内的火灾感应探测系统应加强设计,结合建筑结构特点与功能布局来设置建筑报警安置方式,合理组合应用感温、感烟、感光类探测器,降低警报系统的鸣警激励时间,延长人员现场安全疏散时间。(2)楼宇内的火灾报警系统要重新设计并确定系统的性能完好,探测火灾时灵敏可靠,响应信号时无延迟,主动完成报警。(3)楼宇内同时要配置安全消防广播系统,合理分布在人员必经过的道路或是出现在主要集聚点处,以便能够在建筑内出现明火时可快速通知,确保人们在楼宇中的不同位置都能听到火警通知,及时采取合理方式来避开火源位置进行安全撤离。

图1 开敞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的设计概念示意

3.3统筹降低高层建筑内活动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

争分夺秒地完成从高层建筑火灾现场向地面安全地带的撤离和转移,就是对人员的安全疏散时间提出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可进一步设计楼宇内的安全疏散路线、楼梯、疏散口等位置,确保火灾出现后,人员基本都能快速完成从所处房间经过走廊达到楼梯,并由楼梯转至安全出口的疏散路线选择。疏散路线的存在,是有效的逃生经验路线。加强设计人员对疏散楼梯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必然要强化对开敞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的设计概念认知与区别,图1所示可看出三种楼梯的相对不同。同时尽可能强调各种建筑疏散口的基本状况,明确不同安全出入口的位置、数量、口径规格等,确保大量人群要在最短安全疏散时间内快速完成安全撤离。

结束语

如今,我国各地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攀升,人们在强调高层建筑施工设计质量的同时,对建筑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当前存在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主观性、技术性问题,应该通过科学延长建筑消防安全疏散时间、合理降低人员安全疏散反应时间、统筹降低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等策略,保障整个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工程设计取得真正实效,促进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孔海燕.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注意问题探析[J].门窗,2014(7):220-221.

[2]陈鹏.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197-198.

[3]魏昌贵.关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230-231.

论文作者:杨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