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王 阁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摘要: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巨著。马克思将生产关系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中,马克思对他所处时代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从生产力的发展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从资本的增值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从人的发展逻辑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应用对生产的影响的分析仍然适用于今日。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启示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应是全人类的解放。

关键词: 科学技术;机器;政治经济学;《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都在讲“再工业化”,2012年2月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4月德国推出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报告,2013年10月英国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015年3月我国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工业化’,实质上就是用新技术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1](p77)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基因编辑、3D打印等技术日新月异,由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人类自身存在状态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在哲学、伦理学与制度层面上的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包含着内容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充满了哲学辩证法的色彩,并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中。《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包含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重要文本,其中有著名的《机器论片段》。① 即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六本笔记本第43页到第七本笔记本第5页的内容,相当于中译本的《固定资本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节(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8—110页),马克思通过阐述机器体系与劳动的关系,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 从《手稿》中可以直接获取马克思研究自然科学知识的依据,还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动力以及科学技术异化等问题的深入剖析。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考察在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没有对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由科学知识的应用而形成的生产技术的考察,就无法架构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货币、资本、劳动、机器等核心概念。没有对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应用的批判,就没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本主义反思。生产力的发展逻辑、资本的增值逻辑、人的发展逻辑是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对科学技术认识的逻辑线索。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思想对于我们理解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在工业领域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审视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1.0 g,研成细粉,过65目筛,精密称取0.5 g,置于25 mL量瓶中,加“2.2.3”项下内标溶液1 mL,加甲醇20 mL,超声(功率:600 W,频率:40 kHz)处理30 min,放冷,加甲醇定容,摇匀,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一、《手稿》中对科学技术的考察及其作用

科学与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西方自然科学的起源来看,自然科学脱胎于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来自人类对世界本源的思考。技术则来自人们的现实生存需要。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还是相互分离的,当时的技术发明多来自工匠。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的改进才越来越多的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马克思生活的19世纪正是科学与技术合流,科学技术化蓬勃发展的时期。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既对当时的自然科学知识进行了大量摘录、评注,也对机器大工业背景下科学在生产、交换、消费、分配中的技术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居民通过“环保大作战”回答环保小问题换取游戏券,在游戏中了解环保知识;“宝圈套环&垃圾分类”将垃圾模型丢入相应的干垃圾桶、湿垃圾桶、有害垃圾桶、可回收垃圾桶中,让居民有直观的印象。“环保易物”,居民将废报纸、废旧电池、二手书籍兑换长寿花。“文明养宠宣传”,居民签下文明养宠承诺书,将文明养宠文化在生活中实践,当天共签署承诺书50份。

(一)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考察及其作用。

马克思非常关注自然科学知识新的发现和发展。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自然科学知识进行了大量摘录和评注并将其运用到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这些自然科学知识涉及化学、力学、解剖学、数学、物理等。在阐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时,马克思用解剖学作了生动的比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2](p47)以此来说明对资产阶级社会这一最发达和最复杂社会形式的研究是理解历史上一切社会形式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以此指出了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运用自然科学中的知识和现象来说明政治经济学的现象和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例子在《手稿》中随处可见。例如,马克思用“自然界中的元素和化学物质的消费是植物的生产”[2](p31)来说明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即消费直接也是生产。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物化载体——机器,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在1850年9月到1853年8月写作的《伦敦笔记》中,马克思就对有关工艺学的历史进行了大量摘录,并形成了关于工艺学史的摘录笔记。《手稿》中,马克思非常重视拜比吉的《论机器和工厂的节约》(1833年巴黎版)、尤尔的《工厂哲学》(1836年布鲁塞尔版第1卷)、彼·盖斯克尔的《手工业工人与机器》(1836年伦敦版)、罗德戴尔《论公共财富的性质和起源》(1808年巴黎版)等著作中对机器和机器体系的分析。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是以英国的机器大工业为典型分析对象,并以纺织业(包括毛纺织业、棉纺织业、丝纺织业等)为典型分析案例,说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资本家会采用机器、影响机器改进速度的决定性因素、机器的使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从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是由于机器的不断改良形成的。利用化学规律的染布技术、捻丝技术、纺织机的改良、高炉产铁技术、玻璃制造技术、象限仪的发明等等都是马克思关注的科学进步的技术应用。

