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对策论文,高校毕业生就业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3)04-0064-04
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现由国家统包分配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转变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来,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为: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普遍下降。研究生就业好于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最差;重点或名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好于一般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法、电子与通讯、师范等类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理工、语言、医药等类毕业生就业情况一般;而农林、艺术、财经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最差。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是64.8%,到当年12月,有20%的毕业生尚未就业。200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有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将有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之后,我国每年的高等学校毕业生都将有较大的增幅。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社会问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否完全是由于社会需求不足造成的呢?近几年有关社会需求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尽管经济结构大幅度调整、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不景气,但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情况与大学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不至于造成现实毕业生就业很难的结果。我国大学生的总量不是多了而是不足。就现实而言,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政府统包统分的制度已基本改变,但是,绝大部分大学生(包括他们的家长)在观念上还停留在以前计划经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认不清形势,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他们认为,上了大学就应该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工作,就业的岗位应当是党政机关、大企业、大单位,看不上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结果使得党政机关、大企业、大单位成为高等学校毕业生角逐的战场,而人才急需的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较少有人问津。还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应当有高工资、好待遇,对艰苦地区和待遇稍差的单位不屑一顾。毕业生普遍缺少创业意识,以为大学毕业就应当有职业。这些观念如不转变,势必使就业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2.社会用人单位过于重视高学历
在很多人才招聘会上不难发现,招聘单位的广告上,不论什么岗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一些单位之间形成相互攀比现象,把招聘高学历毕业生作为提高自己单位声誉的招牌。这样不仅造成高学历人才不足、低学历供过于求的假象,而且造成“人才高消费”的浪费现象。对单位自身来说,招聘了较高学历的毕业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甚至学非所用,毕业生不安心工作频繁跳槽,既影响了毕业生的前程,单位自己也受到损失。
3.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落后
尤其是在高等学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不少高等学校不考虑市场需求,不考虑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只考虑本校已有的学科、专业基础,盲目扩招。本来一些学科、专业人才(特别是一些长线专业)的市场需求有限甚至过剩,但学校仍源源不断地培养学生。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大,但高等学校的学科与专业结构的调整明显落后,这就必然导致毕业生不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困难。
4.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素质不高
一些大学毕业生专业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弱;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经验,依赖性过强;个性过强,缺乏协作精神等等。因此,一个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要经过数年的实际工作锻炼才能适应需要,这也就成了不少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应届高等学校毕业生的重要理由。
5.高教增长速度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矛盾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同时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困难、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的改革等,社会就业压力增大,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尽管我国人口众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相对较少,但落后的经济状况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生产力落后,基础薄弱,科技含量低,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足。由此,高等学校毕业生增长速度快与社会就业形势不佳形成矛盾,这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基本原因。
6.社会用人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虽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还相对较少,但现实社会许多岗位上的在位者并不是该岗位的需求者,而岗位需求的人却因有人在岗不能接受。这是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机制与制度的制约,也是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7.就业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不健全
尽管随着就业问题的出现,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的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逐步开展起来,高校和社会上相继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或组织。但是,活动的形式、内容还不够多样和规范,信息不充分,渠道不够畅通。由于受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制度的长期影响,有关部门和人员面对适应市场要求的新的毕业生就业形式,无论在观念还是在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从事毕业生就业信息咨询和指导服务者的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观念上的问题,也有制度的问题;既有社会、单位方面的问题,也有人员方面的问题。要研究和制定适应当前形势下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传统观念转变
要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得到转变,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少高校的毕业生及其家长,对就业的形势不清楚,也不了解新的就业政策;高校普遍存在只重视招生而忽视就业的现象;不少用人单位认识不到片面追求高学历毕业生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就需要加大这些方面的宣传力度。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新闻媒体、有关的中介组织,都应成为宣传的主体。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的关键,他们应当是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积极配合,把向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宣传解释就业的政策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高校要把对毕业生的就业宣传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联系起来。把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作为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作为考察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依据,使大学生把就业选择与人生选择或自身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统一起来。做到这一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必将得到大大缓解。
2.加强就业指导
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门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需要:第一,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就业指导工作可以与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但两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把就业指导仅仅视为一种思想工作,并将它交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做而不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的做法是错误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寓于就业指导工作之中,但必须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专门的机构、编制和制度,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为大学生提供具有专业水平的就业指导。第二,就业指导要贯穿于教育的过程。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也负有一定的义务。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与他们密切配合,掌握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大学生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第三,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掌握人才需求的信息,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提供给学校或大学生,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大学生自我努力的方向。学校应为大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直接接触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现状和需求的机会。
