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英昌锋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英昌锋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深基坑支护常用类型的同时探讨深基坑支护要点,进而结合工程实例探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工程

前言:基坑支护过程中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工程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等多项要求,综合性的确定出最佳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进而保证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探讨深基坑支护问题。

一、常用深基坑支护类型分析

1.1土钉墙支护技术

工程建设中对于土方边坡较为稳定且边坡周边环境相对简单的可采用土钉墙支护技术,整个支护体系中包含了土钉群、土体以及面板,在支护过程中土体通过土钉群的作用可形成复合体,提高了边坡对土体本身以及外界荷载所产生压力的抵抗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开挖面边坡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其中面板由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形成,这一面板能够对土钉群的变形进行约束和限制。根据大量的工程实例,土钉墙支护形式充分结合了锚杆挡墙和加筋土墙的优势,整个支护操作较为简单,工程造价低廉,支护施工期间对于周边土体扰动小,有利于边坡稳定性,通过支护极大地提高坡顶承载能力,在深基坑支护中属于重要的支护技术。

1.2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类型能够同时兼顾挡土与挡水作用,在施工期间不会影响到建筑基础类型以及邻近建筑安全性,根据大量的工程实例以及应用效果,整个施工过程包含了筑导墙、深槽挖掘、钢筋笼制备、混凝土浇筑等关键环节,支护结构具有钢筋混凝土的优势,在支护期间具有较大的刚度以及侧压承受能力,尤其在施工周边建筑较为密集的区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期间,地下连续墙本身可作为建筑结构的一个承重体系,施工期间的地面沉降、开挖面变形都较小,充分保证了开挖面的稳定性。

1.3钢板桩支护技术

钢板桩支护技术在我国使用时间较长,根据实际地基开挖情况,灵活选择钢板桩类型,比如:H型、U型、Z型等。在国内采用钢板桩支护技术,通常是将其与内支撑型钢或者外拉锚垫板组成围护结构,为相关施工操作创造安全环境。这一支护类型能够充分发挥钢板强度、刚度以及耐久性优势,支护完成后的钢板还可以重复性使用,提高建筑材料的周转率,不过钢板本身造价较为昂贵,对于微小土粒、土体中的水分则无法发挥阻挡作用,如果高层建筑施工区域对应的地下水位较高,在采用钢板桩支护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防水、降排水要求。

1.4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

钻孔灌注桩支护技术多用于软土地基处理,根据已有的工程实例分析,上述支护技术在开挖深度在7—15m的基坑中应用较广,在具体应用中按照实际的地质水文条件以及相关计算,完成施工区域的钻孔灌注桩支护设计,确定出合理的桩孔间距、灌注桩布置形式,在成孔过程中能够对原有土体产生加密作用,提高土体密度,后期通过灌注成桩,依靠成型后的灌注桩对土体发挥支护作用。整个支护过程中具有高度机械化特点,能够保证成孔质量、成孔速度,此外,施工期间对于周边建筑扰动较小,不会产生噪音[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分析

2.1支护施工技术的合理选择

深基坑支护中可供选择的方法较多,但是不同支护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使用范围,在具体选择过程中必须根据不同的工程条件、设计文件以及支护施工技术特点进行综合选择,确保采用的支护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基坑满足整体刚度和稳定性要求,采用的支护类型能够承受土体以及外界荷载压力,避免在相关荷载作用下出现过度的变形、沉降以及水平位移。在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中,需要兼顾基坑内部稳定性与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基坑开挖后外部原有的道路、管线以及相关建筑都不应受到影响。在支护施工技术选择中需要考虑到施工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符合深基坑支护要求。

2.2建筑工程基坑开挖

深基坑开挖中需要将大量土体从施工区域挖出,在支护类型选择中还需要考虑到基坑开挖方式对支护的影响,如基坑的开挖方法、基坑的挖土顺序、弃土位置以及运土方法等,土方开挖过程中对于已经完成的支护需要进行监测,确保其它区域土方开挖对已有支护的影响较小,尤其是在多雨季节,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土体开挖中应分段、分区域开挖,并有对应的土体开挖相关措施方案,当然在基坑开挖中还需要考虑到场区外周边环境变化对支护以及土体开挖的影响。

2.3基坑支护的防水要求

对于地下水位幅度变化较大或者是地下水位高出地基开挖面的,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降水处理,将施工区域的水位降低到开挖面以下,在开挖面顶部应视情况设置截水沟、排水沟等,便于将地面可能存在的水分排到开挖面以外区域,减少水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的影响,当然在支护方案选择中就应该考虑到支护类型的挡水作用,避免水对支护结构类型的影响,造成支护失效。

2.4深基坑支护安全措施

基坑中存在支护体系的,在基坑开挖或者施工操作中应避免对原有支护体系的扰动,做好支护体系的监测和分析。对于采用挡土灌注桩、钢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类型的,需要随着开挖的进行逐层实施支护,所有支护体系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监测,存在异常情况的应在分析后采取补救措施,比如:周边建筑出现较大沉降、支护体系变形较大等。

2.5明确不同支护体系的施工要点

在确定出施工支护体系后,还应该明确不同支护类型的施工技术要点,便于在具体施工中谨慎操作,保证操作的规范化,相应的提高支护质量,达到深基坑支护目的。

三、工程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笔者曾参与某火电工程项目,具体负责210m烟囱施工,整个烟囱上部出口直径为17.22m,外筒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直径39.4m,基础最厚处为5.5m,边缘厚度3m,内筒为钢结构。整个施工区域周边有着较多的管线分布、起重设备基础以及电厂的其他构筑物,这些对于开挖后的沉降要求极高,因而在基坑开挖期间需要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2、支护类型选择与分析

施工区域周边存在较多的其他构筑物如冷却塔、烟道基础、脱硫塔等,同时地下还存在各类管线。在考虑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出的支护类型有高压旋喷桩、深层搅拌水泥土围护墙、钻孔灌注桩,进一步从前期施工经验、施工技术可行性、工程造价、施工进度要求等方面考虑,通过对上述三种支护方案的综合比选,最终决定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方案,支护结果显示达到了预期的支护目的,周边管线及构筑物没有受到影响。

结束语:

在深基坑支护中可采用的支护类型较多,在具体选择中,尤其是对于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周边建筑密集的区域,在支护方案选择中应综合多项条件后作出选择,确保采用的支护方案可以满足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君远.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探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07):223.

论文作者:英昌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2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论文_英昌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