在《手稿》中,马克思以生产为出发点。生产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生产自身的物质来源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的手段得到增强,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这就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资本的目的是使自然界服从于人的需要,人类敬畏自然的态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裹挟下烟消云散。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空间,人类直接从自然界中再生产自身。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还包括种的繁衍,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不仅仅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领域,还逐渐应用于人类的生物体自身。2018年11月“贺建奎事件”引发了国内外对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广泛争论。基因编辑技术使自然存在的人变为“人造的人”,这使人对人自身的认识变得混乱。其实自人类诞生始,人类就开始将科学技术作用于人自身,但那时只是对规律的偶然发现,人类还未形成对科学知识的理性认知。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之所以引发争议,是因为人们对该项技术应用的不可控性,不可预期性的恐惧。如果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目的是治疗性的,以减轻人的痛苦,使人获得健康,这项技术将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果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目的是增强性的或颠覆性的,人类自然进化的进程将会被打乱,人之自然存在状态将不复存在。[5]人们普遍呼吁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突破人类道德与伦理底线。现代社会秩序的形成一方面靠积淀于人类文化基因中的伦理道德,另一方面靠现代法律与制度体系。科学技术的应用必须以人的自主性存在为尺度。这就需要对科学伦理的理性规范。

(二)马克思对技术应用的考察及其作用。

该矿体为(构造)蚀变石英脉型辉钼矿。地表出露长度约212 m,厚度1.49~2.48 m,产状15°∠70°,沿走向有收缩现象。矿石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钼矿、褐铁矿、黄铁矿、钼华,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蚀变主要为硅化。围岩为蚀变较强的中粗粒二长花岗岩,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晰。沿构造蚀变石英脉两侧围岩产生硅化、钾化蚀变,距石英脉越近,围岩的蚀变亦越强,反之则蚀变逐渐减弱。钼品位0.030%~0.063%,平均0.044%。

在《货币章》中,马克思通过比较金银和其他金属的矿物学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地质性质等来说明不同金属能够成为货币这一能够用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的历史。为了说明不同金属的性质和价值比例的变化,马克思摘引了大量文献。① 这些参考文献包括:《对到澳洲去的移民所作的关于金的讲演。在应用地质博物馆的讲话》1852年伦敦版;杜罗·德拉马尔《罗马人的政治经济学》1840年巴黎版第1卷;约·弗·赖特迈埃尔《古代民族采矿和冶金的历史》1785年哥丁根版;威·杰科布《贵金属生产和消费的历史研究》1831年伦敦版第1卷;西尼尔《关于取得货币的费用以及私人纸币和国家纸币的某些影响的三篇演讲》1830年伦敦版;热·加尔涅《从上古至查理大帝在位时期的货币史》1819年巴黎版第1卷;古·居利希《关于当代主要商业国家的商业、工业和农业的历史叙述》1845年耶拿版第5卷;赛·贝利《货币及其价值的变动》1837年伦敦版。 马克思对金属自然属性的考察不同于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金属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通过剥掉货币的金属形式去考察货币所反映的社会关系。

科学知识的具体应用体现为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的作用是巨大的,马克思关注的是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的进步作用。在《货币章》中,马克思指出,由于力学和几何学的发展,开采技术取得了进步,开采技术的进步会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各种金属之间价值比例的变动产生影响。由于各地区金矿和银矿的蕴藏量不同,开采金银所用的劳动时间不同,各地区金银的价值比例不同并且处于变动中。金并不总是比银的价值高,而是由于贵金属开采技术的进步才使银变得便宜。最初的掘金和淘金是简单的劳动,而采矿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科学和技术。[3](p342)

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本身,也使各个工业部门产生普遍联系。农业要建立在科学经营的基础上便需要机器、需要来自远方的化肥和种子,那么,机器制造厂、对外贸易、手工业等等就成了农业的需要。[2](p524)同样,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来的联系的普遍性不仅表现在各生产部门之间,也表现为世界历史由相互区隔的区域史变成相互联系与统一的世界历史。交通运输工具是创造贸易的物质条件,一切民族与国家通过贸易与分工变得相互依存。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资本能够超越一切空间界限,用时间消灭空间。

二、《手稿》中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逻辑线索

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逻辑线索在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的分析中得以体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最直接的表现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逻辑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资本的增殖逻辑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终极追求,因此产生了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人的发展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科学技术的应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改变了人的存在状态,科学技术一方面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异化又导致人的异化。

