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法创新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论文

技术方法创新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论文

技术方法创新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杜 艳

(夷陵医院,湖北 宜昌 443100)

摘 要: 现代社会发展对内部审计的要求逐渐提高,旧模式、旧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应给予创新。基于此,本文以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作为切入点,予以简述,再以此为基础,论述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意义和思路,重点分析内部审计中技术方法创新的应用,就约束条件分析法、模型分析法、核心因素分析法和阶段复合审计法展开具体探讨,使其应用方式和过程得到明确,服务后续工作。

关键词: 技术方法;内部审计;审计质量;约束条件分析法

内部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一种,与外部审计相对,一般由组织内部开展,目的在于帮助部门、单位的管理人员了解内部工作态势,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也能为外部审计提供可信赖的资料。内部审计是我国经济管理的特色之一,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被纳入审计监督体系之中。时代的发展要求审计工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文尝试就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技术方法创新进行分析。

一、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不足

1.技术落后

技术落后问题多见于中小企业、事业单位中,如我国各地农村学校,审计工作的开展方式并不理想,多依赖纸质档案、文件,由学校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账目核对、物料检查等方式进行审计,虽然能够保证审计结果科学可靠,但效率不高,技术落后的弊端明显[1]。也有部分企业、事业单位在技术上进行了更新,应用计算机和信息设备代替传统作业模式,但理念上没有做出对应改变,信息化的设备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更多作为信息的直接载体,用于呈现原始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技术更新流于表面,内部审计效果提升有限。

2.方法陈旧

当前内部审计方法包括顺查法、逆查法、抽查法等。以财务工作为例,内部审计一般通过相关监控程序,对财务核算系统中日常核算数据进行实时跟踪、监督,并做周期汇总和集中分析,如果财务核算系统的处理出现背离审计界限或参数的情况,表明财务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但具体问题在该阶段一般难以明确,依然需要做二次分析、深入挖掘,方法上较为陈旧,也降低了内部审计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内部审计的开展强调为组织提供数据参考,陈旧的方法既无法保证效率,也可能造成审计误差,价值有限。

3.易忽略细节

内部审计可将实物、账务、规则、人员等作为对象,不同对象标准下的审计工作模式存在差异。以实物审计为例,存货、固定资产、货币资金等均应作为审计对象,包括存货清查审计、固定资产构建及处置审计、资金收支审计等具体工作。在此过程中,如果组织与其他组织达成合作协议,货物发出,内部审计的结果可能与实际库存情况出现偏差,后续的外部审计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账务、规则等方面审计同样受到类似问题困扰,设法提升内部审计的有效性,重点因素之一是加强对细节的处理,这也对其技术方法创新提出了实际要求。

二、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创新的意义

1.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技术方法的创新,直接价值在于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如某国有企业,规模较大,资产总额超过20亿元,存在频繁的涉外业务,也面向当地和国内其他地区市场进行商贸活动。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需要获取总公司、子公司、不同部门的分类信息,工作压力较大,且容易出现误差、疏漏,工作质量无法保证。进行技术方法创新后,可要求各部门、各子公司,直接通过计算机、物联网对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带有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点,审计人员针对重点信息进行核对,再以抽查等方式进行辅助,既可以提升审计作业效率,也能依托现代设备和技术保证审计信息的准确性,内部审计质量理想[2]

内部审计的作用突出,给予创新则强调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这要求审计工作的模式、方法更具科学性。如传统模式下的审计活动,可能出现误差,误差的持续累积可能导致最终结果严重失真。技术方法创新后,计算机、物联网等新式工具的使用,可实现误差控制,也能保证信息交互效率和实时性,这意味着即便内部审计的对象没有改变,结果也能得到改善。有学者分析发现印染企业内部审计方式的更新,可降低误差发生率10%以上,体现了技术方法创新的价值[4]

