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业的“空洞”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_产业空心化论文

日本工业的“空洞”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_产业空心化论文

日本产业“空心化”及其对亚太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其对论文,亚太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平成萧条”,增长乏力,增长速度已大大低于原先被自己领飞过的东亚雁群。就连日本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日本再也不是本地区发展唯一的火车头了”〔1〕。 如何估价日本90年代的萧条及其对日本和亚太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而90年代日本经济的萧条,实际上与产业“空心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拟对8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及其影响略陈管见。

一、产业“空心化”理论及其历史发展

关于产业“空心化”(hollowing out effect)问题的研究,国内外都起步很晚,尽管产业空心化现象早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于英国的殖民帝国主义经济中,但直到本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产业空心化以前,几乎无人从产业空心化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这一问题。80年代末,日本学术界专门就产业空心化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讨论。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学界也涉足了这一领域,但研究者和发表的文章甚少。到目前为止,关于产业空心化的概念还未达成一致。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空心化的理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A.所谓产业空心化,就是指由于国民经济的服务化或超工业化,国内制造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进而导致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B.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制造业的空心化,即海外直接投资使国内生产减少或消失。

C.产业空心化包含了两层含义或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层含义或第一阶段是国民经济的服务化和超工业化,第二层含义或第二个阶段则是制造业的生产据点向海外转移。

D.产业空心化亦称经济空心化,系指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流动非合理化,造成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使国内物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相对甚至绝对地削弱,国内物质产品供给能力长期落后于需求,国民经济体制因基础的“匮乏”而呈弱化状态。

上述几种关于产业空心化理论的主要分歧在于对造成产业空心化的原因的不同解释和对产业空心化程度的衡定。实际上,产业空心化不是一个绝对意义的概念,而只具有相对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识产业空心化的表征:第一,所谓产业空心化是相对于一国的本土产业与海外产业来说的,即海外产业超过本土产业;第二,是相对于同一时期其它工业国的本土产业来说的,即其它工业化国家的本土产业迅速增长和加强而本国的本土产业出现停滞或下降的趋势;第三是相对于本国的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来说的,即国内的物质生产产业停滞或下降而软产业(非物质生产产业)迅速发展。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相对意义的表征,可以同时存在但不一定同存在于某一个国家的特定经济发展阶段。正因为产业空心化的这些相对性,它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

最早出现产业空心化的是最先实现工业化的英国。经过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英国登上了“世界工厂”的宝座。此后,英国长期依赖对殖民地的经济掠夺,通过维护对殖民地的垄断贸易获取高额利润,再加上对殖民地进行大量的资本输出,使英国殖民帝国沉湎于殖民利益的安乐椅之中,在美国、德国等后起工业化国家迅速发展的时候,放松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逐步形成了国内产业增长缓慢甚至落后于资本输出的局面,英国本土的经济基础因此遭到了严重削弱。但在19世纪,这种国内经济基础的削弱被其可观的殖民利益掩盖着,难以察觉。随着19世纪末和20世纪东方诸民族国家解放运动的高涨,殖民利益逐渐消失,其经济空心化的弊端暴露无遗,并由于积重难返而成为困扰20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的“英国病”的最主要症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日、意把战争扩展到全球。为了支撑规模宏大的战争,本身经济力量并不太强的德、日疯狂地向外扩充其战争经济来源,实施以战养战计划,通过掠夺占领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起庞大的海外战争经济体系,再加上国内大量青壮年被征上前线,国内劳动力缺乏,以及大量民用企业转向军需生产等因素,本土的经济基础出现了严重的空心化。战争后期,轴心国的海外战争经济体系崩溃,而早已空心化的国内经济再也无力挽回其在战场上的败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性的社会进步(如社会主义的发展、殖民地体系的瓦解等),原先那种掠夺型的资本输出和强制型的海外经济体系已成为历史。世界经济进入了相对有序的和平发展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借助于科技的进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步进入成熟阶段或后工业社会。伴随着这一进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经历了由盛转衰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也逐步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国内的资本拥有者纷纷将资金直接投向国外以牟取新的比较利益,国内产业逐步向第三、第四产业转化,因而呈现出了产业空心化现象。美国70年代前后、日本在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出现了这种产业空心化。

