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400
【摘 要】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心肺复苏病患5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原理分成2组,各28例。A组实行急诊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疗效。结果: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比B组的32.14%低,P<0.05。A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比B组的78.57%高,P<0.05。结论:于心肺复苏后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心肺复苏;不良反应;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价值
在临床急救工作当中,心肺复苏占据着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心搏骤停病患,在其发病后的4min之内对其施以心肺复苏治疗,抢救成功率在50.0%左右的范围之内[1]。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则与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此研究,笔者将着重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1月-2019年6月本院接诊的心肺复苏病患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划分成为A组和B组(n=28),当中,A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为41-73岁,平均(58.31±5.64)岁。B组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58.69±5.37)岁。患者病历信息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对2组的病情和性别等资料作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都完善常规护理,A组加用急诊护理干预方案:(1)积极和患者沟通,掌握其心态变化,并用简洁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治疗流程,以取得其充分的配合。观察患者有无紧张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如果患者不配合治疗,要积极对其进行安抚,并加强心理疏导的力度。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同时向家属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帮助其缓解担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2)确保室内光线适宜,环境整洁,空气流通。根据当日的天气状况,对室内的温度以及相对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患者感觉到舒适。按时检查床被单是否清洁与干燥,若床被单受到污染,需立即更换。若患者同意,可在病房内摆放鲜花,播放轻音乐,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3)利用湿毛巾对患者的颈部以及额头进行湿敷,促进患者复苏,保持室温为18-20℃,相对湿度为50-60%,有效减轻患者的脑部再灌注损伤,降低脑氧代谢率。对患者的气管进行湿化,利用胶布对气管插管进行妥善的固定,避免气管插管脱落。注意观察呼吸机的各项参数,包括潮气量、吸入氧浓度和呼吸频率等,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呼吸机参数作出适当的调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通气不足、人工气道阻塞、管道衔接部位松脱亦或者是皮下气肿等异常情况,在吸痰前/后需尤以患者纯氧吸入治疗,2-3min。吸痰期间,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异常。(4)对患者的24h出入量进行准确的记录,若每日尿量低于30ml,需立即告知相关医师,并对患者施以对症处理,避免其发生肺部感染以及肾衰竭。加强心电监护力度,以1h为周期,对患者的血压、口唇颜色、脉搏、末梢循环、静脉充气、四肢温度和心率等指标进行1次记录,同时做好血气分析工作,确保水电解质平衡。(5)视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以及营养方案,并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采取床旁宣教、播放视频或者PPT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嘱患者科学饮食,切勿暴饮暴食。对于昏迷者,予以其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1.3 评价指标
记录2组不良反应(抽搐,胸部不适等)的发生情况,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对比。
1.4 效果判定[2]
参考下述标准对2组的康复效果作出判定:(1)显效,相关症状彻底消失,无并发症,且心态较好。(2)有效,相关症状明显缓解,有轻微并发症,心态良好。(3)无效,相关症状未缓解,有严重并发症,心态较差。对康复总有效率的计算以1-(无效/例数)*100.0%的结果为准。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SPSS 20.0软件分析,t检验计量资料(),且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分析
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比B组的32.14%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在心肺复苏后,积极运用急诊护理干预法,能够有效预防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比如:胸部不适以及反应迟钝等,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预后[3]。此研究中,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B组低,康复效果比B组好,P<0.05。当中,急诊护理干预为比较新兴的一种护理手段,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病情、环境、并发症以及心理等方面出发对其施以个体化的护理,以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4]。
综上,选择急诊护理干预法,并将之运用于心肺复苏后,效果好,且对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喆.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42.
[2]石巍.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141-142.
[3]郎云丽.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0):40,44.
[4]黄美娟,陈智萍.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457-1458.
论文作者:胡智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心肺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效果论文; 发生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