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跨度高强混凝土建设在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全部设计荷载来进行构造,采用高强混凝土能够有效的降低结构自身的承重效果,进而有效的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等。本文中结合具体实践经验,分析大跨度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大跨度;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
作为建设工程的重要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建设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断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并深化应用,是提升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建设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保障。
1、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控制、应力控制、稳定控制以及安全控制,具体内容如下所示:①线性控制。线性控制是为了避免桥梁建设出现主体位置和设计位置偏离问题,桥梁的整体美观、合龙段顺利完成均直接受其影响。线性控制的实质是减少结构尺寸与设计尺寸的偏差,具体开展应遵循行业、国家提出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允许偏差表要求。②应力控制。作为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力控制的开展是为了保证施工各阶段结构受力情况均可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应力变化幅值属于应用控制应关注的重点,由此即可有效避免桥梁结构或整体发生破坏。③稳定控制。为保证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合乎要求,稳定控制必须得到高度关注,而对于本文研究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来说,较大的跨度使得施工过程存在着较为复杂结构受力,这就需要稳定控制通过分析计算开展针对性控制,以此即可围绕桥梁稳定系数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开展。④安全控制。结构安全属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控制技术应用中必须关注的重点,这一关系需体现在桥梁结构的内力、变形、稳定等方面,并由此确定安全控制重点。
2、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分析
2.1 高强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在进行高强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规范化材料配比,同时重视材料质量的选择等,一般来说水泥应当选择高强度的水泥,同时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型号应当高于 42.5。细骨料的选择应当采用中颗粒,细度模数保证在 2.6 上下,在实际的配置过程中保证细骨料的整体性,避免出现颗粒过大或者颗粒过小的现象出现。
粗骨料的选择则应当选择自身强度符合一定标准的碎石,而且骨料的抗压强度应当保证比所配置的混凝土强度的 150%以上。粗骨料在含沙量方面也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粗骨料自身的直径应当保证低于20mm,避免骨料的直径过大影响到高强混凝土的配置效果。一般来说在进行大跨度预应力构建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在高强混凝土当中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外加剂一般选择高效减水剂,降低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水分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的大跨度预应力构件的建设需求以及建设标准来进行相应的外加剂的配制等。
2.2 配合比
混凝土在实际的配置过程中应当保证强度符合一定的要求和标准,一般来说对于 C70 左右的混凝土强度应当高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1.2 倍,并且在配置 C70 的高强混凝土过程中,水泥的重量应当低于 600kg/m 3,在含砂率方面也需要严格的进行控制,在进行普通运输的过程中,砂率应当保持在 30%,在泵送运输的过程中砂率一般保持在 35%,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效果,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质量低下的现象。
2.3 高强混凝土施工要求分析
在高强混凝土的配置以及拌合过程中,应当采用强制搅拌机的方式来进行,在实际拌合的过程中拌合方式选择二次投料拌合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大跨度预应力构件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高强度混凝土往往自身的坍落度损失是非常快的,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为了有效的保证高强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坍落度的标准性,往往会采用分阶段加入减水剂的方式,通过分阶段加入减水剂的方式来有效的降低搅拌时间,同时降低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坍落度的损耗等。
高强度混凝土的浇筑应当对支架、模板以及钢筋的强度效果以及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通过混凝土应当按照特定的厚度、顺序以及方向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在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分层浇筑的混凝土厚度一般保持在 25cm。在这样的施工基础之上能够有效的保证下层混凝土在完成凝结之前进而二次施工。
3、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技术控制
3.1 控制内容
1)结构变形控制:主要指的是线性控制,也就是将混凝土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竖向和横向位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出现过大的线性位移而导致实际的桥梁结构与设计要求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影响整体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为后续的进一步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2)结构应力控制: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应力的合理控制,一方面是要确保施工中使用的千斤顶、压力表等工具的精确度等级满足要求,一般要求达到1.5 级,这主要是通过更好的完成张拉器具和锚具的校验工作来实现;另一方面是进行预应力钢材检验时,要充分的考虑到钢材的伸长值。3)结构稳定控制:主要指的是对桥梁施工整个过程中的和已完成结构的稳定性的控制。一方面是要依据轴心受压计算公式,准确的计算出桥梁结构的稳定系数;另一方面是对桥梁工程的局部稳定性进行良好的控制,包括各个施工环节和各个结构部件,以及互相之间的稳定性联系。
3.2 控制技术
构架分析技术在桥梁的施工建设中应用相当的广泛。1)无应力状态法:通过有效的利用无应力长度和曲率,将桥梁主体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更好的衔接在一起,以便进行深入的结构分析;2)正装解析法:通过试算桥梁中间状态的内力和线性,以进一步构建出桥梁整体结构的构架分析公式;3)倒装解析法:顾名思义与正装解析法相反,是通过倒拆桥梁构架而构建出中间状态的分析方式。
线性控制技术在大跨度预应力桥梁的施工建设阶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桥梁结构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线性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桥梁的预拱度进行全方位、全流程的合理控制,使其准确性和科学性满足相关规定要求,从而进一步确保桥梁主跨和边跨的合龙程度、预应力的分布都能符合标准要求。
3.3 项目调控过程中的误差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实际施工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各项参数、数据等都不能保证完全的与设计要求相符,这是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合理范围内的误差一般不会造成实质的影响,但特殊情况下仍然可能造成难以估计的后果。误差的出现还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机器设备的完善性等有关,因此,必须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控制。
4、结语
总之,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控制,对于桥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都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对于桥梁的整体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我国桥梁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孟祥源.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线形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08):236-238.
[2]曾孟文,唐碧芸.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施工措施[J].交通世界,2018(19):112-113.
[3]朱凌燕,陆永帅.超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J].居舍,2018(21):90.
论文作者:李敏1,李宥凯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过程中论文; 大跨度论文; 结构论文; 骨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