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美学:道德教育个体享受的实证研究_人性本质论文

道德教育美学:道德教育个体享受的实证研究_人性本质论文

德育美学——德育个体享用实证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实证论文,美学论文,个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1—0042—03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使人崇高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德育的享用功能,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快乐、幸福、被尊重和欣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如德育主体言行举止仪容仪表仪态乃至风度气质美等形象魅力的增强。人性中有炫耀的需求,形象好,气质高雅,就比别人有吸引力。一个人不可能注意团体中或身边所有的人,这是人心理上的限制。德育不是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不是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德育即生活,随时可以体验,德育是利已的,可享受生活也促使事业爱情成功和人际和谐。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体自觉主动追求自我修养,注重言行举止美,从中享受德育的快乐,也是德育的最终目标。

“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由鲁吉教授1994年提出(《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当时曾成为德育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檀传宝教授在《德育美学观》(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中也认同了这一命题。但十多年来实证很少。笔者从事大学德育教学近20年,以德育美学实践印证了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事实与价值所在,而且认为如果从德育个体享用功能出发来设计德育教学更符合德育的原貌,人追求被承认的欲望,德育美能使他满足这一欲望。德育可享用的途径是将原则的道德修养理念化为形象的言谈举止风度气质美,将社会要求隐喻转化为个人幸福追求,由此增强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一、将言谈举止美作为大学生对生命质量的自觉追求

在媒体上常看到一些相关评论,不少青年学生缺乏最起码对人的礼节,不尊重同学、老师乃至父母,缺乏气质和风度,不使用礼貌用语,不会谦让,行为放浪,随意践踏校园的草坪绿地,到用人单位不知道怎么称呼对方,怎么介绍自己,甚至慢待客户等等。这些看似细节小事,但却实实在在影响了社会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总体评价。曾几何时,大学生从温文尔雅的社会精英滑落到被某些文章称之为“丑陋的大学生”。这一变化令人瞠目。人们担心,这样的青年学生能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能否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教育定位太高,缺乏实效,或太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了个体自身美的熏陶,致使不少学生傲慢无礼自视清高,不理解自尊和他尊的本质,不知道言谈举止美是融入社会的润滑剂。不少在校大学生在道德修养理论考试时写得洋洋洒洒,很有真知灼见,但走出教室却很少有人想到节能关灯,抽不出一个休息日去做社会志愿者,对贫困同学舍不得捐献一个铜板,在公交车上想不起给老人孕妇让座。现实验证,四年可以培养一个本科生,却难以熏陶一个有礼貌教养的谦谦君子。说明教养礼貌的难度和人性塑造的不易,也给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打上问号。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言谈举止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有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人“不学礼,无以立”。不少国家争相将中国的礼仪文化吸收过去,如韩国、新加坡、英国等,现今他们依然将言谈举止美视为社会和谐和国民自我完善的珍宝。中国国学大师辜鸿铭1914年在英文报纸《中国评论》中极力推荐“中国人的精神”,他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当时的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阐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回击西方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欺凌和对中国文化的歧视。当时中国科学技术虽落后,但中国文化熏陶出来的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深沉、博大和纯朴,中国男人“温文尔雅”,中国妇女“神圣温柔”。然而到了21世纪,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时,温文尔雅的中国国民形象却难以寻觅了。我们能否有勇气承认:是我们的德育教育不够贴近生活和实际需求。

我们的思政教育追求高层次的道德规范,而学生需要的是如何生活如何对待感情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增强魅力。有学生说,学校也强调教你如何做人,但只是从空泛的大道理上讲,如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为共产主义奋斗一生等等,这些大道理无疑离生活太遥远,很难具体实践。久而久之,学生走出校门时已养成了一种坏习惯,说可以头头是道,做却难以自觉自律,在某种环境或制度的压力下也许可以遵守一时,一旦没有压力就会抛却纪律,许多时候无法真正做到修养自觉,如有警察站岗时会遵守交通规则,警察离开时,又会直闯红灯;有人看见时会装作很斯文,没人看见时照样随地吐痰扔废物等等。事实表明我们的德育教学没能克服人性中的惰性,不太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言谈举止美是一个人对生命质量的自觉追求,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发自内心习以为常不需要别人提醒的快乐追求,它能“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虽是细节,但却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言谈举止美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行为规范,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润滑剂,是学会做人做事的第一步。言行举止修养不是小事,它关系到国家形象,阶层形象,组织形象,个人魅力。大学生的言行修养,标志着社会文明程度和教育质量,我们要把言谈举止美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让他们明确掌握符合社交和涉外交往的礼仪规范,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优良气质和风度。实践表明大学生很喜欢这方面的内容,认为是自我形象塑造的必要一课,而且学习这些内容是一种享受。