(一)生产力发展逻辑与科学技术的应用。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科学技术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之一。劳动者掌握科学知识,并通过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从而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劳动者的活劳动包括脑力和体力,并通过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资本要想取得多大的发展就得在多大程度上运用人类头脑中知识的力量。

劳动资料是人类头脑的器官的外化,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是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现实物质力量。作为劳动资料的机器在生产中的使用,使生产过程表现为从简单的劳动过程向科学过程的转化。科学力量是资本不费分文的生产力,“资本只有通过使用机器(部分也通过化学过程)才能占有这种科学力量。”[3](p168)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取决于劳动时间内“动因的力量”,即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并且这种“动因”所产生的强大生产率与生产这些“动因”所花费的劳动时间不成比例,而是取决于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马克思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3](p102)马克思通过实例说明了固定资本的代表——机器,在生产中的使用带来的劳动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和资本增值速度的变化。

科学技术也通过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提高生产力。劳动对象既包括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物质也包括经过后天加工的原材料。人类劳动最初的劳动对象大多直接来自自然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中物质的性质了解越深入,就越能不断发现和改造出新的物质形式,发现物质的不同有用形式,从而扩大劳动对象的数量、种类和用途。正如马克思所说,“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同样要发现、创造和满足由社会本身产生的新的需要”。[2](p389)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良就是发现了物的新的有用属性。蒸汽机作为机器的动力装置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大提升了生产力。此外,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扩大劳动对象,还能提高劳动对象的利用率,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由于每一缕灯光都是从一点发出来,在周围空间呈现辐射状。飞蛾根据进化的习惯,依然保持跟每一缕光线相同的夹角飞行。最后的结果,就是旋转地一圈一圈坠入灯光的中心。飞蛾的飞行曲线被称为斐波拉契螺旋线。它描述的就是一个在辐射状的网格图里,按照和每条辐射线保持固定夹角的曲线模型。

生产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指出,“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以及和它有关的其他一切科学的发展,又和物质生产的发展相适应。”[3](p100)当大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科学都被用来为资本服务的时候,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是前所未有的,“科学在直接生产中的应用本身就成为对科学具有决定性的和推动作用的要素。”[3](p99)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层面,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力量持乐观态度,认为科学技术的力量能造福于整个社会。

(二)资本增值逻辑与科学技术的应用。

资本的增殖逻辑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只有当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增殖资本时,资本家才会投入代表科学技术进步的物质载体——机器。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论述了资本会采用机器的情况及作为劳动资料和固定资本的机器体系的形成对剩余价值率、利润率与活劳动的影响。资本的唯一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机器首先具有节约必要劳动和创造剩余劳动的特征。马克思通过引用他所处时代棉纺厂的实际材料说明机器的采用对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之间比例的影响。当使用机器节约的时间比制造机器用掉的时间多时,机器才会被采用;当被替代的活劳动的价值大于机器的价值时,机器才会被采用;当机器能使工人将自己更多的时间替资本劳动时,机器才会被采用。在这些情况下,固定资本才能使资本实现增殖。自然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使机器体系得以形成,机器体系拥有统一的动力装置,传送装置。自动的机器体系使劳动积聚,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器体系还使材料节约,同等数量的原材料可以生产出比以前更多的产品,生产同等数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量减少。机器体系成为固定资本得以增加剩余价值,获取利润的最有效形式。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和哲学分析对于今天重新审视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结果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在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进行批判的同时,马克思也设想了共产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的运用。

就单个资本家而言,改良机器的动力来源于超额利润。在专利有效期内或当竞争还未使价格下降时,发明的所有者可以获得超额利润。随着市场竞争,超额利润会回归到平均利润率的水平,此时就需要新的发明创造。但机器改良的进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机器的大规模使用一方面会造成工人人口过剩,工资降低,从而出现工人罢工;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生产过剩。这使资本驱动的机器改良进程变缓。

我们使用了光圈优先模式,将光圈设置为f/2.8。这样可以保证背景是模糊的,而玻璃球中的景象仍然是清晰的。既然用了大光圈,ISO 100就足够了。手持拍照就可以,无须再使用三脚架。

