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罗拉德圣经”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罗拉论文,圣经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罗拉德圣经”(the Lollard Bible)是对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两种《圣经》英文全译本的通称。
众所周知,《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简称《旧约》)和《新约圣经》(简称《新约》)。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圣经》是基督教教义、神学、礼仪等的依据。但是,《圣经》并不仅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它还是一部人类文化巨著,对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译文、版本、发行量最多的一部分。据统计,目前《圣经》已有1400多种文字的版本,其中《新约全书》曾先后被译成1848种语言和方言。
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瞭乱的《圣经》译本,研究者们没有忘记对英文译本的研究。然而,在众多《圣经》英文译本中,人们更多地研究1611年出版的锭定本《圣经》(又称“詹姆士王本”),强调其语言特色和文学价值,而对在之前在英国历史上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的“罗拉德圣经”却鲜有人研究。本文拟就“罗拉德圣经”的出现及其影响进行探讨,以就正于学术界同仁。
一、“罗拉德圣经”出现的时代背景
“罗拉德圣经”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14世纪英国著名神学家、哲学家、教会改革家约翰·威克利无(John Wycliffe约1320-1384年)强调《圣经》的至上权威,“深信《圣经》应为所有人理解而倡导方言圣经的直接结果”(注:M·Mckisack《十四世纪1307-1399年》,牛津1959年版,第522页。)。
随着13、14世纪英国工商业的长足发展,市民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民族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建立民族国家、民族教会已是大势所趋,众心所向。然而,这一要求由于罗马教廷的控制受到严重阻碍。占有英国大约三分之一土地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英国最大的封建主。教会的腐败堕落以及对英国人民的无耻勒索,必然激起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到14世纪后期,约翰·威克利夫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率先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接着由其追随者罗拉德派(Lollards)(注:罗拉德派是对约翰·威克利夫追随者们的通称。《大英百科全书》明确提出:“罗拉德派是给予那些坚持源出于约翰·威克利夫理论之宗教信条的人的称呼。”(《大英百科全书》第14卷,伦敦1964年版,第340页。)推波助澜,延续达一个多世纪。
威克利夫最大胆最革命之处就在于他那些纯属理论的神学异端一概都是反教士、反封建的,并且即使在形式上不是民主的,在含义和内容上却是民主的。他主张用民族语言礼拜;驳斥没有教皇就不能存在的谬论,宣称国王直接受命于上帝,并非得自教皇;否定教会拥有世俗权力特别是世俗财产权,认为教皇无权从英国收取贡物,建议政府没收教会财产;主张废除繁琐的礼拜仪式,建立不依赖任何外国力量的民族“廉价的教会”;否定教会化体说,强调用《圣经》权威取代教皇权威等等。1378年,威克利夫写了《论〈圣经〉的真理》(De Veritate Sacrae Scripturae)一文,认为“《圣经》是基础和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圣经》包含了全部真理。”(注:Kurt Aland《基督教史》上册,费城1985年版,第362页。)而且认为,每一个公正的俗人在宗教上都有判断权,可以和任何教士一样接近上帝,接近上帝的手段就是阅读《圣经》,理解上帝的旨意。
但是,在当时英国流传的《圣经》译本远远不能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天主教会唯一承认的法定本《圣经》——《通俗拉丁文译本》在当时的英国,也只有牧师中受过良好教育和少数有文化的俗人才能阅读。《圣经》法文译本仅供诺曼贵族使用(注:Robortson Edwin《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55页。)。至于在英国出现的一些方言译本,如传自古代阿尔弗烈德国王时代之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译本已很少使用,因为这对于威克利夫时代的英国人来说是颇难理解的;古老的西撒克逊人的《福音书》译本变得过时(注:M·Mckisack《十四世纪1307-1399年》,牛津1959年版,第522页。);盎格鲁——诺曼圣经(the Anglo--Norman Bible)译本在英格兰也很少使用,而且除贵族阶层外的许多人是难以读懂的(注:M·Mckisack《十四世纪1307-1399年》,牛津1959年版,第522页。)。