二、将情感人性美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第一阶梯

大学教育的宗旨是育人,是培养人格完善的科学人才,培养每个人的德性(私德、公德、业德)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性格和气质)。如果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大学生不能悲天悯人,不能关怀天下,那就是恐怖。情感人性美涵盖了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双重特质,它是人文素质的第一阶梯。康德说过:“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有没有受过教育,受过什么样的教育,决定着人的素质,人的命运。”情感人性美追求的是生命质量的快乐,这种快乐是理智的、情感的、精神的、审美的、道德的快乐,这也是德育美学的价值所在。

中国古代道家著作《关尹子》中说:“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人性如果比作水,那么心就是水流,情就是水的波动。心的快乐就是情,一个人稳定持久的感情叫情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时提出了“学会关心说”,一个人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是一个飞跃,跳出个人需要的范畴到关心他人关心人类的命运,关心别人的幸福是一个人高素质的表现。

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较多,父母的宠爱使得他们比较自我,为人做事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索取理所当然,付出勉为其难。很少有事能让他们感动,一切无所谓的心态,漠然的表情,冷酷的眼神,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对他人的帮助也不知感谢。这种情感沙漠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这样说道:“心地善良的人首要的一点就是爱人。他对共同事业的忠诚来源于这种对人的热爱。我们认为培养热爱人的感情和关心人的强烈意向是学校最重要、最崇高的任务之一。”

情感人性美熏陶要求学生从学会感谢开始,“感谢,就意味着别人给你带来幸福,造就福利。‘谢谢’一词,自古以来就成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公式。表达出我们对那些为我们造福的人的一种态度,我们的愿望是使那些为他人造福的人永远感到幸福。”② 知恩图报是做人的最起码德行,知恩,就是要学会感恩。搞清楚个人成长进步靠什么,从而感激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激社会给我们机会,感激老师给我们知识,感激周围的人曾经给予过我们的帮助。会感恩就会图报,才不会抱怨社会的不公,才会有责任感,才会用真情回报父母、社会和他人。帮助别人时能感受到自己是被人需要的从而踏实地活着。得到别人帮助时能感受到自己没有被抛弃从而充满信心地活着。一个既帮助过别人又接受过别人帮助的人能够用善良和感恩的心去看世界,会发现别人发现不到的美好,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温暖。

徐本禹和洪战辉以他们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人性美的主流和感动产生的巨大社会效应。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拥有爱心的人,缺少的恰恰是催化爱心的催化剂。徐本禹和洪战辉的事迹借助“感动中国”被放大,起到的正是爱心催化剂的作用。爱具有传染性,爱可以“感动”人,爱本身也可以被“感动”。徐本禹洪战辉“感动中国”的最大意义在于:期待更多的爱被“感动”。

我们的德育课要让学生会感动,熏陶他的感动神经。“感动”,不是分发给学生的学习材料,而是学生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它会启示和激活潜藏在德育主体内心的某种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东西让人们感动。如果一个人常被感动,还会被感动,说明他的内心依然柔软,他的血没有冷却。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这是因为人类有着自由翱翔的渴望。有的学生说,小时候曾无数次被感动,迈进大学却突然消失了,竞争和压力似乎让自己麻木。其实感动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只是被我们在忙碌和喧嚣中忽略了。我们要重新学会把自己的心解脱出来去感动,哪怕只是流星划过“心空”,哪怕只是小草把余香留在我们脚跟,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可爱了许多。

