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鹏[1](2020)在《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初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来发展增速期。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转向寻求区域贸易安排的解决方案。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加快了对外商谈自贸区的步伐。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主导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开始商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一些超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欧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在此背景下于2013年启动谈判,于2019年2月生效。欧日EPA是目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之间、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区域贸易协定,自由化程度高,内容丰富。作为全球第二大和第四大经济体,欧日达成EPA对于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社会福利和气候环境等都将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同时将对其他自贸协定起到示范作用,决定未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和全球治理模式的调整。中国是欧日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欧日EPA的实施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贸易投资、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全球自贸区战略,当前面临着多边贸易体制深刻调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美经贸摩擦尚未完全平息等诸多风险挑战。欧日EPA将对中国的自贸区战略和开放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本文将欧日EPA协定的效应作为研究主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欧日EPA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二是欧日EPA对中国在宏观经济、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劳工环保、规则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一是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传统和新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欧日自贸区的贸易投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引力模型、GTAP模型和LMDI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二是运用历史与现实对照分析的方法,理清近二十年来欧日贸易投资的发展历程,来解释当下欧日的比较优势和竞争态势问题;三是将微观的产业研究与宏观的经济贸易研究统一起来,不但从经济总量、贸易和投资格局等角度探究贸易投资发展潜力,又从微观层面的具体产业和产品入手,探究竞争性和互补性问题;四是综合运用横向与纵向对比方法,既对欧日经贸合作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阐述,也对中国和欧日的贸易投资规模、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横向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如下:首先是引言和文献综述理论探索。接下来主要探讨了欧日签署EPA的背景和基础,对欧日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双向投资情况进行梳理,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互补性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欧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GI指数对欧日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情况展开研究。其次分析了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主要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非关税壁垒、投资自由化四方面介绍了协定的框架内容,从公司治理、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补贴和国企、贸易救济等九个方面阐述了欧日协定在规则上与以往自贸协定相比的主要特点。再次阐述欧日EPA的经济效应,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着手。理论分析方面,从贸易自由化视角和比较优势视角分析了贸易效应,从投资转移效应和投资创造效应两方面探讨投资效应,同时阐述了竞争效应和轮轴-辐条效应。实证分析方面,基于引力模型,对欧日EPA的投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GTAP模型,研究了EPA协定对欧日GDP、贸易条件、要素回报、福利水平、各部门产出以及贸易流向等方面的影响。然后对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展开分析。一是社会效应,理论层面,从就业创造、保障劳工权利和公民社会参与劳工政策磋商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GTAP模型分析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二是环境效应,理论层面,从环境产品和服务便利化、资源利用效率、废弃物产生量、监管能力和实施多边环境协定角度探讨,实证层面,运用LMDI模型将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方面进行分析。三是规则治理效应,主要分为补贴和国企、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政府采购等方面,分析对规则的引领作用。接下来是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在梳理中国与欧日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基础上,对中国与欧日竞争性和互补性、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内贸易展开详细分析,然后重点是对中国的贸易、投资等经济影响以及国企补贴、可持续发展等规则治理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基于GTAP模型对中国的GDP、出口、要素回报、贸易条件、福利水平、环境等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和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如下:一方面是欧日EPA的效应。第一,双方的经济效应均是正向而明显的,日本在GDP、贸易、福利等方面获益程度高于欧盟。欧盟收益最大的是纺织服装皮革业,受损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日本产出获益最大的是汽车业,产出降幅最大的是乳制品产业。其他经济体的经济效应均为负面,但降幅较小。第二,贸易促进效应明显,日本的进出口增幅均高于欧盟。其他经济体都遭受负面影响,但程度有限。日本的贸易条件改善,而欧盟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第三,双向投资的促进效应比较显着,欧日在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产生投资创造效应,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引起投资转移效应。区外经济体对区内也产生投资转移和创造。第四,社会和环境效应明显。社会效应方面,改善双方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提升双方就业水平,实现对劳工权利的更好保护。环境效应方面,促进环境贸易便利化,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加大了欧日对应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第五,对国际经贸规则和治理方式影响深远,加严了补贴和国有企业规则纪律,对未来自贸协定的公司治理内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全球政府采购规则主导权,为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改革预做铺垫。另一方面是对中国的影响。第一,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无论是GDP、福利水平、产出都是全球经济体中下降幅度较大的。但是负面效应总体可控。第二,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冲击,贸易转移效应比较明显,恶化中国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与欧日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差异化,影响有限。受损最大的是对欧电子设备出口和对日纺织服装皮革出口。第三,对中国吸引投资造成较大压力,可能使部分对华投资转移至欧日。第四,对中国劳工和环保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劳工和环境高标准对中国造成相当压力,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另一方便有助于促使中国更加重视劳工权利和环境保护,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第五,对中国的规则制定和治理模式兼具机遇和挑战。既企图削弱中国的竞争优势,又可倒逼我深化改革。为此,本文提出五点政策建议:一是以大型自贸伙伴为重点,推动尽快结束或实施中欧投资协定谈判、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协定。二是抓住一大批中小型经济体,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三是显着提高自贸协定的自由化水平,扩大服务业开放,改善营商环境,争取在新规则议题上有实质性突破。四是加强与自贸区相适应和配套的国内政策调整,实现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处理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关系,以实际行动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旗帜鲜明地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不仅分析欧日EPA的经济影响,还创新性地使用了LMDI模型,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欧日自贸区的环境效应。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协定对于全球规则制定和治理体系的影响,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补贴、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对于中国在学习借鉴全球领先的自贸区模式和规则、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有启示作用。