随着英国城市的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民族的因素在14和15世纪,当封建因素在英国开始崩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到14世纪末,这部分靠着法兰西语言和拉丁语言而丰富了自己词汇的伦敦方言基础上,共同的英语正在形成着,英语从此变为了通行的谈话和文字语言。虽然在威克利夫以前,《圣经》的部分,如《旧约》中的《诗篇》(Psalms)等已被译成英文,但是,尚未见《圣经》的英文全译本(注:Robortson Edwin《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212页。)。
以上这些主客观因素无疑为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英文《圣经》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二、“罗拉德圣经”——两种《圣经》英文译本
为了使人们可以识别和判断他们与天主教会的争论之点,为了让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象有学问的人一样理解基督的律法,威克利夫倡导并开始了拉丁文《圣经》的英文翻译工作。最早的依据见于同时代的编年史家亨利·克林顿的著作中,他说:“威克利夫把福音书译成了英文,以至使先前只有那些牧师才能阅读的《圣经》能为任何俗人包括妇女利用。”(注:Anne Hudson《英国威克利夫信徒作品选集》,剑桥1978年版,第162页。)
不过,由于资料匮乏,关于威克利夫对《圣经》的翻译尚有争议,主要观点有三:一是认为威克利夫把《圣经》的《新约》从拉丁文全部译成了英文(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18卷《从威克利夫到路德》,台北1977年版,第50页。);二是认为威克利夫只译了《新约》一部分,认为《新约》在他去世前完成是不可能的(注:Robortson Edwin《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62页。);三是认为威克利夫在实际译经中并未做多少工作(注:M·Mckisack《十四世纪1307-1399年》,牛津1959年版,第523页。),“至多不过是鼓励、管理或部分管理。”(注:[英]《过去与现在》第30期(1965年)第40页。)
尽管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正是在威克利夫的倡导下,出现了两种《圣经》英文译本,《大英百科全书》明确指出:“罗拉德派负责了《圣经》的两种英文译本。”(注:《大英百科全书》第14卷,“罗拉德条”,伦敦1964年版,第340页。 )这就是所谓的“罗拉德圣经”。
关于校译过程,根据“罗拉德圣经”总序,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注:Anne Hudson《英国威克利夫信徒作品选集》,剑桥1978年版,第162-163页。):即(一)从各种《圣经》拉丁文本中,尽力选择一种比较好的拉丁文《圣经》,作为译经的蓝本;(二)借助注解本和书典研究拉丁文《圣经》经文,并且搜集早期教会人士的评论置于《圣经》经文页边的空白处和行与行间隔处;(三)对疑难经文特别是对那些在翻译中容易出现的词法、语法方面的问题进行注释;(四)尽可能准确地翻译并修订译文。
在两种译本中,与尼古拉·赫里福德(Nicholas of Hereford)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译本是早期译本(Early Version)。从“1380年8月至1381年夏,威克利夫在牛津大学的女王学院忙于译经的准备工作”(注:《大英百科全书》第19卷“约翰·威克利夫”条,第1051页。)可以推测,译经很可能开始于这期间或之后不久。关于译经者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有学者认为,威克利夫翻译了《新约》,《旧约》由尼古拉·赫里福德所译,1388年,由约翰·珀维(John Purvey)修订整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此译本完全为赫里福德所译(注:《大英百科全书》第14卷,“罗拉德条”,伦敦1964年版,第340页。 )。还有学者认为虽然赫里福德负责了此译本,但他只译到了《巴路克书》第三章第二十节,因被驱逐出牛津而中断,余下部分由谁译完也无一致看法(注:[美]《约翰·威克利夫》,纽约1879年版,第216页。)。尽管如此,事实是不管威克利夫是否具体翻译了《新约》、翻译了多少,但这早期译本无疑是由威克利夫信徒最后完成的,赫里福德是此译本无可非议的译经者之一。此译本的初衷可能是用来辅助阅读拉丁文《圣经》的,但由于译文过分抱泥于拉丁文语序,照字面直译而晦涩难懂,不宜广泛使用。
