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艳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200)
【摘要】 目的:在对成人麻疹临床护理效果深入观察的基础上,客观评价适合成人麻疹病患的干预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其预后水平。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2年04月~2015年07月接收的21例成人麻疹病患(实验组),护理工作中选择整体护理;同期再选取20例成人麻疹病患(对照组)作对照,护理工作中选择一般护理,客观比较2组入选病患的临床指征。结果:上述入选病患中,护理后实验组入选病患有效率95.24%,对照组入选患者有效率70.00%,2组对比有差距(P<0.05)。结论:基于成人麻疹病患,在治疗的同时开展综合护理方案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病患临床指征,而且还能提升其配合度以及依从性,是提升成人麻疹病患临床效果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关键词】 成人麻疹;整体护理;一般护理;有效率;复发率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16-02
对于成人麻疹病患,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之后仍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会给病患正常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治疗的同时,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干预方法,对于提升病患治疗的效果、改善病患生活水平以及生存质量尤为重要[1]。为了评价成人麻疹临床护理价值,笔者选择21例成人麻疹病患作本研究重点研究对象,同时选择20例成人麻疹病患作对比,在护理工作中分别予以整体护理和一般护理。在对所有入选病患护理情况、预后情况深入分析的同时,对各项数据进行客观对比,重点分析提升成人麻疹病患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水平的干预方案,介绍如下。
1.资料来源与护理方案
1.1 资料来源
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2年04月~2015年07月接收的21例成人麻疹病患(实验组)。年龄结构:20~58岁,平均年龄(42.1±1.12)岁;性别构成:女性共有10例,男性共有11例。同期再选取20例成人麻疹病患(对照组)作对照。年龄结构:22~59岁,平均年龄(42.6±2.05)岁;性别构成:女性共有9例,男性共有11例。通过深入分析2组入选病患的各项资料,并没有发现过大差异(P>0.05),值得进一步对比。
1.2 方法
护理时,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即予以用药护理、高温护理以及心理指导等,实验组入选病患选择整体护理:
1.2.1心理指导。由于麻疹病患的治疗程序较困难,所以难免会担心自身治疗受到影响,极易形成紧张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给病患详细介绍科室情况,并给予病患及时隔离,予以讲解医院部门布局情况、科室师资力量以及硬件设备等信息。与此同时,由于大量病患都不了解疾病专业知识,所以护理人员还要详细介绍病患疾病专业知识、病情变化趋势、临床诊疗方案以及护理方案等,告知病患日常护理的正确操作程序,在合理调节病患情绪的基础上,帮助病患形成治愈信念。
1.2.2隔离护理。指导病患佩戴口罩以及定期洗手,确保病房的通风性。将病房温度设置在18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50%至60%之间,并且定期开窗通风,防止穿堂风出现,避免冷风对病患产生影响。同时,定期对病患住院环境进行紫外线消毒,每天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当护理人员进入病房以前,还要穿上隔离衣,严格控制家属探访次数,避免出现交叉性的感染。此外,对于病患使用的餐具,应采取专人专用方案,用完后还需以沸水浸泡煮半个小时。
1.2.3瘙痒护理。皮肤瘙痒属于麻疹病患中的一种多见型并发症,一旦病患出现皮肤瘙痒症状,需给予病患穿着柔软、宽松的纯棉内衣,并且尽可能避免挠抓皮肤以及热水烫洗,防止瘙痒病症加剧和感染发生。同时,尽管热水烫洗有助于缓解病患皮肤组织局部的瘙痒症状,但由于其血管始终处于紧张状态,因此会释放出大量过敏原,以至于病患皮肤受到刺激。鉴于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让病患入住冷气病房,采取听音乐、看电视、看书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进而缓解病患的疼痛。
1.2.4饮食指导。护理人员要安排病患定期进行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G检测,并嘱病患尽量避免进食带有刺激感的食物,给予患者食用清淡类食物,以新鲜果蔬、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
1.3 效果评定
如果病患皮损、皮肤瘙痒等病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表明效果显著;如果病患皮损、皮肤瘙痒等病症已经明显减弱,同时病症发作的次数也有所减少,表明效果一般;如果病患皮损、皮肤瘙痒等病症均未得到改善,甚至有加重现象发生,表明无效[2]。
1.4 资料统计
本研究所有数据都选择SPSS20.0统计学专业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对于文章中的一般资料,选择(x-±s)作代表。客观对比各项临床数据后,如果2组之间的数据有明显差距,且存在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就选择P<0.05予以表示。
2.结果
上述入选病患中,护理后实验组入选病患有效率95.24%,对照组入选患者有效率70.00%;实验组入选病患复发率4.76%(1/21),对照组25.00%(5/20),2组对比有差距(P<0.05),数据见表。
3.讨论
麻疹本身属于十分常见的临床性皮肤反应疾病,当人体患上该病症后,可能会出现咳嗽、高热、红肿以及黏膜血管出现扩张等表现。不过临床上麻疹是可以根治的,而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机体内会存在抗体,患者在4年内再次犯病的几率比较小[3]。不过,麻疹病患的治疗过程比较复杂,且较为困难,不仅会给病患带来瘙痒感,而且还会对其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必须优化其救护程序。
近年来,综合护理手段已经在成人麻疹病患中得到推广,并且已经取得显著成效。而在开展综合护理程序时,护理人员要向病患说明治疗与护理的目的、方式以及各种注意事项,使病患能够主动、积极配合治疗。不仅如此,由于麻疹病患的具体病因难以确定,而且复发率非常的高,所以为了有效降低病患的复发率,护理人员还要引导病患规律生活,通过注意其日常饮食习惯,在增强锻炼的基础上,提高病患免疫能力。除此以外,当病患出院时,护理人员还要向其交待各种用药事宜,避免病患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4]。
本研究的入选病患中,实验组入选病患选择整体护理,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发现护理后实验组入选病患有效率95.24%,对照组入选患者有效率70.00%;实验组入选病患复发率4.76%,对照组25.00%,2组对比有差距(P<0.05),这与王丽颖[5]等人观点相似。
研究表明,基于成人麻疹病患,在治疗的同时开展综合护理方案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病患临床指征,而且还能提升其配合度以及依从性,是提升成人麻疹病患临床效果的重要手段,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康建荣.68例成人麻疹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59-60.
[2]张敏.成人麻疹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28(7):123.
[3]王爱梅,等.围孕期妇女孕前麻疹和风疹防治认知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3,43(06):408-409.
[4]张柳,等.临床路径在麻疹病人诊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C):824.
[5]王丽颖,等.麻疹患者115例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2(04):323-326.
论文作者:张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病患论文; 麻疹论文; 成人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有效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皮肤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