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规模成本的评估方法_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政府规模成本的测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成本论文,规模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府财政预算、决算中的“行政管理费用”是最直接体现政府规模成本的项目,根据预算会计科目,该项目的统计口径包括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政党、人民团体、乡镇干部、居民委员会和人民武装部队的费用。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经费既包括工资等支出,也包括机构运行的费用,但由于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中大约80%左右是用于人员费用,因此本部分研究中的行政管理费用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为财政供养人员提供的工资。

1、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率。这个指标也可以用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率、地方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率等指标替代。

总体上看,中国的行政管理费用仍然是迅速增长的,这不仅体现在总量上,还表现在增长速率上。表2-1、2-2、2-3分别是中国2002年至2003年财政预决算中国家、中央、地方的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情况及其所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从表中可以看出,整个国家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率为12.5%,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10.5%,并占财政总支出的8.4%。中央行政管理费用增长率保持在低于总体增长率的水平,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也保持不变;而地方行政管理费用则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所占比例高于整体水平。以上数据说明,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整体比例与增长率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地方行政管理费用的增加,即中央机关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规模,而地方政府的规模仍在持续扩张中,决算往往超过预算数个百分点,地方行政管理费用的增长拉动了整个国家的行政管理费用的上升。

2、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增长率。这个指标也可以用事业单位人员离退休经费增长率替代。

在人员数量与结构分析中,行政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用直接通过财政预算表中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表现,是“行政管理费用”的构成部分。我国有1000多万离退休人员由财政供养,庞大的基数使该部分的支出亦相当惊人,同样影响到规模成本的控制程度。表3提供了不同单位相关费用的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人员的离退休与退职费用一直大大高于行政机关用于这方面的费用,并一直保持在2倍的数量。虽然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和退职费用都呈现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增长幅度却大不相同:行政机关自2002年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增长速度放慢,由2001年的24.7%下降至2003年的17%;事业单位则在2007年增长百分比下降为13.5%之后,2003年迅速增至18.3%,超过了行政机关的增长速度。

在财政供养人员结构上,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远远多于公务员,是“吃财政饭”的主要构成部分,从而提高了官民比例。在以往的行政改革过程中,这部分政府财政供养人员的“隐性构成”往往被淡化了,实践证明,这样一种处理机制会带来明显的负面效应。

3、预算外资金增长率。由于现行公共财政体系不完善,致使大量预算外资金存在。这一部分额外来源,应该看成是政府规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表4显示了预算外收入的情况。

表4中的各项收入不在预算管理约束之下,收取单位通常拥有自主处分权利。其中,多达4千多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与“政府基金性收入”由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收取,除部分用于城市建设、维护之外,相当部分用于工作人员的额外补贴、津贴以及额外福利。通常,这些福利会比预算内的标准工资还多。目前,行政事业性收费仍呈上升趋势,这部分不断增加的预算外收入成为控制政府规模成本的难点。在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上,一方面,决算往往超过预算且超出比例偏大,这充分暴露了我国财政预算的软约束以及监管不力;另一方面,预算内标准工资与预算外补贴形成强烈反差,这不仅影响了财政支出的合理预算,而且直接影响到规模成本的高低程度。

标签:;  

政府规模成本的评估方法_行政管理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