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项目分析论文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项目分析论文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审指标体系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国家重点论文,建设项目论文,绩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影响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竞争性投资项目绩效的主要因素

(一)决策因素。1.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价指标是否真实、规范和科学;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大小如何;是否属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分析对当期和长远的社会影响;是否严格履行了环境保护职责,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投资估算是否真实、合规和有效等。2.项目的建设工期。确定的开工日期是否科学、合理,有无因盲目开工造成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损失浪费问题;确定的工程建设总工期是否科学、合理,有无因工期提前或拖延工期造成工程质量、损失浪费等问题。

(二)建设因素。1.项目建设的合规性。项目是否经批准机关核准或备案;是否符合基本建设程序;是否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规模、内容和标准;是否履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度、资本金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和承发包工程资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资金是否落实,是否被侵占、挪用;建设成本是否真实、合规;工程结算价款是否真实、合规;税费缴纳是否合规;尾工工程是否真实、合规;基本建设收入是否真实、合规等等。2.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经济地使用公共资金。工程概(预)算总投资是否真实、合规;年度投资计划是否真实、有效,有无因提前进货或推迟进货造成损失浪费;建设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是否存在项目效益低下和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3.项目建设的有效性。主要检查“四控”、“两管”、“一协调”。工程概(预)算总投资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是否达到国家或合同规定的标准,有无重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建设工期控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存在因工期控制不当造成工程质量、加大建设成本和损失浪费问题;安全控制和管理责任目标是否实现;合同管理是否有效;信息化管理是否起到了作用;协调管理等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等。4.项目建设的环境性。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治理是否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环境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是否真实、合规和有效;有无因工程建设破坏环境的问题等。

(三)技术进步因素。1.项目建设采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项目的总体布局是否先进,是否考虑了近期与远期的关系,项目发展有无后劲;采用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是否符合国情,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水平。2.项目建设建筑材料的使用。主要检查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否采用了先进技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技术。3。重点建设项目选用的设备。选用设备是否先进,是否符合国情;设备先进性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水平。设备选型是否满足生产运营的需要,有无因设备选型不当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

(四)运营能力因素。项目建设生产运营情况。生产运营是否正常,实际生产运营能力或功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项目“三废”治理是否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项目效益是否达到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测算的投资效益,确定和分析其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五)管理因素。项目生产运营管理。生产运营管理是否符合现代管理体制;职能机构和人员设置是否满足管理的需要;是否建立健全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项目生产运营是否正常发挥效益;产品销售管理是否畅通;项目财务管理是否有效。

(六)市场因素。项目市场的变化。原材料市场变化对项目影响程度;产品价格对项目影响程度;创收能力对项目影响程度;政策因素对项目影响程度。

(七)负债因素。项目负债偿还能力。有无负债偿还能力;负债偿还期限对项目影响程度;负债偿还适时对项目影响程度。

二、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绩效评审通用指标体系构成

(一)指标选择的依据。结合项目特点,区别不同情况,选择相关评价指标。1.选择国家、行业和部门确定的有关通用指标。2.选择国家统计部门颁布的适用于绩效评价的通用指标。3.选择投资项目管理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的定量指标及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指标。

(二)财务类评审指标。公益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由于项目的属性不同,在对其进行财务评审时,所采用的评审指标各有不同。如:公益性项目是由公共财政无偿投入,不存在偿还和盈利的要求,即使有还贷要求也是财政部门站在公共财政平衡角度去考虑的事情,而项目注重的是建成后带来的社会效益,初期投入有少花钱多办事和建设成本控制的要求,因此在财务评审中主要可对建设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其余注重的是对社会效益的评价;准经营性项目兼有公益和经营性的性质,在重点评价分析建设成本的同时可根据项目实际管理模式和项目既有政策性又有市场性的特点,对盈利、偿还能力等主要财务评审指标进行有特定条件的分析评价;经营性项目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人自主投资行为,它既要控制建设成本,尤其关心项目建成后的盈利和清偿等能力,是一种纯市场行为,因此其财务评价的指标包括了财务评价所需的全部通用指标。

1.建设成本分析与评价。建设成本的分析与评价,实质上是对建设成本控制的分析与评价,从大的方面讲是实际发生与初步设计概算指标的对比分析,或者是实际发生和项目法人与投资方根据初步设计概算分解,并考虑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后,更加细化的成本控制责任目标的对比分析,评价和分析的指标应该是概算指标或建设成本控制的责任目标指标;从建设成本构成的具体因素来讲,是对构成工程实体的建筑成本,设备选型和采购以及安装成本,需最终摊销和核销的费用控制成本,筹资的资金成本,工期和物价的变化等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因此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平米或单位造价、技术规范要求的设备选型标准、采购渠道和采保费率、待摊和其他费用的控制标准、筹资过程中的利率以及资金运用过程中的资金沉淀率、招投标、工期和物价变化等,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评价,分析评价建设成本超支或节约的主客观原因。

