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消费品市场运行的非均衡态势及供求发展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对策论文,消费品市场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消费品市场运行的非均衡态势
非均衡作为消费品市场运行的常态有三种类型,即:①需求约束型;②供给约束型;③供需双重约束型。
消费品市场的非均衡态势,存在于一切制度环境中,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体制基础,非均衡状态的约束类型不尽相同。处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中国消费品市场运行的非均衡态势呈供给和需求双重约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供给和需求双重约束决非典型状态,而是由于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不对称所诱致,在整体呈现需求扩张的同时,还表现出需求结构的不均衡,因此消费市场呈现出需求扩张与不足、供给过剩与短缺同时并存的复杂的不均衡态势,带有明显的转轨经济的特征。具体表现为:
1、需求扩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货币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的储蓄一直维持较高的增速,庞大的消费需求因无法实现而被蓄积起来。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 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281亿元,也就是说,从1949年—1979年的30年里,平均年递增不到 10亿元,其性质基本上属于待支配使用的延期消费。但是,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城乡居民的收入以较大幅度逐年增长。对此,我们可以国民总储蓄结构的分析中,更清晰地看到居民部门储蓄变动的态势。
表1表明:从1979年以来,中国国民总储蓄结构最明显、 最深刻的变化是:居民部门储蓄占总储蓄的比重持续地、大幅度地上升,从1979年的23.6%上升到1993年的54.8%,增加了31.2个百分点,14年间上升幅度为132%。国内总储蓄结构的变化的结果, 必然导致国民经济储蓄主体部分的转换,1979—1984年间以政府和企业储蓄为储蓄主体部分,自1985年起,居民储蓄取代政府和企业储蓄成为储蓄主体部分,自此以后其霸主地位从未遇到挑战。
表1 国民储蓄结构的变化 (%)
1978 1979 1980 1985 1993
居民
4.8 23.6 31.4 50.0 54.8
企业 34.9 33.7 36.6 31.0 39.8
政府 60.3 42.8 32.1 19.0
5.4
表2 1978年—1995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和储蓄状况
农村居民家
城镇居民家
城乡居民储 城乡居民储
年份 庭人均纯收
庭人均生活
蓄存款年底 蓄存款年增
入(元) 费收入(元)
余额(亿元) 加额(亿元)
1978133.6316.0210.6 29.0
1980191.3439.4399.5118.5
1985397.6685.31622.6
407.9
1986423.8827.92237.6
615.0
1987462.6916.03073.3
835.7
1988544.91119.4
3801.5
728.2
1989601.51260.7
5146.9
1345.4
1990686.31387.3
7034.3
1887.3
1991708.61544.3
9110.3
2076.1
1992784.01826.1
11545.4 2435.1
1993921.62336.5
14763.8 3218.4
1994
1221.03179.2
21518.8 6315.3
1995
1577.73892.9
29662.3 8126.1
资料来源:《1996中国统计摘要》等。
与之相对应,在银行储蓄存款构成中,居民的储蓄存款增长速度最快,这是上述国民总储蓄结构变化的直接反映,是经济改革近20年来个人收入较快增加的必然结果。表2 给出了这段时期中国个人收入与储蓄增长的基本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储蓄仅仅是居民个人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约占个人总金融性储蓄的70%,不包括个人其他金融性储蓄,如手持现金和国债、股票等有价证券。
据郭树清等同志对1979—1988年10年间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分配的研究表明,中国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由1979年的4364亿元上升到1988年的16382亿元,增长2.75倍,平均年递增15.8%。 经调整和测算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分配情况是,政府部门的最终分配收入由1979年的1025.7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1923.6亿元,增长0.88倍,平均每年递增7.2%;企业部门的最终分配收入由1979年的526.3 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1766.4亿元,增长2.36倍,平均每年递增14.4%;个人(或家庭)部门的最终分配收入,由1979年的2812.0 亿元增加到 1988 年的12692.0亿元,增长了3.51倍,平均每年递增18.2%。10年间, 虽然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个人部门最终收入分配无论是总量上,还是增长速度上,都随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增长速度差别悬殊,个人部门最终分配收入平均年递增率高达全部国民收入(GNP )的115.2%,企业部门最终分配收入平均年递增率则为GNP的91.1%,而政府部门仅有45.6%。10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为12018亿元, 其中增加额的82.2%为个人部门所得,可见,国民收入(GNP)增加额, 明显向个人部门倾斜。(参见《中国GNP的分配和使用》,郭树清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109页; 吴强:《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295页。)
