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勘察政府监管平台的应用与管理论文_钱志宇

浙江中林勘察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嵊州 312400

摘要:通过智慧勘察系统平台的建设,实现外业勘察的应用需求。提供一体化的移动管理维护系统,方便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维护。面对多样化的移动终端,使用针对性的管理办法对移动应用的发布、更新、维护进行管理。让移动系统能够不断地优化,成为一个政府可持续移动监管应用管理平台。

关键词:智慧勘察;动态监管;数据资源;应用管理

一、项目实施背景

浙江省于2013年10月1日起开展全省勘察设计企业库、技术人员库、工程业绩库、诚信库和施工图审查信息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以下简称“四库一平台”)。“四库一平台”系统的建设,整合勘察设计信息资源,服务勘察设计资质申请和动态管理、人员从业和执业、施工图审查和信息公开。系统的建设促进了效能建设,提升了行政水平。工程勘察设计作为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的行业,在提高投资效益、转变质量提高的工作态度,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等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政府监管机构,如何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监管,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落实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人员的责任,加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动态监管,保证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主要开发系统研究

平台与政府的“四库一平台”业务系统数据互通,基于工程勘察监管平台,运用移动应用设计技术、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实现市级智慧勘察(移动端),能够发挥出移动设备自身的功能特性,提供拍照、定位、视频录制等手段,实现移动外业动态勘察。同时,建立智慧勘察(PC端),PC端与移动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让管理部门人员实现对外业勘察业务的实时动态管理,真正做到“走到、看到、测到、知道”的目标,使得野外现场勘察工作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三、关键技术问题

可靠的信息传输手段、存储方式、运行环境和安全保证是系统成功的关键。在整体设计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备份方式,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在系统软件的选型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工具选型上,应建设或选择当前成熟、先进、容易管理及使用方便的系统,使系统能有很好的可靠性。在系统逻辑应用处理和数据库等不同层次设置服务功能和服务器层的集群机制,提供系统容错、故障自动恢复接管能力;利用大型数据库的新数据自动备份能力,降低数据库的出错和死机概率。产品的选型及配置应充分考虑到整体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将满足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而随时增加用户及软硬件产品的需求。系统的体系结构应基于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的SOA相关实现技术,能通过扩展的方式适应新类型的文件、地图和电子影像资料;业务处理功能在一定程度内的增加或变更满足热插拔等需求,升级不会影响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新的需求。

不用担心电脑和网线,也不用担心操作程序太复杂,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地理查询、定位等将给用户带来了最大程度上的方便。只需轻轻点击移动设备上的几个按键,就可以迅速进入移动系统的新世界,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使得业务开展和工作管理方便自如。

四、项目需求

1现场定位功能

对现场技术人员、外业见证员、机长三类野外作业人员实现现场定位功能。三类人员上、下班时,在手机客户端打卡,实现当时现场定位,将位置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

2多版本需求

系统需按照市级主管部门、县市区主管部门、勘察协会和勘察单位4类角色的不同,给予不同功能版本的智慧勘察系统。

3桌面端监管

与移动端对应的,建设桌面(PC)端,以百度地图为底图,实现图上项目定位、项目展示等地图功能,实现移动端和桌面端数据的无缝衔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一致性。

4数据对接

外业勘察与地图相关,并且由于采用移动设备进行办公,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勘察需与市级工程勘察监管平台相关业务进行对接,要求移动终端在进行业务办公时采用多重身份认证技术。能够控制对移动设备功能的访问,限制或开放业务系统使用拍照、定位等功能。实现勘察单位上报项目时,对项目进行位置定位,位置信息录入系统。

5总体框架

参考结合需求分析,分析当前信息化发展方向,智慧勘察系统建设的总体框架如下图1:

图1 总体框架

本项目总体分为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大层次。

(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为上述应用提供底层功能和服务支撑。项目建设所需的相关标准规范、管理体系、安全体系、软硬件环境和网络建设等内容。

(2)数据层

即指的是基于“四库一平台”的数据中心,包括人员数据库、企业数据库、项目数据库、信用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

数据中心为平台提供多样的数据资源,借助于平台跨多数据源技术,实现数据间的数据交换。管理工作中所需要的数据资源通过数据中心,运用多种网络技术手段将数据资源提供到平台使用,更好的支撑人员办公。

(3)平台层

为应用层提供底层功能和服务支撑。包括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和登录管理、各项管理功能的工作流驱动引擎、地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平台和面向其他相关信息系统提供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服务的监管信息平台。

(4)应用层

应用层是智慧勘察系统的应用支撑,包含智慧勘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开发基于共同的应用支撑平台,使得各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消息通讯便捷,各个子系统的划分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

项目展示是将项目定位后的各个项目信息点在地图上进行展示,根据各项目的建设状态(准备开工、开工建设、建设完成等)的不同,以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为主管部门人员提供直观的展现,系统需与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对接土方试验数据;一目了然看清各不同建设状态项目的空间分布情况,实现对土方试验室的实时监控;实现对过往项目的监控视频的回放功能。

参考文献

[1]信息化管理助力勘察质量提升,智慧勘察北勘为先[J].城市勘测,2018,(02).

[2]提供服务、反映诉求促进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工作计划[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5,(02).

[3]李延鹏.基础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 50021-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钱志宇(1966-)男,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基础检测。

论文作者:钱志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智慧勘察政府监管平台的应用与管理论文_钱志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