使用机器的另一个特征是,人类劳动借助于机器可以制造出没有机器就绝对创造不出来的东西。新产品的出现和新的需要的产生都是资本借以实现增殖的条件。在“棉花变成纱,纱变成布,布变成印染布,印染布变成衣服”[2](p329)的过程中包含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棉花的物质形式由于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而不断变化,由一种使用价值转变为另一种使用价值,物品最终成为人们直接的消费品。在这个过程中,棉花的附加值也不断提高,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增殖。新的产品的出现要求扩大流通范围,扩大消费范围,这就必然驱使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孤立的存在由于交通、航海技术的进步被联结在一起。交通运输工具是进行交换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指出,“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用时间去消灭空间。”[2](p521)因此,资本会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以降低运输成本,并能到达最遥远的市场。

(三)人的发展逻辑与科学技术的应用。

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的同时,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的科学技术的异化,使科学技术成了阻碍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反向力量。在机器大工业中,人成为“机器的附属”或“附属的机器”,人的主体地位被无生命的机器替代,人反而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机器的使用原本可以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自由时间。但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机器具有延长劳动时间的趋势。机器的发明创造能最大化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都得到增加。在马克思刚刚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时,就关注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下工人劳动异化的问题。科学的力量通过无生命的机器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的力量。但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始终抱有乐观主义的态度。资本将生产力、知识和一切财富都变成了从事劳动的个人的本身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这些对立的形式本身都是暂时的,这些对立形式将产生出消灭它自身的现实条件。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的解放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首先在生产力层面上为人的解放创造条件。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之一,这建立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之上。现实的人的需要首先是生产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增加物质产品的数量,还可以增加其丰富性,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人的本质的实现。自由时间也是个人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当人们用来生产满足自身物质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大大降低时,人们才有机会从事可以使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看,节约劳动时间可以看作生产固定资本,这种固定资本就是人本身。”[3](p108)固定资本指机器,机器在生产中的使用能够缩减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固定资本(机器)也就是生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本身,因为机器的使用能增加人们从事自由自觉活动的自由时间。当人们有了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时,也就有了进一步发展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

当诗人提及英苏战争后又矢口否认。这句诗同前文的“她到底在唱什么?”相呼应,旨在强调歌声内容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构成诗人的逃避性书写。在诗人笔下,少女也变成了言说的主题不定以及滔滔不绝的疯癫者。诗人通过赋予少女的歌曲非逻辑的话语内容,试图掩饰英格兰的暴力行径。虽说少女的疯癫是帝国权威压抑的产物和证明,但是少女不屈的抗争意向、歌声千方百计寻求出路的破坏性力量,足以带给帝国震撼,令他们终于看到,拒绝战争暴力的少女是怎样不遗余力地在向全世界呐喊并揭露帝国的罪行,疯癫由此成为少女的一种颠覆之途。在接下来的诗行中,华兹华斯的殖民者本性愈演愈烈,他甚至为帝国战争作合法性辩解:

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也充满了人本主义意蕴和人文关怀,并非是“科学技术决定论”或“生产力”决定论。[4]首先,人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了人自身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物资来源于自然界,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人类与自然界互动的最有效手段。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仿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3](p102)人是科学发现的主体,也是技术发明的主体。任何发明创造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智力的运用。马克思看到了科学技术中人作为发现者、创造者、使用者的主体性地位。科学的力量“要具有一种由劳动创造的,即以物化劳动的形式存在的基质,从而本身是价值,它们才能在直接生产过程中被使用”。[3](p168)在马克思的分析中,科学力量的“物化劳动形式”是机器。人的活劳动与机器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

三、《手稿》中科学技术思想的当代启示

观察组患者的6h乳酸清除率为(40.82±12.36)%,对照组患者的6h乳酸清除率为(25.31±9.31)%,观察组患者的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应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数学知识是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性知识。数学知识的运用在《手稿》中显而易见。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比例的变化、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计算都需要用数字说话。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也开始了他对数学的研究。数学是马克思的“精神修养”方法,是闲暇时间中的自娱自乐,也是研究经济学问题的方法和工具。但马克思对数学的研究不同于数学家,马克思更关注数学研究中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和数学中蕴含的哲学思维,并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对资产阶级社会运行规律的分析中。