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析

80年代末,对于日本有无产业空心化现象以及空心化到何种程度,学界争论不休。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日益明朗,诚如驮田井正所说,“日本目前正面临着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结构性变化。因此,萧条和空心化,……是由经济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所引起的现象”〔2〕。学术界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有无空心化的问题了, 而是直面产业空心化问题并为之寻找对策。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弄清当代日本产业空心化与英国和轴心国那时的经济空心化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或区别,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80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出现的产业“空心化”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产业的空心化以及二战期间法西斯轴心国的战争经济空心化相比较,在形成的原因方面有很大区别。英国产业的空心化是依赖对殖民地的掠夺、国内投资不振、资本输出增加而导致经济基础严重削弱,使国内生产和人民生活陷入被迫依赖从国外进口的窘境等原因造成的。法西斯轴心国的战争经济空心化则是由于法西斯国家用武力而不是用资本输出直接组织海外战争经济体系,致使本土的战争经济力量不如其外延部分强大,同时把国内的劳动力和经济资源都动员起来为战争服务,导致了其经济的空心化。而当代日本的产业空心化,从国际因素来看,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结果。从国内因素来看,是日本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结果。下面我们要进行具体分析。

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日本的变化,如日元急剧升值、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竞争以及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等。与此同时,国内的工业化发展到了高级阶段,人们的需求从物品时代转向服务时代,人们活动的中心更向教育、福利、医疗和研究方面转移。国内外经济环境的这些变化使日本的传统产业结构难以适应,从而迫使日本不得不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把日本的国内产业结构引向高技术化、服务化、日益朝着脱离物质生产的方向发展。1986年前川报告为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上述方向。从80年代中期起,日本的产业结构开始了大调整。在调整过程中,日本资本流向基本上是沿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的:1.为了减轻日元升值的冲击而纷纷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并把已失去比较优势以及有悖于日趋紧张的国际贸易形势的产业连同设备、资金等一起转移到海外;2.转向金融和房地产领域;3.投资于国内的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很显然,日本资本流动的三个方向都是不利于传统产业的。具体来说,第一个方向的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是与海外的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尽管小岛清教授在他提出的顺贸易导向型海外直接投资理论中强调了“飞回效应”(boomerang effect),即投资国通过海外直接投资,以廉价成本生产出产品然后返销投资国(或部分销往第三国),这样就可以从海外调进本国所需的资源,从而加强投资国的经济基础,避免投资国的经济空心化。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厢情愿。要知道,以“飞回效应”这种方式调进的本国所需的资源,是以制成品形式而不是以初级产品形式调进的,它包含了受资国创造的产品附加值,而该附加值一分为二被受资国与私人投资者获得。因此,以这种方式“调进”的所需资源越多,对投资国的国内生产体系就会削弱得更严重,国内的产业空心化则不可避免,除非政府能对私人直接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个方向的资本虽流向国内,但它与股票、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部门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庞大的虚拟资本,最终导致假象繁荣,形成泡沫经济,因而进一步削弱了日本实体经济的发展。第三个方向的资本与信息产业和服务产业等相结合,也削弱了实体经济部门。通过对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时期资本流向的分析,我们已很清楚地看到,日本产业空心化在形成的原因上确有其特殊性。

那么,日本产业“空心化”有哪些主要表征呢?

