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4
摘要:《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需要经过长期努力,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针对学生现状,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学习力学知识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建筑力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探讨
1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的心态、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等与从前有明显差别,这也使得提高力学学科教学质量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现归纳一下,大体有如下几点。
1.1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变化
在12年的应试教育下,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知主体的地位属于被动接受状态,习惯于教师主导下的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方式,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多年以来力学教学讲求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逻辑的严密性、结构的严谨性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教学中较多地进行力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基础较弱的三本院校学生来说,较多地进行力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难以接受。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市场需求等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关注学习这门学科的实用性。大多三本院校学生不太关心或不太愿意进行冗长繁复的公式推导,难以接受全篇的理论知识的讲授。
1.2教学实训和实验条件
近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师生比例降低,力学课通常采用大班授课方式,虽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师生的交流机会减少,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跟踪和指导。由于力学实验室建设规模有限,学生在实验课时无法做到人人上手操作。更重要的一点是,现有的力学实验课程主要是验证有关力学理论的正确性,缺少创新性、工程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内容。
1.3学生对教学改革抱有期望
通过沟通,笔者认为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改革的呼声较高;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互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设计出问题情境,增强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2《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探讨
2.1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学生长期受教育过程中,较大程度是以“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而随着学情的变化,尤其是三本院校学情的发展变化,必要的改进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到”,这才是效果和目的,“教学”只是手段,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这样的观念溯本清源,重新树立了以学生和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就《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来说,它是学生进入土木类专业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具体做法如下:(1)配合选定的教材,编制适合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强化学生从抽象模型联系具体模型,以及从具体模型到抽象模型的抽象化思维的训练。(2)适时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讲授“荷载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时,先回顾前面所讲的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画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方法,指出这种方法必须先建立方程再根据方程画图,过程烦琐。接着提出问题———“不写方程能不能画剪力图和弯矩图?”(3)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原理的学习,鼓励学生尽可能将所学的原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相应的力学知识点app,按课本目录添加,设置链接,便于学生查找、学习;设置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在上课期间,可以用app进行测试、抢答等互动,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点联系的内容后面可以有适量的习题,有些习题的答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能够更直观,帮助同学们理解。
2.2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和完善建筑材料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建立建筑资料室,陈列各种规范规程、法律法规文件、土建类中外文期刊、标准图集、定额、标准等专业技术资料。建设房屋模型制作室,钢筋工、模板架子工操作实训室,让学生学会脚手架和模板的搭设;在钢筋下料实训中,让学生学会钢筋的绑扎、钢筋保护层的支设、钢筋弯钩的加工及钢筋工程的质量检验等。
2.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采取派出进修,引进具有施工经验的教师等多种形式,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一方面鼓励在职专业教师通过参与产学研究、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参加注册执业资格考试等形式,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施工现场,每年在施工企业锻炼最少保证达到两个月。成立产学合作办公室,全面负责教师企业锻炼的岗位落实、过程检查和结果考核等工作,严格规范组织实施程序,使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落到实处,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招聘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通过他们与专任教师的交流、沟通与影响,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效地缩短职校与企业、理论知识与岗位操作的距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4加大行为导向课程模式比例。
现行的课程模式有两种:知识导向课程模式(以学科为基础陈述知识)着重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行为导向课程模式(以实践为主线,通过观察、模仿、练习形成技能)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结合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从行为导向教学法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更符合教学规律的。具体来说,应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采用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将具有跨学科的特点,使得整个建筑施工课程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如以施工员等施工技术岗位职业情境为教学的参照系,让行动成为学习的起始点,并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行动来学习”,而行动则尽可能地由学生自己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检查、独立修正和独立完善,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或行动来培养和提高职业能力。
2.5实验的改进
力学实验目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对此兴趣有限。可以考虑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来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要求。尤其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学习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有关实验内容进行建模计算。通过实验和分析软件来寻找结果,印证并探索理论。
结束语
《建筑力学》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土木建筑工程类专业而言,建筑的一切实体活动都必须考虑构件及结构的受力,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中,会大量应用《建筑力学》中的专业知识。因此,该课程是必备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切切实实地掌握所必需的知识是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小山.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探析[J].职业,2017(35):89-90.
[2]侯倩萍.建筑力学教学有效性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6):46+48.
[3]贺培源,但敏,石东升.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7,43(24):218-219.
[4]安玲.建筑力学课程教改的问题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2):144-145.
论文作者:王璇,陈新,余博洋,蔡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力学论文; 学生论文; 建筑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教学改革论文; 弯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