2.有助于外部监督

模型分析法,是以审计工作的对象为基础,根据对象类别进行拓扑学拆分,使不同审计对象得到进一步明确,之后以拆分结果为依托,构建分析模型,直接套入各类结构化、半结构数据,匹配标准化参数,获取审计结果。如某事业单位2018年度预算额为200万元,内部审计的直接对象为财务活动是否与预算相匹配,是否存在支出不合理问题。以拓扑学方式为支撑,将财务支出细化为人员开支、设备更新开支、公务费支出、业务费支出、修缮费支出、其他支出共六个部分。按照年初的预算编制计划,上述六个部分的额度分别为:人员开支50万元、设备更新开支20万元、公务费支出30万元、业务费支出30万元、修缮费支出10万元、其他支出60万元,按照预算编制计划,生成一个涵盖上述6个项目的模型。2018年底内部审计活动开始后,要求各部门将人员开支、设备更新开支、公务费支出、业务费支出、修缮费支出、其他支出额度生成报告并上报,核准无误后,代入到标准模型中,分析各项目是否存在异常。如公务费支出超过30万元,达到35万元,也应就超出原因进行分析。利用模型分析法快速获取对照结果,实现技术方法创新和审计工作效率提升。

3.有助于内部管理

效率提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应在此基础上谋求完善。常规审计模式下的工作效率参差不齐,影响因素也较为多样,后续工作中可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信息交互模式,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从而改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加快工作速度。假定某组织拥有若干销售门店,每年进行一次审计,部分门店可能通过做假账等方式掩盖问题。物联网模式下,要求所有门店每日上报基础信息,每个月上报一次汇总信息,由企业进行保存,直接生成可用于审计的全面资料,物联网保证了信息传递效率,审计工作也更具客观性。

从思路上看,组织内部审计的创新,首先强调技术更新,如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等。如某企业此前采用常规审计方法,重视对账目信息的核对,企业账目类别和总量较大,核对工作可能需要持续开展数日或者数周之久。后续工作中改用计算机匹配分析,将入库账目、出库账目、存库剩余等信息进行对照,以月份或季度作为分隔条件,可获取对应时间段内的信息,只要所有账目的支出和收入是平衡的,可初步确定组织财务工作无重大异常。技术更新的价值在于,能够提升工作的合理性[5]

三、内部审计中技术方法创新的思路

1.强调技术更新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GDP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产值位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中国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质量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地位较低[1]。现阶段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进入结构调整的中速发展阶段,国内经济进入到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2],高盛在《“新常态”下的“新中国”经济投资》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转向消费和服务业,传统的中国投资框架已经无法有效追踪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针对机会网络节点移动性、节点间间歇性连接导致其网络结构随时间频繁变化的特点,本文采用模式分类方法,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进行多节点间的链路预测.

2.强调方式高效率

内部审计的主要价值之一,是为组织的管理活动提供参考,完善自身经营和发展。如企业类组织的审计工作,假定企业存在若干子公司,审计活动开展时,可针对所有子公司账目进行分析了解其盈利水平、主要问题等,针对其中盈利水平高的子公司做深入分析,根据内部审计结果了解其经营发展的优势,在其他子公司范围内推广,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优化,对数据依赖性高,内部审计提供了各类数据,也能从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管理支持,发挥长期作用[4]

3.强调方法科学性

激素和维生素搭配应用虽然好处多多,但也不能盲目应用。比如醋酸可的松等就不宜与维生素A搭配,否则,激素的抗炎作用将受到遏制。因为维生素A能使细胞中溶酶体脂蛋白的通透性增强,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溶酶体中的蛋白水解酶释出增加,致使炎性物质产生的过程加速,促进炎症加重、发展,故两者不能搭配应用。

四、内部审计中技术方法创新的应用

1.约束条件分析法

约束条件分析法,是指以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特征为着眼点,选取具有线性变化的某个或几个元素,利用线性规划原理,使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模式化开展,通过直观的曲线分析发现重点问题。如学校的审计工作,其行政费用往往呈现为缓慢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各类办公用品、教学用品等需要持续买进、更新,且物价波动多是长期稳定的,行政开支的增长率也因此维持在2%-3%之间。在审计工作中,将行政开支的增长率假设为2%,默认其为一个常数,以2014年为起点,行政开支为100万元,2015的行政开支应为100+100*2%万元,以此类推,2019年的行政开支额度为110.41万元。学校进行内部审计时,如果2019年的行政支出额度在110.41万元左右,表明结果无重大异常;如果当年度的行政开支明显高于110.41万元,应就超过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原因,作为强化下一阶段管理工作的参考。约束条件分析法的价值在于直观提供具有线性变化特点的数据,可视作技术方法创新的体现,其缺点在于精细化程度不高,且并非所有组织的审计工作均满足线性变化特点,因此适用性有限。

