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控制论文,关键论文,高校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4)03-0050-05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教学运行质量的提升是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2010年起,教育部开始在部分高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与发布工作,要求高校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中应当紧密围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要素”,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于做好“教学日常监控及运行情况,本科教学基本状态分析”。[1]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只有牢牢把握住教学运行这一质量形成的核心环节,明晰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准确掌握教学运行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数据,才能够不断的提升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益,实现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精细化与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 教学运行的内涵与质量目标 1.1 教学运行的内涵 高等学校的教学运行是以人才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为主要线索,以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实施为核心内容,合理配置教师、学生、课程、教材、教室等教育资源,对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组织、课程考核、教学效果评价、毕业审查与学位授予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组织安排的教学活动。教学运行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但不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部。①教学运行需要很多前置要素,如: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等。同时教学运行也需要一系列基础性要素,如: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运行经费、图书资料以及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等等。 1.2 教学运行质量目标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在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运行的一系列内容进行的教育组织管理行为,是高校教学管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环节。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于质量的表述,质量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教学运行质量应当理解为教学运行管理活动满足学生、教师对于有序的教学运行活动的需求,满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程度。教学运行质量的基础性目标应当是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而更高的教学运行质量、管理质量目标,应当是通过提升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与科学化水平,提高教学运行的效率与效益,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实现。 2 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 教学运行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周期性较强的工作,其中涉及的工作环节繁多,如何能够在对教学运行工作深刻理解与整体性把握的基础上对教学运行过程中各项状态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定量分析,准确把握教学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数据,是教学管理部门提升教学运行管理水平,保障教学运行质量的重要基础。 所谓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是指在教学运行质量形成过程中关键要素的状态数据。作者认为,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遴选应当坚持以下四方面标准: 首先,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的选择要坚持质量相关性原则。要找准教学运行质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数据样本要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教学运行的“关键要素”的质量状态,并能够为教学运行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 其次,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的选择要覆盖教学运行的全过程。教学运行起始于培养方案课程安排,终止于学生毕业审查与学位授予工作,其中包含了排课、授课教师、课程运行、课程考核、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等多个环节,只有将上述各个关键环节的数据样本纳入到教学运行质量管理评价的数据样本分析中,方能基本反映教学运行质量的全貌。 第三,要选择周期性、可量化数据作为质量分析的样本。对于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偶发性、非周期性的因素考察,无法实现有效数据的持续收集与动态监控,不应当包含在质量控制关键数据之中。 第四,质量控制关键数据不应当是教学运行的基础数据,而是要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自身关于教学运行质量的相关规定为标准,对于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形成与质量控制关键点相对的数据。 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可以选取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任课教师职称结构、任课教师调(停)课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期末考试命题结构与成绩、应届毕业生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六个质量控制关键数据作为教学运行质量主要判断依据。 2.1 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数据 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是本学期实际开设的课程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应当于本学期开设的课程的比值,其中细分的指标包括按照各种课程类型统计的课程开课率,包括通识类课程开课率、专业必修课程开课率、专业选修课程开课率数据等。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的情况直接反映了培养方案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在培养方案开课率数据中,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开课率应当作为重点观测数据,因为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修读的先后顺序均是按照课程体系内在的知识结构演进的逻辑关系设定的,一门课程不能按时开课将直接影响到以该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其他课程的教学安排,进而影响培养方案执行的整体进度。 