2.盈利能力分析与评价。项目盈利能力对建设项目评审来说是一类预测指标,考察项目在规定的寿命期内的投资的盈利水平,主要评价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也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及实际需要计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等指标。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反映了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与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分析,据此作出分析评价,高于基准收益率则项目盈利能力较强和可行,低于则不可行;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所需的时间,投资回收年限的长短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高低,与盈利能力成反比;其余的辅助指标都是管理会计的内容,是针对某些单项财务指标分析时采用的。

3.清偿能力分析与评价。项目清偿能力对建设项目来说也是一类预测指标,考察分析项目在寿命期内各年的财务状况及偿还债务能力。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借款偿还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是反映项目各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及偿债能力;借款偿还期是指在国家财政规定及项目具体财务条件下,以项目投产后可用于还款的资金偿还投资借款本金和建设期利息(不包括已用自有资金支付的建设期利息)所需的时间。当借款偿还期满足贷款合同的要求期限时,即认为项目有清偿能力。流动和速动比率是指项目各年正常或快速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指标。

4.贷款合同及担保分析与评价。对贷款合同及担保的分析与评价,主要应从合同和担保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对合同和担保的标的和相应条款如:贷款本金、执行的利率政策、偿还期限、担保的资格、担保方资产的变现和代偿能力以及合同及担保双方的权利义务的条款等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

5.银行贷款风险分析与评价。银行贷款风险分析与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价工作,从项目可研的资金筹措方案和借款偿还期的预测,以及对项目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与评价都与项目银行贷款风险预测有关,具体评价首先应在充分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利率政策和项目资金筹措合理比例的前提下,用项目盈利能力和借款偿还能力等指标去分析评价。也就是说,财务评价的通用指标都适用于项目银行贷款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同时在资金实际筹措和运用中应对资金使用的沉淀率、流动资金的贷款的周转率以及项目寿命期潜在的风险因素形成的银行贷款风险,也就是从银行贷款角度进行的不确定性分析和评价。

6.其他方面分析与评价。在进行基本财务评审指标分析评价后,作为财务评价还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在寿命期内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变化,给项目经营过程中所带来的动态风险和效益变化,即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产量、消耗量、价格、利率、税收以及国家财政政策的变化等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和效益。一般通用的分析评价方法有:敏感性分析,选取的指标通常是项目的主要投入产出指标,如:建设成本、燃料原材料以及产品的价格,产品产量和原料消耗量,或者某项政策的变化。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项目的特点,这些指标的敏感性程度有所不同,可以选取一项指标因素进行分析,也可以选取多项指标因素共同作用进行分析评价。如:电力项目对上网电价最敏感,其次上网电量,再次燃料价格等。另外,还有评价项目的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关系的盈亏平衡分析和依靠数学模型进行的概率分析等评价方法。

(三)非财务类指标。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下称项目),不论是公益性的,还是准公益性的或经营性的,除了定量的指标分析和评价外,定性的分析和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必须的。项目效益评审的核心内容是工程成本、工期和质量,具体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包括建设项目效果、项目前期效益、项目预算执行效益和项目竣工决算及运营效益的分析和评价,这部分内容大都可以量化,通过各种指标的分析和评价来反映。宏观层面包括社会(经济)效益、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分析和评价,这部分内容不便通过量化指标来反映,甚至无法量化,定性分析更有利于描述客观实际。

1.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分析与评价应当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分析与评价内容包括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与评价、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与评价和社会风险分析与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

项目的社会影响分析与评价在内容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四个方面的分析与评价,即在国家、地区、项目(社区)三个层次上展开,包括项目对社会环境方面、社会经济方面、自然与生态环境方面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影响。上述四个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影响(通常称为社会效益)和负面影响。

互适性分析主要是分析评价项目能否为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以及当地政府、居民支持项目存在与发展的程度,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项目的社会风险分析是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进行识别和排序,选择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并容易导致较大矛盾的社会因素进行评价,分析可能出现这种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那些可能诱发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的项目要注重这方面的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2.环境效益分析与评价。项目的环境效益分析与评价,是指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分析项目环境管理的决策、规定、规范、参数的可靠性和实际效果。实施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应遵照国家环保法的规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相关产业部门的环保规定。在审核已实施的环评报告和评价环境影响现状的同时,要对未来进行预测。对有可能产生突发性事故的项目,要有环境影响的风险分析。如果项目生产或使用对人类和环境危害极大的剧毒的物品,或项目位于环境高度敏感的地区,或项目已发生严重的污染事件,那么,还需要提出一份单独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一般包括五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

