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冬苗,

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冬苗,

珠海市城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日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的提高。钻孔灌注桩技术具有适应能力强、操作便捷等特点,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有效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工程质量;

1 钻孔灌注桩技术主要优点

1.1 良好的混泥土渗透性能

就目前工程实例来说,在使用钻孔灌注技术对混凝土进行灌注时,表现出了非常不错的渗透性能,这种良好的性能可以使桩基和土壤层更加紧密的结合,从而使工程的地基更加牢固。并且混凝土灌注浆有加压力的功能,也能够增加地基的牢固性能。钻孔灌注桩工艺也具备增加压力的性能,这些功能可以高效的避免地基下陷问题。

1.2 地基的稳定性大幅度增加

在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时,通过对土壤的渗透、劈裂和压实效果三者相互促进。由于施工的土壤情况复杂多样,这三个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产生了对地基的稳定性大大加强的效果。

1.3 施工成本低

钻孔灌注桩技术几乎能对各样复杂的地质操作,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适应该地形的施工条件,可采用简单的操作方法。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使震动噪音比较小、减弱,所以能延长设备的寿命。而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建筑施工技术显著提高了建设建筑的工作效率。通常,钻孔灌注桩技术可分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和全套管钻孔灌注桩技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技术可以保护钻具,还能够使钻孔不会塌陷。综上所述,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不仅降低施工时间,更且极大的降低了施工成本,相比之下较传统的打桩技术更加节约成本。

2 钻孔灌注桩技术出现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风声云起,发展迅猛。但是对一些地质环境复杂地方,建筑施工的技术相对要求也就非常的高。且由于对建筑的楼层高度,建筑密度的需求更加高,因此需要耗费很长的建筑工期。进行混凝土钻孔灌桩工程,若忽略一些细节如没有正确测量土壤泥浆粘稠度、钻孔灌注桩导管没科学分析等问题,便会造成很多不可控的问题。

2.1 孔壁坍塌问题

在利用钻孔灌注桩技术进行孔壁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孔壁坍塌,造成工程的事故。分析原因是因为泥浆的比例配方失衡,使钻头在施工过程中上下移动的速度过快造成的开裂现象以及护壁坍塌现象。通过大量的此类坍塌事故,我们得到一个现象:此类事故主要发生在淤泥和散沙等土质较为松软的地方。所以在钻孔灌顶桩的施工过程中,针对土壤较为疏松的环境中不仅要控制钻的工作速度,还要利用碎石等硬质材料对土质进行硬化,这样便可有成效的降低孔壁坍塌的问题。

2.2 钢筋笼上浮

在施工过程中,很普遍的会遇到钢筋笼上浮的问题,这对整个建筑的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可以采取如下几个方法解决:

(1) 适当调大混泥土坍塌度。这主要是因为过小的混泥土坍塌度,流动性便会减小。利用孔壁上升的混泥土的流动过小时,会增大对钢筋笼的摩擦力。摩擦压力又会将钢筋笼推上去,积少成多便会引起质变,造成明显的钢筋笼上浮。这就要将混凝土坍落度设置的要略大一些,大量的施工经验和实验表明这个坍塌度最好控制在20~22cm以内。

(2) 不易过深的埋藏导管。在全部施工过程中,导管应埋入混凝土里2~4m最为合适,极限值应控制在1.5~6m之间的额深度之中,过深便会引起钢筋笼上升的问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要科学的设计管道的深度,不仅如此还要对埋藏管道的速度合理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钻孔灌注技术的优化

3.1 开始准备工作阶段

众所周知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观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施工的测量导线的复测、控制网点布置工作按时完成。技术人员需要完全了项目,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要对支架模板、临时设施合理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对工程质量问题合理评估。在选材上,切不可因价格忽略质量问题。

3.2 泥浆的科学配比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国许多施工单位想当然的认为传统的混泥土配置水泥可以节约成本。但事实是,利用清水加混凝土虽然目前的劳动成本大,但是提高了工期,工程造价方面不可否认贵了20%。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清水和混凝土后期的维护几乎要比传统的施工方式低许多。质量还要高于传统混凝土。水泥的科学配比可以使工程质量提高。特别注意,水和水泥的比例应该控制为水大于水泥,如果水泥的比例比水大便会产生混泥土的流动性降低不利于施工。

3.3 导管提漏的预防

造成输浆管道的堵塞主要原因是导管提漏问题。导管提漏的主要预防的方法有:安装前对相关零件的仔细检查,使不合格零件如出现裂痕,砂眼等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零件淘汰。安装时对管道接口正确安装,如果遇到接口密封性不严,这则要借用麻丝均匀缠绕,并使用水泥灰嵌实工作。除此之外,进行混凝土表面的高度测量时,应严格的校准数据,核查测深锤尺码,使提升导管高度实际的误差达到最低要求的水平。

3.4 保证注浆质量稳定

在建筑的工程施工钻孔灌注桩技术运用时,混凝土配合比要科学,从根本控制注浆原液质量稳定。但是,在建筑的实际的施工过程,要受到如混凝土的配合比很大的影响,建筑施工钻孔灌注桩效果会出现不稳定。此外,在什么时候灌浆也很重要,这是因为水泥注浆原液和空气反应,会产生凝固反应。合理控制注浆时间对整个建筑施工的影响也很大。事实上进行注桩后在成型后的30min之内注浆操作,是最适合的。

3.5 材料砂率的科学配比

建筑工程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将混凝土的砂率维持在0.4~0.5个百分点。粗骨料石粒直径则应该严格控制细腻,确保浆体在研磨、注塑时实现通畅。在材料的把控部分时,应该将粗骨料粒的直径保证在0.4cm以内,可以能够保证混的料在凝固时,保持牢固,也可以保证效率。在进行注浆的施工的前期不仅首先要进行相关数据得设计、分析,还要控制压力泵的对注浆的压力的研究,提高水泥注浆原液质量,显著的提高注浆之后凝固的硬度。同时,要考虑实际,计算最合理的时间,配合人员的整体的工作的经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注浆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

3.6 灌注桩封浆操作

封浆操作为善后的工作。这个工作的好坏影响了最终的工程质量。严格的控制封浆的时间,对施工效率有很大的控制。桩在埋土壤深度和及桩身构造也会有重大的影响。灌注桩后的注浆施的工作较小,在水泥的搅拌车可以完成初次制造,原料如果成型之后进行桩体筑模,预应力支体强度会有极大的提高。因此严格的控制预应力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在施工时,对清孔、钢筋笼吊放、等等施工也要严格控制应变力。

4 小结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高楼大厦,建筑群如春笋般林立。因此钻孔灌注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就钻孔灌注桩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探讨和改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钻孔灌注桩技术优化的问题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期望达到更加合理的科学的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久林,杨俊锋,杨庆德,等.国家体育场 (鸟巢) 工程施工新技术综述[J].建筑技术,2013,39 (8) :564-575.

[2]舒紫琦.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35) :566-570.

[3]赵霞,于美灵.浅议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J].建材园装饰,2013,36 (19) :104-105.

论文作者:陈冬苗,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运用论文_陈冬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