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石雕工程评价_三峡论文

三峡刻石待品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刻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因三峡刻石而热闹了4年的宜昌王家坪,现在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刻石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一件件艺术品伴着清新的山风和缤纷的落英,静静地等候着开放之日的来临,等待着人们的品评。

90年代初,中央决定上马三峡工程,文化界许多人也希望能为三峡建设作点贡献。在一次美术界的聚会上,著名画家、当时任湖北美术院院长的冯今松最先提出了三峡刻石的构想,提议把当代华人画家的作品刻于三峡岩壁,将其常用章放大刻石,以弘扬中华文化,装点长江风景,使墨石绝唱永伴东流江水。

这一构想首先得到了中国画研究院和广东画院的支持,三家画院决定联手举办这一活动,并将活动定名为“世界华人画家三峡刻石纪游”。

1993年底,经文化部批复同意,三峡刻石工程终于进入了实际运作阶段。刻石地点选中了宜昌王家坪的“石门”。此地位于宜昌与三峡坝址之间,周围景点林立,且地质、地形都适合刻石,当时有人赞叹道:天生石门待图画。

对组委会发出的邀请,国内外画家一呼百应。到1994年5月初,已有近百名画家寄来了作品。稍后,异议之声也见诸报端。这些异议主要是担心刻石破坏三峡的自然环境,有人甚至以“三峡毁容事件即将发生,请求火速制止”为题,上书有关部门。

此事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务院三峡办会同环保部门对三峡刻石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否定了刻石破坏环境的说法,主要根据是:1.刻石离长江较远,且并非面向长江;2.刻石是利用现有山石面,不开山炸石,林木受损面积很小。争论就此划上了句号。

1995年3月,国务院三峡办在京召开“三峡刻石协调会”之后,刻石工程正式动工。1996年4月刻石工程第一阶段(组委会将之命名为“三峡刻石第一观”)基本完工。它由印章刻石和摩岩刻石两部分组成,共有印章刻石137件,摩岩刻石146件。印章和画的作者为国内外知名华人中国画画家,如叶浅予、关山月、吴作人、启功、沈鹏等。题材有反映三峡建设与大好河山的,有描绘人民生活及民俗风情的,也有表现与长江三峡有关的历史和传说的,还有寓意健康的花鸟兽类。

《我家就在岸上住》 张绍城作

三峡刻石在我国刻石文化史上,第一次把画家常用章放大成为印章石雕;此外,自古以来,刻石主要是宗教题材,而大规模地将画家的画作刻于岩壁的,此属首例。组委会对刻石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依山取势,注重自然天成;忠于原作,并以石刻语言创造性地表达;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神韵。名家名作,加上高超的工艺,使宜昌王家坪的石门成为一座罕见的特色独具的露天艺术馆。

三峡刻石一角

1996年4月,三峡刻石移交宜昌市。据了解,宜昌市目前除抓紧刻石工程的配套建设,争取三峡刻石年底对外开放外,还正在着手三峡刻石的长远规划。方向是将之逐步发展成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地的更宏伟的露天艺术馆,使之成为长江三峡中的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于市/文 刘文湛/图

标签:;  ;  ;  ;  

三峡工程石雕工程评价_三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