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30419671003xxxx 桂林市地产公司
摘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城镇化和农林耕地保护工作中的矛盾也逐渐的显示了出来。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保护和城镇化矛盾发生的原因,并总结了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够为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耕地的保护工作做出一些贡献,实现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城镇化;耕地保护;矛盾;对策探究
引言:土地资源是无法再生的资源,因此我国的农业耕地资源受到了政府的重点保护,为了能够使农林耕地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进程,国家也不断的在开展耕地项目的保护工作。而城镇化的建设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城镇化的建设必定会给耕地保护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协调两者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一、中国城镇化与耕地变化
(一)中国城镇化现状分析
一般情况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要求实现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应该积极的进行城镇化的建设。从2000年发展至2015年,城镇化常住人口则从 2亿提升至8.3 亿多。相应的,城镇化率则从低于15%增加至将近60% ,几乎每年以高于1.5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城市数量也从不到100个变为超过500个,建制镇数量急剧增加。由此可说明,当前中国城镇化阶段已进入中级发展阶段,但是仍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仍有着较大的差距。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推动中国融入全球化合作的重要平台。纵观过去几十年城镇的发展情况,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各方面的建设条件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民生医疗、国民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力度也有着较大的变化。除此之外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进程的推进,也为地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提高了地方城镇的劳动力水平,也实现了更高效的生产与发展,为社会经济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条件[1]。
(二)近年来中国耕地的变化
土地资源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人们的日常活动会给土地资源带来一定的影响。耕地是土地资源中的主要资源,因此也受到了侵占。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较高,所以使耕地资源和城镇化建设的矛盾问题突出的显示了出来[2]。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耕地的变化情况至关重要。截止至 2015,中国农用地面积总计 64646.56 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 13515.85 万公顷、林地 25339.69 万公顷,牧草地 21956.53 万公顷;建设用地 3690.70 万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3019.92 万公顷。虽然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耕地的保护力度,但是受城镇化发展、建设用地等因素的影响,耕地资源仍然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如下图所示,从 2010年至 2015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且总数接近23万公顷。
二、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矛盾分析
(一)人口持续增长与人均耕地持续减少趋势难以逆转
我国的人口数量巨大,并且依然呈现了上升的趋势。改革开放至今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3.75亿,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18.45%,这一数据是非常惊人的。我国人口数量不断上升,人均占地面积越来越少,使国家的耕地面积变得较为紧缺[3]。例如,从 2010 年至 2015 年间的短短5年时间,耕地面积就减少了 23 万公顷。人口的持续增加,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必然会造成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减少,耕地压力持续增加。城镇化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对土地的利用需求越来越大,也必然会影响耕地资源保护的有效开展,日后城镇用地扩展速度越来越快,必然会持续增大耕地资源保护的压力。
(二)耕地保护体系不完善
在当前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地方政府是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利益主体。假如地方政府过多地考虑自身短期或局部经济利益时,自然会造成滥权现象产生,会不受限地征用耕地及出让土地,土地规划形同虚设,土地供应计划通常是由建设需求所决定的,致使土地计划由投资项目决定现象尤其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在当前国内的法律体系中,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尚未给出清晰的定位,对当前所存在的违反土地规划或者自行修改调整土地规划等违法行为难以开展有效的处罚措施。
(三)城镇化对当前耕地资源的影响
在城镇化发展历程中,与通过城内拆迁获取建设用地方式相比,通过征用耕地存在成本费用上的绝对优势,这也造成多数国内城市在推动城镇化进程时过于注重外延式的开发方式,这必然会造成国内大部分城市存在土地利用率偏低的突出问题。同时,在建设经济开发区等功能性区域时,由于科学程度较低,会造成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偏低,或者土地结构格局被改变,存在耕地闲置的情况出现。同时,当耕地资源被大幅度闲置,或者土地结构遭受明显改变后,会进一步恶化周边的耕地资源土壤质量,会加剧耕地资源的进一步流失。
三、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矛盾解决对策
针对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耕地保护矛盾问题,亟需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保护现有珍贵的耕地资源。当前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矛盾可行的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内容:
(一)创新保护模式,深化农村土地整治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推动耕地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本质上是耕地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过程。在当前城镇化发展阶段,深化农村土地整合工作才是当前耕地保护工作的关键内容。想要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就需要不断推动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
(二)加大保护力度,完善耕地保护制度
1、加大法律保护力度。
对于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耕地资源破坏行为应该上升至危害公共安全新高度,并持续完善当前国内法律对耕地资源保护的详细规定,指出耕地资源保护是出于当前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共安全的发展需求。只有依靠国家的力量,才能够真正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地参与到耕地资源保护工作中,提高耕地资源保护工作效率。
2、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严格禁止可能存在的耕地占用浪费现象,并大力控制耕地被占用的规模。此外,应控制城镇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能够超过人类农业生产对耕地资源的需求规模,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认真履行耕地补充义务,
(三)选择与国土资源相适应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以及工业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城镇化发展实际需求以及村镇行政结构的调整需求,突出中心镇、中心村,避免存在布局过于零散的问题。此外,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持续重视对土地资源的整合,以真正有效地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诸多成功案例表明,所选择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当前的城市发展阶段相吻合的,就能够更为有效地发挥城市化集约用地的优势,减少耕地被占用的情况,真正实现耕地保护的目的。
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小康生活梦想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式,是中国当前发展阶段所推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但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必然对建设用地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如果未能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使用,必然会破坏当前宝贵的耕地资源。分析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并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是推动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平行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乐勤.基于组合模型的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极限测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5,24:272-279.
[2]占纪文.生态文明视野下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4:13-19.
[3]朱悦琳,张全景 .日照市城镇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04:66-71.
论文作者:韦化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耕地论文; 城镇化论文; 资源论文; 城镇论文; 中国论文; 土地论文; 矛盾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