2.2 任课教师职称结构数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高校要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坚持教授上讲台,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让最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3]要求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主要针对的是当前部分高校中本科教学不受重视、少数教授不上课等问题,通过制度建设让教授走上本科生的讲台的主要目的是,将学校优质的师资力量配置到本科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职称结构分析,可以直观地体现学校在本科教学中优质师资力量的投入情况。 任课教师职称结构分析可以分为两个指标:一是为本科生上课教授、副教授比例。目前按照教育部对于直属院校信息上报要求,这一数据应当理解为60以下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人数与本校在职教授人数的比值。二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占总课程数的比例。[4] 2.3 任课教师调(停)课数据 一般意义上,调(停)课是指教师申请对课程固定安排(课程表)的调整,包括对课程安排中的任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对象其中一项或几项的变更以及因故申请临时调(停)课的情形。教师调(停)课数据直接反映了教学运行秩序的稳定度。 任课教师调停课数据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调(停)课课程比例、调(停)课教师人数比例、教师调(停)课申请事由统计。其中教师调(停)课申请事由主要是将教师申请调(停)课申请事由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主要存在三方面事由,包括:因公、因事、因病请假三种。其中“因公”一般是指因为学校事务或经校长办公会统一安排的,其他事务主要包括参加学校会议或者代表学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因事”,是指个人生活中突发或重大事件。在教学运行过程中,对于因病调(停)课的,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及时作出课程调整,对于教师因公、因事调(停)课,要进行严格限制。 2.4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 课堂教学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组织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课程教学进行科学全面的质量评价与监测是教学运行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国内高校大多建立起了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为评价主要内容,以学生、同行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为评价主体的以定量评价为主,兼顾定性评价内容的可量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使用课堂教学评价数据对于监测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中有两项数据需重点进行分析,包括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全校平均分数据,与排名前15%人数及区间分值,排名后5%人数及区间分值以及上述数据的分专业统计数据。需要指出的是,在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数据进行分析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的分类评价因素,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公共外语课、体育课等不同的课程类型要进行必要的区分。 2.5 期末考试命题结构与成绩分析 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检查和评定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程度与运用能力。同时,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是学校教学进行自身评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依据。课程考试过程质量控制关键点主要有三项: 2.5.1 必修课程期末考试命题结构分析 不同的题型所考察考生的能力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充分了解各种题型的优缺点及编制要求,有助于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和提高考试的科学程度。在本科生的考试中,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如果一门考试的题型过少,其对于考生的能力考察是不全面的,并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效度。②所以有必要对于本科生必修课程考试命题结构进行分析,统计计算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与分值权重结构。 2.5.2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权重分析 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考核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期末考试,另一部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一般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课程小论文、读书报告等形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直接反映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过程控制和管理水平。 2.5.3 成绩正态分布数据 教育统计学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实践中,学校在期末考试成绩的正态分布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大多数兄弟院校③将成绩的正态分布规定为:不及格率在5%以下,优良率在50%以下,总平均成绩在70~80分之间。每门课程的总平均成绩在70~80分之间的,为试题难度适中;总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的,为试题难度太易;总平均成绩在65分以下的,为试题难度太难。 2.6 应届本科生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学分要求,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并授予学位,即完成了大学教育的主体部分,按照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毕业与授予学位的审查,是教学运行的最后一项环节。学生毕业与授予学位数据是学生学习效果重要表现之一。④ 3 教学运行质量管理机制 没有结论的数字罗列不是有效的分析,对于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最终的目的是要以质量标准为导向,将数据的分析结果运用到教学运行的管理过程中,推动教学运行质量的提升。笔者认为,要充分的运用好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必须建立包括收集分析、定期发布、因应反馈、系统联动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机制,方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管理工作在周期性教学运行过程中自我诊断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1 建立教学运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机制 在教学运行管理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数据量大,一所在校本科生1万人的高校,一个学年产生的各类教学运行基础数据能够达到约30万条;二是数据种类多样,包括课程数据、成绩数据、评教数据等等,每一项基础数据放映出的教学运行环节中的质量状态是不同的;三是数据整理收集涉及的主体多,这当中既包括校级教学管理相关的职能部门,还包括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基层教学单位(教研室、研究所等)。