第二种译本,亦称“后期译本(Later Version)。校译工作始于14世纪80年代,大约在1396年左右完成。一般认为是威克利夫的秘书,“罗拉德圣经”总序的作者约翰·珀维所译,也有人认为是多人合作的产物(注:G·Leff《中世纪后期异教》,纽约1967年版,第591页。)。与早期译本相比有其不同,后期译本采用的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意译法,其译文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唱性。在15世纪,这种译本十分流行。虽然教会屡加禁止,但这些英文《圣经》抄本依然广泛传播。有二百余种手抄本幸存下来(注:Anne Hudson《英国威克利夫信徒作品选集》,剑桥1978年版,第163页。)。在当时的英国,一时出现了大量并不懂拉丁文,但渴望了解《圣经》的人们。直到1526年威廉·廷代尔译本(《新约圣经》)和1535年,迈尔斯·科弗代尔《圣经》英文全译本相继出版以前,罗拉德后期译本一直被认为是那个时期最好的英文译本(注:M·Mckisack《十四世纪1307-1399年》,牛津1959年版,第524页。)。不过,由于当时英国教俗统治者对罗拉德派运动的镇压以及对方言圣经的禁止,“罗拉德圣经”当时并未付印出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手抄本流传。直到18世纪,传记作家雷韦斯(Lewis)才出版了后期译本中的《新约》。1810年再版后期译本。直到1850年,早期译本出版,同年“罗拉圣拉”英译本,包括早期译本和后期译本才以4卷册豪华本的形式全部出版,卷首附有简明而极富价值的介绍(注:[美]《约翰·威克利夫》,纽约1879年版,第221页。)。
三、“罗拉德圣经”的影响
由威克利夫信徒最后完成的两种《圣经》英译本尽管都是以圣经学家圣哲罗姆公元4世纪校译的拉丁文《圣经》为蓝本翻译而来,而并非译自希伯来文的《旧约》和希腊文的《新约》原本。但是,“罗拉德圣经”的出现是威克利夫宗教改革和罗拉德派运动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罗拉德派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无论在英国语言还是宗教的历史上都是一件重大的事件。”(注:G·M·Frevelyan《英国史》,伦敦1926年版,第249页。)
(一)它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为英国民族教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威克利夫的倡导下,罗拉德派第一次完成了拉丁文《圣经》英文全译工作,这对于当时天主教会对基督教教义的曲解和天主教会的独尊地位是一个沉重打击。它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类得救权的垄断,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不复存在。因为《圣经》一旦成为公众所有物而不是一本除牧师之外大家不认识的文字的书,神秘事物的钥匙就操在了一切能读书的人之手。不久之后,“全国成群的罗拉德派信徒从事于研读和解释《圣经》的工作。”(注:M·H·Keen《中世纪后期的英国》,伦敦1975年版,第242页。)
《圣经》的翻译,很快与罗拉德派运动联系在一起。1407年,坎特伯雷红衣大主教阿蓝得(Arundel)发布禁令,禁止拥有未经许可的方言圣经。从此持有《圣经》英文译本也成了教会攻击罗拉德派的一条证据。但是,野火烧不尽,高压政策并未遏止罗拉德派信徒阅读《圣经》的热情,即使在15世纪中叶以后被迫转入地下活动期间,罗拉德派信徒仍常常秘密聚集在一起,阅读《圣经》,从中感受他们是上帝的选民。”(注:M·H·Keen《中世纪后期的英国》,伦敦1975年版,第243页。)罗拉德派对《圣经》的翻译以及研读,有力地促进了罗拉德派运动的发展。
不仅如此,罗拉德圣经还是反对天主教传统《圣经》的渊源(注:M·Mckisack《十四世纪1307-1399年》,牛津1959年版,第522-524页。)。对《圣经》至上权威的强调以及英文《圣经》全译本的出现及其研读为英国清教主义和不信国教思想的发展准备了肥沃的土壤。这些《圣经》翻译家们是英国清教传统真正的先驱者。直到廷代尔时代,由威克利夫倡导鼓励,罗拉德派最后完成的英文《圣经》一直广泛使用流传。
(二)促进了英国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
《圣经》由拉丁文译成英文,也是罗拉德派取得的最伟大的文学成就。
虽然“罗拉德圣经”的两种英文译本,无论是早期译本还是后期译本,都并非译自希伯来文《旧约》和希腊文《新约》原本,但罗拉德圣经译本特别是后期译本已消除了拉丁文《圣经》的晦涩难解,其译文生动流畅,便于阅读,宜于歌唱,这种翻译风格对后世《圣经》翻译家们影响是很大的(注:Robortson Edwin《约翰·威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64页。)。
在此从译本中选录了两段译本,第一段是牛津基督教会保存的早期译本中《旧约·约伯记》第1章第6至12节的一段译文,详见注释(注:'On a day,forsooth,when the sons of God were come that they should stand near before God,was nigh among them also Satan.To whom said the Lord,"whence comest thou?" The which answering said,"I have environed the earth and gone through it." And the Lord said to him,"whether hast thou not beheld my servant Job,that there be mot to him like on earth,a man simple and right and dreading God and going away from evil?" To whom answered Satan,"whether in vain Job dreadeth God?Whether hast thou not strengthened