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论文_仲文燕

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论文_仲文燕

仲文燕

江阴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通过对 ICU综合征患者的病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研究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ICU 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分析患者中存在的引发 ICU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ICU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结论 随时评估患者、预见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出系统的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预防 ICU综合征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ICU 综合征;心理护理;护理干预

ICU综合征是指在 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病症,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患[1],它可加重患者的现有疾患,造成不良预后。因此,了解其原因并进行分析,制定配套的护理措施,为减少 ICU综合征的发生,降低 ICU患者住院天数,加快患者康复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 我科 2013年4月-2015年6月共收治患者115例,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32例,经过相关检查或精神科会诊后确诊为 ICU综合征25例,发生率21.73%。其中男性 19例,女性6例。年龄32~89岁,平均 59.5 岁。25例患者中23例既往无神经、精神障碍病史,2例有脑梗死病史。原发疾病:急性重症胰腺炎3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术后3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复合伤8例,呼吸衰竭3例,感染性休克2例,肾功能不全1例,肺癌术后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

2发生 ICU综合征的原因

2.1患者因素

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情况等均是影响 ICU 综合征的发生因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老年男性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武秀娟[5]认为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使患者对原发病和手术打击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易出现情绪状态的变化,从而导致 ICU 综合征的发生。另外 1~5 岁的患儿发病率也比其他年龄段的患儿高,可能与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而容易缺乏安全感有关。大部分危重症患者,由于对凶险的并且缺乏心理准备,认为会危及生命,因此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和威胁感。经济基础差、自费的患者,由于过份担心医疗费用而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甚至拒绝术后监护和治疗,从而容易引起 ICU 综合征。患者曾经被迫暴露身体:使平时生活自理的患者感到羞愧,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和人格受到侵犯,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2.2环境因素

视、听觉超负荷:ICU 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病室嘈杂,患者终日看到的是密集的监护与治疗设备、医护人员忙碌工作的背影,昼夜不灭的灯光和看不到日历让人丧失时间感。听到同室病友痛苦的呻吟声或者目击了其死亡,更易产生很强的心理压力。长时间听到的是监护仪和其他治疗设备的报警声、让人丧失安全感,无法安静休息。Kahn等认为 ICU 噪音污染主要来自于谈话,监护仪报警,呼吸机,这3类报警分别为 26 %、20 %、8 %,这些均会导致患者听力负荷加重,导致患者产生高度的焦虑,烦躁。国际噪声协会规定,日间噪声应低于 45 dB,夜间噪声应低于 20 dB。但据调查报道:ICU 中平均噪声为 70 dB。夜间噪声为 65dB。噪声可刺激交感神经,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疼痛加剧和影响睡眠。

2.3手术因素

直接进行脑手术或脑手术后伴有脑血流减少,血管栓塞,开胸手术的患者或开胸术后有低心输出量症候群,创伤或大手术后伴有高热,大手术情况复杂,时间过长都可导致本征的发生。

2.4药物因素

药物及体液 如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不齐,当静脉滴注速度达到 4 mg/m in时,大部份患者可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1],本征还与血中电解质失衡有关,可直接或间接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紊乱。

3护理对策

3.1强化基础护理

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 ICU 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在为患者擦浴、导尿、灌肠等处置及患者大小便时,随时给予遮挡,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感到被尊重,防止其躁动不安、抑郁的产生。

3.2改善环境

要及时处理各种报警声,合理设置报警音量;夜间要注意把灯光调暗,制造睡眠环境,合理安排患者的睡眠时间;不要在患者身边讨论病情,以免患者片面地听到讨论内容,情绪发生变化;抢救同室患者时也注意保护患者,拉上床帘和屏风。

3.3创造积极的语言及操作环境(1)护士与患者应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归宿感。(2)熟练掌握 ICU 内所有仪器的性能、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并能对有关数据、图像、检验结果做出正确分析与处理,对患者说明使用仪器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减轻其烦燥不安。当监护仪报警时,沉着镇定,反应迅速,避免造成紧张气氛。

3.4心理护理

患者与医务人员建立强有力的信任关系,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3],护士在术前应访视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介绍 ICU环境,必要时让患者接触病房,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及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使患者事先有良好心理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发生。对老年性格内向、既往病史中有过脑外伤、精神失常等患者,术前让患者熟悉一下有关的护理人员,使患者对理人员产生依赖感,对紧急进入 ICU患者做好紧急的抢救后,争取时间进行心理护理,说明重症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关减轻心理负担,术后允许家属探视可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分离的恐惧。

4讨论

临床工作中,ICU 综合征患者日益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 ICU综合征的防治措施,并强调预防干预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是与患者接触最密切的群体,应注意随时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有预见性的、针对患者不同的情绪障碍给予耐心的、个性化的护理,使患者减少情绪障碍发生的频次和严重程度。责任护士要加强与患者沟通,多方面采集其心理信息,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疏导及疾病宣教,以预防 ICU 综合征的发生。对于已发生 ICU 综合征患者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把危险因素控制到最低点,充分调动患者的自身心理防御机制,使其尽快康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创造舒适的病室环境,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这些因素在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中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之,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明确诊断、对症处理是对预防 ICU 综合征发生,缩短 ICU 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7.

[2]Mc Guire BE,Basten CJ,Ryan CJ,et aI.Intensive care u2nit syndrome:a dangerous misnomer[J].Arch InternMed,2000,160:906 - 909.

[3]高小红,陈丽霞,姜香云.ICU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2,4(12):942 - 944.

论文作者:仲文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论文_仲文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