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本体论与语感教学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体论论文,语感论文,教学法论文,语文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语文教育要以语言为本体
凡事都有它的本体。音乐的本体是音符的组合,其核心是旋律(旋律是乐曲的基础,乐曲的思想、情感都是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美术的本体是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组合。体育的本体是肢体运动。如果脱离了本体或者本体不明,事物就会异化,就会走样。比如音乐课脱离了旋律训练,大讲乐曲的思想感情,大讲审美,只能是空泛不实的课。美术课脱离了线条、形状、色彩和谐组合的操作训练,一味搞美术欣赏,就无法完成美术教学任务。体育课脱离了肢体运动,大量灌输运动学知识,那显然是本末倒置的作法。
语文教育的本体是语言,语文课的目的就是教孩子们学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重点是书面语言)。2006年教师节,温家宝总理视察北京皇城根小学,听了一节语文课《奇怪的玻璃》,课堂上师生互动,说出了许多新型的“玻璃”材料。温家宝总理课后说,语文课固然要向学生传授一些知识,但更主要的是,教孩子们学习表达。说得真好!什么是表达?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就是表达。学习表达,就是学习课文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的。通过训练,达到自己能准确而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叙事状物。
有人会问:那语文课还要不要思想教育?还要不要思维训练?还要不要情感熏陶?还要不要知识传授?还要不要文化积淀?我们说,都要。语言是个载体,它承载着思想、情感、知识、文化,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要接受相应的思想、情感、知识、文化。“学习语言”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个性和本质特征。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不是研究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至于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知识传授等等,那是派生的任务,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与“学习语言”自然地和谐地融为一体的。如果脱离语文教育的本体——语言,而去一味追求“人文”,那必然会导致语文课的异化。要分清根本任务和派生任务,明确二者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姊妹关系而是包孕的母女关系。
二、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语感
说到语感,一般人都觉得很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语感并不神秘,它事实上存在于一切语言实际之中。通俗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这种感觉,凡是用语言的人都会有,大人有,小孩也会有。
科学地说,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语言的感受和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人们在长期语言实践和有意识的语言训练中,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文章图样、文意、文情、文序、文境、文术等,须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格”(指正确的格)越多,越固定,语感就越强。语感力强的人,看一篇文章,听一番谈话,不仅可以迅速领会其内容,还可以直觉地判断其正误优劣。与“格”契合若为正,为优;与“格”背谬为误,为劣。同样,在运用语言时,可以不假思索地(指不用考虑词语含义、语法规则、修辞手法、语言结构等)借助于“格”自由地表情达意,写出“得体”的文章,说出“得体的话”。语感的表现形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它依靠直觉思维而不依赖分析思维;其实质是感性蕴含着理性,直觉中积淀着思考。
语感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即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
所谓分寸感,指对语言合乎规范、合乎逻辑、合乎情境的感受能力。规范,包括语言的规范、词法的规范、语法的规范等等。长期大量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规范的语言,就会养成对语言是否合乎规范的敏锐感觉。逻辑,就是事理。合乎逻辑,指的是概念、判断、推理是否合乎情理。长期大量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合乎逻辑的语言,就会养成对语言是否合乎逻辑的敏锐感觉。情境,即语境,就是言语环境,具体地说,就是谁在何时何地对谁说什么话。长期大量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表现不同情境的语言,就会养成对语言是否合乎情境的敏锐感觉。
美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和谐感,指对书面语言材料(文章)整体上的多样性、理念上的搭配相宜和表达上的生动、流畅的感受能力。一篇文章的和谐,首先表现在总体上必须符合多样统一的要求。所谓“多样”,就是要尽可能地富于变化,如语音的抑扬顿挫、句式的变化、结构的参差、情节的波澜等等。如果没有变化,就显得板滞,缺乏活力。所谓统一,就是要服从总体组合关系的统一要求,如首尾的照应、布局的和谐、事件发展的一气贯通等。文章的和谐还表现在“搭配”上面,词语的搭配、材料的搭配、技法的搭配(综合运用)等。文章的和谐还表现在“表达”上面,如连贯流畅、生动形象等。长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和谐的成篇章的语言(文章),就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些“文章图样”(言语式样),就会产生对文章是否合乎和谐要求的敏锐感觉。
情味感,指对文情、文质、文势、语味的感受能力。文情,指文章中流露的情感、情绪,如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抑郁忧思,有的昂扬激越,有的静穆闲适。文质,指文章的质地,如有的自然简朴,有的华丽典雅,有的清新优美,有的凝重深沉,有的柔婉细腻,有的泼辣犀利。文势,指文章的气势,如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洒脱飘逸,有的舒缓从容,有的起伏迭宕。语味,指语言的韵味,如有的亲切动人,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弦外有音,有的褒贬抑扬。长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富于情味的语言,就会具有对语言情味的敏锐感觉。
三、学习语言要遵循的途径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感受是前提,领悟是关键,积累是基础,运用是目的。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理论意义上的语言学,而是实践意义上的语言运用。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从本质来看,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建构。学生语文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能力实践中,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生成语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我们认为“感受——领悟——积累——运用”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的唯一的正确途径。
“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提法,同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感知,理解,运用”,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过程。感知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反复进行,就可以获得知识。“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提法,出于对语文学习的一种全新的理解,认为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感悟过程。这种感悟,不是纯知识性的感知,它包括对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所负载的思想内容、文字符号组合的方式方法等等的总体的综合性感知和领悟。语言是思维和信息的载体,又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一篇文章、一个语段,甚至一句语,都是一个完整的综合体,它既包含思想内容,又包含情感情绪,还包括语言组合规则和语言运用方法等等。学习语文,主要不在于获取知识,而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惯、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感受,指对语言材料(包括内容和形式、思想和感情)的整体感受,这就不只是认知意义上的,还有情感上的。感受,不同于感知。感受,感同身受,物我一体;感知,认识事物,物我对立。领悟,主要指对语言运用巧妙的领悟,而不是指对思想内容和写作形式的透彻理解。积累,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孤立的词语积累,而是文道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成块语言的积累。成块语言的积累,不仅积累了语境中的动态词语,同时积累了言语范式,积累了知识和文化,而且从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语感、情味感方面综合收益,有利于提高语感能力。运用,指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而不是指孤立的语文知识的应用。“感知,理解,运用”符合学习知识的规律,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运用,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于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言语意蕴和语言规律的过程。
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沿用的也是这条“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经典语言材料的积累。一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背熟《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等。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老师才“开讲”。所谓开讲,就是对文本作些点评,点评哪个字妙、哪句话好、哪段文字精彩,都属于“语言表达”的范围,一般不讲语言知识,也不深究文本中所反映出来的道理。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悟力,自己吟咏,自己体会,逐步生成语感。传统语文教学还重视语言的运用。欧阳修说:“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语文教育主体论认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准确无误,更多的是从语文教学的个性、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的。如前所述,语文教育的本体是语言,语言学习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就必然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实践语言的能力。绝不能以教师的感性代替学生的感悟,不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式。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没有人能真正传授一种语言,只能提供条件让语言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自然地发展起来。”语文教育的本体,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主体。这是语文教学本体论的“以学生为主体”与一般倡导的自学以及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等主体的区别所在。如果不首先解决本体问题,只关注主体问题,照样不能解决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照样不能解决语文教学的异化问题,照样不能解决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让我们在语文教学本体论的观照下,“变讲堂为学堂”吧!
原标题:语文教育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