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建筑工程施工是职业院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理论跨度大、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的专业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合格的从事施工一线技术工作。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4-081-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特别是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对职业教育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在我校,建筑专业是学校重点专业,也是就业形势较好的一个专业,立足本校发展,培养一线施工技术管理人才是主要目标。
一、精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
根据建筑业的社会需求和中等职业教育重动手操作的特点,围绕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胆的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有针对性地加强施工企业各岗位人员必须掌握的应用型理论知识的教学。遵循基本理论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把更多的教学周次应放在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学校关于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制定教改方案,制定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达到理论和实践并举,侧重工程一线实践应用的教育原则,以此作为专业内课程体系的调整。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
教师可以参加建筑行业相关执业资格考试,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自我学习意识,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时,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也要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性的专业学术活动,提升专业技能,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了解学情,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突出本专业的特点,凸显《建筑施工》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学生目的明确,自立、自强,有动力地坚定不移地通过学习来实践实现自己的目标;尽早开设《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有理想、有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在职业学校中建筑专业教师一类是科班出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但工程实践经验缺乏,一类是来自企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水平欠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很少。为此,要加强教师统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加强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学生情况,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二、加强实践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要使学生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三、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技术应用中心、建立教师服务于社会的制度与政策,引导教师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建立校企在职员工长期培训合作关系,鼓励教师考取注册工程师、技师、高级技师等执业资格,拓展专业知识面。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同时促进课堂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提高课堂效果。
3、调研企业需求,改进教学改革思路,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市场人才需求调研表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一线施工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有理论精施工的基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岗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即能顶岗"。因此,作为建筑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改革,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课改可把施工图的识读作为切入点,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顺序,将建筑工程分解为多个分部分项工程,以分部分项工程为主线展开项目教学,并将各教学项目分成若干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设置一个案例,教师将学生带入具体情景中展开问题分析,在师生互动中实现传授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型学习,通过完成模块中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得到涉及整个施工过程的、与施工技术直接相关的、与施工操作步骤和技术管理规章一致的、体现团队工作精神的一体化教育,这种教学活动融"教、学、做"为一体,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效果。
4、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做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学生在校内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会结合起来。实习实训基地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一方面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承担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可提供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水平;再者可为职业资格、技能等级鉴定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提供场所。为了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选择理念与技术先进、区域影响好,与学生就业结合紧密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牢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互兼;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学生要带课题带任务下企业,建立完善的指导和管理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构建师生信息反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保证每位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经历,参与一项以上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实践锻炼,实现学生真正的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郑 伟.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探索与实践
[2]吴 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年第14卷第3期
论文作者:于晓诗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学生论文; 建筑论文; 专业论文; 教师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企业论文; 能力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