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路桥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意义进行阐述,从波纹管堵塞问题、结构控制问题、断丝滑丝问题三个方面,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桥梁施工;应用
预应力技术是当前路桥施工中的核心内容,将其应用其中,便于公路工程桥梁结构的改造和优化,提高桥梁工程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桥梁工程实际情况,把预应力技术运用其中,从而保证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当前,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加大预应力技术应用效率,对工程行业今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一、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一般来说,预应力技术也叫做预加力,也就是在开展施工工作时,对结构预先施加一定和其遭受荷载力相反的压应力,在结构面临预应力的情况下,预应力能够将部分或者所有结构需要面对的荷载力进行消除,极大限度的提升结构抗裂性能。在公路桥梁施工时,预应力技术不但能够在桥梁施工中应用,同时也可以在桥梁加固施工中应用[1]。把预应力技术运用于桥梁工程中,能够哟笑的减少施工成本的投放,并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给企业创造理想的效益。由此可见,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应用,有着较强的应用意义。预应力阶段桥体受力情况见图1:
图1 预应力阶段桥体受力情况
二、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波纹管堵塞问题
波纹管作为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因为波纹管在制作上和操作上相对较为简单,因此,在预应力技术施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波纹管能够在各个不同预应力筋束操作中应用,并且不会形成较大摩擦力,但是在制定后张预应力的情况下,需要制定特定筋孔道,以此实现对预应力的应用。但是在市场中,因为波纹管质量存在差异,假设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波纹管不满足工程要求,存在波纹管厚度不均元的状况,使得预应力施工中波纹管作用力强度差异较大。把这种波纹管应用到桥梁工程中,将会造成结构变形或者损坏,给工程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二)结构控制问题
在预应力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较为凸显问题在于对预应力结构施工缺少科学管理,施工人员假设没有对预应力张力加以合理把控,必将会给桥梁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带来影响,无法将预应力技术应用价值充分发挥。一般来说,预应力结构中张拉力将会给张拉力大小和预应力筋伸长量带来直接的影响[2]。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会采用千斤顶的方式确保预应力结构的后张预应力。然而,在使用千斤顶的过程中,需要加以精准核算,而部分人员没有给予高度注重,随意将其运用到施工过程中,导致预应力施工问题出现。在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技术和工艺,但是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充足,使得施工质量不满足工程要求。由此可见,在后张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如果存在失误现象,使得受力缺少均衡性,无法精准核算张拉力筋伸长值,这样将会使得工程结构张拉力无法得到合理把控,影响最终的施工效果。
(三)断丝滑丝问题
在进行预应力施工时,时常会发发生预应力筋束断丝或者滑丝等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因素就是预应力筋束自身在环境上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合理的环境下将会造成预应力筋束的附腐蚀,严重者,还会使得其表面存在水渍,给预应力筋束应用效果带来直接影响。除此之外,预应力筋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和工程夹片相配合,假设夹片表面存在锈斑或者油渍等现象,导致工程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严重影响预应力筋自身应用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千斤顶应用时,因为千斤顶在挤压作用下,将会发生非预应力筋受力不均衡的状况,影响预应力施工技术效果的发挥。
三、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一)优化施工流程
在把预应力施工技术运用在桥梁工程中时,相关人员需要关注好混凝土配合比情况,并做好施工各环节施工情况的把控。在此过程中,结合施工人员对钢筋结构以及钢筋焊接情况加以优化,保证混凝土箱梁施工质量。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施工流程优化工作,并适当的提升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水平,延长桥梁应用期限。在综合思考桥梁加固方式时,一般采用加强桥梁加固方法或者钢板加固方法,所以,在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桥梁结构预应力将会引发构件拉应力,在此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采用合理方式适当的降低构件初始弯矩下拉应力及压应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取理想的施工效果[3]。预应力桥梁施工见图2:
图2 预应力桥梁施工
(二)加强钢筋安装控制
要想全面改善桥梁工程以及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系统化监管对策,例如,在进行钢桥路桥施工过程中,需要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作用下进行加固处理。施工人员在焊接钢筋的过程中,应该保障焊接之前的预应力张力,严禁应用预应力当作连接线。并且,因为施工工作严格按照特性施工流程进行,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钢带安装时,应该把钢筋捆绑在板束肌腱中。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对预应力张力时机有所了解,过早或者过晚都会造成施工效果的不理想。当前,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时,混凝土结构一般应用在诸多早期加强或者缩短施工工期等环节中,但是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将会受到构成点位置因素的影响,应用早期强化剂时,需要综合思考去给预应力施工技术带来的影响,通过强化施工管理,减少不必要施工问题的出现。
(三)预应力锚具选择要点
在应用锚具过程中,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一个是机械锚固,另一个是摩阻锚固。在此过程中,机械锚固通常是以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运行,在预应力钥材端部形成可以应用相同锚固工作条件相适应的、具有高强性质的钢丝或者具有较高粗度的钢筋,其能够充分连接,并将应力损失降至最低。在进行灌浆施工之前,需要适当的放松或者拧紧,这样可以发挥协调预应力的效果。摩阻锚固一般采用契形锚具,让预应力钢材形成锚旋。该锚具类型比较多,同时应用范畴较为广泛,吨位大,并且变化繁多[4]。其具备的不足在于重复连接操作不便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会给预应力施工效果带来一定影响。
(四)穿索施工
在进行桥梁工程施工时,需要把预应力筋长把控在 140m以上,在进行穿索施工时,需要从跨中向装置以及墩顶导向槽中穿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穿梭施工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但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穿索施工时,为了把12 根钢绞线都成功的穿过箱梁,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具体施工时,需要采取逐根穿索方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钢绞线排列整齐性,同时也能避免杂乱现象的出现。在开展穿索施工之前,应该对锚板孔、钢绞线等加以编号处理,并且做好施工过程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钢绞线施工工作有序落实。在穿索施工时,需要结合钢绞线施工位置,采取对应的施工对策,避免在穿索施工时发生钢绞线交错现象,影响施工质量。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实现了稳定发展。预应力技术凭借自身独立的应用优势,在桥梁工程中占据主要位置。在未来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和施工要求,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让其更好的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将自身应用效果充分发挥,保证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获取理想的效益价值。
参考文献:
[1]莫彩娜,李海峰.预应力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01):143-144.
[2]李其玻.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4):206-207.
[3]高媛.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4):108-109.
[4]杨新旋,周森.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50.
论文作者:欧阳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预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桥梁论文; 技术论文; 结构论文; 将会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