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安全是信息化时代的主题,保证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是网络建设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实现网络安全,必须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以提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为手段,加强防火墙建设、数据加密建设,以实现对网络中不安全因素的自动识别与隔离处理,并通过对用户安全意识的引导和宣传,从主观上降低不安全网络对互联网用户的影响。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安全;应用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简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管理技术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其加强了应用到社会中各种技术和领域间的沟通和交流,关系到网络用户的整体利益。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与当前时代网络安全环境相结合,针对严重威胁网络安全的事件,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优势,提高技术应变能力,通过应用更加有效的数据加密算法、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维护网络安全、保证社会和谐。
二、网络安全管理的意义探讨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计算机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存储方式等更高标准的要求,要结合信息时代大数据、信息共享、技术融合、相互渗透与影响等特点,发展针对性与综合性并存的软件技术与管理技术,坚决抵制黑客、木马病毒等危害网络安全的不良因素。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一方面要通过覆盖面更广的监测技术、防火墙技术、更强的信息拦截技术来提高防护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完善网络安全运行机制,从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上提升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也是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其主要由硬件网络、通信网络及操作系统三部分构成。首先,硬件网络是软件应用、信息传输的载体,通过通信网络(光纤、交换机、路由器)搭载信息传输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共享,无线路由一般采用WPA2加密协议实现对数据传输过程的保护。
从这个角度讲,网络安全的提升要从硬件系统、通信网络、软件保护三方面入手,确保数据不被随意更改、泄露和破坏,保证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监测技术仍待进步
不法分子非法入侵用户计算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破坏活动、病毒及木马的传播等是当前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其具有覆盖面广、侦查难度大、IP地址追踪困难等特点。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互联网监测技术的落后,互联网企业要及时认识到此类问题,特别是用户基数特别大企业网站、软件运营商等,更加要注重互联网监测技术的提升,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二)计算机软硬件应变力不足
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应对互联网安全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性和不足,更形象地说,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反侦查”能力不强,一点微小的漏洞也极易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对网络安全造成威胁。计算机管理技术的发展要提升其应对不同类型网络威胁的能力,即提升计算机软硬件的应变力。
(三)防火墙技术存在漏洞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对信息访问的控制,即识别并隔离非法入侵系统的用户,实现对本机用户的保护,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依靠操作系统中的防火墙技术(在内网与外网、专用网与公共网间搭建保护屏障),以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防火墙有多种类型,其中,网络级防火墙(包过滤型防火墙)通过定义基于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或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数据包的端口号,以判断是否允许诸如TELNET、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等特定的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加密技术有待提升
造成当前互联网不安全的另一原因即是数据加密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和秘钥将明文转换为密文,实现信息隐蔽)的落后,不能有效规避外网不法分子的入侵。因此,进一步提升数据加密技术也是提升网络安全的关键举措。
(五)用户习惯问题
用户信息的泄露也与其自身互联网使用习惯相关,诸如在未知网络安全的环境下登录账户、密码设置过于简单、不同网站账户使用相同密码等。例如此前知名购票网站出现的“撞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运营商管理上的疏忽,但也不乏受用户不良使用习惯的影响。
四、提升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应用措施
(一)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互联网安全制度,严惩威胁网络安全的不法分子,是净化网络环境的根本保障。但是,“严惩是手段,不是目的”,最根本还是要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制度、互联网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约束网络用户的上网行为,构建虚拟世界内的自然法则,让不法分子无利可图、无所遁形。例如,正在各个领域逐步推行的“互联网实名制”,能够有效加强对用户行为的约束与管理,同时,互联网规范的形成需要用户自身素质的提升,因此要德治与法治同时推行,维护网络安全。
(二)加强互联网信息监测与风险控制
信息监测与风险控制是提升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系统对互联网突发安全事件的控制能力。首先,要建立风险假设模型,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完善,建立风险预警平台,对互联网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确保以最快速度解决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
(三)开发应用安全性更高的数据加密算法
安全性、可靠性更高的数据加密算法是网络信息安全传输的保障,也是避免数据泄露和被窃取的关键措施。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共享过程的安全关系到网络用户的切身利益,数据的泄露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落后的数据加密算法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不容小觑。数据加密算法的开发应用不能闭门造车,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创造性革新和应用;另一方面,要结合网络环境,提高加密算法的普适性。
(四)做好软硬件的安全防护工作
计算机软硬件是信息传输的媒介,为保证用户上网安全,必须要做好计算机软硬件防护工作。互联网的不确定性非常强,必须完善操作系统的安全防护体系(软件及硬件),及时对系统漏洞进行修复,提高系统防火墙的安全级别;定期对网络中的硬件、软件进行性能测试,提高互联网运行的安全性。
(五)提升工作人员和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
互联网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通过企业培训工作来完成,用户的安全意识和良好互联网习惯的形成则需要通过网络文化的引导、制度规范的约束、社会整体道德素养的提升等实现。因此,每个网络用户都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维权意识,逐渐带动全体网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提高网络安全质量。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提升,互联网用户的维权意识也逐渐觉醒。因此要不断改善当前网络环境,加强计算机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技术提升和管理观念改变、方式转变并举,加快对更高安全性数据加密手段的开发与应用,做好软硬件的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互联网相关工作人员和用户的安全意识,打造绿色、安全、可靠的互联网。
参考文献
[1]韩运武.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 无线互联科技,2016,(17):143-144.
[2]侯英杰.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16,18(01):77.
论文作者:曾祥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网络安全论文; 互联网论文; 技术论文; 用户论文; 网络论文; 数据论文; 计算机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