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呼吸内科痰病患者实施中医辨证药物治疗联合西医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呼吸内科痰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辨证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呼吸内科痰病患者在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辨证药物治疗处置,能够支持患者顺利获取最佳临床结果,相关经验适宜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呼吸内科痰病;临床疗效;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060-01
呼吸内科痰病是现阶段我国呼吸内科临床医学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疾病表现类型之一,患者通常在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因素,以及复杂多样的主客观环境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病,给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状态造成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基层民众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基础性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剧,呼吸内科痰病的报告发病率呈现了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引致患者在临床病程的发展演化过程中,接连出现了表现程度显著的呼吸生理过程困难症状和痰液分泌症状,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干预[1-2]。本文以临床中收治的部分呼吸内科痰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干预基础之上,为患者联合实施了中医辨证药物治疗干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4月—2017年11月作为研究背景,将82例呼吸内科痰病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参照组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介于20.3~75.6岁,平均(40.5±1.3)岁,平均病程为(2.1±1.3)w。研究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介于19.6~74.2岁,平均(44.0±1.4)岁,平均病程为(2.3±0.5)周,研究组与参照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临床治疗处置方法
为参照组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患者具体使用的药物为氨溴索口服液,其生产厂家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其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9980178,患者的每次给药剂量为10ml(30mg),3次/日。患者的持续给药时间为15天。
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辨证药物治疗,该组患者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与研究组完全相同,其中医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方剂组成结构如下:大半夏3个,阿胶1钱,生姜10片,乌梅2个,罂粟壳2个,以及杏仁7个。要以水煎服的方式为患者完成给药治疗过程,每天给药剂量为2剂,在早间和晚间各分别服用1剂,且患者的持续给药时间为15天。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在P<0.05条件下,证实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别。
2.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见表。
3.讨论
呼吸内科痰病,是现阶段内科临床医学工作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类型。患者通常具备较为复杂的疾病发生发展演化机制,面对着类型多样的疾病引致原因,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生理过程稳定性指标背景之下,给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状态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3]。受人体呼吸系统基础性结构性特点和功能性特点的共同影响,呼吸内科痰病患者在临床病程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类型多样的细菌性病原微生物感染问题,在诱导患者发生以咳嗽,气喘,以及胸闷为代表的复杂多样的的呼吸系统疾病问题条件下,给患者的综合性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4-5]。
本文以分组对比的研究分析方法,直观揭示了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联合中医辨证药物治疗方法,对于促进呼吸内科痰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改善缓解,优化患者的基础性呼吸生理功能具备重要意义,相关研究经验适宜推广运用。
3.结语
为临床呼吸内科接诊收治的痰病患者,在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中医辨证药物治疗,与实施单纯性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相对照,能够明显改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优化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处置过程中的综合性生存质量,为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临床医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构筑支持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宾,吴福玲,冯学斌,等.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功能变化及意义[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2,28(04):426-428.
[2]魏向阳,滕永华.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气雾剂三联气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06):30-32.
[3]王秀芳,郭智兰,雷瑞瑞,等.CD4~+CD25~(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中的表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01):46-49.
[4]李兰,蒋虹,张立,等.孟鲁司特治疗对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气管炎症和再次喘息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02):186-189.
[5]闫翠环,王亚利,张明泉,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57(08):665-668.
论文作者:赵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呼吸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西医论文; 病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