白阳企图解释:“你听我说,刚开始的确是这样,但是后来……”话说到一半他忽然醒悟了过来,像是不认识似的重新打量着何冰,慢慢地道,“你找人查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自由时间的存在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时间。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不从事劳动,资本家的时间是不创造价值的时间,资本家的时间都是自由时间。而工人即便是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也必须从事劳动,所以资本家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机器的使用对工人工作日时长的影响。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在机器上的应用成了延长工人实际劳动时间的手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自由时间的多少。在马克思诞生后的200年时间里,机器由自动的机器体系向智能化机器体系发展。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机器的使用与工人的失业之间的关系,并出现了捣毁机器的“卢德主义”分子。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仅担心工厂工人被机器取代,还担心诸如翻译人员、律师、会计、医生等职业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作为智能化的机器,是生产力发展的代表,无疑具有节约人类劳动时间的功用。但需要规范的依然是其使用目的,要避免人工智能的资本主义应用。

科学技术作用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人类赖以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已不再是自然时空,而是经由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社会时空。[6]人的自由时间的获得一方面体现在生产中,另一方面人们在生活领域也能从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道路交通的发展,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节约了人们的出行时间。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一切技术发明都与节约时间有关。科学技术形塑着现代人的时空观。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2](p480)现代科学技术在实现人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的同时,也在遮蔽人的交往范围。以智能检索为例,搜索引擎会根据一个人一段时间内的检索习惯、检索内容,向人们推荐内容,使人们无形中接触到的内容变得单一而非多元。人们应该保持警惕,避免此类软件将人带入狭隘的境地。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效用应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7](p338)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是不可持续的,在1857—1858年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从美国开始,席卷了欧洲所有大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写作了《手稿》,深刻批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一轮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各国都将科技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钥匙。未来预测大师杰米里·里夫金首次提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他指出我们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世纪的最后阶段,人类急需过渡到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工业模式,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建立在互联网与新能源相结合的基础上。[8](p9)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认为,我们已经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是数字技术。[9](p4)无论人们给本次工业革命冠以什么样的名称,可以肯定的是本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新能源、新材料、数字技术等。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必然要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数字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通过互联网的互联互通,能为制定经济计划、生产决策提供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弭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危机。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方面。政治、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可持续发展。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就开始依赖于化石能源。在马克思所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渡时期,煤炭依然是主要能源。在马克思对机器运转的分析中,多次提到煤炭和机油等等作为辅助材料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进入二十世纪,石油作为主要能源,其价格的波动更是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寻找化石能源的替代品。这既关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生态环境的改善。技术手段在社会治理上的直接作用,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还未体现。但在现代社会,社会治理中先进的技术设备的运用有助于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智能化。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应是全人类的解放。

个体的人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条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世界历史由区域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之一。地方的、分散的、孤立的存在逐渐发展为普遍联系的存在。交通工具的进步,世界市场的形成不仅促进了贸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更重大的意义是人的交往范围的拓展。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意义是全世界的无产者具备了联合起来的条件。在当代语境下,世界历史形成的重大意义是使个体的人的解放上升为全人类的解放这一宏大课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联系,整个人类社会日益变得风险共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很有可能重塑人类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以及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随之而来的将是全面的社会变革。但科学技术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将会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效益大大降低。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与利润分配格局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差异,各国之间的技术鸿沟会加大这种差距。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造成各国之间技术鸿沟拉大的原因,而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与体制的多重作用下形成的。在信息化时代,技术鸿沟的一个突出表现是“数字鸿沟”。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在掌握信息技术与掌握信息上的不对称使全球的社会不公正拉大。各国既面临着“数字机遇”,也面临着“数字挑战”。由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的担忧也具有全球性意义,尤瓦尔·赫拉利指出,“对大多数的现代工作来说,99%的人类特性和能力都是多余的。人工智能要把人类挤出就业市场只要在特定行业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就已足够。”[10](p290)由于技术在社会中无孔不入的应用,99%的人将成为无用阶级,极少数的技术精英的统治将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与政治的不平等。

为迎接新兴技术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形成全球共识至关重要。为消弭技术鸿沟,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帮扶,打破技术垄断,实现技术共享。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使资本主义以前的一切社会形态发生解体。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又会以同样的方式使资本自身发生解体,从而迎来的将是科学技术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重新回归到人本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刘海龙.马克思科学技术观的人本意蕴[J].社会主义研究,2011,(3).

[5]陶应时,王国豫.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考究——基于人的完整性视域[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2).

[6]张明仓.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3).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9][德]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M].李菁,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10][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7.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77(2019)08-0014-07

作者简介: 王阁(1995—),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 豫

标签:;  ;  ;  ;  ;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