“学校是善良的情感、细微的感受、金色童年美好回忆的集中点。我们力求在学校里使人与人的接触做到细心而温柔,使每个人都去创造美和保护美……学校是美的永久发源地。”③ 课堂上以同龄人的事例讲述情感人性美,讲述感恩孝道,比一般道德训导更有人情味和吸引力,使我们的莘莘学子体会德性的快乐,仰慕恭俭庄敬,温柔敦厚,从而涵养德性,提升境界。我们以前的德育似乎过多地强调相互竞争,胜者为王,强调一定要比他人“优秀”才能在这个社会中立足,而忽视了作为个体需要得到来自周围人的欣赏、尊重和温暖,需要一起分享生活中点滴的简单快乐,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问候、祝福、赞美、鼓励、欣赏等。马加爵杀了四个同学,对第五个同学没有下手是因为那个同学曾经为他做过一件事——打过一次饭而收起了杀心,从中我们不但看到大学生之间人情的淡漠,更有教育的悲哀。教育不能只注重技能化而忽视人性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成长的这一代大学生更需要人性化的教育才能产生健全的人格。从微观来说运用德育美学强化情感人性美熏陶更能直接地教会大学生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关心人爱护人报答人和帮助人,做一个善良真诚、心胸宽阔、善于沟通和勇于承担责任的现代文明人。

三、将风度气质美作为大学生自我完善的新目标

和平崛起的中国要增强软实力,要求大多数中国人都有良好的形象和风度气质。如果我们民族不能建立在单体的进步上,不是每个人都做单体进步的独立单元,民族强盛是不可能的。1954年周恩来中国代表团走进日内瓦国际会议大厅时,他的气质风度带给世界的是无与伦比的精彩,所有的外交人员都为之钦佩,他代表了新中国的形象,为新中国带来了自信和尊严。2004希腊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希腊奥委会主任扎斯卡拉基夫人优雅的举止和迷人的微笑令十几亿观众赞叹并感受美好。人性爱优美,气质美会让人体验舒适和愉悦,崇尚和谐与认真。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有过一句名言:不断升华的自然界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康德认为形象优美是一种“惠爱”,“惠爱是唯一自由的愉快”④。它是由对象的形象直接引起的“一种促进生命的感觉”与“一种活跃的想象力”活动的“结合”而带来的“积极的快乐。”⑤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气质优美会产生爱的愉快,他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⑥ 如果说礼貌礼节是道德修养的基础,那么气质风度美则是更高层面的德育进阶。它是由表情、姿态、语言、行为举止、心理状态等所显示出来的美,是一个人形体美与精神美的统一,外表美与内在美的融和。“一年可以培养一个富翁,三年也难成一个贵族”。说明风度、气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修炼。气质风度不仅是一种美感,更是德育主体可享用终生的人性吸引力。风度气质美在性审美中具有特别的价值,有人称为“第三性征”。

气质是内外兼修的产物,是提升职业成熟度和个人魅力的附加值,没有修养的人是难有气质的。德育教育应是一种魅力训练,为美丽储蓄,为气质充电。女人美丽的容貌和男人伟岸的身材也可以产生魅力,但是决定魅力的最根本因素是那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无所不在的迷人气质。气质是魅力的核心,气质来源于心灵涵养,广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然还有举止优雅、谈吐礼貌和穿着得体。现在好多用人单位很看重大学生的气质,不一定要求她貌美如仙或英俊挺拔,但要求气质好。许多高校已开设了相关选修课,但还不够普及。笔者课堂上每次训练学生气质风度时,学生乐不可支,笑声荡漾,积极参与,努力效仿。谁不渴望自己优雅潇洒,充满魅力。气质美是一种稀缺资源。

我国有悠久的气质风度修炼传统,《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诵读六经,固然有获取知识的动机在内,但获取知识的目的却是砥砺人的品性气度。班固说“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可见古人的认识是相当深刻明确的。强大起来的中国要求当代中国人具有大家风范,所以应该将风度气质美作为年轻一代自我完善和享用的新目标。

注释:

①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8—159页。

②③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1—192、136—137页。

④⑤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83—84页。

⑥ 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页。

标签:;  ;  ;  ;  ;  

道德教育美学:道德教育个体享受的实证研究_人性本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