刘楠[2](2020)在《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国,有义务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通过减缓经济的方式降低碳排放量是不可行的,因此,提高效率成为各行业降低二氧化碳的重要举措。强度值是普遍用于衡量能源和环境效率表现的指标。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相比2005年水平降低40%—45%。到2030年碳强度比2005年水平降低60%—65%。中国省市众多,且行业差异非常大。论文在对中国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及历史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碳强度和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中国终端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工业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行业视角,将指数分解法与多行业归因分析法结合,构建了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应用此框架研究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变化。在探讨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12个工业子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第二,研究中国一次能源消耗排放二氧化碳最大的部门—电力部门碳强度的驱动因素。从多区域视角,构建了多区域因素分解研究框架。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将2000-2015年中国电力部门的碳强度分解为四个因素,包括火力发电效率效应、清洁电力渗透效应、化石能源结构效应及区域转移效应。然后,通过区域归因分析方法,研究了30个省份对各驱动因素的贡献。最后,应用多区域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评估了2000年和2015年30个省份的发电碳排放绩效。基于所得结果,对我国电力部门二氧化碳减排的区域政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三,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因素分解研究框架,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碳强度的驱动因素。首先从多区域多行业角度将中国碳强度分解为碳排放系数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和区域结构效应四个驱动因素。再应用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研究30个省份及16个行业对各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这种将两个维度集成到一个框架中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从多个角度更透彻的理解碳强度的历史变化,如可以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变化以及行业跨区域生产转移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评估行业和区域层面降低碳强度政策的有效性。最后,由于能源强度效应是对碳强度抑制作用最大的驱动因素,故本论文将指数分解法(IDA)与生产理论分解法(PDA)结合,构建了多区域多行业PDA-IDA因素分解研究框架,进一步研究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结合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更进一步探索技术相关因素的驱动作用。本论文首先采用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将我国2000-2015年的能源强度分解为潜力能源强度效应、行业结构效应、区域结构效应、能源使用效率效应和能源节约技术效应五个驱动因素。为了探讨行业和区域对每个驱动因素的贡献,进一步应用了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本论文将生产理论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和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集成到一个框架中对中国能源强度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龚学文[3](2019)在《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价》文中提出近年来,建筑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业企业不断在寻求新的策略以及提高自身竞争力,来在日益变化的市场中寻求发展,适应变化。国内外建筑业企业联系和竞争日益紧密,因此新时代对建筑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业企业实施新的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建设品牌形象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建筑业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成为必然趋势。目前,众多财务与金融评估机构均颁布不同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针对各大行业企业进行品牌价值计算评估并发布相应报告,其中也有部分建筑业企业参与评估。但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所体现的建筑业行业特点不够突出,对于我国建筑业企业而言,这些评估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全面性,反映建筑业企业特点的评估数据较少。所以建立一种符合我国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价的方法对指导企业进行品牌建设以及实施品牌战略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比较现有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建筑业企业品牌的特征,提出了市场、财务和消费者角度相结合的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构建了品牌收益和品牌强度的指标体系,从而建立建筑业企业品牌收益和强度的计量模型,通过计算各建筑业企业品牌收益和品牌强度,综合得出建筑业企业的品牌价值。还选取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8家建筑业企业进行了品牌价值评估的案例分析,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建筑业企业的品牌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润[4](2019)在《农产品关税税率变动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在中国长期存在,提高农业和农村居民收入也备受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全球出现农产品需求相对不足、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未来农产品贸易摩擦将会有增无减,而农产品关税作为影响农产品贸易的唯一壁垒,在农产品进口贸易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农产品关税税率对农业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研究农产品关税对农业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首先,界定我国农产品及农产品关税相关概念,通过文献法研究农产品贸易与农业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其次,研究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农村居民收入及农业发展现状,利用基尼系数对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进行测度。再次,编制投入产出表和社会核算矩阵,分别构建了活动、商品、要素、居民、企业、政府、国外和资本账户分解我国宏观经济情况。最后,基于平稳的社会核算矩阵,采用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农产品关税与农业和农村居民收入进行微观模拟,对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分别采用取消50%、降低50%、增加50%、增加100%四种情景进行模拟,研究农产品进口关税变动对我国农业、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对微观模拟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会引起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由于溢出效应,其他产业部门产品的价格也会下降,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并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二、由于收入效应,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会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国内农业产出反而会增加;三、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会使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包括农业及非农工作的工资收入,特别是建筑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与农业联系紧密的部门。四、农村居民收入来源具有多样性,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不但不会降低农村居民收入,反而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尤其是农村低收入居民。五、研究农产品关税对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的影响,发现关税税率下降会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减少。但考虑到粮食安全问题,国家应综合考虑农产品关税、财政补贴等多方面缩小收入差距。
包伟杰[5](2018)在《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是科技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产业、金融、对外贸易等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市场的“神经”。而中国则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在全球的影响力得到了持续的提升,中国政府提出的“一路一带”倡议,不仅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不断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诚意,这将对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两大经济体,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的GDP总量为19.36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为12.24万亿美元,中美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不言而喻。当前世界经济增速趋于放缓,特别是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和美国经济的发展便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收入分配问题、投资就业问题、种族歧视问题等。