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春花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疾病认知度存在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应用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疾病,其主要是由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对此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为此本院选取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对6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15:15,年龄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95±4.51)岁,平均病程(5.69±1.75)月。

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16:14,年龄3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82±3.28)岁,平均病程(4.82±2.56)月。

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和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其中包括:

(1)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为患者设定单人病房,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并控制病房人员流动,同时根据患者爱好,播放相关轻音乐,促使患者保持积极、向上心态。

(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发病时,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且每隔一小时测量患者血压、血糖,待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后,可改为4小时测量一次,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可实施一对一护理,若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3)营养护理和运动护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饮食计划和功能锻炼计划,嘱咐患者食用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饮食,禁止食用刺激性强食物。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恢复程度,制定阶段性的功能锻炼,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应嘱咐其绝对卧床休息。

观察组护理方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大部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可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说出焦虑、恐惧因素,护理人员针对患者负面因素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告诉患者保持愉快心情可促进病情恢复,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同时给予患者多方面关心和爱护,使患者感到安全感和温暖,从而促进护患关系。

(2)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配合不积极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文化层次、性格特点,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且每周开展一次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相关知识讲堂,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并在讲课结束后,向每位患者发放健康知识卡片,耐心回答患者心中疑问,同时还可在走廊、护士站显眼处张贴冠心病心绞痛相关健康知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疾病认知度。

其中疾病认知度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的评分表,其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认知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疾病认知度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疾病认知度存在着明显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疾病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随之危及患者生命,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2]。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率,且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加患者自我护理意识,从而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3]。刘德兰,祝月霞,李俊玲等[4]学者在《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一文中,和我院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其观察组结果表明,心绞痛发作次数(1.68±0.23)次/天,心绞痛持续时间(1.03±0.01)min,而我院心绞痛发作次数(1.58±0.68)次/天,心绞痛持续时间(1.69±0.67)min,其结果和我院大致相同,说明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但其研究结果中患者对疾病认知度(85.14±1.25)分,而我院患者对疾病认知度(91.36±4.12)分,其可能和患者文化背景和理解力相关。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疾病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翁秀红,陈溢玲,黄潇红等.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7):575-576。

[2]鲁新.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58,60。

[3]朱俊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197-198。

[4]刘德兰,祝月霞,李俊玲等.分析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13):2322-2322,2324。

论文作者:刘春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刘春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