2、需求分布结构性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收入分配发生了巨大变化,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但与之同时,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倾向也愈益明显,并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新兴产业和风险较大的产业职工收入较高,全行业职工月平均收入超过800元的有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 交运仓储业及邮电通讯业;全行业职工月平均收入750元—800元的有社会服务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广播电影电视业。传统行业职工收入则相对较低,开采业、制造业职工月平均收入只有620元—644元。从总体上看,各行业之间职工收入的最大差距不到一倍。其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收入较高。1996年,我国城镇居民在混合所有制和私营经济中的就业人数为412万和2878万,调查显示,私营经济职工月平均收入1192元;混合经济职工月平均收入958元;公有制经济职工月平均收入699元。其三,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城市职工收入相差明显。1996年,东部城市职工月平均收入834 元,中部593元,西部620元,以中部地区职工收入水平为100计算, 三大地区职工收入比例为147∶100∶105。 我国城市收入分配的吉尼系数有所扩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吉尼系数为0.3左右, 收入分配差距比1985年的0.2左右有所扩大。另据统计,至1998年月末, 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已达5万亿元,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人均不足4000元。 据调查,目前全国城市职工家庭储蓄面已超过80%,平均每户储蓄额约在2 万元左右;广州市至1998年6月末的居民储蓄存款为1700亿元, 人均储蓄存款3万元,是全国人均储蓄存款的7.5倍,是欠发达地区的数十倍。
有效需求的结构性不均衡,给消费市场稳定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大量有效消费需求因延期实现而成为延缓储蓄存款的情况下,某些消费品、某些消费领域却因需求不足而出现积压和过剩,甚至呈萎靡退缩之势,从而导致了市场供给因需求扩张过速与结构性不均衡并存而同时出现过剩与短缺并行不悖的现象。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在不合理地、过多地向少部分人集中,从而导致了消费市场在过大的需求压力居高不下的同时,还存在着整体消费无热点,某些消费品积压,销售下降,这种因消费需求总量扩张与结构性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消费市场供求双重约束的不均衡态势,后果更为严重。
二、中国消费品市场供求双重约束的效应分析
供给和需求是消费品市场基本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消费市场的运行发生作用。我们仅就需求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分析,而对供给的效应存而不论。
需求变动可从需求不足(需求约束)和需求扩张(需求缺乏约束)进行考察,二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双重的。
1、需求约束的效应
(1 )负效应:①生产因缺乏需求拉动而扩展受阻甚至出现萎缩;②导致供求失衡,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③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振荡。
(2)正效应:①促使企业放弃数量型扩张方式, 加强科学管理,重视科技创新,步入集约型发展的轨道,这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推动力;②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③有利于推动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④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需求扩张(需求缺乏约束)的效应
(1)负效应:①引发需求膨胀, 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两个方面加剧通货膨胀;②将会导致投资膨胀,使总供求关系更为恶化;③是高速度、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式经营的重要原因;④是引起产业结构畸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直接因素;⑤将加大进出口逆差,影响外汇收支平衡。
(2)正效应: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驱力; ②将会推动生产规模不断扩张,领域不断延伸,速度不断加快,产业链条不断延长,以致形成越来越大的复杂的社会分工体系。
总而言之,需求约束抑或缺乏约束,如同一把双刃剑,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如何适度的问题。
3、供求双重约束在转轨经济中的特殊效应
在转轨经济中,中国消费品市场的供需双重约束无疑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经济转型和体制转型的成本。因为,诚如上述,有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需求不足与经济萎缩几乎是与生俱来、共生共长,但当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远快于有效供给的增长速度时,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压力,极易导致经济增长方式偏离集约式发展的道路,而倚重外延型、粗放式经营,不利于技术进步以及产品质量提高与产品品种的更新换代,此其一;其二,不利于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各地区无视资源、市场等因素,投资项目盲目上马、重复布局的现象十分严重,以至于造成了产业结构雷同、产业层次低水平重复、恶性竞争的问题较为突出,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在投入、产出、供给、消费等诸多环节中出现大量漏损,而这些又反过来减少了有效的供给量。
虽然社会阶层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中低收入阶层仍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由此决定了消费需求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结构不均匀,并且中低需求呈扁平状,处于这一区间的社会群体的收入均等化现象依然存在,吉尼系数偏低,从而导致消费支出的集中度较高,在市场上表现为集中投入、平面移动,形成排浪式冲击,需求的浪峰过后,低谷接踵而至,由于生产与供给相对于市场需求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针对前期的消费浪峰所布局的生产投入刚刚形成、甚至尚未形成现实的生产与供给能力,浪峰即已消退,如此循环不已,导致了市场结构、供给结构、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磨合期持久迁延,长期得不到协调发展、难以形成良性互动。
三、 中国消费品市场均衡运行的政策含义——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
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的交织并存、相生相克,使中国消费品市场的非均衡态势更为复杂,加大了其治理的难度,单纯用增加供给、缩减需求或扩大需求、减少供给的方法都将顾此失彼、于事无补。可行的方案应该是,辩证施治、综合调控、标本兼治、分步实施。