第一,日本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虽然出现了对外直接投资热和国内制造业的相对萎缩,但没有因此而废弃对高科技的投资,而是同时为日本实现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化提供了长期的设备融资。前川报告指导下的日本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表明:1986~1990年日本非制造业部门的投资远远超过了制造业部门的投资。在这5年间, 日本的制造业投资对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分别为5.6%、5.34%、5.98%、 6.98%、7.67%,而同期非制造业的比率则是10.15%、10.7%、11.38%、12.2%、13.16%〔3〕。非制造业的投资范围主要集中在与合理化、省力化相关的智能机器人等设备的投资,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中心、与生产和办公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投资,以及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科技开发投资等等。这充分说明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日本已把国内产业投资提高到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长远,而不是追逐眼前一时之增产、扩大销售和就业的资本扩张型投资。由于这种战略型的产业投资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方可见效,因而在这一调整过程中,导致经济衰退是在所难免的。可以说“平成萧条”的出现就与上述转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平成萧条”看成是“产业结构转换萧条”。但是,我们应充分肯定,日本的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第二,传统的生产体制——“One Set ”体制的放弃与海外生产体系的扩张是产业空心化的又一重要特征。所谓One Set 生产体制是指从劳动密集型的一般生活用品到尖端科技产品全由国内生产的经济产业结构。战后日本经历的几次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沿着不断强化这一体制的方向进行的。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后,为降低生产成本,继续保持日本的国际优势地位,日本决定放弃One Set体制, 转而从国际生产分工中寻求新的出路,展开产业国际分工,把原先由国内生产的某些产品转移到国外生产。为此,日本各大企业、公司纷纷加大对外直接投资,设办独资控股公司,在海外建立起庞大的生产体系,同时还大量从受资国进口零部件、中间产品和其它低附加值产品,从而使本来已呈萎缩趋势的国内产业雪上加霜。到1993年,日本在海外制造业的雇用劳动力总数已达186.91万人。这是以国内因产业空心化而造成大量失业为前提的。日本关于海外投资失业效应的一份测算估计,到2000年日本会因日趋增加的海外投资而丧失近百万个就业机会。One Set 体制的放弃和海外生产体系的扩张,很明显地还要引起逆输入的增加,即日本在海外投资或与东道国合资所办的企业将产品向日本输出。以普通小汽车为例,1994年11月,日本的逆输入达6534辆,比1993年11月增加231%。 逆输入的增加,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日本80年代以来趋于激烈的与外界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却冲击了国内的生产体系,加重了产业空心化的负面效应。

第三,产业空心化与泡沫经济互相影响,加重了“平成萧条”,使日本90年代的经济危机不同于以往一般的“周期性感冒”而表现出严重的综合性萧条症状,导致日本经济复苏乏力。

三、产业“空心化”对日本及亚太经济的影响

产业空心化作为一系列国内外经济因素(如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贸易结构变化等等)互动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是必然的。有的学者在分析日本产业空心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时认为:第一,减少了国内物质生产投资,阻碍了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成果的充分运用,从而使经济增长内力匮乏,缺乏进一步增长的后劲;第二,海外生产所造成的替代出口效应进一步强化了削弱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趋势;第三,促使日本从工业品出口大国走向进口大国,从而丧失国际经济中的工业大国地位;第四,促进失业人数的增加。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日本80年代后期以及90年代初日趋明朗化的产业空心化与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充分应用是相反相成的。如前文所述,日本的产业空心化正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方向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传统产业的衰萎现象。也就是说,在日本产业空心化出现过程中,国内不是废弃了科学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而是加大了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当时国内资本流向的三个方向中,科技开发和应用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在前川报告的指导下,日本在90年代花巨资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从事基础技术和高科技的研究,并使之产业化。日本政府还作出决定,把研究开发支出总额的13%用于基础研究以加速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至于科技成果的运用,随着传统产业的萎缩,在工业领域的运用范围是相对缩小了。但是,为配合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和服务化,日本科技成果又开辟了新的用武天地,广泛地运用于网络部门和知识服务部门,以适应进入后工业社会的需要。

其次,从日本在国际经济中的工业地位来看,产业空心化不是导致其工业大国地位下降的原因,而是其工业大国地位下降的表现。日本的工业大国地位下降是世界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所造成的。如同历史上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被美、德等国取代,美国的工业地位又被日本取代一样,日本的工业地位被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取代也是可能的。因为从工业国家内部来讲,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业结构的重心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到第三、第四产业的转变。这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就是工业国从奠定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工业大国地位到走向工业衰落的过程。从国际范围来说,工业化范围总是在不断地扩大并向全球扩展,后继工业化国家利用其比较优势使工业成为主导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在国际工业品市场上具有后工业社会无法匹敌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日本工业在经历了战后几十年如日中天的辉煌之后,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挑战面前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再加上贸易摩擦和日元升值,日本的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通过“两头在外”的方式维系的国内庞大的工业生产体系已失去了有利的贸易环境。于是,内需型经济和海外生产的扩张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当代日本的产业空心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它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和服务化。因为产业空心化现象越是明显,资本拥有者投资传统产业的意向就越弱,而转向与日本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的产业投资的意向就越强。第二,促进了日本产业国际分工的发展,为日本资本在国际范围内实现最有效的配置开拓了广阔的空间。第三,加剧了日本国内的失业,以致日本学者不得不为日益加剧的失业问题寻找良策,从而提出了所谓的“工作分摊制”的设想,即主张通过缩短单个人的劳动时间来增加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从事更少的劳动”〔4〕。在这三点中,第一、 二点是从反作用力角度产生的影响,而第三点则是属于产业空心化的自然影响。

