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论文_张晓菲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论文_张晓菲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郑州 450014

【摘 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存在不安全护理因素36例(30%),其中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因素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患者19例(52.8%),自身因素的患者10例(27.48%),医院因素患者7例(19.4%)。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较多,来源复杂,强化护理管理可控制风险。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一般具有发病快,病情变化快和病因复杂等特点,因而给正常护理带来诸多便,一旦护理不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负担,甚至危及生命,以至引起一系列医疗纠纷。科学的护理管理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关注重点。本文回顾分析了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进一步统计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32~77岁,平均年龄(45.51±7.11)岁。其中高血压伴有冠心病患者50例,心肌梗死患者5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例,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患者10例。

1.2方法

对所有受试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人员的护理情况,所得数据详细记录在案,归纳总结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存在不安全护理因素36例(30%),其中由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因素引起的不安全因素患者19例(52.8%),自身因素的患者10例(27.48%),医院因素患者7例(19.4%)。

3讨论

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以及病因复杂的特点,相比较其他护理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旦出现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可能的不安全因素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护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引起的。现总结可能引起不安全的因素如下:

(1)科室因素。①危象较多,主要以猝死、急性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等,以次数为例,合并高血压、糖代谢紊乱、卒中病史房颤病史者,出现猝死风险较高,猝死发生时间,猝死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入院1~3周内,日间特别是晨间是猝死的高发时间段;②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高,联合用药较普遍,人均用药8~9种,部分患者甚至联合15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特别是老年人、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③病情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如心绞痛等冠脉事件易被情绪剧烈变化诱发。

(2)护士原因。①业务能力不足,护士循证能力不足,多数护士只能机械的按照护士长、医师的安排制定护理对策,特别是在护理路径落实之后,护士无法有效的发挥能动性,预见性的识别风险,开展护理干预,反应迟钝,护士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仪器设备参数读取与反馈等能力不足,部分护士应急能力不足;②对护理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或松懈大意,如在患者进入康复期后,便放松警惕,未开展饮食指导,导致家属饮食管理不当,引起腹胀、便秘甚至导致误吸误咽。

(3)患方因素。①自护能力不足,本身存在护理风险,如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但行走不稳易出现跌倒,家属对疾病、护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提供护理时过于随意,如帮助患者穿衣、行动时,用力过猛,出现直立性低血压;②对护理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如在使用热水时,疏于照料导致烫伤,在患者起夜时不做好扶持导致跌倒等。

(4)管理因素。①医生、患者、护士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仍存在医嘱护理遗留、患者不遵医等问题,如指标监测活动遗漏;②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缺乏足够的信任,特别是对于新入职护士,患方对其业务能力寸质疑;③科室存在人力不足情况,整体护理不能落到实处;④护理文书仍存在不合格情况。

改进策略:①将猝死、跌倒、压疮等纳入关注目标,采用量表评价或参阅相关文献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简单评价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给予强化关注,编制风险要素表,粘贴在患者床头,调整护理干预内容,如对于跌倒高风险者,强化宣教,让患者及其家属重视跌倒预防,除穿防滑鞋外,还传授患者防跌倒措施,如“起床3个30s”,避免频繁俯身,若有头晕、疲乏症状,及时起身,行动迟缓者家属需做好搀扶,反复起夜者护士需做好巡视[1]。②重视阶段性健康教育,注重评价反馈,入院时即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告知需注意的基本事项,发放宣传手册,以供阅读,耐心解释,答疑解惑,手册对于自学能力、能动性较好的患者及家属非常有效。③在走廊等易发生跌倒区域,增加警示标识,保证良好的照明,做好病房巡视,及时发现设备、药械故障,巡视中发生隐患,及时提醒,如床头摆放过多的杂物、地面有水渍等[2]。④落实护理技术准入制度,鼓励团队协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护理安全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定期考核,对于评价较低者,进行强化培训,并重新进行岗位安排,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结构。⑤注重护患沟通,尽量安排1名护士负责1名患者,若有换班需要,及时介绍,注重深化护理内涵,争取患者及其家属信任,引导患者及其家属主诉,积极争求意见与建议,对合理的意见可予以落实。

综上所述,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发病急,病情复杂,一旦护理出现失误就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生理负担。归纳总结病例发现,护理人员原因是引起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找出护理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给予应对措施是一项长久而又深远的使命。

参考文献:

[1]何慧芳.浅谈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31:353-354.

[2]王群群.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2:112-113.

论文作者:张晓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论文_张晓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