而中国经济发展则暴露出了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宏观政策调控失准、地方政府债务过高、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两国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 80%,中国经济的发展则过度依赖进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而当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扩大的情况下,短时期内不得不依靠巨大的政府投资来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消费不足而投资过热的结构性难题,由此也引发了产能过剩、地方债务过大、企业杠杆过高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向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的目标带来阻碍,应该看到中国与美国之间存在差距,反思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形成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产业结构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一方面其直接反应出了构成国民经济内部各部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其又间接反应出了一国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动力基础,进而判断一国经济增长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而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作为一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演化趋势,其较为直观的描述了一国经济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欠发达到发达、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发展的路径。总的来说,产业结构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助于一国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而且还能够有效的抵御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冲击,从而才能使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探究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特征、驱动因素、动力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产业结构演进的相关理论和文献,以中国和美国的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中国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逻辑规律、路径模式。更为重要的是,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说明两国在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的异同点,尤其是着重分析两国之间存在的差异与差距。最后结合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供更多的参考,我国经济能够在科学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中实现长期平衡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相关理论和文献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内容涵盖了产业结构的基本概念、产业结构的划分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产业结构的演进模式、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等方面理论和研究综述。为论文的写作找到强有力的理论及文献支撑。第二部分则主要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基本逻辑与分析框架进行研究,首先是对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划分,这是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出发点。其次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动力机制,产业结构的演进的驱动因素和制约因素等。第三部分主要进行理论分析与模型构建,通过理论分析,研究需求因素、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研发投入等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通过构建模型(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考虑人力资本的索罗模型),研究驱动因素如何通过影响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第四部分主要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路径与趋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将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各自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美国涉及的时间范围从19世纪初期工业化开始阶段至今,中国涉及的时间范围相对较短,从1952年至今。比较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变动情况。在对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分析的基础之上,深入三次产业各产业的内部,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三次产业中包含的相关产业之间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中美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演进趋势的分时段比较。第五部分主要是基于之前章节对于中美产业结构的演进分析,将产业结构放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主要而言是分析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如何通过技术进步,进而影响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第六部分基于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相应数据,构建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计算各驱动因素与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灰色关联度;构建VAR模型(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差分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驱动因素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最后,得出主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等。中国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在大方向上趋于一致,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比例关系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两国的产业结构形态由最初的“一二三”最终演进为“三二一”,第三产业最终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三次产业内部来看,伴随着行业革命的不断推动,新兴行业和传统行业的比重在不断分化,产业结构内部得以持续优化。不过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特征还是有所差异,中国与美国产业结构演进深度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况且两国的产业发展也正各自面临着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正日益深刻影响着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演进方向,而两国又都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双方之间不仅直接面临着合作与竞争,还面临着旧有的经济制约因素和新的工业革命挑战。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两国之间贸易开放、交流合作、互惠互利会是大的方向和趋势,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中美需要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和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寻求三次产业之间和内部的平衡发展,努力促成行业的变革以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
王易波[6](2018)在《基于MRIO的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中国将不断对“一带一路”线上的国家大力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未来十年将为建筑业的海外拓展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本文以中国建筑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建筑业投入产出模型,选取的指标包括:建筑业总产出、建筑业初始投入、建筑业最终使用、建筑业中间投入率和建筑业产业关联效应。另外在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建筑业的出口分解模型,在得出增加值出口后进一步采用改进的RCA指数法计算世界主要典型国家的建筑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比较研究。通过中国建筑业与世界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中国建筑业自进入21世纪以来建筑业飞速发展,2014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出、最初投入、最终使用等指标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名副其实的建筑大国。中国建筑业中间产品消耗量大,增加值率低,建筑业生产效率水平低。中国建筑业中间投入率平均水平为0.76,是所有比较的国家中最高,发达国家一般保持在0.5-0.6的水平。中国建筑业虽然产值体量庞大,但是依赖对中间产品的过度消耗,导致增加值比例较低。中国建筑业NRCA指数小于1,中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仍然较低,仍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从1995年至2011年,中国建筑业NRCA指数有明显下滑趋势,在国际建筑业市场具有明显的显示性比较劣势,竞争力不足,在全球建筑业价值链上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在典型国家中的排名一致处于落后地位,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仍然在全球的平均水平之下,处于一定的劣势中。最后针对中国建筑业增加值率较低,竞争力不强的现状,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分别提出增强我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的策略。通过对中国建筑业与典型国家建筑产业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中国建筑业在参与国际建筑业市场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下一步的行业发展规划、企业制定国内竞争策略和国际化策略以及企业改革给予理论支持。