就治本而言,主要是要建立稳定有效的收入调控机制,促进个人收入健康、稳定、有序增长;尽快消除二元体制,在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使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发展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的同时,避免由于市场缺陷所带来的资源损失和市场振动。
需求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发展演进相对于产业结构与市场结构而言较为活跃和快速,而需求与供给、生产与消费主要是在吃、穿、用等等消费领域游弋,以寻找对接点,但由于这些领域的需求与消费的更新变化极为快速,生产与供给很难与之同步共舞;不仅如此,由于人们收入水平的较快增长,在有效需求存量大量沉积的同时,增量部分又汹涌而至,但上述领域的产品对于消费需求的吸附力与消融量不大,特别是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规律表明,人们用于吃、穿、用等方面的支出的相对比重将会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小,所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很难在一个容量有限、较为狭窄、游移不定的领域奠定对接的基点,实现持久协调,因此,必须大力拓宽消费领域,扩大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对接面,使之在一个更大的空间范围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1、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的依据
①减少结构调整的成本和风险。消费品市场空间扩展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进行存量资源结构的调整,重新安排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产品创新和更新换代;二是在资源增量投入上向新的消费品生产倾斜。前者的社会成本较大,后者的经济成本过大,由于消费品生产的产业技术特点,可以把二者结合起来,趋利避害。
②由于新兴消费品工业的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它的发展可以推动一系列产业向纵深发展,因此为新的消费品空间扩展、全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③向新的消费空间扩展,可以推动国内企业在新的市场空间迅速膨胀,形成规模经济,以抗衡外资进入的冲击和影响。
④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是最终消除消费品生产供求双重约束的必然选择。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抑制消费需求的政策都只能延缓和推迟它的实现,而不能最终消除它对供给的压力,只有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增加有效供给,才能不断适应和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另外,发展新的消费品生产,也是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梯度推进、层次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吃、穿、用的消费需求基本满足,而且由追求“量”的满足开始转向追求“质”的满足时,消费品生产市场必须跟进社会群体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还有,新的消费市场空间诸如住宅、汽车、通讯工具等等对有效消费需求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和消融力,实现对这类大宗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往往需要支出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个人乃至家庭的年收入,可见其对于消蚀庞大的消费需求存量以及过快的收入增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在更为广阔的新的消费市场空间范围内,才能实现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消费结构的有效对接,避免产销脱节,供需错位。
2、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的方向选择
根据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需求及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状况,新的消费品空间可以向以下方向扩展:
①住宅及其装饰市场的全面扩展。建国以来,住宅始终未被纳入我国城镇居民的商品性消费的范畴,福利性分房制度长期居主导地位。从各国公房占全部住房的比例看,波兰为56%,瑞典为38%,英国为30%,匈牙利为25%,法国为17%,西德为7%,美国为2%,而我国的比例高达67%;不仅如此,而且我国的公房普遍实行的是低租金福利性住房制度,平均为1元/平方米。如北京市1996年为1.3元/平方米,1998年约为1.8元/平方米。即使是每平方米月租涨到2元,一套70平方米的住宅也只有140元,年租金不过1680元,如果按市场价买房,以每平方米 3000元计价,70平方米要21万元,按年利率8%计算,年息为16800元,月均1400元,相当于租金的10倍,买房当然不如租房,即使是有较高收入、有购房能力的人,也不愿意涉足商品房市场,这是我国住宅商品化的主要障碍。我国改革住房制度,取消福利性分房,同时实行货币分房制度,无疑为启动商品住宅市场、推动住房消费快速增长开启了大门。实行货币分房的制度公布以后,广东省 1998 年上半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85.38亿元,销售面积379.6万平方米,其中个人购房占73.6 %,比上年上升了2.9个百分点,已经实行或即将实行货币分房的佛山、 中山和广州市个人购房增长速度尤为明显,其中佛山、中山个人购房占了总销售面积的93%。据中国人民银行城乡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存款用于住房动机明显增强,在本次调查存款动机中,排在前五位的储蓄动机依次是:正常生活零用-24.7%,子女教育经费-13%,买房或建房-12.7%,买高档消费品-7.9%,养老金 7.4%。 动态观察,买房或建房动机明显增强,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增加1.7和2.6个百分点,而买高档消费品和积攒子女教育经费两项动机比过去有所减弱,分别比上季调查下降了1.1和0.5个百分点。其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存款储蓄户的储蓄动机,买房或建房的储蓄动机为15.2%,仅次于生意周转金的16.3%,位居第二,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增加2.3和2.4个百分点;与此变动相一致, 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存款储蓄户的买房或建房的储蓄动机为9.1%,排在第三位,分别比上季和去年同期增加1.1和1.4个百分点,这说明不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存款储蓄户, 其买房或建房动机均明显上升,但高收入阶层买房的储蓄动机远高于低收入阶层。可见,随着货币分房制度的推行,我国居民的住宅消费将会获得长足发展,从而带动房地产业以及装饰、建材业的发展。
