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技术的探讨与研究论文_邓旭旭

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技术的探讨与研究论文_邓旭旭

湖北现代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这对工程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房屋建筑施工中对测量放线的要求变得更为严格。房屋建设施工需要的准确数据主要来源于测量和放线,测量放线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共同探讨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相关施工部门积极加强了工程管理,然而针对测量放线施工来讲,相关管理措施仍然无法完全控制测量工程每一个环节。测量放线施工的精确性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关部门应当首先进行自检,而复核工作由监理以及主管部门来开展,对轴线控制桩以及标高等精度进行详细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探讨与研究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施工的必要性

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工作,测量放线施工在指导建筑工程施工的同时,也顺利的保证施工的进度与建筑物质量。房屋建筑的全过程离不开测量放线工作。按照整个房屋建筑施工对其进行划分,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总体可分为建筑物定位、基础施工以及主体施工测量放线三部分。其依次的定义为房屋建筑的第一次放线;在定位桩设定完之后,进行的放线测量复核;在房屋建筑施工正式开始之后直到房屋建筑竣工封顶这一段时间内的测量放线工作。这三部分的组合就组成了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它们是整个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必须做好测量放线施工工作。

二、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放线是建筑物施工的基础,不仅指导着建筑的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精准的测量放线技术对建筑物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测量放线工作从建筑物定位一直到主体工程竣工,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始终。从施工阶段上来划分,建筑物测量放线施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筑物定位测量放线、基础施工测量放线、主体施工测量放线。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提升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开展测量放线工作之前,相关部门应对测量放线体系进行构建,充分考虑到每一环节的具体施工细节,对该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在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工作部门应对施工人员以及所需设备、技术进行统计,同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其次,构建工作测量小组。组内基本成员包含技术人员两名以及工程师一名,现场施工人员负责辅助该小组工作的开展。测量放线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该工作内容的主要技术负责人需要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其余工作人员需要复核现场施工中控制线和梁柱边线的测量工作。针对高层建筑来讲,每一层楼施工过程中,项目内部复核的完成是测量工作真正结束的标志,以报告的形式对复核结果进行上报和审批,完成这一工作才能够继续开展其他楼层的测量放线工作。

(二)基础测量放线

针对房屋建筑工程来讲,最基础的测量放线工作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工作量较大,同时工作环境也相对复杂,在提升测量放线施工质量的过程中,应对最多四个、最少两个桩位进行设置,以便于构建施工现场的导线控制网。针对已经完成的控制桩来讲,应在施工中尽量避免其产生损坏以及移动,保证完整和稳定的基岩存在于控制桩当中,而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裸露的控制桩至关重要。在测量放线正式开始的过程中,应对50m钢卷尺以及经纬仪进行应用,从而有效测量不同控制桩之间的轴线,在放线过程中,放线基准应当为设计界面,而高程引测中应对五米塔尺以及S3水准仪进行应用。

(三)主体施工放线

在进行主体施工放线时,首先使用红铅笔在两条控线上进行量取尺寸的标记,然后通过两人一组拉尺摆线之后与钢尺尺寸吻合。即可在龙门板上对施工线进行固定,在使用钢尺从头进行一次校对之后就可以进行四周挂线。在根据图纸轴线尺寸使用钢尺量取放点之后,将铅锤垂于地面,然后使用石灰粉放开挖线,且在龙门板上对测放高程进行水准仪控制。另外还会将钢板预埋在预选内控点之上,而在钢板之上此时就可以采用经纬仪进行交点划痕继而作为竖向投测轴线基点进行上层定点。

(四)标准层施工测量

1.标准层施工时的控制网设定方式

标准层施工轴线测量主要采取内控法对轴线进行传递和引测。在首层地面上设置内控点,并在建筑物外围设置外控点。方法是:精确定出矩形控制网点,各点用100×100×10mm预埋钢板,表面用钢铳冲上标准点并作点号标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控制线的引测

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在内控点位置留设100×100方形观测孔。在进行上部结构轴线投测时,将北京博飞DJD2-1GJ天顶垂准仪架设在内控点位上向上铅直投测至各结构施工层,然后用J2经纬仪、钢尺对所转点进行复核;经复核闭合后才能进行控制线及轴线的投测。结构每施工三层,测量小组对控制线必须进行一次校核:复核方式为采用内、外控制线相互比对方式。

(五)沉降观测

1.沉降点的设置

设置沉降观测点的数目和具体位置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确定,在图纸会审阶段,施工单位、监理与设计院进行协商初步确定沉降点设置方案;待基础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一步细化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位置。为较好地进行沉降观测,施工现场内埋设的水准基点应有利于直接引测,且数量不少于两个,每次进行沉降观测时,事先核查基准水准点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2.沉降点的测量

沉降测量由测量工程师负责;沉降观测采用S1水准仪和毫米分划水准尺进行测量。正常施工阶段应保证每加载一次施测一次(每一结构层施工完毕观测一次);主体结构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暴雨后观测一次;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使用前还需与业主共同观测一次后向业主进行沉降点的移交。每次观测按固定后视点、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距大约15m,以减少仪器误差影响。观测时间宜选择天气晴好的早晨或傍晚。

3.观测记录整理

针对出现问题的地方,按流程要求进行上报处理,以免引起工程后期质量出现严重问题,从而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建设资金,由此,整理好观测记录,并将观测记录认真分析,是保证工程有效、合理、顺利进行的一种方法。

三、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改进方法

(一)合理布置施工控制网

在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前,应积极构建控制网络,并确保矩形或正方形成为控制网网格的主要形式。控制网的构建是提升测量放样以及验收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有效评定误差的关键环节。

(二)有效控制放线孔

1.一层结构不宜留放线孔,以免雨季时雨水倒灌到地下室淹没电梯等设备。

2.放线孔以离轴线1米左右为宜,尽量避开剪力墙、电梯井等钢筋、模板密集的区域,以利于放线工作,各区放线孔最好布在同一直线,以便于相互检核。

3.放线孔宜留在同一个层面,以便垂准仪向上传递控制点,分区域施工时,放线孔也要分区域布设,以利于施工。

(三)测量放线的记录与整理

在测量放线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测量放线的记录与整理。特别是针对出现的问题,一经观察发现必须立即按照流程进行上报处理,以此将房屋建筑质量问题进行预防控制,从而避免在后期工程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在进行测量放线记录与整理工作时,必须认真分析观测记录,以保证工程正常、有效、合理的进行。

四、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测量放线的精度较低,将导致房屋产生错位等现象,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甚至会给使用者带来人身以及财产威胁。由此可见,测量放线施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革新,目前建筑放线与测量工作在房屋的建设工程中的施工难度越来越大。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理论及方法,结合国内建筑行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对我国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体系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志婉.论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资讯.2010,(27).

[2]张培胜.工程测量对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3]祁立柱,赵卫国.测量技术在质量指导和控制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11).

[4]刘景文.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

[5]沙文军.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6).

[6]宋成栋.关于测量放线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实践分析 [J]. 河南科技,2014,No.53909:174.

论文作者:邓旭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放线技术的探讨与研究论文_邓旭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