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甘肃临洮730500)
【摘要】目的 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腹腔脓肿等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高效,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开腹术;阑尾切除术;安全性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是外科常见疾病,占急腹症发病的首位,患者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和阑尾点压痛、反跳痛,多数患者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性、呕吐,实验室检查多数患者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这类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阑尾穿孔,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是开腹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比较慢,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具有创口小、恢复快等特点被广大患者接受,本研究将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4.72±6.39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30h,平均为16.28±5.57岁,;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0~67岁,平均年龄35.11±6.01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28h,平均为16.73±5.2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临床诊断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即具有发热、恶心、呕吐、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等症状,体格检查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并经超声检查确诊,实验室检查显示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增多。
排除标准:将阑尾周围脓肿、阑尾与其他组织严重粘连、阑尾坏死或穿孔患者,合并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
1.3方法
患者行常规检查,术前禁食、禁水,备皮。
对照组: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取仰卧位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右下腹做一4~5cm长的切口,显露阑尾后分离、结扎阑尾动脉和系膜,切除阑尾,用碘伏消毒阑尾残端,包埋残端后进行荷包缝合。
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术前排空膀胱,患者取平卧位后全身麻醉,在脐上缘做一长约1cm的弧形切口,建立CO2人工气腹,导入腹腔镜,明确诊断后将患者改为头低臀高位,分别在左下腹麦氏点对应部位和耻骨联合上方作操作孔,分离阑尾周围的粘连组织,双极电凝处理阑尾系膜根部后部切断,在距盲肠0.5cm处夹闭,离断阑尾后用电凝烧灼残端黏膜,将标本自Trocar中取出,解除气腹,用可吸收线缝合脐环切口,粘合创口,手术完成。
1.4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和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x2或t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和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具有起病急、发病快、病情严重的特点,患者在早期就会出现呕吐和高热,但是右下腹的疼痛感并不显著,但是又有肌紧张和明显压痛,疾病发生后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传统开腹手术行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有效性较高,但是手术切口大,疼痛剧烈,术后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术后患者存在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不良反应高发生率。腹腔镜作为近年来逐渐发展成熟的新型微创技术,具有治疗效率高、痛苦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等特点,同时腹腔镜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极大的降低了疾病的误诊和漏诊率,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更为显著[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其优点主要体现在有效减少了腹腔脏器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保持腹腔清洁,避免感染,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发现对于肥胖或者阑尾异位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难以暴露阑尾的位置,而腹腔镜手术不受手术切口的限制,可较大程度的调整手术操作视野。有资料显示,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方式有明显的相关性,腹腔镜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4]。
综上所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高效,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跃涛, 谷丽新, 王玉华.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探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4(3):434-435.
[2] 杨勇, 郑帆, 李俊,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成人急性阑尾炎的Meta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 7(26):20-20.
[3] 陈杰.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40例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7):53-54.
[4] 陈德利, 梁玉鸿.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比较[J]. 医疗装备, 2017, 30(10):81-82.
论文作者:孙林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论文; 阑尾炎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时间论文; 并发症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