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梅佳

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梅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5年9月到2017年6月到我院进行救治的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选择10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的护理程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诊治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并对患者最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性评价,制定相关的计划对患者持续性护理,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改善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能够良好对患者的病态实时观测,良好管理患者吞咽情况,加强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减少患者的误吸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程序;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应用

吞咽障碍是大部分神经外科患者存在的症状,这种症状会妨碍患者的正常进食,同时导致患者不能良好消化,影响患者的肠胃消化功能[1]。许多患者因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导致了许多不良并发症如:急性脱水、营养不良导致的头晕脑胀、窒息和消化道炎症等。系统化的制定相关的护理程序能够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实时观察患者病情[2]。护理程序的制定应当做到有针对性、有条理性,同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反馈数据,这样才能做到通过护理活动改善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实验应用程序化的护理方式对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实验对比该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9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神经外科吞咽障碍的患者中选择10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53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47岁到82岁,平均年龄65.8(±9.2)岁,将患者按吞咽障碍程度分级,Ⅱ级吞咽障碍患者12例,Ⅳ级吞咽障碍患者14例,Ⅳ级吞咽障碍患者17,Ⅴ级吞咽障碍患者14例;对照组患者53例,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47岁到81岁,平均年龄67.6(±8.9)岁,Ⅱ级吞咽障碍患者17例,Ⅲ级吞咽障碍患者16例,Ⅳ级吞咽障碍患者13例,Ⅴ级吞咽障碍患者7例。

1.2 选入标准和排出标准

(1)患者意识清晰,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可以主动与医生进行配合治疗。(2)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对患者的吞咽障碍等级进行评定,评定结果为Ⅱ-Ⅴ等级的患者可被纳入。(3)患者和家属对实验完全知情并且签署了相关同意书。(4)患者存在精神病或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不可被纳入实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等资料对实验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问询,判断患者在进食时吞咽是否有困难,通过患者的回答能够对患者是否有吞咽功能障碍进行确定,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患者的饮食种类告知患者及家属,并将防止误吸的注意事项告知家属。

实验组患者采用标准化的护理程序进行临床护理,其中护理程序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效果评价,通过这些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地吞咽管理。

1.4评价指标

(1)经过半月的护理治疗后,进行蛙田饮水试验,指导患者成正坐位,给予30毫升温水,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Ⅰ级吞咽障碍患者能够单次正常饮水且无呛水现象;Ⅱ级吞咽障碍患者能够在两次或以上饮水完成且无呛水状态;Ⅲ级吞咽障碍患者可以单次完成饮水但伴随呛水现象;Ⅳ级吞咽障碍患者能够在两次或以上饮水完成单伴随呛水现象;Ⅴ级吞咽障碍患者能够少量饮水且伴有呛水现象。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吞咽功能改善效率来判断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记录患者进食时的误吸的发生率,出现呛水、气急或呼吸出现障碍等现象时记录一次,单次出现多种现象时也是为一次误吸。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吞咽功能有43例有效改善,10例无效,改善总有效率为81.13%。对照组的患者吞咽功能27例有效改善,26例无效,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0.94%。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误吸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从上文的对比实验中能够得出结论,神经外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的护理过程中,通过采取标准化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3-4]。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进行实际的护理时,护理工作量较大,临床中多采用口头宣传的方式将吞咽护理工作交给患者及患者家属,这就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但是通过采取标准化护理程序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茅俊华.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60例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202-203.

[2] 赵先晓.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7):970-972.

[3] 王芳,姚志清,陈璐等.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鼻胃管置管改良[J].护理学杂志,2018,33(16):47-48.

[4] 陈泗萍,董小敏,梁翠云等.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冰棒刺激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6):144-146.

论文作者:梅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护理程序在神经外科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梅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