彭塔丽(Phuangthaly ANOLY)[7](2017)在《老挝和中国加入WTO的立法准备比较研究 ——以经济行政法为视角》文中提出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老挝于2013年2月2日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一员,成为该组织第158个的国家。就老挝而言,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老挝逐步提高国际地位和进一步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步骤。世界贸易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老挝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对于经济行政部门和非经济行政部门来说,都需要作出一系列的调整以满足WTO制定的各项制度及规定要求。本文以老挝加入WTO前和加入WTO后的经济行政法的立法准备为线索,对主管贸易部门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贸易法律法规工作进行梳理,这里包括立法准备的启动,立法程序的选择,立法价值的审视,立法内容的完善,主要围绕借鉴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的经济行政法的调整经验,对老挝经济行政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修改和制定,立足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的要求,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这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意义、背景,论述与本文有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主要介绍老挝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做的准备工作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老挝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的经济行政法的立法情况与发展,其内容概括了经济行政立法的必要性,以及立法程序和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在探讨了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经济行政法的立法情况和特点之后,重点阐述了老挝经济行政法立法的中国经济经验借鉴;第五部分是阐述了老挝经济行政法立法的任务与目标及未来发展,主要介绍老挝成为WTO 一员后应如何构筑完善的经济行政法体系,并着力立法目标的实现。
范建双[8](2010)在《中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随着建筑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竞争使得企业不断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建筑企业尤其是上市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大而不强”的现象,并且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型企业集团。这说明上市建筑企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要求,与国外上市建筑企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上市建筑企业作为我国建筑业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建筑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上市建筑企业绩效内外部因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企业规模有效性的相关理论机理和方法,并将其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评价模型相结合应用于上市建筑企业的发展实践,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SCP理论、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边界分析(SFA)、多元回归分析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建筑企业的行业特点,对上市建筑企业的规模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本文首先从分析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外部因素和企业规模有效性的作用机理入手,在阐明建筑企业规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确定建筑企业规模的研究层次;通过对企业规模调整机制的分析和对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外部因素的总结,分析了企业规模与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通过对企业规模的划分,研究企业横向规模与纵向规模有效性的一般机理和判断方法,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对我国建筑企业规模发展历程的整体分析,以及对不同规模建筑企业的现状比较,明确了不同类型建筑企业的发展状况;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对影响上市建筑企业绩效的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分析了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在此基础上,采用SCP分析框架,对我国建筑业市场结构、规模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传统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进行了检验。对影响上市建筑企业绩效的内部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对我国深沪两市建筑业板块所有上市公司的规模和绩效状况进行分析,通过中外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对影响上市建筑企业绩效的差异化、价格行为和公司治理结构因素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的绩效水平差异;对上市建筑企业规模、内部因素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建立了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规模、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绩效、企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 I -对上市建筑企业的规模有效性进行评价。建立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系统评价体系,确定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划分标准。分别通过实证研究对上市建筑企业的技术效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上市建筑企业的相应测算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测算结果和规模有效性等级划分标准来确定参与评价上市建筑企业的规模有效性等级。提出了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发展策略。以对上市建筑企业实证分析和评价的结果为基础,分别从建筑业市场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规模发展模式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政策和建议。论文研究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规模相关理论的发展,对于促进建筑经济与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升上市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具有重要价值。
周全[9](2009)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至2007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不仅成为国内生产总值和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贡献者,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当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环境下,建筑企业不仅要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求生存求发展,还要在竞争发展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建设友好环境,建筑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建筑企业的发展面临十字路口,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正是建筑企业走出当前困境的最佳途径。从战略的角度考虑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建筑企业间对抗性竞争,还是企业间合作竞争,核心竞争力在其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竞争力能够给建筑企业带来持续赢利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是企业通过自身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实施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建筑企业能在长时期内保持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核心竞争力所决定的持续化的竞争力优势成为决定企业长期绩效的核心。鉴于此,本文结合建筑业企业相关数据,通过收集、整理、计算我国建筑企业发展水平指标,运用多元回归等数理统计知识分析国内建筑企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水平,并引入贡献率和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来深入研究分析我国建筑企业生产发展水平。总结了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国内建筑企业发展的现实,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的理性博弈,说明企业只有了解建筑市场的博弈规则,掌握竞争中博弈的原理,才能占据主动地位。然而,建筑企业要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正确识别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本文提出了对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博弈评价的方法,为企业客观评价、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提供依据。对于目前的中国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和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和外部途径的策略。最后,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运用上述有关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针对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李震[10](2008)在《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在WTO“后过渡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过渡期已于2004年12月11日结束,包括建筑设计服务、工程服务、集中工程服务和城市规划服务(城市总体规划服务除外)在内的专业服务过渡期也于2006年12月11日结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建筑市场最终必将全部开放,进入“后过渡期”。