3.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或竣工)之后,对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还能继续,项目是否可以持续地发展下去,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去实现既定目标作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项目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的要素主要是:财务、技术、环保、管理、政策等。

对项目可持续的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应列出制约项目可持续的主要因素,然后分析原因。

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分析与评价:针对可持续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原因,分析项目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区分内部与外部的条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

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审的方法

(一)合理选定评审指标

评审指标的选择,也就是评价策略的确定,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的因素来自评价工作本身,它涉及所收集的资料的质量;另一方面的因素来自进行分析评价的决策环境。这两方面的因素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科学性和决策的相关性之间,通常有一个替代关系。在确定合理而可行的评价指标时,需要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就是要遵循以下标准:

1.指标的可靠性。是指当原来的情景保持不变时,把它重复应用到原来的情景中,它能前后一致地产生相同的结果,即一个可靠的指标测验应该是无论用多少次都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2.指标的有效性。是指它表示了它所想要表示的。这意味着,指标的手段反过来又依赖于指标的目的。用不同的指标反映同一个概念经常是有用的。

3.指标的适用性。是指不同的项目将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确定指标在这个项目中重要程度和权重比例。

(二)确定指标的评分标准

1.客观性。确定指标的评分标准应考虑形成可靠结论的可行性。所收集的资料,以及所达成的结论都应该是客观的。所作的任何假设都应该清楚地被表示出来。

2.相关性。通过指标的评分所形成的结论必须和项目过程和决策环境相关,特别是和所提出的问题相关。

3.适宜性。确定指标的评分标准所采用的基础资料结论的可信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料的质量和类型。资料质量和类型的确定应基于当时的决策背景情况和项目的整个管理水平。

4.综合性。指标评分形成的结论必须全面地覆盖所有的相关问题,结论和建议必须有所区分。

(三)基本数据的取得

数据的收集方法应根据数据的性质和来源来确定,可以将数据划分成多种类型: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主观数据和客观数据,纵向时间数据和横向部门数据,原始数据和二手数据等。收集数据的方法通常有查找项目文献,文件回顾,自然观察,问卷调查,专家意见和案例研究等。前两个方法收集的是二手数据,其他收集的是原始数据。最基本的方法是从会计报表、账册获取。所有这些方法都涉及定量和定性两种数据。此外,还可采用抽样法、数据选择法和实证分析。

(四)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由于各分项指标对综合评价的目标的影响程度可能是不同的,为了能正确地反映各分项指标对评价目标影响的重要程度,通常通过加权予以修正,重要的指标赋予较大的权重,相对次要的指标赋予较小的权重。权重的确定应当主要依靠专家来进行。政府的投资项目大都是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这类项目所采用的指标,属于盈利为目的分析评价的指标就应当用的少一些,其权重分值的比例就应当低一些,至于确定各指标权重的具体情况和分值要结合项目的不同特点来定。经营性项目则正好与此相反。

(五)编制综合评审计算分析表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对各个指标的计算,在综合项目所有情况的基础上,可以编制项目综合评审计算分析表。既可人工编制,也可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制。对编制完成的综合评审计算分析表,一要进行完整性核对,使每个表内类别之间具有相关逻辑关系;二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保证项目评价人员所编制的相关分析表的完整和衔接;三要对编制的综合评审计算分析表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四要征求专家和项目建设者的意见。

(六)评审结论和建议

项目评审报告是项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最后成果,报告既要全面系统又要反映项目的评价目标。结论应有分析和实证,要具有说服力,建议应与结论分开。有些项目可单独提出评价建议,在单独起草建议时要提出实施建议并建议由谁来执行。报告的阅读对象主要有:

1.决策机构(国务院及中央有关部委或地方政府)。

2.被评审单位(项目法人)。

3.项目参建单位(设计和施工单位)。

4.贷款机构。

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审指标的应用

(一)通用指标的及时补充和调整

随着项目绩效评审工作的不断开展和完善,通用指标也需要及时补充和调整。决定通用指标需要补充和调整的条件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评价标准的改变,一定经验的积累和判断,指标的不实用性以及项目其他因素。

(二)指标应用主体

指标应用主体应当是以国家审计机关为主的行政执法部门,财政等其他部门和社会审计也可参照应用,以及有关被评审的部门和单位。

(三)通用评审指标应用及相关事项

通用评审指标应用应当明确项目的适用范围、条件、步骤和指标采用的目标。要注意目标层次、重要假设、指标验证以及未尽事项的合理表述。

标签:;  ;  ;  ;  ;  ;  ;  ;  ;  ;  ;  ;  ;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_项目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