3.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就现实而言,应当尽快规范和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的渠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工作的管理,杜绝虚假信息,克服信息重复和效率低下的状况。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信息网络平台,提高快捷的服务信息化水平,打破就业信息地区分割和行业隔离的现象,使各省、市、自治区,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毕业生合理有序有效地流动。
4.建立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和培训制度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学科或专业的毕业生在现实社会上一时还不需要,但不能因此完全否定他们的价值和社会对他们的长远需求。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建立合理的人才储备和培训制度。这个制度应当是我国今后人事和劳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应当有一定的编制限制但不能因此限死人员的流动,更不能影响优秀人才的吸收。人事部门应当允许和鼓励用人单位在原有编制的基础上安排一定的浮动编制用来吸收高校毕业生,作为单位人才补充的后备。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培训或实际岗位锻炼,经必要的考核评价,将符合要求者补充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
要将就业培训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基金,对一时难以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在保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同时,开展必要的就业培训,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
5.深化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改革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表现。因此,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高校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以下方面至关重要:
(1)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学学科和专业与现实社会职业的需要不甚一致。因此,适应社会要求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调整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结构,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需要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其适应社会变化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推进高校面向社会办学,提高其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使高等学校加强与社会的直接而广泛的联系,掌握社会特别是地方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问题。
(2)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
解决高等教育的布局问题首先要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此作为学校创办和培养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的依据。其次,国家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在不断提高这些地区现有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扩大其办学规模的同时,由国家帮助适当创办新的满足当地急需专业的高等学校。对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国家应侧重在政策上给予其更多的自主发展高等教育的空间。通过高等教育布局的调整,使大学毕业生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3)高校培养目标和模式的改革
当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专业人才不再象以往供不应求时那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自然会比以前苛刻,高校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代已经过去。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不得不反思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模式改革的主要依据是就业市场上反映出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面、适应能力、创造性、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与过去显然不同,宽专业、厚基础、加强科研活动和实际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当今社会所要求的人才所需要的。
当然,不同的单位和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完全一样,适应不同的职业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也不应是单一的。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在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上也不能完全一样。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关键不是毕业生的数量多了,而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和培养模式落后所致。实际上,现在很多高等职业学校特别是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部分,名义上是高等职业教育,但在目标设定、课程设计、培养模式上,还是原来本科教育的那一套,有人说是本科教育的压缩(三年),体现不出特色来,毕业生自然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大像径庭,用人单位当然选择本科毕业生而不去要高职毕业生。从近两年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看,对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对口的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无奈现实许多高校的高职毕业生并非所望。所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也是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所在,就是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确立适应社会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全面改革培养模式,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而不是单纯的学历教育。
(4)高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
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高校加强与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联系至关重要。一方面,高校通过建立与社会的密切广泛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为在校生创造接触社会的机会和场所,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既是高校加强与社会联系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很好办法。用人单位可根据人才需求向高校提出培养要求,高校也可安排学生定期到对口用人单位实习,把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在单位的实习统一到培养过程之中。
6.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如果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要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那么,由就业到创业则将成为这种制度变革的一次新的革命。实现由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不是一个简单的短期的过程,不仅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更需要有效的改革措施。
首先,要使高校毕业生能够自主创业,必须使在校学生具备创业的精神和能力。高校应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当作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重要内容,这也答合新世纪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其次,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具体的创业实践结合起来。我国一些高校尝试实行灵活学制,为在校学生创业开绿灯,也有个别成功的案例。但是,在解决创业实践与在校学习的矛盾方面,如何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创业的方向结合起来,如何保证创业不影响学业的完成而且能够实现两者相互促进,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由于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阅历不深,创业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设置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提供成功创业者的案例。
再次,由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还是新生事物,但它反映了未来的趋势,因此,应当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和支持。要制定一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制度和措施,一方面保护他们创业的积极性和提供创业的优惠条件;另一方面对毕业生的创业活动起到指导、规范的作用。
总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必然结果,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也就是促进经济、教育和社会的变革和更快的发展。这就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