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论文_杨江

地铁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论文_杨江

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528251

摘要:地铁出入口空间是地铁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先地铁印象的基础上,增添一些多彩的人性要素,才用新式的设计,让地铁车站充满活力。本文通过地铁出入口空间的主要功能和一些要点分析如何做好地铁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

关键词:地铁出入口空间;功能;人性化设计要点

一、地铁出入口空间的主要功能

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设计是地铁设计的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它有其属于自身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交通枢纽功能、安全疏散功能、过渡功能、引导功能、环境功能。

(一)交通枢纽功能。交通枢纽功能是地铁出入口空间的基本功能。出入口是整个地铁车站的交通要冲,是让乘客进入地铁车站内部或乘客从地铁车站内部进入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交通空间,具有极强的组织空间能力。所以,这个交通空间的布局应以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转换以及空间的过渡为前提。在进行出入口设计的时候要根据进入地铁的客流量、出入口的服务对象等因素来合理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数量和大小。

(二)安全疏散功能。地铁车站属于地下交通,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多。地铁车站一旦发生火灾等灾害,比起地面交通发生事故,其状况更难控制,后果更严重。所以,合理设置安全出口入相当重要。安全出入口应均匀设置,服务面积均等,这样有利于防止出入口人流过于集中,造成堵塞。安全出入的宽度也应与所服务的面积上最大人流密度相适应,确保人流在安全允许的时间内全部通过,要保证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疏散。

(三)过渡功能。这种功能主要是地铁车站内部环境与外部周边城市环境的过渡。当乘客从外部环境走入地铁车站内部的时候,为了不让人产生一种突然的感觉,有必要在地铁车站内外部空间之间设置过渡空间。过渡空间起到过渡功能,它是承担着地上与地下之间的空间过渡,而垂直交通就是这一过渡空间中的主要元素。

(四)引导功能。在整个地铁空间里,出入口空间一般属于导前空间或者收尾空间。在设计的时候,出入口空间应处理得自然,使人们沿着设计的方向及路线行走,自然而然地从城市外部环境走入地铁出入口,或是从地铁出入口走到城市环境中。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指示牌、台阶、坡道、绿化、铺装等各种要素,组合出合理的空间环境,引导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路线行走。

(五)景观功能。出入口空间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与周边城市环境相结合。地铁出入口建筑作为城市外部空间环境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在设计时候除了要考虑本身的特色外,还应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统一性,把握好对比中求协调、协调中求对比的尺度,既要保持和谐性,又要具有对应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

二、地铁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在进行地铁出入口设计的时候一般只考虑其本身的使用功能,却忽略了出入口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应以人服务、为人设计的初衷。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人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归结为三个层次:生理层次、心理层次、情感层次。下面主要根据三个层次的需求去分析地铁出入口空间的设计。

(一)生理层次的需求。在地铁出入口空间设计的时候要关注人的最基本需求,除了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出入口空间环境设计方面

出入口是地铁空间的“调节器”,这个空间应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去处理,使人感到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换,不会感到沉闷、压抑或恐慌,更讲求环境舒适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光环境。目前,我们大多数地铁车站的照明设计一般侧重于抛光质感,灯具则以裸露的日光灯为主,采用这种灯光容易使人产生炫光。所以,地面、墙面应选择亚光、毛面的材料,不适宜采用抛光材料。还要注意一点,在灯光配置方面,最满足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一些遮光的措施,防止炫光的产生。

(2)通风环境。我们知道,当通风不足或人流过于拥挤的时候,地铁车站空间会显得特别闷热,是因为空间内氧气含量降低、含尘量增加、细菌来源也多。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以最大人流量为参数,还要考虑通风问题。在通风方面,地面出入口不要遮挡太多,以朝向夏季主导风向,这样通过夏季自然风来提高空气的流通。

(3)听、嗅觉环境。走入地铁出入口空间的人较多,人流大的时候,各种噪音在封闭的空间里不容易扩散,可通过功能的合理布局或墙壁、地板等采用一些吸声面设计,减少噪音反射。还可以通过营造音乐环境,改善整体声音环境,降低人们的走入地铁内部的烦躁感和压抑感。在嗅觉环境方面,地下空间放射性氡含量较高,可通过物理除臭、化学除臭等手段来改善嗅觉环境,可以通过香味系统设计来改善。

2、安全性和无障碍性设计方面。

安全性是空间必备的特性。为确保乘客有安全的空间环境,要做一些安全性的设计以及在发生各种突发性状况或灾害时所需要的防范设计。除了这些一般性安全设计外,特别要注意残疾人士的安全需求,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交通无障碍化。如在出入口及有台阶的地方可设置残疾人电梯或坡道,设盲人提示音,按钮上配盲文等,要不断完善各方面的细节。

(二)心理层次的需求。

1、感官的需求。人通过感官去感受,才会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这方面与出入口空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在视觉方面,出入口空间光环境在心理上影响到人的视觉感受,如灯光是否给人炫目耀眼的感觉;在听觉方面,听觉环境在心理上是否让人感到烦躁、压抑的感觉;在嗅觉方面,环境在心理上是否让人感到难闻、闷气。所以设计的时候,心理层次的需求和生理层次的需求是双方面考虑的,缺一不可。

2、识别性需求。识别环境是人的本能,易于识别是人对空间环境的要求。当人处于空间环境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来了解所处环境的方位,从而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易于识别性是指出入口设计带有很强的可读性。这种识别性可以从“场所精神”和“时代精神”进行考量,整体把握建筑物与环境的关系,从周边的环境中吸取建筑所需的个性要素。还可以介入一些全新的世界价值观,创造出一些具有独特价值观的建筑物。

(三)情感层次的需求。这个层次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了人们对出入口空间个性化、审美、文化等各种更高层次的需求。

1、艺术性。出入口空间艺术性的创造主要体现在其空间元素的塑造上,而出入口建筑是其中最能展示空间艺术性的元素。如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阿拉美达桥”地铁,突破常规,大胆运用将建筑和结构融合的理念,把桥梁和地铁站设计融合一体,新颖的设计迎合了城市奇妙热情的风格。除了通过出入口建筑凸显艺术性,出入口空间中的小品,如灯柱、花台、花架、景墙、栏杆等在设计的时候既要满足使用功能,也可以从色彩、质感、尺度、造型等元素方面凸显其艺术性和独特的风格。

2、文化性。文化蕴藏于城市空间且推进了长久的城市进程。不同的地域,文化都显现出其独特性。地铁车站配备独特性的出入口,落实人性化最优的设计思路,选购优质的材料、搭配灯光及色调等都应涵盖着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所以,文化性是从内容上标示出入口空间最有效的方法,增强人们对出入口空间的可识别性,改善乘客在密集人流进入封闭空间的压抑紧张情绪,带给乘客生活的诗意。

三、结语

衡量一座城市的生活标准,应先考虑人性化的根本指标。所以,在进行地铁出入口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运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巧妙地设计出人性化的地铁空间,通过艺术性、独特性且富有文化性的空间装饰,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爱氛围。

参考文献

[1]夏韬.城市地铁车站出口入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2]陈凌.浅析地铁车站人性化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

[3]张松.地铁出入口空间环境可识别性设计[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论文作者:杨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地铁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论文_杨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