建筑行业竞争将日益加剧,中国企业将按照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来参与竞争。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解决建筑业面对的问题,这对我国建筑业适应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扩大与发展自己的实力都很有意义。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WTO"后过渡期”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在WTO"后过渡期”,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行业所具备的优势包括: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劳动力价格优势,地缘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所表现出的劣势可以归纳为:工程技术上的劣势,工程管理上的劣势,人力资源的劣势;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在该行业所面临的机遇有:我国建筑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步伐不断加大,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与此并存的挑战则突出表现为:对国内建筑市场和现行建筑业管理制度产生冲击,国内建筑企业的政策优势减弱,人才竞争和流失加剧。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政府方面要健全建筑业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合理保护国内市场,实施灵活策略,构筑人才优势;企业方面要加快战略调整,强化科技创新,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注重品牌战略,提高融资能力。
二、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特点 |
1.1.2 欧盟和日本的自贸区战略 |
1.1.3 中国的自贸区战略 |
1.1.4 选题和研究目的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 |
1.3.2 创新点和存在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探索 |
2.1 文献综述 |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的文献综述 |
2.1.2 欧日自贸区效应的文献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关理论 |
2.2.1 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2.2 自贸区相关理论 |
2.2.3 理论评述 |
第3章 欧日签署EPA的背景与基础 |
3.1 货物贸易情况 |
3.1.1 总体货物贸易情况 |
3.1.2 双边贸易情况 |
3.1.3 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
3.2 服务贸易发展 |
3.3 双向投资发展 |
3.4 比较优势分析 |
3.5 竞争优势分析 |
3.6 产业内贸易分析 |
第4章 欧日EPA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4.1 主要内容 |
4.1.1 货物贸易 |
4.1.2 服务贸易 |
4.1.3 非关税壁垒 |
4.1.4 投资自由化 |
4.2 主要特点 |
第5章 欧日EPA的经济效应 |
5.1 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5.1.1 贸易效应 |
5.1.2 投资效应 |
5.1.3 竞争效应 |
5.1.4 轮轴-辐条效应 |
5.2 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简述 |
5.2.2 数据与方法 |
5.2.3 结果分析 |
5.3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1 关税削减程度 |
5.3.2 模型和模拟方案 |
5.3.3 结果分析 |
第6章 欧日EPA的社会、环境和规则治理效应 |
6.1 社会效应 |
6.1.1 理论分析 |
6.1.2 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
6.2 环境效应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基于LMDI模型的实证分析 |
6.3 规则治理效应 |
6.3.1 补贴和国有企业 |
6.3.2 公司治理和市场导向 |
6.3.3 可持续发展 |
6.3.4 政府采购 |
6.3.5 投资保护 |
第7章 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
7.1 中国与欧日双边合作情况 |
7.1.1 双边贸易 |
7.1.2 双向投资 |
7.2 中国与欧日贸易分析 |
7.2.1 竞争性和互补性 |
7.2.2 比较优势 |
7.2.3 竞争优势 |
7.2.4 产业内贸易 |
7.3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
7.3.1 理论分析 |
7.3.2 实证分析 |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结论 |
8.1.1 欧日EPA的综合效应 |
8.1.2 欧日EPA对中国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重要意义 |
8.2.2 加快实施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
1.1.2 全球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趋势 |
1.1.3 全球节能减排措施 |
1.1.4 中国节能减排措施 |
1.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文献综述 |
2.1 因素分解方法综述 |
2.2 实证研究综述 |
2.2.1 国家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2.2 行业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2.3 区域层面实证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趋势分析 |
3.1 中国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分析 |
3.1.1 中国终端能源消耗结构分析 |
3.1.2 中国电力部门发电结构分析 |
3.1.3 中国碳排放趋势分析 |
3.2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
3.2.1 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
3.2.2 中国各行业碳排放现状 |
3.3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及碳排放现状比较分析 |
3.3.1 中国各地区能源消耗现状 |
3.3.2 中国各地区碳排放现状 |
第4章 基于多行业视角的中国工业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 |
4.1.2 因素分解法 |
4.1.3 行业归因分析法 |
4.2 数据来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及碳排放系数趋势讨论 |
4.3.2 因素分解结果讨论 |
4.3.3 归因分析结果讨论 |
4.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章 基于多区域视角的中国电力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5.1 研究方法 |
5.1.1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
5.1.2 区域归因分析法 |
5.1.3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法 |
5.2 数据来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中国电力碳强度趋势 |
5.3.2 时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
5.3.3 区域归因分析 |
5.3.4 空间序列指数分解结果 |
5.4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章 基于多区域多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法 |
6.1.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法 |
6.2 数据来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多区域多行业指数分解结果 |
6.3.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7章 基于生产理论的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Shephard距离函数 |
7.1.2 多区域多行业PDA-IDA方法 |
7.1.3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方法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中国能源强度驱动因素分析 |
7.2.2 多区域多行业归因分析结果 |
7.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品牌研究现状 |
1.3.2 品牌价值及其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分析 |
2.1 品牌价值相关概念 |
2.1.1 品牌的内涵 |
2.1.2 品牌价值概念 |
2.1.3 品牌价值形成理论 |
2.2 品牌价值评价的原则和特点 |
2.2.1 品牌价值评价原则 |
2.2.2 品牌价值评价特点 |
2.3 品牌价值评价方法与选择 |
2.3.1 基于财务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 |
2.3.2 基于市场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 |
2.3.3 基于消费者要素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 |
2.3.4 品牌价值评价方法对比与选择 |
2.4 指标量化及参数权重确定方法的相关理论 |
2.4.1 Bayes修正法 |
2.4.2 熵权法 |
2.4.3 指标量化及参数权重确定方法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
3.1 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分析 |
3.1.1 建筑业企业品牌内涵与特征 |
3.1.2 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形成过程 |
3.1.3 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表现 |
3.2 品牌价值评价模型构建 |
3.2.1 评价模型设计原则 |
3.2.2 评价模型基本假设 |
3.2.3 评价方法思路分析 |
3.3 基于Bayes修正法的品牌收益模型计量 |
3.3.1 品牌收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2 加权平均利润率的确定 |
3.3.3 品牌作用指数因素分析 |
3.3.4 品牌作用指数的计量 |
3.3.5 利用Bayes公式修正专家权重 |
3.4 品牌强度的确定 |
3.4.1 品牌强度指标选取 |
3.4.2 量化品牌强度因子 |
3.4.3 基于熵权法的品牌强度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价案例分析 |
4.1 建筑业企业选择 |
4.1.1 评价对象确定 |
4.1.2 企业选取情况分析 |
4.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2.1 品牌收益的数据收集与整理 |
4.3 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3.1 评价结果确定 |