建立基础数据的分析机制,主要目的是要保证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收集分析工作机制一方面应当包括畅通的数据分类汇总、逐级上报的工作流程与渠道;另一方面应当包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数据报送的责任制,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2 建立教学运行质量数据定期发布机制 在主体层面,教学运行质量数据定期发布机制应当包括学校教学运行质量报告与二级学院教学运行质量报告发布在内的分级发布制度。其中校级教学运行质量数据应当是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学校通过宏观管理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而学院级教学运行质量数据发布主要作用是在二级学院以及个基层教学单位中建立起良性的教学运行质量自我监督机制,并进一步的在各个教学主体中树立教学运行的质量意识。 在具体数据发布形式方面应当包含两种形式:一是教学运行质量数据的动态比较分析,即要通过对于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的收集与积累,实现不同运行周期的数据比较分析,进而对于学校教学运行的状态作出趋势性的描述,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二是进行质量数据的分专业统计,在学校内部不同专业之间进行相同周期内的数据比较。因为尽管各个专业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却应当是统一的,教学运行关键数据所反映出状态是同质的,具有可比性。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教学运行质量横向比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 建立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的反馈因应机制 教学运行质量监控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数据是能够暴露出运行过程中与质量标准不相符合的问题的数据,要针对教学运行监控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建立完善教学运行质量提升的因应机制,方能真正达到教学运行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的反馈因应机制应当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制度建设反馈。对于教学运行质量数据分析暴露出的问题,从制度建设与规范完善的角度出发建立质量保障的体系,明确各质量控制点的质量标准和实施规范,建立完善的反馈因应机制,通过快速畅通的信息反馈机制和高效能动的调控改进机制,确保学校对教学运行质量形成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和保障,保证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实现。 二是政策引导反馈。要突出以本为本的理念,对于质量分析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要通过政策倾斜,在准确把握原因的基础上,在教学经费投入、教学基本设施保障、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行政管理队伍建设保障等多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4 建立教学运行质量管理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整体联动机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质量观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教育质量观从对质量结果的关注发展到了对质量形成过程的全面关注,教学质量管理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教学运行过程进行的控制,而是基于对教学相关诸环节进行多元控制和全面保障的一项系统工程。教学运行工作质量的提升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其他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质量形成的过程中,即每一部门(及其成员)的履职成效以其相关部门(或成员)的履职质量为前提条件,同时该部门(及其成员)的履职成效又成为相关部门(或成员)履职质量的基础和保障,部门(及其成员)之间互为监督成为机构及其成员全面履行职能的内在需要和必要条件。只有将教学运行质量管理工作放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大的背景中,实现教学运行质量管理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整体联动,才能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例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与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联动,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改善培养方案中“一人一课”或者“因人设课”的情况,可以解决专业课程开课率不足的问题;加强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与考试工作改革的联动,实现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与以加强形成性评价为主要内容的考试制度改革整体推进;通过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的联动,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加学业规划指导与学业预警工作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学业不良现象的发生。 4 结语 对于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收集分析与使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均是教学运行质量的提升,其重要的价值不在于提出固定化的质量标准体系,而在于形成能够充分有效地运用质量控制关键数据进行教学管理的工作机制,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随着高等学校质量意识的逐步提升与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的内涵也会得到不断丰富,其在教学运行质量管理工作应当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4-05-25 注释: ①按照教育部关于报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相关文件要求,学校的教学质量报告主要包括: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七大项,二十五项支撑数据。 ②效度(validity)是指当测验用于某一特定目的时,对于支持测验分数解释的那些事实和理论凭证的有效程度。测验是为某一特定目的而开发的,依据测验分数做出某种推论或者决策。测验类型与目标不匹配将直接导致测验内容建构与考试目标不一致。参见董圣鸿,马世晔:《利用考试数据开展评价的公平性分析——测量学实践》,《考试研究》,2011(1):62. ③例如,北京大学在《北京大学本科考试工作与学术规范条例》中规定:优秀(85分以上)率一般不应超过30%,不及格(60分以下)率一般不超过10%。优秀率超过40%或不及格率超过15%的课程成绩,须经院(系、所、中心)教学主管领导批准、教务部备案后方可登录。参见:http://dean.pku.edu.cn/2011xssc/bkksgf.htm. ④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还要包括很多教学运行结束后的数据,如学生的就业情况、社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评价等等。标签:课堂教学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人才培养方案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人才培养机制论文; 大学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