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 250200
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饮片治疗中采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于我院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与丙组,每组均40例,上述患者均采用中药饮片予以治疗。其中甲组患者所用中药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模式,乙组患者的中药饮片实施炮制前分档形式,丙组患者药物应用水处理前+炮制前分档,对比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丙组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乙组(80.00%)与丙组(75.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大影响,在中药水处理前及炮制前予以分档,并根据中药实际情况予以炮制,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药炮制;中药饮片;治疗效果
中药饮片是制作中成药与汤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是中药的特点之一,炮制即根据药物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病情进行药物制备的过程[1]。一方面,中药炮制的历史十分悠久,是祖国医学对药物临床应用的高度总结,其炮制工艺、方法对临床治疗效果起到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炮制后,中药的药性、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受到影响,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对患者的损伤,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措施[2]。本研究针对重要炮制的不同方式对中药饮片的影响予以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40)、乙组(n=40)与丙组(n=40),上述患者均采用中药饮片予以治疗。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53例。最小年龄12周岁,最大年龄76周岁,中位年龄(43.62±15.81)周岁。3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自愿且了解本研究相关内容的患者;(2)服药依从性较高的患者。排除标准:(1)资料不全的患者;(2)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3)中药不耐受患者。
1.2方法
甲组患者所用中药采用水处理前分档模式,在实施水处理前,将药物根据其自身特点及患者疾病情况,对其进行分档,并采用少泡多润形式予以水处理,水处理依照当时季节、药物总量加以调整,对中药进行筛选[3]。水处理后采用常规方式进行炮制。乙组患者的中药饮片实施炮制前分档形式,对药物实施常规水处理后,酌药物情况加以分档,针对特殊药物予以相应炮制处理,并保证药物在炮制中受热均匀,提高其药物有效成分比例。丙组患者药物应用水处理前+炮制前分档,综合甲组与乙组药物炮制方式予以处理,炮制后将其放入水中予以浸泡,浸泡时间为30min,随即置于药罐之中采用大火煎煮,待水沸腾后,将其采用小火或微火持续加热30min,将药液过滤出后再行添水,重复上述煎煮过程2次,将3次所得药液过滤后重新放置于空药罐之中,小火煎煮,直至药液浓缩至250至300ml左右,分为2份,患者每日服用2次[3]。
1.3观察指标
120例患者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无效与有效,其中,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好转,药物不良反应未发生;无效为上述效果未达到,甚至患者病情有所加重或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4]。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120例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相关数据应用SPSS 21.0软件对比分析,甲组、乙组与丙组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效果情况采用X2检验方式,通过(n%)表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表1:3组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n(%)]
对比甲组、乙组与丙组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丙组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乙组(80.00%)与丙组(75.00%),两者差异明显(P<0.05)。
注:X12、P1为甲组与丙组对比检验值;X22、P2为乙组与丙组对比检验值。
3讨论
中药炮制是中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数千年来中医历史的经验所在[5]。中药与西药有所不同,西药通过化学方式予以制备,而中药源自自然界,其药物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动物、植物、矿石等等,此类自然物质之中不仅具有药物成分,同时也含有大量的非药物成分,非药物成分不仅对中药饮片药效无所助益,部分成分甚至会对患者造成毒副作用。因此,对中药材实施炮制,就是将药效予以提纯、剔除其中非药物成分,并针对药物毒副作用加以干预和降低,从而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满足临床治疗的多种诉求[6]。鉴于此,在进行中药炮制时,需根据药物实际效果、患者病情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并研究其炮制工艺与方法,以此来凸显临床应用效果。尤其在部分特殊药物,需要在炮制过程中对其原有多种药物性质中予以取舍,酌患者情况权衡药物效果,针对患者病情发展、症候表现、体质情况进行分析,避免药物不良反应。例如,女贞子作为临床常见中药之一,具有补肝、补肾、滋阴、清热等多种药效,在临床应用中,肝肾虚亏患者可采用女贞子予以治疗,但炮制女贞子与生女贞子的药效具有一定差异,如患者伴有便秘问题,可采用生女贞子入药,如患者未见便秘问题,可应用炮制后女贞子。通过该种形式,既能够保障药物平补肝肾的效果得以发挥,又能够根据患者症状予以治疗,其疗效令人满意。
植物类中药在煎煮中药物挥发效果较好,诸如植物的根茎、果实、叶片、花朵、藤木等等,可根据其形状进行切割后直接煎煮,而部分矿石类与动物类中药煎煮中药物挥发效果欠佳,因此需要经过粉碎提高其表面积,并通过特殊方式予以炮制,诸如贝壳、骨甲、代赭石、磁石等等,促使其药物性质发生改变。中药炮制主要包括蒸制、炒制、煅制、炙制、浸泡等多项步骤与工艺,每种中药均需采用各不同方式予以炮制,才能够提升其目标药效、降低不良反应,炮制这一环节是中药处理的关键。因此,对中药不同炮制方法的研究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12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水处理前分档、炮制前分档及综合处理模式予以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丙组中药饮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乙组(80.00%)与丙组(75.00%),说明采用综合处理模式对药物实施炮制与处理,能够提高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其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萍.不同方法炮制中药饮片的应用比较[J].现代临床医学,2017(6):431-432.
[2] 叶静娴.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价值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8(8):134-135.
[3] 叶静娴.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8):134-135.
[4] 陈继明,李仰瑶.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价值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8(1):68-69.
[5] 马秀丽.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法对临床效果的影响[J].青岛医药卫生,2018(1):54-55.
[6] 景源.探讨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8(1):103-104.
论文作者:孔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中药论文; 中药饮片论文; 方法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水处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