4.3.2 评价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农产品关税税率变动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案及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重点、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农产品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的定义 |
2.1.2 农产品关税的定义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农产品进口关税及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3.1 农产品关税水平发展分析 |
3.1.1 农产品关税总体情况 |
3.1.2 农产品关税结构 |
3.2 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
3.2.1 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情况 |
3.2.2 农民收入结构变化 |
3.3 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4 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现状 |
第四章 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
4.1 社会核算矩阵编制理论 |
4.1.1 投入产出表 |
4.1.2 社会核算矩阵表 |
4.2 社会核算矩阵的设计 |
4.2.1 SAM表的部门结构 |
4.2.2 SAM表的数据来源及总体设计 |
4.3 社会核算矩阵账户编制与微观数据的融合 |
第五章 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变动微观模拟 |
5.1 CGE模型的相关理论 |
5.1.1 CGE模型 |
5.1.2 CGE模型具体模块 |
5.1.3 模型参数 |
5.2 微观模拟情景设计 |
5.2.1 基准情景 |
5.2.2 模拟情景 |
5.3 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与农业发展 |
5.3.1 农产品关税税率变动对农业的影响 |
5.3.2 农产品关税的溢出效应 |
5.4 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与农村居民收入 |
5.4.1 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变动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
5.4.2 农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
5.5 农产品进口税率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 |
5.5.1 收入不平等测度理论 |
5.5.2 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分析 |
5.6 敏感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概念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概念 |
第二节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第四节 基本思路、可能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可能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背景和范式 |
第一节 三次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一、三次产业之间演进规律 |
二、产业发展的阶段规律 |
三、主导产业转换的规律 |
四、劳动力转移规律 |
五、比较劳动生产率演进规律 |
六、三次产业内部演进规律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的背景选择与理论范式 |
一、雁行形态发展模式的区域国际分工背景 |
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的国际贸易与产业转移背景 |
三、同时开发发展模式的产业政策和政府主导背景 |
四、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理论范式的选择取决于研究背景设定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的背景与范式 |
一、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背景:市场化转型与经济全球化 |
二、市场机制取代计划体制对产业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 |
三、资源约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影响产业结构演进的方向和速度 |
四、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分析的范式 |
五、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产业驱动范式 |
六、中美两国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性 |
第三章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及其技术进步影响机理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分析 |
一、产业结构演进的驱动因素 |
二、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分析 |
一、需求因素分析 |
二、供给因素分析 |
三、国际贸易 |
四、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三节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机理分析 |
一、未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
二、考虑技术进步的索罗模型 |
三、考虑人力资本情况下的索罗模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特征及趋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三、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比较 |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一、中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二、中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三、中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比较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一、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二、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贸易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
二、货物贸易结构 |
三、服务贸易结构 |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国际贸易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对外贸易总体情况 |
二、出口贸易结构 |
三、进口贸易结构 |
四、国际贸易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一、美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
二、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三、国际直接投资引致的技术进步对美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 |
第一节 假设条件、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一、假设条件 |
二、变量选取 |
三、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 |
一、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
第三节 中美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影响作用实证检验-基于VAR模型 |
一、单整检验 |
二、协整检验 |
三、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四、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 |
五、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六、误差修正模型(ECM)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美三次产业演进历程的异同点 |
二、中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特征及技术进步作用的异同点 |
三、中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四、美国的产业结构演进的成果与存在问题 |
五、国际贸易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
六、国际直接投资对中美产业结构演进影响的比较结果 |
第二节 启示之处 |
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要具有针对性 |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助力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演进 |
三、合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四、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 |
第三节 不足之处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不足之处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MRIO的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评述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框架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之处 |
第2章 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 建筑业及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2.1.1 建筑业 |
2.1.2 中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 |
2.2 国际竞争力理论 |
2.2.1 国际竞争力概念 |
2.2.2 国家层面的竞争力 |
2.2.3 产业层面的国际竞争力 |
2.2.4 企业层面的竞争力 |
2.3 多区域投入产出理论 |
2.4 增加值贸易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RIO视角下建筑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3.1 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
3.1.1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
3.1.2 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状况 |
3.1.3 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分析 |
3.2 国际竞争力模型构建 |
3.2.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
3.2.2 建筑业多区域投入产出指标 |
3.2.3 数据来源 |
3.3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下建筑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
3.3.1 建筑业总产出的国际比较 |
