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型”学生成中小学校园新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宠论文,领袖论文,小学论文,校园论文,成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育课上学组织能力
调查显示,98%的公司规模在100人以下,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指出,这就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的具有领袖型气质和能力的人才。
组织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能力之一,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应有目的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积极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和条件。组织能力是指个人与群体为共同目标进行高效率工作的一种心理能力。学生组织能力的提高得益于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增强。同时,这也为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形成良好人格起到重要作用。
在北京四中,该校特别注重在体育课上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举个例子,学生会体育部举行篮球联赛,学生需要自己根据队伍数目、时间确定赛制,协调分组,确认裁判、场地,面对临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通过参与组织活动中的各种体验,使自己得到磨炼和提高。
体育课上,老师有选择地引导学生组织一些集体练习,比如,小组形式复习篮球“二攻一”、“三攻二”战术时,教师使组织者明确练习目的后,组织者可以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安排各种形式的练习,教师应及时反馈正面的组织行为。这些集体性练习会增加学生的组织意识,逐步提高组织能力。此外,老师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象轮流做小组长,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和体验。对体育技能较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关注,老师都很细心观察他们的组织行为,及时鼓励,提高他们的信心和与人交流的兴趣。通过该校多年的实验表明,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鼓励学生争当班干部
建平中学校长程红兵笑言,几年前家长来学校,总是请求老师对孩子“管严一点,打几巴掌也不要紧”,但这两年他们的要求变了——“能让我们孩子当个班干部吗?小组长也行!”家长们已意识到,从中学起,就应该锻炼孩子的领袖素养,光会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复旦附中的谢应平校长也指出,中学要组织各种活动培养优秀学生的领袖才能,国际一流大学选拔学生也很注重学生的领袖气质。去年12月份,哈佛大学破格录取了该校的高三学生汤玫捷,而她并没有在奥数等竞赛上摘金夺银的纪录,全校400多名高三学生参加考试,她只能排在一百名左右的位置。尽管她从来没有考到第一第二名,但她参加了很多集体活动,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短时间内的凝聚力,恰恰这些能力和哈佛精神是不谋而合的,最终,她被哈佛大学破格提前录取。
领袖气质应该也是境外高校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在拥有优秀的成绩之外,拥有一两门的特长会是学校优先考虑的因素。而拥有不同常人的领袖气质,也常常可以成为打动考官的秘密武器。因为境外大学,很多学校事务都由学生直接参与管理,而境外的学生对于这样的事务常常是十分投入,一些人甚至会以暂停学业的方式来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