2.模型分析法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由组织内部开展,被纳入审计监督体系后,又与外部审计存在密切关联。如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为非营利性,其行政活动、业务活动、研究活动所需资金依赖国家拨款,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了解组织的财务活动是否规范[3]。要求组织首先通过内部审计获取理想的基础数据信息,使外部审计获取参考,从而快速有效地发现财务活动问题,如果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出现差异,也便于针对差异所在进行深入分析,提升监督工作质量。

3.核心因素分析法

核心因素分析法,是指结合组织内部审计的重点要求、重点条目,明确内部审计的关键部分,以此为核心进行关联分析,降低内部审计的繁琐程度,提升审计效率。一般而言,组织的内部审计均存在若干重点,如零售类企业的动态信息分析、装备制造业的预付款、应收账款分析等等,这些因素的动态性在于,企业无法通过自身工作决定财务活动的最终结果,在交易初步达成后,可能出现交易异常中止问题,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后续工作中,可采用核心因素分析法,将内部审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固定部分,二是动态部分。固定部分是指组织可以完全控制的部分,如固定工资额度、后勤开支等,该部分数据允许出现变化,但在内部审计时需给出变化原因、额度等,并出示原始数据凭证。动态部分的内部审计,建议采用“结果分析”制度,即强调以最终结果作为内部审计的直接目标,初步达成、尚未实现的交易活动等,均不能纳入当期的内部审计环节中。在该模式下,核心因素为各类动态因素,以明确的方式消除了动态因素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和技术方法创新。

4.阶段复合审计法

内部审计往往以每年、每个季度为固定间隔,持续开展,采用新技术、新方式后,并不能保证审计周期内的问题得到完全避免,建议在后续工作中推行阶段复合审计法。阶段复合审计法是指利用物联网收集目标对象短期数据,进行积累,并在内部审计全面开始前做小周期分析。如某企业的内部审计周期为半年,可要求各部门每个月上报一次数据,由企业管理部门进行月度审计,持续6个月并记录小周期审计数据结果。半年后,将全面审计的结果和小周期审计的结果进行对照,二者无明显差异,表明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理想,内部审计结果可靠。如果小周期审计结果和全面审计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也便于企业快速发现问题所在,做针对性处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的同时,进一步为企业的工作提供帮助。

牛皮糖率领牛群,头朝外屁股朝里堵在政府门口,把个衙门堵得严严实实。这时候就有三三两两的人,来到门前看热闹。牛皮糖张望了一会,觉得人气不够旺,就从怀里掏出一小挂鞭炮,点燃,扔了出去。鞭炮在远远的青石板上炸响。隔了一阵,他又掏出一小挂点燃扔出去,又是一阵噼啪。他早就买了一盘千子鞭,精心拆成一小段一小段放在口袋里。鞭炮都不长,炸的时间也就一小会。但一挂接着一挂,效果就出来了。不断的有人朝上街政府门前跑动。先是小孩打打闹闹前来,接着是妇女喊着:看猴把戏去啊,耸动着两个奶子跑来。再后来就是买卖之后的男人脚步咚咚的来了。街道空了大半截。

五、总结

综上,内部审计的技术创新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存在诸多弊端,包括技术落后、方法陈旧等,就其技术方法进行创新,能够提升审计质量,也有助于外部监督和内部管理。从思路上看,需要重视技术更新和效率提升。在具体应用上,可用方式包括约束条件分析法、模型分析法、核心因素分析法和阶段复合审计法等,组织可根据自身需要酌情选取,提升内部审计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韩锟,李有华,张俊民.国家电网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财务与会计,2018,(19):80-81.

[2] 王海兵,王慧秋.国家监察委体制下内部审计的创新发展路径[J].会计之友,2018,(15):134-137.

[3] 高小林.大数据内部审计技术在国有大型新能源企业的应用创新[J].企业管理,2017,(S2):352-353.

[4] 王海兵,吴珍臻.基于新常态的企业内部审计创新路径探讨[J].财会通讯,2017,(25):86-89.

[5] 郝斯佳.增值型内部审计在水利科研单位的运用——基于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新精神[J].财会月刊,2016,(34):65-67.

标签:;  ;  ;  ;  ;  

技术方法创新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