3.3.2 建筑业最初投入的国际比较 |
3.3.3 建筑业最终使用的国际比较 |
3.3.4 建筑业中间投入率的国际比较 |
3.3.5 建筑业产业关联效应的国际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建筑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4.1 建筑业增加值出口分解模型 |
4.1.1 增加值贸易 |
4.1.2 产业增加值出口分解模型 |
4.1.3 改进RCA指数 |
4.1.4 数据来源 |
4.2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
4.2.1 建筑业增加值出口 |
4.2.2 中国建筑业与世界典型国家国家竞争力比较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强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策略 |
5.1 建筑企业层面 |
5.2 建筑产业层面 |
5.3 国家政策层面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老挝和中国加入WTO的立法准备比较研究 ——以经济行政法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重点 |
四、文献考察 |
(一) 经济行政法的相关概念 |
(二) 老挝行政法中经济行政法的研究现状 |
(三) 中国行政法理论和经济行政法的相关研究 |
(四) 有关国际经济行政法的文献考察 |
(五) 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研究文献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方法 |
(二) 归纳研究方法 |
(三) 比较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程与立法准备 |
一、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备 |
(一) 老挝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
(二) 老挝加入WTO前经济行政法的立法准备 |
二、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会与挑战 |
(一) 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 |
(二) 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 |
第二章 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
一、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内政治的影响 |
(一) 以扩大经济领域和贸易为重点 |
(二) 贸易的国际化提升国际政治地位 |
(三) 依法行政能力增强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 |
二、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的影响 |
(一) 老挝加入世界贸组织对政府的收入影响 |
(二) 老挝加入世界贸组织对投资的影响 |
(三) 老挝加入世界贸组织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 |
(四) 老挝加入世界贸组织对知识产权保护 |
三、老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社会的影响 |
第三章 老挝加入WTO过程中的经济行政法立法工作 |
一、加强经济行政立法的必要性 |
二、老挝的立法程序 |
三、老挝加入WTO过程中的经济行政法的立法 |
(一) 老挝加入WTO前后的立法现状 |
(二) 老挝加入WTO前后立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第四章 中国加入WTO前后的经济行政法的立法 |
一、中国经济立法的理论概述 |
二、中国加入WTO过程中的经济行政法的立法工作 |
(一) 中国加入WTO后经济行政法立法工作开展 |
(二) 中国经济行政法的立法工作现状 |
(三) 目前中国立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三、老挝经济行政立法的中国经验借鉴 |
(一) 加强经济行政立法工作的透明度 |
(三) 促进经济行政法的完善化 |
第五章 老挝经济行政立法的展望 |
一、强化经济行政立法的目标与实现 |
(一) 经济行政立法的目标 |
(二) 经济行政立法的实现 |
二、明确老挝经济行政立法的价值与意义 |
(一) 法律基础设施的完善 |
(二) 经济行政立法的完善 |
三、构筑完善的经济行政法体系 |
(一) 完善经济行政法体系的内在影响 |
(二) 完善经济行政法体系的外在因素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中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企业规模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
1.4.2 企业规模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
1.4.3 企业规模有效性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4 建筑企业规模国外研究现状 |
1.4.5 建筑企业规模国内研究现状 |
1.4.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及论文逻辑框架 |
1.5.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机理研究 |
2.1 建筑企业规模的相关概念 |
2.1.1 建筑企业规模的界定 |
2.1.2 建筑企业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的比较 |
2.1.3 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界定 |
2.1.4 建筑企业规模的研究层次 |
2.2 企业规模调整的动机和作用机理分析 |
2.2.1 企业规模调整的方式和演化机制 |
2.2.2 影响企业绩效的外部因素 |
2.2.3 影响企业绩效的内部因素 |
2.2.4 企业规模与相关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分析 |
2.3 企业横向规模有效性机理分析 |
2.3.1 企业规模有效性的一般原理 |
2.3.2 企业规模效益的形成原因 |
2.3.3 企业规模经济的测算 |
2.4 企业纵向规模有效性机理分析 |
2.4.1 企业范围经济判断的基本原理 |
2.4.2 企业范围经济的来源 |
2.4.3 企业范围经济的测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外部因素分析 |
3.1 中国建筑企业规模和绩效的整体分析 |
3.1.1 建筑企业规模的发展历程 |
3.1.2 不同规模建筑企业的现状比较 |
3.2 建筑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3.2.1 市场份额 |
3.2.2 市场集中度 |
3.2.3 进入和退出壁垒 |
3.3 建筑业市场结构、规模与市场绩效的实证研究 |
3.3.1 理论回顾和模型框架 |
3.3.2 数据和变量的选取 |
3.3.3 实证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的内部因素分析 |
4.1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与绩效的比较分析 |
4.1.1 上市建筑企业横向规模分析 |
4.1.2 上市建筑企业纵向规模分析 |
4.1.3 不同规模上市建筑企业的绩效分析 |
4.1.4 建筑企业规模的国际比较 |
4.2 影响上市建筑企业绩效的其他内部因素分析 |
4.2.1 建筑企业差异化分析 |
4.2.2 建筑企业价格行为分析 |
4.2.3 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4.3 建筑企业规模、相关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
4.3.1 相关研究与理论假设 |
4.3.2 模型分析框架 |
4.3.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4.3.4 回归模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评价 |
5.1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评价体系 |
5.1.1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三维评价模型 |
5.1.2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等级划分 |
5.2 上市建筑企业技术效率测算 |
5.2.1 上市建筑企业技术效率测算模型 |
5.2.2 不同类型上市建筑企业技术效率的比较 |
5.3 上市建筑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测算 |
5.3.1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测算模型 |
5.3.2 不同类型上市建筑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较 |
5.4 上市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5.4.1 上市建筑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模型 |
5.4.2 不同类型上市建筑企业TFP 增长的比较 |
5.5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评价 |
5.5.1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等级划分标准 |
5.5.2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等级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提升策略 |
6.1 建立合理的建筑业市场结构 |
6.1.1 完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
6.1.2 建立合理的建筑企业规模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 |
6.1.3 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企业市场行为 |
6.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6.2.1 培育合格职业经理人,建立信托责任 |
6.2.2 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董事会结构 |
6.2.3 实现国有建筑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
6.3 选择适宜建筑企业的规模发展模式 |
6.3.1 横向一体化模式 |
6.3.2 纵向一体化模式 |
6.3.3 混合一体化模式 |
6.4 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6.4.1 以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前提,实现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
6.4.2 建立相应的公司体制 |
6.4.3 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
6.4.4 推进上市建筑企业的企业联盟战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
2.1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1.2 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 |
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
2.2.1 企业核心竞争力溯源 |
2.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
2.2.3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2.3 核心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
2.4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
2.4.1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定义 |
