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分析在急性白血病筛检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闵喜军1,李禹杰1,裴日龙1,齐敬贤1,冯蔚旭1,

(1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99)

(2博鳌一龄生命养护中心检验科 海南 博鳌 571434)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分析急性白血病筛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08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标本,后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和分析血细胞,对结果异常患者同时进行血涂片镜检。结果:108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中,镜检白细胞数目异常者86例,其中计数升高的者56人,占51.85%;大部分同时合并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的减低;计数减低者30人,占27.78%,绝大部分同时合并红细胞和血小板数的减低。仪器报警白细胞异常者96例,其中数目异常者38例,占35.19%;白细胞形态异常者33例,占30.56%;合并数目异常和形态异常者25例,占23.15%。仅散点图报警白细胞异常者78例,其中异型淋巴者24例,血涂片镜检符合19例,符合率为79.17%;警示原始细胞者54例,血涂片镜检符合39例,符合率为72.22%。在108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中,最终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的为102例。结论:外周血细胞分析对于急性白血病的筛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应结合血液分析仪及镜检结果综合分析。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细胞分析;筛检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5-0094-02

急性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目前,血细胞自动分析仪的普及,使外周血细胞分析具备了报告全面(提供几十项实验参数)、检验结果得出快捷、准确度高等特点,成为了白血病重要的初筛手段[2]。当仪器检测出现异常报警或者其他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就需要检验人员采取人工镜检的方式进行复查。仪器检查结果与人工镜检的符合率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前期筛查的准确度[3]。本研究即是探讨外周血细胞分析对急性白血病筛查的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及部分门诊急性白血病初发患者EDTA-K2抗凝血标本108例。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在5~80(50.0±25.0)岁。108例患者均按WHO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

1.2 血常规检验仪器

血液分析仪使用Sysmex公司生产的全自动5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型号为xn9000,显微镜使用的是奥林巴斯。

1.3 方法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全血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操作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记录血细胞数量、比例、警示异常细胞信息、白细胞散点图。对全部标本制作血涂片两张,经瑞氏染色后,分类100个白细胞,并观察血细胞形态[4]。

2.结果

2.1 血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108例白血病初诊患者中镜检白细胞升高者56人,占51.85%。在WBC升高患者中,合并红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者41人,占37.96%;合并RBC降低、PLT正常者7人,占6.48%;合并RBC正常、PLT降低者7人,占6.48%;合并RBC与PLT均正常者1人,占0.93%。WBC降低者30人,占27.78%,其中,合并RBC和PLT均降低者25人,占23.15%;合并RBC降低、PLT正常者3人,占2.78%;合并RBC与PLT均正常者2人,占1.85%。WBC正常者22人,占20.37%,其中,合并RBC和PLT均降低者16人,占14.81%;合并RBC降低、PLT正常者1人,占0.93%;合并RBC正常、PLT降低者1人,占0.93%;合并RBC与PLT均正常者4人,占3.70%,见表1。

表1 10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RBC、WBC及PLT变化分析 [n(%)]

c.急性白血病

在这些散点图中,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发生改变较为明显。在DIFF散点图上,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区域向侧向荧光强度高的区域延伸,提示出现原始细胞(图b)。散点分布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区域形成单个集落,提示出现原始细胞(图c)。

3.讨论

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对白细胞异常者的报警率为88.89%,最终确诊急性白血病患者102例,占94.44%,报警结果说明血细胞分析仪对于白血病有较高的检出率,但仍有漏诊。其中计数异常报警和形态异常报警的比例大于一比一,说明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异常的敏感度大于其对白细胞形态异常的敏感度[5],所以在诊断中需要根据血细胞分析仪的异常报警信息,通过缩小目标进行手工推片,染色,显微镜复检,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信息,因此报警信息起到了警示的作用,镜检起到了最终诊断结果的作用。若单纯以散点图为参考对异常白细胞的报警率为72.22%,镜检符合率为74.36%,结果说明散点图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同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可知通过对仪器检查结果进行血涂片镜检并计算符合率得出结果如下:

外周血细胞检测及异常白细胞检出对于白血病的筛检具有较高的提示作用,在排除病人身体有严重感染的因素后,凡是外周血白细胞出现异常者都有极高的概率患有急性白血病,都应做为重点筛查对象。

【参考文献】

[1]刘岚,赵慧萍.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的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42.

[2]王霄霞,夏雯丽,杨蓉蓉,等.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的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97-398.

[3]蔡宁.血涂片镜检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55-656.

基金项目:海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0098)

论文作者:闵喜军1,李禹杰1,裴日龙1,齐敬贤1,冯蔚旭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7

标签:;  ;  ;  ;  ;  ;  ;  ;  

外周血细胞分析在急性白血病筛检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闵喜军1,李禹杰1,裴日龙1,齐敬贤1,冯蔚旭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