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_旅游开发论文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_旅游开发论文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旅游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空间结构研究既是区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旅游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随着旅游研究的深入,其研究的方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地扩展。20世纪90年代是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最活跃的时期,旅游空间合作研究也因实践的需要,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根椐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

1 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状况

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把握所研究区域的总体特征和区域内部的结构、功能,探讨区域要素相互作用规律、空间布局与选址规律、空间网络规律和空间扩散规律。最早将空间结构作为本学科研究主体的是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区位论。19世纪,产业的空间结构描述和研究开始增加,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en,1826)[1]提出“孤立国”农业区域模式,将产业的空间结构研究引入到一个严谨的科学范式之中;德国经济学家A·韦伯(Alfred Weber,1909)[2]的《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A·廖什(1940)[3]的市场区位论等,使得产业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高峰。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1932)[4]提出“中心地学说”,标志着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扩展到一个更广的领域。贝利和加里森(Berry B J L,Garrison W L,1958)[5]论述了中心地的等级性、商品供给的范围和中心职能的形成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W·l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1957)、《工业综合体分析与区域发展》(1959)和《区域分析方法》(1960)等著作中,主张将“空间系统”作为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6]。针对区位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缺陷,史密斯(1971)[7]提出将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和廖什的空间收入曲线相结合,求出收入的空间边界。普瑞德(A·Pred,1967)[8]还强调决策者行为对区位布局的影响,为此,他提出了一个行为矩阵来解释区位选择的最优化问题,并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此外,艾萨德还将投入—产出方法应用于区域发展分析,从而开创了空间发展综合研究及其应用的先河[6]。由于控制论、博弈论的成功借鉴,到了20世纪70、80年代,区位论研究的范围更加广泛,研究的成果更加精细。其中,空间定价与产出理论(Holaham,1975,Bechman,1976,1985)、区位选择理论(Bechman,1988)、空间竞争理论(Lancaster,1979)和空间均衡理论(Bechman,1988)构筑起了现代区位论的基本框架[9]。

当代的产业空间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空间布局状态的形成、发展及其区域分布规律的研究上,主要工作和成果体现在产业区划研究方面。历经20多年的研究工作,产业区划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渐渐成熟起来,并为以后的产业空间结构的全面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区域发展研究,普遍注重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效应,同时也使得许多源自西方的区域发展战略理论流行起来,如发展极理论、点轴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的引入,导致了区域结构优化研究的革命,使得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研究核心。同时,人们开始对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出现了区划形象设计研究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这一时期,区域关系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李春芬(1995)指出:区域关系研究是区域地理的近期前沿,在各个学科的空间结构研究中引起了空前的重视[10]。

2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回顾

在国外,旅游业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研究中最早的热点,它走过了一条由旅游资源描述到旅游地资源利用研究和区划研究,再到注重旅游业空间效应和旅游业空间联系研究的道路,目前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科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90年代,整个旅游学界的研究水平仍然较低。在旅游空间结构方面,研究思路基本上是套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重复了西方的道路,主要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分布描述及区划。旅游科学研究的初期主要以旅游资源为研究内容,侧重于对旅游地景观的描述,并探讨其分布、形成的规律,对旅游区的交通、客源的流向以及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进行描绘。旅游业区划主要有三种类型:1)单一要素区划,即以与旅游地密切相关的某一因素为主要指标进行区划,如濮静娟等(1987)[11]以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为指标对中国内地地区的划分;2)旅游资源的综合区划,主要探讨各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组合功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如郭来喜(1985)[12]将我国划分为9大旅游带、29个旅游省、149个基本旅游区,阎守邕(1989)[13]对中国旅游资源区域特征和旅游环境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的划分等;3)旅游业区划,主要是揭示旅游业的区域类型及其区域联系与区域差异,孙大文、吴必虎(1990)[14]提出了一个划分为10大旅游区的综合性中国旅游区划方案。陈传康(1991)将观光游览和科学文化导游相结合,将中国划分为7个一级旅游文化区。到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着力点由旅游业的各要素的区划转移到了旅游业的综合区划,并将旅游业区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总的来说,现有的区划方案,大多缺乏基本层次,适用性较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旅游空间结构演替和区域关系研究。保继刚(1995)[15]、谢彦君(1995)[16]、陆林(1997)[17]等分别借鉴国外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演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唐顺铁(1998)[18]从旅游社区中旅游资源的形成机理角度研究旅游社区的分类及进化机制。不少学者还对旅游地的宾馆、景点、主题公园等布局进行了研究,其中保继刚(1994)[19]对影响主题公园布局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牛亚菲(1996)[20]在研究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空间联系特征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二者的数学表达公式和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同时,部分旅游地理学者从旅游区发展的历史描述中总结出旅游业空间结构演进的状况,如刘伟强(1993)[21]对大理旅游区的时空结构的研究,揭示了单一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演进过程;许春晓(2001)[22]对湖南旅游业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等。近几年来,区域关系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探讨方兴未艾,但实证分析多,理论研究少。有的学者对“旅游地—旅游市场”体系的空间联系进行研究,并由传统的旅游地市场份额定性描述到系统的定量分析。表现在马耀峰(1999)[23]以全国12个城市为样本,从时空角度探讨了境外游客的动态演变规律、游客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吴必虎(1999)[24]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通过观察和抽样调查,发现大中城市周边地区200km以内,是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高频出游地区。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引入到旅游界,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的重点是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和旅游业区域关系的协调,研究成果渗透到了旅游开发研究的多个方面,但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理论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是全新的课题。