2.4.2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特性 |
2.4.3 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中国建筑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与研究 |
3.1 国内建筑企业发展现状研究 |
3.1.1 中国建筑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
3.1.2 中国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
3.1.3 中国建筑企业技术力量分析 |
3.1.4 中国建筑业企业贡献率分析 |
3.2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现状分析 |
3.2.1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是必然选择 |
3.2.2 中国建筑业在ENR前225强地位 |
3.2.3 国内建筑企业营业地区分布 |
3.2.4 国际建筑企业行业集中度分析 |
3.3 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建筑企业生产分析 |
3.3.1 C-D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介绍 |
3.3.2 改进的C-D生产函数及其应用 |
3.3.3 基于C-D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
3.3.4 基于改进的C-D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 |
3.4 国内建筑企业SWOT分析 |
3.4.1 SWOT方法概述 |
3.4.2 中国建筑企业发展SWOT分析 |
3.4.3 中国建筑业企业的SWOT矩阵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博弈分析 |
4.1 博弈理论概述 |
4.1.1 博弈论定义 |
4.1.2 博弈的基本要素 |
4.1.4 博弈论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4.2 中国建筑市场竞争博弈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
4.2.2 模型的结论分析 |
4.2.3 我国建筑业市场发展有益建议 |
4.3 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博弈分析 |
4.3.1 国际建筑市场背景 |
4.3.2 国际建筑市场进入博弈模型 |
4.3.3 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博弈分析 |
4.3.4 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策略 |
4.3.5 国内建筑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若干对策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博弈评价 |
5.1 企业核心竞争力博弈评价概述 |
5.1.1 传统评价模型的局限 |
5.1.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博弈特性 |
5.1.3 企业核心竞争力博弈评价的定义 |
5.2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意义 |
5.3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博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
5.4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博弈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1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博弈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
5.4.2 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博弈评价模型构建 |
5.5 小结 |
第6章 提升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6.1 我国建筑企业在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6.2 建筑企业构建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
6.2.1 构建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部途径 |
6.2.2 构建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途径 |
6.3 小结 |
第7章 实证分析—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公司 |
7.1 公司基本情况 |
7.2 公司博弈评价分析 |
7.2.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 |
7.2.2 数据的取得 |
7.2.3 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 |
7.2.4 评价结果分析 |
7.3 公司的发展目标 |
7.4 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措施 |
7.4.1 推动公司改制 |
7.4.2 改革公司管理体制 |
7.4.3 建立专业化的分包体系 |
7.4.4 加大开拓市场力度 |
7.4.5 开拓多种业务承接模式 |
7.4.6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7.4.7 努力提升员工素质 |
7.4.8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
7.5 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统计指标解释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在WTO“后过渡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主要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可能的不足 |
2 WTO"后过渡期"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优势分析 |
2.1 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现状 |
2.1.1 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 |
2.1.2 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1.3 我国建筑业企业境外工程承包的现状 |
2.2 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分析 |
2.2.1 有利的国内发展环境 |
2.2.2 劳动力价格优势 |
2.2.3 地缘优势 |
2.2.4 技术优势 |
2.2.5 资本优势 |
3 WTO"后过渡期"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劣势分析 |
3.1 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国内建筑市场还处于无序状态 |
3.1.2 国内建筑企业自身发展依然缓慢 |
3.1.3 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
3.2 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劣势分析 |
3.2.1 在工程技术方面的差距 |
3.2.2 在工程管理方面的差距 |
3.2.3 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差距 |
4 WTO"后过渡期"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面临的机遇 |
4.1 中国建筑业的对外开放 |
4.1.1 中国建筑业对外开放的成效 |
4.1.2 对外开放对建筑业的积极影响 |
4.1.3 建筑业加入WTO后的对外开放政策 |
4.2 加入WTO"后过渡期"给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机遇 |
4.2.1 加速我国建筑业的市场化进程 |
4.2.2 促进我国建筑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
4.2.3 加快我国建筑业改革步伐 |
4.2.4 我国建筑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放大 |
5 WTO"后过渡期"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
5.1 国外建筑企业对国内建筑业的冲击 |
5.1.1 国内建筑企业与国外大承包商的比较 |
5.1.2 其它制约建筑业发展的问题 |
5.2 加入WTO"后过渡期"对我国建筑业的挑战 |
5.2.1 对国内建筑业及其市场产生冲击 |
5.2.2 我国建筑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政策优势减弱 |
5.2.3 对现行建筑业管理制度产生冲击 |
5.2.4 人才的竞争和流失加剧 |
6 发展我国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监督作用 |
6.1.1 建立健全建筑法律法规体系 |
6.1.2 建立良好建筑市场环境,保障市场秩序 |
6.1.3 合理保护国内建筑市场 |
6.1.4 实施灵活策略,加速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
6.1.5 构筑人才优势,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体制 |
6.2 国内建筑企业的应对策略 |
6.2.1 抓大放小,推动企业战略调整 |
6.2.2 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6.2.3 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
6.2.4 注重品牌战略,提高国际建筑市场占有率 |
6.2.5 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欧日经济伙伴协定的综合效应研究[D]. 王宇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基于区域和行业视角的中国碳强度及能源强度驱动因素研究[D]. 刘楠.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建筑业企业品牌价值评价[D]. 龚学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农产品关税税率变动对我国农业及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D]. 张润. 南京财经大学, 2019(04)
- [5]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演进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基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视角[D]. 包伟杰. 云南大学, 2018(04)
- [6]基于MRIO的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分析[D]. 王易波. 华侨大学, 2018(12)
- [7]老挝和中国加入WTO的立法准备比较研究 ——以经济行政法为视角[D]. 彭塔丽(Phuangthaly ANOLY).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8]中国上市建筑企业规模有效性研究[D]. 范建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9]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全.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1)
- [10]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业在WTO“后过渡期”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 李震.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