②汽车等交通工具市场的适度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基本进入小康型,并逐步向富裕型迈进的前提下,代步工具的消费需求将日益增强。近年来,私人购车的比例不断提高,1997年私人购车占当年汽车销售量的比例已超过40%,差不多占据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私人汽车需求的增长点,首先是轿车,其次是微型客车、货车。去年,轿车的增长速度约为17%。另据报道,广州市1998年上半年私人购车比去年同期增长30%。此外,在住宅消费商品化普遍推行之后,人们对住宅的选择空间范围将会更大,城市近郊、甚至中远郊环境优美、价格低廉的住宅将会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之地,因此,完全有理由认为,目前正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新一轮周期的起点。有鉴于此,有关部门应放宽对私人购车的诸多政策限制,适当鼓励个人购车,这样不仅能大大促进中高收入阶层对汽车的消费需求,分流有效需求对消费市场的压力,而且还可以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国汽车、尤其是轿车工业的长足发展。
③电器市场的纵深扩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上升很快,但普及程度不尽平衡,尤其是市场潜力巨大的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仍较低;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电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的使用周期随之缩短,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音响等已进入新一轮的更新周期,因此加快家用电器产业的技术进步,不断开发新产品,对提高生活质量、平抑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④旅游、通讯、文化消费市场的多角度扩展。旅游、通讯、文化等非商品性消费,不仅可以在不增加物质商品供给的情况下,大量回笼货币,减少有效需求对消费市场的压力,而且对提高和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广州市统计局对城市居民抽样调查获得的数据表明,广州市居民非商品性消费逐年增加,居民用于非商品性消费的比重逐年上升,非商品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从1993年的15%上升到1997 年的23.5%,1997年非商品性消费支出人均超过2000元,比1993年增长196%, 其中,通讯、教育、旅游、文娱等的消费支出分别比1993 年增长350 %、200%、260%、150%。
3、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的政策含义
①产业倾斜政策:金融、税负等支持。政府应对新兴消费品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尤其应在信贷资金、税收等等方面施以优惠的政策,对某些产业及其产品的限制性政策应尽快取消,如对住宅性商品房开发所征收的过多、过重的费用应予以减免,并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对私人汽车购置、使用等环节所征收的各种费用亦应大力减轻。
②推动企业的兼并和联合,集中优势、协同开发。汽车以及家用电器、电子行业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进行必要的技术更新,进而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目前,我国一些行业重复布局,小而散,无法达到起码的规模边界,开发能力十分低下,产品成本与质量均无竞争力,汽车行业尤为严重,我国现有几百家汽车厂家,但全部汽车产量还赶不上日本丰田一家。因此,推动这些行业的联合与兼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满足广大消费者消费需要的重要途径。
③发展消费信贷,为汽车、住宅等大宗耐用消费品进入家庭提供支持。限制我国住房消费的主要原因除了福利性分房制度以外,住房价格过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从世界各大城市的情况来看,住房价格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例一般为2.8∶1至2.9∶1之间,但我国房价与居民家庭年收入的比例远高于此,1995年城乡居民平均全部年收入现金为4288元,而一套5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的价格在8—12万元, 房价与家庭年收入的比例高达20∶1或30∶1;同时,我国商品房价格还呈快速增长之势,据统计,1987年商品房的平均价格为408元/平方米,1996 年为1914元/平方米,10年间平均递增约为18.7%。住房价格过高以及增幅过快,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因此发展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非常必要。由于国情和政策限制,我国银行的房地产信贷业务向来重批发、轻零售,重生产、轻消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所占比例很小。据了解,国外个人住房贷款占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为30%左右,而我国只有0.3%。不久前, 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新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 使有关政策进一步放宽, 同时还将个人住房贷款规模由去年的100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000亿元。 今后应进一步完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制度,首先要考虑组建全国性的专门机构,统一管理住房公积金等政策性住房资金,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担保、贴息,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其次,要积极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全面参与住房金融业务,将信贷资金适当注入住房信贷,鼓励同业适度竞争,创新服务,改变当前银行住房信贷业务服务质量不高的局面;此外,还要积极建立和培育住房抵押贷款一、二级市场,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转移机制。
④培育和完善消费品市场,健全市场机制,为企业向新的消费市场空间扩展提供合理、正确的导向。
标签:银行存款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供求关系论文; 收入效应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