(3)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最初区域旅游业开发的研究比较简单,一般是对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进行一定的评价后提出若干条开发措施,后来逐渐引入了市场营销学的内容,开始了客源市场的分析和促销措施的研究,实证性很强。旅游业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旅游业在较大范围内出现了竞争,旅游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特定区域便开始了对旅游业的发展规模、速度、类型等进行一种超前的研究活动。陈传康(1996)[25]在大量实证研究基础上归纳了旅游开发的基本原理,即“旅游区内部结构对应变换理论”揭示了旅游区的风景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及旅游项目投资结构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总结了旅游开发的七种模式,他还对旅游地特色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地段地理学[26];范家驹(1996)[27]提出了旅游规划要从规划思路、旅游市场需求研究、旅游产品(包括项目开发、利用、组合)和旅游规划程序这四个方面来实现优化;郭康探索了一条包括三维空间、时间、心理、行为、经济、社会等多维度的旅游研究开发途径,总结出“点—线—网—面”的开发规律;刘锋(1997)提出把旅游系统作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引入系统科学理论的动态的旅游系统规划新思路。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的规划研究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如旅游业发展的区域政策等问题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偏重于经验归纳,缺乏对旅游规划理论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和具有科学基础的定量研究。

3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回顾

3.1 旅游空间合作理论研究

我国很多地区都实行了区域旅游合作,一些学者也进行了旅游合作的理论探讨。涂人猛(1994)[28]提出要发展区域旅游,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旅游形成的基础,探讨了区域旅游形成的动力机制。王衍用(1991)[29]提出“阴影区”理论,近距离的旅游资源雷同,导致了旅游资源的“减值效应”,提出(1999)区域联合开发,对资源重点、空间格局、市场方向、产品功能、最终目的等作统一设计,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保继刚(1994)[30]在对大型主题公园布局的研究中,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项目)在一定地域上相对集中,可以增加这一地区的总体吸引力”进行了论证。郑耀星(1999)[31]认为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各地闭关自守的发展模式必然行不通,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突破行政区域,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之路,向协作要效益。阎友兵等(1999)[32]对“旅游圈”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旅游圈的特征、功能。钟俊(2001)[33]运用“共生”理论探讨了旅游共生的涵义和特质,提出了以契约为纽带,通过相互间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共赢”目标。刘文波等(2001)[34]认为专业化分工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专业化分工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旅游企业在同一平台或同一产品市场上的竞争,专业化分工可以加强企业间的合作。薛莹(2001)[35]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研究时所使用的区域概念的特征,分析了区域旅游合作产生的背景和旅游合作存在的现实问题。李君轶(2001)[36]指出,旅游空间竞争是由多个旅游地处于同一区城内而引起的,主要是同类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处在统一区域会产生互补作用,另外由于受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影响,也可产生竞争。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旅游空间合作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分析以往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进行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尚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难以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旅游空间合作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有待旅游界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3.2 旅游空间合作个案研究

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的思想,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视。欧共体的“欧洲旅游委员会”鼓励欧共体范围内的区域旅游,制定并实施向其他区域扩张的统一战略规划;东盟旅游协会进行了为期5年的“东盟旅游年”促销活动;拉美旅游组织通过实行旅游一体化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也有很多地区在区域旅游协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如环渤海旅游圈、环太湖旅游圈、滇西南旅游区等。在旅游合作实践过程中,研究者就某些具体区域内的总体旅游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以及区域文化相对一致等提出合作构想。各个研究对旅游空间(或区域)的范围的界定不尽一致,可分为如下几方面:

3.2.1以行政区域来划分旅游空间。如关发兰(1989)以四川省为例,提出区域旅游开发要以区域旅游系统为核心,以系统整体优化为目的;郭康(1995)[37]提出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内蒙古、河南和山东等相邻八省市,建立以北京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空间协作系统;郑荣富(1997)[38]认为加强区域旅游的横向经济联合,是福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陶卓民、高春亮(2000)[39]探讨了江苏环太湖地区旅游产品系统的构成和结构优化问题;孙志刚等(1997)[40]论证了建设以武汉市为中心,向郊区(县)、省内和邻省延伸的旅游网络,构建武汉大旅游圈;陈才(1999)[41]提出了环渤海旅游圈的概念和宏观背景,分析了环渤海旅游圈的基本特征及运行动力;保继刚(1999)[42]等通过对澳门和珠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的分析,探讨了两地合作发展旅游业的可能,指出澳门珠海两市的旅游互动发展,是一种基于双赢互惠战略的举措;黄震方等(1999)[43]将“成长三角”概念引入区域旅游的研究中,构建沪宁杭成长三角;刘锋(1999)[44]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论述了旅游形象策划的设计方法,并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产品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陈丽华(1999)[45]提出桂林地市合并后,应构造以桂林市区山水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包括阳朔、临桂等12个县的桂林大旅游圈,郑耀星(2000)[46]研究了厦门同安开发大陆——台湾地缘旅游战略和形象,以闽南五市旅游合作发展规划为例,倡导海滨城市与内陆城市合作开发旅游,提高资源配置优势;杨晓帆(2001)[47]划分了东、西、南、北四个旅游环线,构造一个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内涵丰富、多姿多彩的银川大旅游圈等。

3.2.2 以交通线路为纽带的区域旅游合作。如郭来喜(1994)[48]的《澜沧江—湄公河多目标协同开发研究》,郑启浦(1994)[49]的《京九铁路沿线旅游环境》,曾宜富(1994)[50]的《京九铁路建设与我省轴轮旅游发展战略构想》,刘立(1996)[51]的《试论川藏公路沿线科考探险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肖星、李梅(1997)[52]的《陇海—宝中—包兰环状铁路沿线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张述林、罗光华(2000)[53]的《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研究》,叶岱夫(2000)[54]的《京九铁路南段沿线地区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黄震方等(2000)[55]的《京杭大运河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及其旅游开发——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例》,王志民(2000)[56]的《构建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旅游协作区的初步设想》,梁远林(2000)[57]的《汉水流域旅游发展模式探讨》,过竹、邵志忠(2000)[58]的《红水河桂黔旅游经济协作区建设刍议》,梁涛(2001)[59]的《合作开发南昆沿线旅游带的新思路》等。

3.2.3 以某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旅游地)为核心展开的旅游合作。如王德利、冯国君(1998)[60]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讨论了构建黄山大旅游圈的模式,并设计了黄山大旅游圈的基本发展模式和旅游线路;唐孝文(1999)[61]提出构建大五夷旅游经济体系,带动闽南经济发展;张慰冰(1997)[62]探求了太湖流域的各个缄市共同发展旅游业的思路;杨木连(1994)[63]对长江三峡湖北辖区与神农架两个旅游区相联合,实施旅游开发战略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靖增群(2001)[64]提出了五当山和丹江口山水一体化旅游开发建设战略;祁和晖(2001)[65]探讨了开发四川甘孜、阿坝、凉山三州旅游资源,与九寨沟形成合力,吸引客流,还可以为九寨沟分流减压等。旅游空间合作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形就是同名名胜的开发利用。由于历史原因,同一名胜的景点会出现在不同地区,喻学才(1995)提出这类资源可以采用市场适应性原则、交通便利性原则、背景开发性原则和专题连线性原则来开发,实现网络化区域合作,使旅游者一游数得。

总之,不论旅游合作区如何划分,这些研究都是站在合作主体的角度,从政策、合作项目、合作手段及合作模式等方面,结合具体的旅游合作空间的特点进行研究,力求探索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开发思路和模式,发挥1+1>2效应,提升旅游地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促进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标签:;  ;  

旅游空间合作研究进展_旅游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