him and his house and all his substance by everyone?To the works of his hands thou hast blessed,and his possessions wax in the earth;but stretch out thy hand a little,and touch all things that he weldeth,but he curseth thee to thy face."Then the Lord said to Satan,"Lo!all things that he hath in thine hand ben;only on him ne stretch thou out thine hand".And Satan is gone out from the face of the Lord.'(转引自Robortn Edwin《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62-63页。);第二段是大不列颠博物馆保存的后期译本《新约·使徒行传》第28章第1至20节的一段译文,详见注释(注:'And after the third day,he called together the worthiest of the Jews.And when they came he said to them,"Brethren,I did no thing against the people and custom of the fathers,and I was bound at Jerusalem and was taken into the hands of Romans.And when they had asked of me,wouldhave delivered me.But the Jews against saying,I was onstrained to appeal to the emperor,not as having any thing to accuse my people.Therefore,for this cause I prayed to see you,and to speak to you.For,for the hope of Israel.I am girt about with this chain."'(转引自Robortson Edwin《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64页。)。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到当时翻译家校译拉丁文《圣经》经文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译(如例1);另一种是意译(如例2)。不仅如此,透过这两段译文,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英国语言正在盎格鲁·撒克逊语和拉丁语的束缚中形成。事实是,到14世纪末和15世纪初,在伦敦方言的基础上形成了全英的语言。对现代英语影响至深的《圣经》短语、警句,特别是《诗篇》中的习惯用语、词组,在以后的《圣经》英译本中也可看到最初的源头,直到廷代尔回到《圣经》原本翻译《圣经·新约》才意味着以拉丁文《圣经》为基础翻译《圣经》时代的结束。可以说,罗拉德圣经译本的出现是那些“旨在发展作为英国文学和教育中介的英语的人们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注:Anne Hudson《英国威克利夫信徒作品选集》,剑桥1978年版,第13页。)
由此可见,由威克利夫倡导,罗拉德派第一次完成的拉丁文《圣经》英译本的出现,“反映了英国人生活上的一次深远改变”(注:[英]莱登·罗伯兹,Ⅱ·罗伯兹《英国史》上册,台北1975年版,第234页。)。对英国人的思想、道德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影响,并丰富了英国的语言。事实是“德国和英国的语言文学通过《圣经》的翻译被深深地影响了几个世纪。”(注:Kurt Aland《基督教史》上册,费城1985年版,第388页。)威克利夫及其追随者做出了最早的贡献。
罗拉德派不仅用英文翻译了《圣经》和威克利夫的拉丁文著作,而且以英文为工具写出了许多宗教小册子、布道文和讽刺性论文,其中不少著述大量引用或选录《圣经》经文,不少引文就出自后期译本(注:Robortson Edwin《约翰·威克利夫——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Marshalls 1984年版,第65页。)。随着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英国人的反天主教会情绪不断高涨,大量的罗拉德派著作纷纷出版,不少罗拉德派著作被改写,或增加了新内容以适应新的宗教改革形势。这不仅为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创造了舆论,而且促进了英国民族语言文学的发展。
总之,“罗拉德圣经”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威克利夫对方言圣经的强调以及身体力行是对他们首要而直接的鼓舞。“罗拉德圣经”尽管译自拉丁版《圣经》,随着时代的发展,其语言文字难免显得古老,但是它在英国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在语言文学发展史上的价值仍是应给予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