日本产业空心化对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产业空心化通过改变日本的对外贸易结构,为亚太地区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加快工业化提供了或者说“让出”了部分市场。众所周知,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所走的道路,在外贸结构上体现为大量进口初级产品、能源等低价产品而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这种大进大出的外贸结构是由国内庞大的产业体系维持的,它使日本产品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世界市场上的主要份额。80年代以来,日本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降低了其生产和出口的能力,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让出”了部分出口市场,而且被迫向内需型经济转变,开放国内市场,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使日本本身成为亚太地区国家出口工业品的“市场吸收器”。

第二,日本的产业空心化加剧了日本对亚太地区的资本输出和产业转移。在日本的One Set生产体制时期,其资本主要用于国内设备投资,即便有少量的对外直接投资,也主要是投向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后,伴随着对外投资的大发展,投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1989年,日本对亚洲的直接投资还只相当于同期对欧洲投资总额的55.6%,而到1994年,对亚洲直接投资额猛增至对欧洲投资总额的155.68%,而且对亚洲的直接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亚地区。不仅如此,90年代日本对东亚的投资与以前相比,在提高技术含量、加快受资国的制造业发展方面,有了很大进展。50、60年代,日本对东亚地区也有少量的直接投资,且主要集中于自然资源开发行业。这种局面在70年代以后虽然有些改变,但变化不显著。直到1985年,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总额中仍有34.1%投于第一产业,制造业只占39.1%。而到1992年,日本对亚洲制造业的投资占对亚洲总投资的比率提高到43.4%。1990年,日本投资于亚洲制造业的金额达30.68亿美元,比1985年的4.6亿美元增长556.9%,1994 年又增至51.8亿美元,比上年的36.59亿美元又净增了41.57%,并超过了同期对北美的直接投资(47.63亿美元)〔5〕。由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和制造业含量的提高,也由于日本大公司大企业在亚太地区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东亚传统的发展模式为之一变。传统的东亚发展模式是巨大的开放性的美国市场、巨大的日本工业能力与东亚诸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的完美结合,而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日本产业空心化,东亚发展模式变为:日本的技术、资本以及包括日本在内的多元化国际市场与“四小龙”巨大的工业能力、资本供应能力、东盟国家的初级工业能力的结合。如此看来,日本产业空心化虽然进一步加快了亚太经济的发展,但日本不再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唯一火车头了。“四小龙”、东盟国家以及中国将与日本共同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日本产业空心化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我们在分析亚太地区90年代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避免单向思维,应该看到日本的产业空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是固定在某一国家或地区,亚太地区只是众多的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的地区之一。但是亚太地区以自己优越的地缘条件,更主要的是以各国政府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创造出了其它地区难以超越的比较优势,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来自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有利条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注释:

〔1 〕〔日〕神谷建一:《亚太地区发展的障碍及其解决办法》,载《世界经济译丛》1993年第10期。

〔2〕〔日〕驮田井正:《后工业社会与东亚》, 载《世界经济》1996年第7期。

〔3〕〔日〕《经济白皮书》1991年版第422页。转引自《世界经济》1996年第5期第43页。

〔4〕驮田井正,前引文。

〔5〕参见白成琦:《论日本对东亚投资的新阶段》, 载《世界经济》1996年第3期。

标签:;  ;  ;  ;  ;  ;  ;  ;  ;  ;  ;  ;  

日本工业的“空洞”及其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影响_产业空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